六十四卦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四分四層圖〉(1701年莱布尼茨得自白晋的圖文,時為清康熙四十年)

六十四卦,記載於《易經》,每一卦的圖像均由兩個八卦上下組合而成,每一卦各有六個

重卦(別卦)[编辑]

經由八卦可再演化出六十四卦。兩個八卦相疊(復卦),即成八八六十四卦。意味八個「單卦」(經卦)如經緯交織組成六十四個「重卦」(別卦)。
六爻可以分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每一部分稱為一個單卦。六個「爻」以不同的陰、陽配搭,形成多種不同的組合。六爻由下而上解最下為:《初、二、三、四、五及上》,由三爻所生的卦「由上而下」為之「上卦」或「外卦」、在下方為之「下卦」或「內卦」。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编辑]

伏羲先天八卦圖

北宋邵雍依易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1]等敘述繪製八卦圖(後人或稱伏羲先天八卦圖),並衍生六十四卦圖(後人或稱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圖)。

亦有一個說法為伏羲氏所創先劃出三畫的爻出來再推出(乾)、(坤)、(震)、(離)、(巽)、(坎)、(艮)、(兌)的八卦。但亦有學者指出歷史資料顯示,占筮的卦象,最早出現時便已經是六十四卦,反而八卦是後人的詮釋。

伏羲八卦次序圖
八卦
四象 太陰 少陽 少陰 太陽
兩儀
太極 太極


朱熹『周易本義』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
䷿
六十四卦 小過 未濟 大過 噬嗑 无妄 明夷 既濟 家人 同人 中孚 歸妹 大畜 小畜 大壯 大有
三十二
十六
八卦
四象 太陰 少陽 少陰 太陽
兩儀
太極 太極

方圓四分四層圖[编辑]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四分四層圖〉
六十四卦方圖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圖,《宋元學案》稱為“方圖四分四層圖”:把六十四卦圓圖,依演化順序分成八等分,由坤卦起依次排列,形成一個八乘八的方陣。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四分四層圖〉排列方位圖表
表中卦象符號旁括號的是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卦象演化序號,符號下方的是周易後天六十四卦《易經》卦象序號
(地)
(山)
(水)
(風)
(雷)
(火)
(泽)
(天)
← 上卦
↓ 下卦
(1)
2. 為地
(2)
23. 山地
(3)
8. 水地
(4)
20. 風地
(5)
16. 雷地
(6)
35. 火地
(7)
45. 泽地
(8)
12. 天地
(地)
(9)
15. 地山
(10)
52. 為山
(11)
39. 水山
(12)
53. 風山
(13)
62. 雷山小過
(14)
56. 火山
(15)
31. 泽山
(16)
33. 天山
(山)
(17)
7. 地水
(18)
4. 山水
(19)
29. 為水
(20)
59. 風水
(21)
40. 雷水
(22)
64. 火水未濟
(23)
47. 泽水
(24)
6. 天水
(水)
(25)
46. 地風
(26)
18. 山風
(27)
48. 水風
(28)
57. 為風
(29)
32. 雷風
(30)
50. 火風
(31)
28. 泽風大過
(32)
44. 天風
(風)
(33)
24. 地雷
(34)
27. 山雷
(35)
3. 水雷
(36)
42. 風雷
(37)
51. 為雷
(38)
21. 火雷噬嗑
(39)
17. 泽雷
(40)
25. 天雷无妄
(雷)
(41)
36. 地火明夷
(42)
22. 山火
(43)
63. 水火既濟
(44)
37. 風火家人
(45)
55. 雷火
(46)
30. 為火
(47)
49. 泽火
(48)
13. 天火同人
(火)
(49)
19. 地泽
(50)
41. 山泽
(51)
60. 水泽
(52)
61. 風泽中孚
(53)
54. 雷泽歸妹
(54)
38. 火泽
(55)
58. 為泽
(56)
10. 天泽
(泽)
(57)
11. 地天
(58)
26. 山天大畜
(59)
5. 水天
(60)
9. 風天小畜
(61)
34. 雷天大壯
(62)
14. 火天大有
(63)
43. 泽天
(64)
1. 為天
(天)
  1. 方圖圖形對稱
    • 以方圖的中心為基點,恰好是一個對稱圖形,也就是相對位置上,兩卦的陰陽剛好相反(錯卦)。
  2. 方圖內外四層
    1. 最內層為“巽、恆、益、震”4個卦
    2. 圍繞在外有12個卦(坎、渙、解、未濟、井、鼎、屯、噬嗑、既濟、家人、豐、離)
    3. 又外一層為20個卦(艮、蹇、漸、小過、旅、咸、蒙、困、蠱、大過、頤、隨、賁、革、損、節、中孚、歸妹、睽、兌)
    4. 最外層有28個卦(坤、剝、比、觀、豫、晉、萃、否、謙、遯、師、訟、升、姤、復、无妄、明夷、同人、臨、履、泰、大畜、需、小畜、大壯、大有、夬、乾卦)
    • 設 a 為總數, 則 a/4 +1 為單邊數目, 則要圍起此圖形則要 4*(單邊數目)+4 = 4*(a/4 +1)+4=(a+4)+4=a+8
  3. 方圖八純卦連成一線
    • 由右下角往左上方,分別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純卦。
六十四卦圓圖
邵雍以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位圖為本,作《皇極經世》所適用的象數法則,大至元、會、運、世,小至年、月、日、時[2],推演天道的消長與人事(朝代國運)的治亂興廢。(詳見後方「易數與曆法配合」之說明)

