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弱扶傾聯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濟弱扶傾聯盟
主席黃啟埴
秘书长鄧學良
成立(2006-04-29)2006年4月29日
解散2018年2月21日
总部 中華民國
高雄市三民區遼寧二街13號
政治立場左派
勞工主義
分配主義
憲政主義
法政策論
行政過程論
立法院(國會)席次
0 / 113
地方議會席次總和
0 / 907
政黨類型勞工政黨
官方网站
fclma.org

濟弱扶傾聯盟(英語:Suffering Resolving Party)簡稱「濟盟」或「扶盟」,內政部政黨編號115,是一個已解散的臺灣政黨。由國立中山大學財團法人中華勞資事務基金會教授兼董事長鄧學良以及財團法人中華勞資事務基金會秘書長黃啟埴等人於2006年4月29日成立。其2006年創黨盟宣言揭櫫理念為,面對政黨惡鬥,收拾起感傷,以真理為基礎,為公義而行動,實踐濟弱扶傾的宗旨。[1]

2018年2月21日召開黨員大會決議解散,並經內政部107年3月16日台內民字第10700182451號函予以備案。[2]

成立沿革[编辑]

  • 創黨之初,鄧學良等工運人士欲為國家未來努力,初衷為加入政黨甚至籌組政黨。不料當時政治體制(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設計,使台灣地區110個政黨,只剩執政黨與最大在野黨可以生存。而在現實政治中,對於藍綠有意見者,也只好選擇不投票(放棄公民權)。也因為如此,台灣地區目前事事染色、事事有色、事事為色,可謂年復一年。2005 年6月10日 憲法第7次增修結果,感謝時政眷顧蒼生,從2007年起的立法委員選舉,將採「單一選區兩票制」,此一新政治體制,根據日、德、韓經驗,未來除了藍綠,將有第三條路出現,非藍綠之選民,將有另一選擇。雖然機會出現了,但如藍綠以外的黨採各自為政時,則依然沒有辦法讓第三勢力出現。因為,憲法增修條文第4條第2項規定,要分配「依政黨比例產生之立法委員」需要該黨獲得5%以上的「政黨票」方可。也就是,藍綠以外政黨如分彼我,各自為政,或各以為是,甚至自以為獨自可頂天,分立門戶,則到頭來,將無一小黨可達5%,則「政黨比例」之30席立委,依然將歸由藍綠瓜分。有鑑於「各黨相爭、藍綠得利」;有惜於可著眼於百姓生活的機會的已來到,該會謹提如下構想,建議各政黨共組上一層的聯盟。該會謹立足於基層幸福,擬稱其為「濟弱扶傾」聯盟,並由中華勞資事務基金會僅做為議事的平台,辦理文書與祕書工作,協助各黨共同遵守以下認知,共完成使「對人民有用」的人,進入立法院的工作。[3]

政黨理念[编辑]

2006 年 濟盟宣言(2006.3.10) 面對政黨惡鬥,收拾起感傷,以真理為基礎,為公義而行動,實踐濟弱扶傾的宗旨。 透過濟弱扶傾聯盟,人人對於不正義、不道德、不慈悲的事情,皆能挺身而出,伸張正義。並能處處協助弱勢的人,扶持失足的人,展現仁者的風範。凡有此等願景、願望與理想的朋友們,請集中力量,結合所長,一同為人民、社會、政府、國家奮力而為,乃該聯盟用意之所在。 本聯盟四大宗旨:[1]

  • 一、結合勞工與其家屬:勞工乃是社會之動力,長期默默付出,雖有政黨略具組織,卻尚待成熟,濟弱扶傾聯盟將以勞工與其家屬為主要連結對象,發揮集體力量。
  • 二、結合弱勢團體與其家屬:各種弱勢團體雖受政府些微補助,卻未能從根本解決其宿命之苦,濟弱扶傾聯盟將以『弱勢優先』為主要訴求,讓弱勢團體與其家屬有機會走向自立合作的境地。
  • 三、結合企業團體與其家屬:企業乃是社會有效生財之有機體,濟弱扶傾聯盟旨在連結並發揮企業社會責任,開創整個社會總體的營造環境,改善國家與社會的風氣與價值觀,進而更有利於未來之發展。
  • 四、結合正義人士與其家屬:正義人士是時代的砥柱,濟弱扶傾聯盟連結社會上各領域正義人士,為社會各階層發聲並遏止邪惡。

基於對社會國家的神聖使命感,面對混亂的各方局勢,濟弱扶傾聯盟呼籲社會各階層的有志之士,就是這個時候,加入濟盟!後代子孫會感念諸位賢達的歷史性參與!請挺身支持這項宣言,用真情真義化為行動,為咱們的理念持續奮戰!

成員[编辑]

「濟弱扶傾」聯盟成員泛及社會各階層人士,包含有司法官、律師、醫師、就業服務人員、勞資爭議仲裁人、調解人、工運人士、社工人員、公務員、教授、作家、研究人員、學生、社運工作者等。

相關條目[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1. ^ 1.0 1.1 2006年 濟盟宣言. 《財團法人中華勞資事務基金會》. 2006-03-10 [2015-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09) (中文(臺灣)). 
  2. ^ 公告濟弱扶傾聯盟自107年2月21日解散[失效連結],中華民國內政部
  3. ^ 「濟弱扶傾聯盟」的呼籲──有能力的你!請站出來結合大家──. 《財團法人中華勞資事務基金會》. 2006-03-10 [2015-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4)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