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刘华杰(1966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有科学哲学科学传播学科学思想史[1]思想活跃,富创新性。曾提出学妖(academic demon)[2][3]数字毒品(digital drug)、双非原则等概念,发明“科学主义是我们的缺省配置”的表述。关于science studies提出"科学元勘"的译法。根据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和非线性动力学,提出大科学时代科学与社会在演化中形成了一种分形结构的猜测[4]。研究过统计物理学的奠基问题、非线性动力学浑沌(chaos)的历史与哲学、分形艺术,提出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提出博物学编史纲领,倡导恢复博物学(Natural History)教育。从2008年起带领研究生一起研究博物学的历史与认识论。1995年曾以"记者"的身份在《南方周末》头版率先报导朱令铊中毒事件[5],向有关部门正面展示了正在兴起的Internet的重要性,当时上网还没有Netscape和IE可用。

著作[编辑]

刘华杰的著作在早期主要侧重于非线性科学(主要为分形混沌理论)的哲学、历史与艺术,其后逐渐转变主题至科学社会学科学传播学博物学史

参考文献[编辑]

  1. ^ 北京大学哲学系机构人员. [2010-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12). 
  2. ^ 田松、刘华杰. 学妖与四姨太效应.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8. ISBN 9787313080899. 
  3. ^ "学妖"作祟:专家叫板"专家潜规则". 新华网. 2007-07-18 [2014-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3). 
  4. ^ 武夷山著. 一个情报学者的前瞻眼光.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年1月: 209. ISBN 978-7-5352-6339-1. 
  5. ^ 刘毅著. 网络舆情研究概论.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2007年9月: 95. ISBN 7-201-05595-X.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