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百花聖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聖殿
Cathedral of Saint Mary of the Flower
  • 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
    Duomo di Firenze義大利語
  • Cathedral Sanctae Mariae Floris拉丁語
The Cathedral of Saint Mary of the Flower, illuminated at night, showing the large red brick dome, a decorated white marble nave, and a vertical, white marble bell tower to the left. Mountains are visible in the background and a dark, low-lying city in the foreground.
從米開朗基羅山上看到的聖母百花聖殿圓頂、教堂中殿和鐘樓
聖母百花聖殿在佛罗伦萨的位置
聖母百花聖殿
聖母百花聖殿
Location in Florence, Italy
43°46′23″N 11°15′25″E / 43.77306°N 11.25694°E / 43.77306; 11.25694坐标43°46′23″N 11°15′25″E / 43.77306°N 11.25694°E / 43.77306; 11.25694
位置托斯卡納佛罗伦萨
國家/地區 義大利
所屬宗派天主教會
所屬傳統拉丁禮教會
官方網站Duomo Firenze
歷史
祝聖日期1436年
建築
教會地位主教座堂小教堂
建筑师/公司
建築類型教堂
建築風格哥德式建築羅馬式建築
文藝復興建築
動工日期1296年12月9日
竣工日期1436年
詳細規格
長度153米(502英尺)
寬度90米(300英尺)
中殿寬度38米(125英尺)
高度114.5米(376英尺)
建筑面积8,300 m2(89,000 sq ft)
建築材料大理石
行政
總教區天主教佛羅倫斯總教區
聖職人員
總主教若瑟·貝托里
官方名称佛羅倫斯歷史中心
類型文化
標準i, ii, iii, iv, vi
评定时间1982年 (第6屆 [世界遺產委員會
參考編碼174
國家 義大利
地區歐洲與北美洲地區
花之圣母圣殿大圆顶和钟塔

聖母百花聖殿,又稱聖母百花大教堂花之聖母主教座堂義大利語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或佛羅倫斯主教座堂,是位於意大利佛羅倫斯的一座天主教堂,是天主教佛羅倫斯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屬哥德式風格。始建於1296年,由建築師阿諾爾·迪·坎比奧英语Arnolfo di Cambio設計,並採用了精通羅馬古建築的工匠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著名的圓頂(穹頂)建造,1436年最終完工。[1]

主教座堂有著十九世紀哥德復興風格立面,出自建築師埃米利奧·德·法布里斯英语Emilio De Fabris之手。其外部使用色調深淺不同的白、綠和粉紅多色的大理石塊所鋪砌而成,色彩斑斕而和諧。整個主教座堂建築群位於主教座堂廣場,由主教座堂、聖若望洗禮堂和喬托鐘樓構成,並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佛羅倫斯歷史中心(1982年)的一部分,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遊客紛至沓來,是托斯卡尼地區的旅遊勝地。聖母百花聖殿是意大利最大的聖堂之一,而其圓頂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磚造穹頂。1982年,聖母百花主教座堂作為佛羅倫斯歷史中心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

歷史[编辑]

洗礼堂的铜门是吉贝尔蒂的作品“天国之门”

圣若望洗礼堂位于主教座堂西边数米,7世纪即已建成,11世纪改建成现在的模样。为白色八角形罗曼式建筑佛罗伦萨的孩童均在此受洗,包括但丁马基雅弗利等名人。洗礼堂三扇铜门上刻有《旧约》故事的青铜浮雕,其中二扇为吉贝尔蒂所作,被米开朗基罗讚为“天国之门”。