易數與曆法配合[编辑]

邵雍“卦氣”圖——用易卦來對應節氣

60個卦對應24節氣,分別為:[3]

節氣 地支記月 卦名
冬至 子月之月半 復卦(坤卦跳過不計)
小寒 丑月之月初 頤、屯、益
大寒 丑月之月半 震、噬嗑、隨
立春 寅月之月初 无妄、明夷
雨水 寅月之月半 賁、既濟、家人
驚蟄 卯月之月初 豐、革(離卦跳過不計)
春分 卯月之月半 同人、臨
清明 辰月之月初 損、節、中孚
穀雨 辰月之月半 歸妹、睽、兌
立夏 巳月之月初 履、泰
小滿 巳月之月半 大畜、需、小畜
芒種 午月之月初 大壯、大有、夬
夏至 午月之月半 姤(乾卦跳過不計)
小暑 未月之月初 大過、鼎、恆
大暑 未月之月半 巽、井、蠱
立秋 申月之月初 升、訟
處暑 申月之月半 困、未濟、解
白露 酉月之月初 渙、蒙(坎卦跳過不計)
秋分 酉月之月半 師、遯
寒露 戌月之月初 咸、旅、小過
霜降 戌月之月半 漸、蹇、艮
立冬 亥月之月初 謙、否
小雪 亥月之月半 萃、晉、豫
大雪 子月之月初 觀、比、剝
“卦氣”說,原出自漢代孟喜,是將易數與曆法配合,運用六十四卦陰陽消長的原理,來表示一年二十四個節氣。此學說的要點為:
  • 每卦主6日7分
若以一年共365又¼日計算。
六十四卦中扣除“乾、坤、坎、離”四正卦,還有60個卦,每卦有6爻,每爻主一日,共計360日。
每日分成80分(每分約當於18分鐘),換算5又¼日,共420分。以60個卦除420,每卦又得7分。
因此每卦主6日7分(約當6日又2小時6分鐘)
  • 先假設以“乾、坤、坎、離”四正卦,分別對應節氣的“夏至、冬至、秋分、春分”(二至、二分),
但實際四正卦跳過不用,以復卦(代替原先的坤卦)對應冬至的開始。
邵雍以先天四正卦“乾、坤、坎、離”主二至二分,與漢代京房易以“坎、震、離、兌”主二至二分有所不同。)
(邵雍“卦氣”圖從復卦算起,與京房易“卦氣”圖從中孚卦算起,兩者有所不同。)

