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省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本省

本省人,基於省籍區分而劃分的台灣族群,大略相當於台灣日治時期本島人。為1945年10月25日國民政府接管台灣之後產生的名詞,是指1945年8月15日日本二戰投降前就已移民定居在台灣中國大陸人,主要是指漢族閩南人客家人也包括台灣滿族等少數族群[來源請求]原住民也曾被中華民國政府列入本省人的範圍[1]。「外省人」是本省人的對應詞,係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大陸各省移居臺灣的人(特別是1949年跟隨國共內戰失敗後隨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的),因為他們原先並非居住在臺灣省[2],而從臺灣清治時期日治時期結束前為了生計來台灣開墾並定居在台灣的人的後代便稱為「本省人」。隨著時間的推移,第一代外省人的辭世、全球化在地化的相互影響、多元文化的興起,「本省人」、「外省人」的分別已逐漸減弱。

介紹[编辑]

本省外省的區分,有時候並不如此的嚴苛,如二次大戰後來臺的文學家林語堂,依照慣例他是外省人。不過籍貫福建漳州平和的他就說過:「人家不覺得我是外省人,我自己也不覺得我是外省人,或許有時候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語言是有親切感的。」林語堂認為語言亦是省籍區分的一大因素。林語堂也曾寫下《來臺後二十四快事》一則是:「初回祖國,賃居山上,聽見隔壁婦人以不乾不淨的閩南語罵小孩,北方人不懂,我卻懂。不亦快哉!」,另一是「到電影院坐下,聽見隔座女郎說起鄉音,如回故鄉。不亦快哉!」[3]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來臺時,出訪溪頭總統蔣經國見其用閩南語與居民相談甚歡,感到沮喪。在國民黨會議上,與黨政要員們說:「我們一直想要打進臺灣人的圈子裏邊,臺灣人不習慣、不認同,因為我們不親切。我們就是先天劣勢,連李光耀都能跟臺灣人通話,我們不能。」蔣經國還沮喪的對立法委員康寧祥說:「國外的元首訪問臺灣,竟然可直接與臺灣民眾交談,而我身為臺灣的總統,不會講臺灣話,連李光耀與臺灣民眾說甚麼都聽不懂。」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說,有一年李光耀來訪,與蔣經國到溪頭,當時李光耀可直接用閩南語跟臺灣民眾溝通,讓蔣經國好羨慕,蔣經國自慚自己身為國家領導人,反而聽不懂臺灣民眾說甚麼,於是才開始學,到蔣後期,雖仍不太會講,但聽都已經聽得懂。[4][5][6]

綜上所述,「本省人」一詞除了作為指示省籍的本義之外,很多時候也有作為指示身家背景的涵義。因此即使彼此的居住地或出生地皆為臺灣,卻仍有本省與非本省的區別。臺灣史上,族群為爭奪商業、土地與水源等利益,福佬人、客家人、原住民族之間發生過不少激烈血腥的械鬥。然隨著歷史的流轉以及日本人等新勢力的出現而使本省人族群之間的裂痕逐漸淡化。且戰前來台者並非皆為閩南、客家地區所移民,亦有畬族、回族等非漢族來源等。隨著國民黨政府遷居台灣的外省人,自認與近年來台的陸籍人士有區別。

暱稱[编辑]

臺灣本島輪廓類似番薯之形狀,故臺灣閩南人往往以「番薯仔」自稱。與蕃薯相對,而以「芋仔」稱呼二次大戰結束後由中國大陸遷居來台的外省人,如習慣稱呼年紀較大的外省軍人為「老芋仔」。有些臺灣人與外省人通婚的後代,會被戲稱為「芋仔番薯」。

統計[编辑]