钟塔高85米,最初于1334年由大画家乔托设计并监工,因此俗称“乔托钟塔”。属哥特式建筑,由六层方型结构向上堆叠成柱形,外墙铺白色大理石,纯净优雅。

主教座堂于1296年奠基,1347年秋天爆发黑死病迫使工程中断。1367年由全民投票决定在聖堂中殿十字交叉点上建造直径43.7米,高52米的八角形圆顶。1418年佛罗伦萨市政府公开征集能够设计并建造大圆顶的方案。精通罗马古建筑的工匠菲利波·布鲁内列斯基胜出,为总建筑师。在建造拱顶时,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拱鹰架”圆拱木架,而是采用了新颖的“鱼刺式”的建造方式,从下往上逐次砌成。主教座堂于1436年3月25日,举行献堂典礼。百年之后,米开朗基罗罗马圣伯多禄大殿也建了一座类似的大圆顶,却自叹不如:“我可以建一个比它大的圆顶,却不可能比它的美。”

大穹顶内部为16世纪佛罗伦萨画家乔尔乔·瓦萨里所绘巨幅天顶画《末日审判》。

中殿北墙上有乌切洛所绘《乔凡尼·阿古托纪念碑》和为纪念但丁诞辰200年所绘的《但丁与神曲》(1465年)。

外部[编辑]

平面和結構[编辑]

花之聖母主教座堂為「宗座聖殿」的建築——寬闊的中殿,中間是正方形的開間跨,兩側連續的走廊環繞著整個空間。 基本的方形在這些規則連續的走廊裡被一再重覆,十字的交叉部位,十字的側翼以及聖壇,每個方形都由四個小方形組成,而中殿則包含了四個這樣的大方形。它的形狀是個在交叉處上方為一個穹頂拉丁十字;而擱在墩柱的尖肋拱頂把中殿和側廊分開。主教座堂的尺度非常巨大:長153米,闊38米;中殿的十字交叉通道為90米闊,側拱的高度有23米高,其圓頂更達114.5米高。

穹頂[编辑]

前期設計[编辑]

阿諾爾福.迪.坎比奧在1296年就已設計了主教座堂圓頂的基本特徵。主教座堂的建造工程從15世紀起歷一百多年而完成,可是其圓頂的結構未有記載。

圓頂經過一輪競賽,最後由建築師Neri di Fioravante以摒棄使用傳統的哥特式飛扶壁的設計模型當選。圓頂沒有外部的飛扶壁,其全部重量是由放在圓頂基部八角形上的肋骨所支撐,簡化了整個結構,因此它比任何圓頂建築物建得更高和更寬。

在1367年,這個新的建築結構法首次出現於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標誌著中世紀哥特式風格的突破與典型的羅馬式圓頂的重現。除了意大利中北部的建築傳統仍然採用哥特式飛扶壁之外,意大利建築師都普遍認為這式樣並不是主流的建築手法,而且當時飛扶壁已被禁止在佛羅倫斯使用。就Neri的設計模型所描述:圓頂內部空間非常龐大,頂部的圓窗將光線入引入主教座堂內,就像羅馬的萬神殿;另外圓頂被一層外殼所掩蓋著,以作抵擋天氣變化之用。而它建在一個沒扶壁的八角形的圓屋頂座上。

工程難題[编辑]

古羅馬拜占庭的穹頂是利用天然混凝土整體澆鑄的,會在穹頂的起腳處產生均勻的側向推力,又稱「環向應力」。為了平衡環向應力,或者如同萬神殿一般利用厚重的牆垣,或者如同聖索菲亞主教座堂一般利用帆拱和側面半穹頂。這兩種作法共同的缺點是需要環繞穹頂設置大量的結構部件,因而只能遠眺穹頂,在近處會被結構部件遮擋視線。為了彰顯穹頂的外型,拜占庭和阿拉伯的建築師已經開始把它高舉。據此,Neri也設計了一個高高舉起的穹頂,使觀者在近處依然可以欣賞其輪廓。與萬神殿相比,主教座堂穹頂的最大直徑(42.2m)少了不足1m[2],但是卻遠遠比前者高得多,這進一步增大了平衡側推力的難度。同時作為八邊形基座的牆垣修建得比較薄,以致於即使恢復古羅馬的工藝或者引進,也無法完成穹頂。方案設計師Neri和他的繼任者都沒有解決這一難題。在此後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內,多次嘗試均以倒塌收場,甚至有人斷言這個穹頂永遠也無法建造起來。