易數與二元運算(二進制)[编辑]

17世紀末,德國哲學家及數學家莱布尼茨在法國傳教士白晉的介紹之下,得到邵雍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四分四層圖〉,認為與他所創的二元運算二進制)相符合,贊揚備至。後來演進成布爾代數

圖中最下方的數字串,分別為其上方 1~7數值的「二進位數值」

周易後天六十四卦[编辑]


易傳》〈序卦傳〉[4]用以描述六十四卦的次序,和排列的理由。

周易後天六十四卦
上經三十卦
01. 乾  ䷀ 02. 坤  ䷁ 03. 屯  ䷂ 04. 蒙  ䷃ 05. 需  ䷄ 06. 訟  ䷅
07. 師  ䷆ 08. 比  ䷇ 09. 小畜 ䷈ 10. 履  ䷉ 11. 泰  ䷊ 12. 否  ䷋
13. 同人 ䷌ 14. 大有 ䷍ 15. 謙  ䷎ 16. 豫  ䷏ 17. 隨  ䷐ 18. 蠱  ䷑
19. 臨  ䷒ 20. 觀  ䷓ 21. 噬嗑 ䷔ 22. 賁  ䷕ 23. 剝  ䷖ 24. 復  ䷗
25. 无妄 ䷘ 26. 大畜 ䷙ 27. 頤  ䷚ 28. 大過 ䷛ 29. 坎  ䷜ 30. 離  ䷝
下經三十四卦
31. 咸  ䷞ 32. 恆  ䷟ 33. 遯  ䷠ 34. 大壯 ䷡ 35. 晉  ䷢ 36. 明夷 ䷣
37. 家人 ䷤ 38. 睽  ䷥ 39. 蹇  ䷦ 40. 解  ䷧ 41. 損  ䷨ 42. 益  ䷩
43. 夬  ䷪ 44. 姤  ䷫ 45. 萃  ䷬ 46. 升  ䷭ 47. 困  ䷮ 48. 井  ䷯
49. 革  ䷰ 50. 鼎  ䷱ 51. 震  ䷲ 52. 艮  ䷳ 53. 漸  ䷴ 54. 歸妹 ䷵
55. 豐  ䷶ 56. 旅  ䷷ 57. 巽  ䷸ 58. 兌  ䷹ 59. 渙  ䷺ 60. 節  ䷻
61. 中孚 ䷼ 62. 小過 ䷽ 63. 既濟 ䷾ 64. 未濟 ䷿
卦名次序歌訣
南宋理學家朱熹著有《周易本義·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

咸恆遯兮及大壯,晉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
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中孚
小過既濟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

易經中卦的順序依序為:(將每一個卦由上而下看成二進位的數字(陽爻=1,陰爻=0),例如「火雷噬嗑」卦就是1010012 = 4110

63, 0, 17, 34, 23, 58, 2, 16, 55, 59, 7, 56, 61, 47, 4, 8, 25, 38, 3, 48, 41, 37, 32, 1, 57, 39, 33, 30, 18, 45, 28, 14, 60, 15, 40, 5, 53, 43, 20, 10, 35, 49, 31, 62, 24, 6, 26, 22, 29, 46, 9, 36, 52, 11, 13, 44, 54, 27, 50, 19, 51, 12, 21, 42 (OEIS數列A102241

八宮六十四卦[编辑]

