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門 (小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罗生门 (小说)
罗生门
作者芥川龙之介
类型短篇小说
语言日语
發行信息
收录于《羅生門》
收录小说类型短篇小说
出版机构阿兰陀书房
出版時間1917年5月
出版地點 日本
續作鼻子
文學
文學
各國文學
記事總覽
出版社文学期刊
文学獎
作家
詩人小說家
其他作家

羅生門》(日语:羅生門らしょうもん Rashōmon),日本小說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1915年11月發表于杂志《帝国文学》上。故事是引用古典民間文學《今昔物語》中“羅城門登上層見死人盜人語第十八”的部分情節,加上作者的想像完成的。

背景地[编辑]

羅生門在日文漢字中是「羅城門」之誤寫,原來的意義是「京城門」,指的是7世紀日本皇都所在平城京平安京首都城的正門,後來日本皇室衰落,天災內亂頻仍,羅城門因年久失修,成為一個殘破不堪的城門,也正是這篇小說的背景地點。

故事大纲[编辑]

平安時代後期有一位被主人解雇的武士,傍晚在「羅生門」城樓,考慮是否要偷竊維生或是充滿道德地餓死。他看見一個老太婆正在拔取城樓上一具無名女屍的長髮,準備編織成假髮變賣換錢。武士便出面抓住這個老太婆,責問她褻瀆屍體的行為。老太婆辯稱這個死人生前把肉假裝成肉騙人維生,並認為「自己也是為了維生才拔掉死人的頭髮」。這位饑腸轆轆的武士聽到這些話,心中一念,「大家都想求生存不是嗎?」,轉眼間變成強盜,他打昏了老太婆,剝去她身上可以變賣的衣服,趁著天黑逃離現場。整個故事以「羅生門」的特殊場景,描寫充滿自私的人性,同時反映出人性醜惡的一面。

衍生作品及影響[编辑]

1950年黑澤明所拍攝,並贏得1951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電影《羅生門》,是根據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及另外一部小說《竹藪中》改編,將其二劇情和主題融為一部電影。受到此部電影影響,「羅生門」成了眾人各說各話,搞不清楚事情真相的代名詞,但實際上這種現象是《竹藪中》的故事情節。

這些劇情橋段,開始廣泛用在電視劇電影上,把矛盾逐步昇華,讓劇情緊張,類似情況「法庭」、「警局」、「偵探」題材居多。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