全新工藝[编辑]

穹頂外觀:白色採光亭和肋架券,磚紅色蹼,褐色鼓座

為了應對挑戰,伯魯乃列斯基沒有試圖重現萬神殿[3],而是發明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工藝:他將哥特式建築尖拱英语Pointed_arch#Architecture肋架券德语Gewölberippe技術應用到穹頂之上,把殻體結構改為框架結構。這種作法有如下的優點:

  • 肋架券將穹頂分為八瓣,每一瓣中間的「蹼」不再承重,將應力集中到兩側肋上。由此將環向應力轉化為局部應力,祇需要加強肋架起腳處。
  • 蹼不承重,其厚度可以大大降低,由此減輕自重,減少應力。
  • 尖拱代替圓拱,減少側推力。

穹頂的輪廓是全新的:它將古羅馬的半球體大大地拔高。它距離地面有52米(171英尺),全長44米(144英尺),可是當時托斯卡尼沒有足夠的木材去搭建這樣大的支撐架。布魯內萊斯基還是仿萬神殿穹頂的造型,並能夠在不需要木製的支撐架的情況下建造圓頂。首先,他採用以砂岩和大理石製成的雙殼設計,包圍著圓頂的內外層;另外由於磚的重量比石頭輕和更容易成形,於是他把傳統的石材換成了磚材,因此使整個圓頂的重量減輕。準備設計穹頂的時候,其下部牆垣已經

在整個建築過程,布魯內萊斯並沒有公開圓頂的設計圖。為了向工匠說明他的結構設計,在雕塑家多納泰羅(Donato di Niccolò di Betto Bardi)和纳尼.迪.邦克的幫助下,他用木材和磚材造了一個圓頂模型作為指導。不過這個模型是故意不完整的,目的是確保布魯內萊斯基對整個工程的掌控權。直至今天,這個模型仍展出在主教座堂的博物館(意大利語:Museo dell'Opera del Duomo)中。

同時,布魯內萊斯基亦巧妙地解決了圓頂向外分散的問題。他將一組四條石鏈和鐵鏈圍成桶圈狀,然後成水平線把它們嵌進圓頂內部:頂部和底部各有一條,而其餘兩條分別平均地放置於它們之間。在第一和第二條石鏈之間則放置第五條木造的鏈條。基於圓頂呈八角形而不是圓形,因此一條簡單的鏈條便可將全部的壓力施加在八個角上,就像用桶箍擠壓著圓頂。這些鏈條需要具有足夠的堅固性,以保持其八角形形狀,以免圓頂變形。由於每層磚石都是一個水平拱,受「定心」效應的影響下,壓力互相抗衡,所以圓頂能在沒有支架支撐下建成,正如伊斯坦布爾聖索非亞主教座堂。另一方面,那些假想的「圓形」能被包嵌於八角形的內圓頂中,這正是支撐起整個圓頂的結構。

布魯內萊斯基採用了「魚刺形」的模式建造圓頂,磚石從下往上逐層砌成,這樣磚石的重量便能轉移到距離圓頂最近的垂直肋骨。可是,外圓頂的基部和頂部分別只有60厘米(2英尺)和30厘米(1英尺)厚,這厚度並不足以包嵌這些鏈圈。要形成這樣的「圓」鏈圏,我們可從兩個圓頂之間的空間觀察得到,布魯內萊斯基在外圓頂的九個不同立面把其八個角的內側加厚,從而構成九個磚石環形結構。為了抵消環向應力,外圓頂並沒有嵌入鏈條,而全靠與內圓頂的底連接起來。

參考文獻[编辑]

  1. ^ Ermengem, Kristiaan Van. Duomo di Firenze, Florence. A View On Cities. [5 Februar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9) (美国英语). 
  2. ^ 陳志華 2002,第124頁.
  3. ^ Charles 2007,第9頁.
參考書目
延伸閱讀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