京房易;京氏易;八宮卦

八宮卦象次序表
  • 以八卦中「乾震坎艮」為陽四宮;「坤巽離兌」為陰四宮。每宮陰陽八卦
八宮卦象次序表
(所得之卦為 原卦(本體卦)內的數碼[abcabc] 邏輯異或 上標題欄括號內的數碼[abcdef] )
表中卦象符號旁括號的是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卦象演化序號,符號下方的是周易後天六十四卦《易經》卦象序號
本宮卦
本體卦[000000]
一世
初爻變[000001]
二世
第二爻變[000011]
三世
第三爻變[000111]
四世
第四爻變[001111]
五世
第五爻變[011111]
遊魂卦
遊魂卦[010111]
歸魂卦
歸魂卦[010000]
外卦與內卦的互斥或(XOR)運算 000 001 011 111 110 100 101 010
乾宮[111]
(64)
1. 為天[111111]
(32)
44. 天風
(16)
33. 天山
(8)
12. 天地
(4)
20. 風地
(2)
23. 山地
(6)
35. 火地
(62)
14. 火天大有
震宮[001]
(37)
51. 為雷[001001]
(5)
16. 雷地
(21)
40. 雷水
(29)
32. 雷風
(25)
46. 地風
(27)
48. 水風
(31)
28. 澤風大過
(39)
17. 澤雷
坎宮[010]
(19)
29. 為水[010010]
(51)
60. 水澤
(35)
3. 水雷
(43)
63. 水火既濟
(47)
49. 澤火
(45)
55. 雷火
(41)
36. 地火明夷
(17)
7. 地水
艮宮[100]
(10)
52. 為山[100100]
(42)
22. 山火
(58)
26. 山天大畜
(50)
41. 山澤
(54)
38. 火澤
(56)
10. 天澤
(52)
61. 風澤中孚
(12)
53. 風山
坤宮[000]
(1)
2. 為地[000000]
(33)
24. 地雷
(49)
19. 地澤
(57)
11. 地天
(61)
34. 雷天大壯
(63)
43. 澤天
(59)
5. 水天
(3)
8. 水地
巽宮[110]
(28)
57. 為風[110110]
(60)
9. 風天小畜
(44)
37. 風火家人
(36)
42. 風雷
(40)
25. 天雷无妄
(38)
21. 火雷噬嗑
(34)
27. 山雷
(26)
18. 山風
離宮[101]
(46)
30. 為火[101101]
(14)
56. 火山
(30)
50. 火風
(22)
64. 火水未濟
(18)
4. 山水
(20)
59. 風水
(24)
6. 天水
(48)
13. 天火同人
兌宮[011]
(55)
58. 為澤[011011]
(23)
47. 澤水
(7)
45. 澤地
(15)
31. 澤山
(11)
39. 水山
(9)
15. 地山
(13)
62. 雷山小過
(53)
54. 雷澤歸妹
  • 遊魂卦:表示由內在的思想,變成行動,由行動影響到外在的環境,現在又是外在的環境,又壓迫自己內在的思想發生了變,遊魂就是這樣回來的。[5]
  • 歸魂卦:意思是回到本位了,內卦變成原位。[5]
分宮卦象次序的變化
  1. 本體卦[5]
  2. 初爻變:內卦方面,天風、水澤、火山、雷地對調。
  3. 第二爻變:內卦方面,風山、雷澤、天火、地水對調。
  4. 第三爻變:內卦方面,山地、天澤、雷火、風水對調。
  5. 第四爻變:外卦方面,天風、水澤、火山、雷地對調。
  6. 第五爻變:外卦方面,風山、雷澤、天火、地水對調。
  7. 第四爻變回原爻(遊魂卦):外卦方面,天風、水澤、火山、雷地對調。
  8. 內卦變回本體卦(歸魂卦):内卦方面,天地、山澤、火水、風雷對調。

Unicode編碼[编辑]

易經六十四卦符號
Yijing Hexagram Symbols[1]
Unicode Consortium 官方碼表(PDF)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U+4DCx
U+4DDx
U+4DEx
U+4DFx ䷿
註釋
1.^ 依據 Unicode 15.0

參見[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周易》〈說卦傳〉第三章
  2. ^ 1元統12會,共129600年。1會統30運,共10800年。1運統12世,共360年。1世統30年。1年統12月,1月統30日。1日統12時辰。參見 元會運世
  3. ^ 參見 《宋元學案》引胡玉齋(胡一桂之父)的話。
  4. ^ 《周易》〈序卦傳〉、《周易正義》〈周易·序卦第十
  5. ^ 5.0 5.1 5.2 南懷瑾 著,《易經雜說》,老古文化出版,台灣二版廿六刷第31頁。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