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 (學術文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國風社

國風民國大陸時期以國立中央大學教授為主構成的學術文化流派。

國風宗旨,一方面發揚中國固有之文化,一方面昌明世界最新之學術。“本史跡以導政術,基地守以策民瘼,格物致知,擇善固執,雖不囿於一家一派之成見,要以隆人格而升國格為主。”

歷史[编辑]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柳诒徵繆鳳林張其昀等人,以倡導發揚中華文化和昌明世界最新學術為任,在南京結為國風社,开辦《國風》學刊。“國風”一詞,源出《詩經》,國風學人以其寓意中國之風。

當時正值瀋陽九一八事變之後,國風學人於國難非常時期,投身公眾領域,提出了人文與科學並重的救亡主張,以盡到學術界“對於國家之應盡責任”。《國風》被視為《學衡》的繼續,在保持發揚中國文化之使命的基礎上,強化了抗敌保國的民族主義思想情感。《國風》和中國史學會(刊行《史學雜誌》)、中國科學社(刊行《科學》雜誌)亦存在密切聯繫。學術淵源上,國立中央大學(後在大陸改名南京大學又在臺灣复校)與其前身國立東南大學東南學派)、南京高師(南高學派,其中以南高史地學派為代表)一脈相承,並可一直上溯至南京歷史上前朝歷代的國學[1],其核心为南雍学人继承发扬中国学统的精神。在國家危難之際,國風學人主張,中國必須發揚固有文化,振興民族精神;開展獨立的科學研究,提高國力;注重加強國人的國家觀念,動員民眾,以鞏固國防。

國風學人雖懷有強烈的救國之心、強國之志,不過,與同一時期偏重政治學理及政治議題之《時代公論》所不同,《國風》純為文化學術刊物[2]

國風社社長由柳詒徵担任。

《國風》雜誌主持編輯為張其昀繆鳳林倪尚達,後來曾任編輯的還有景昌極陳訓慈王煥镳向達鄭鶴聲周悫

《國風》為半月刊,由鐘山書局發行,創刊於民國二十一年九月,終刊於民國二十五年十二月全面抗戰爆發前夕,共出版8卷85期,發表文章900餘篇。

《國風》的主要作者多為學衡派在南京的基本成員。在原《學衡》作者群的基礎上,人文社會學術領域新增的作者有章太炎朱希祖胡小石任二北範存忠盧冀野唐圭璋錢鐘書唐君毅賀昌群錢南揚滕固謝國楨蕭一山蕭公權陳詒紱李源澄朱偰等人。此外,一批科學家為刊物撰稿,包括秉志翁文灝胡敦複竺可楨胡先驌熊慶來戴運軌謝家榮張江樹嚴濟慈錢昌祚顧毓琇淩純聲盧于道等人。

《國風》上撰文較多的學者有張其昀(40篇)、柳詒徵(30篇)、景昌極(16篇)、繆鳳林(14篇)、張其春(14篇)、竺可楨(11篇)等人。

學術[编辑]

國風學者的研究成果,不限於發表在《國風》雜誌。如中國科學社於民國26年出版的《科學的民族復興》,便是國風派學者所做的關於中華民族的科學研究,涉及歷史、地理、氣候、人種、生理、營養、健康等課題。

《科學的民族復興》(主編:竺可楨

  • 中華民族之史的觀察(盧於道
  • 中華民族之地理分佈(張其昀
  • 中華民族與氣候的關係(呂炯
  • 中華民族的特性及其與他民族的比較(孫本文
  • 中華民族之人種學的檢討(劉鹹
  • 中國人腦及智力(盧於道
  • 中華民族的血屬(李振翩
  • 中國人之營養(吳憲
  • 中華民族之健康(許世瑾
  • 中國人種之改良問題(盧於道

歷史意義[编辑]

民國以來,學衡、國風等學人繼承中國學統、發揚儒家文化、開展人文復興、倡導理性學術的活動,對於振興中國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發展科技、繁榮學術產生了重要影響。

張其昀:「國立中央大學可說是中國現代儒學復興運動一個策源地。在五四運動以後,對中國歷史文化持懷疑與抨擊態度者,滔滔皆是。當時南京的我校,則屹立而不為動搖,所謂「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真有砥柱中流的氣概。我校所宣導的新學術,雖深受西洋思想的影響,而不為所轉移,而益充實光輝。這種儒學復興運動,經過四十年的時間,由發軔而漸趨成熟,以期成為吾國學術的正宗,中國真正的文藝復興。我們常以此自勉,當為世人所共見。」[3]

参考文献[编辑]

引用[编辑]

  1. ^ 从《学衡》到《国风》:现代中国批评史上的“东南学派” 段怀清 《浙江社會科學》 2007卷4期。
  2. ^ 《从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以国家、政党与社会为视角的考察(1919-1937)》,许小青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论文 2004年。
  3. ^ 「國立中央大學的學風」 張其昀

来源[编辑]

  • 沈卫威:“民族危机与文化认同——从《国风》看中央大学的教授群体”,《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