本籍別臺灣地區臺灣籍人口 (1956-1990年)
排名 本籍 1990年[7] 1980年[8] 1966年[9] 1956年[10] 1980-1990年
增加數
1956-1966年
增加數
1 臺北籍
(臺北縣、臺北市、基隆市)
2,594,844 2,241,289 1,579,980 1,127,795 353,555 452,185
2 臺南籍
(臺南縣、臺南市)
1,941,404 1,712,203 1,320,875 979,679 229,201 341,196
3 彰化縣 1,787,471 1,541,885 1,123,826 831,181 245,586 292,645
4 臺中籍
(臺中縣、臺中市)
1,574,490 1,356,755 982,930 730,020 217,735 252,910
5 高雄籍
(高雄縣、高雄市)
1,573,084 1,389,406 972,529 697,075 183,678 275,454
6 雲林縣 1,284,879 1,115,880 826,117 612,250 168,999 213,867
7 嘉義籍
(嘉義縣、嘉義市)
1,221,070 1,075,967 832,834 614,630 145,103 218,204
8 屏東縣 1,035,700 914,089 706,945 525,194 121,611 181,751
9 桃園縣 914,702 787,768 566,572 405,729 126,934 160,843
10 苗栗縣 794,238 695,548 536,641 405,950 98,690 130,691
11 新竹籍
(新竹縣、新竹市)
769,329 672,940 516,712 394,053 96,389 122,659
12 南投縣 708,924 616,745 477,582 353,947 92,179 123,635
13 宜蘭縣 575,858 501,680 382,921 286,936 74,178 95,985
14 花蓮縣 334,603 304,946 249,368 183,651 29,657 65,717
15 臺東縣 258,473 236,912 177,567 127,814 21,561 49,753
16 澎湖縣 190,265 169,943 137,113 103,932 20,322 33,181
籍貫未詳 0 0 0 84
總計 17,559,334 15,333,956 11,390,512 8,379,920 2,225,378 3,010,592
  • 1992年6月29日戶籍法修正,廢除籍貫登錄。
縣市別臺灣地區臺灣籍人口 (1990年)[7]
縣市 臺灣籍人口 總人口 比率
臺北縣 2,555,825 3,065,779 83.4%
臺北市 2,040,123 2,760,475 73.9%
臺中縣 1,178,614 1,285,029 91.7%
彰化縣 1,170,663 1,205,091 97.1%
高雄市 1,165,708 1,380,115 84.5%
桃園縣 1,119,912 1,377,934 81.3%
高雄縣 995,931 1,132,195 88.0%
臺南縣 955,523 1,022,203 93.5%
屏東縣 801,265 875,330 91.5%
雲林縣 694,728 717,263 96.9%
臺中市 654,727 772,828 84.7%
臺南市 594,335 672,907 88.3%
嘉義縣 512,228 534,761 95.8%
苗栗縣 500,737 526,181 95.2%
南投縣 487,721 515,167 94.7%
宜蘭縣 407,186 436,600 93.3%
新竹縣 346,011 370,970 93.3%
花蓮縣 282,915 336,890 84.0%
新竹市 280,448 342,015 82.0%
基隆市 279,129 348,586 80.1%
嘉義市 226,149 252,371 89.6%
臺東縣 213,996 249,088 85.9%
澎湖縣 95,460 105,848 90.2%
總計 17,559,334 20,285,626 86.6%

参见[编辑]

注釋[编辑]

  1. ^ 王甫昌 (2002). "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灣社會學, 4: 11-74.
  2. ^ 1885~1895年屬於清治時期的福建臺灣省;1895~1945年日治時期時歷經日本的縣廳、廳制、州廳三時期;1945年託管給中華民國後被規畫為台灣省,一直到1997年凍省至今。
  3. ^ 《語言、方言與母語》.文興書局
  4. ^ 康寧祥:李光耀用臺語與民眾交談 曾讓蔣經國沮喪
  5. ^ 李筱峰.《受夠馬英九,回想蔣經國》
  6. ^ 宋楚瑜:李光耀會講台語 讓蔣經國好羨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蘋果即時,2015-03-23
  7. ^ 7.0 7.1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編. 中華民國79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臺北市: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92. 
  8. ^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編. 中華民國69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臺北市: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82. 
  9. ^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編. 中華民國55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南投縣: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 1969. 
  10. ^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編. 中華民國戶口普查報告. 臺北市: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 1959. 

參考資料[编辑]

  • Tzeng, Shih-jung. From Honto Jin to Bensheng Re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es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9. (中文書名:曾士榮:《從本島人到本省人:台灣國族意識的起源與發展》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