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陕商或称秦商,被认为是中国按地域亲缘关系最早出现的商帮。《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在野议·盐政议中论述:“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陕西商帮主要来自西安府三原县泾阳县,明清时期一直为十大商帮前茅,在1930年代陇海线通车以前,泾阳、三原一直是陕商的大本营[1]

最早的商帮[编辑]

明朝为了防卫西北,在陕西开展食盐开中的政策,鼓励商民贩运粮食到边镇,保证边防军的军需,换取经营食盐的许可证—盐引,再到食盐产地贩盐赚利。陕商则是利用地利之便,最早形成的商帮。[2]

两淮盐业与四川盐业[编辑]

在明朝前期,陕商曾为扬州最大的商帮,弘治年间明朝盐业政策改为折色法,陕商渐渐退出两淮盐业,[2]专门在四川盐井经营,自贡的西秦会馆既为当时所建。

其他行业[编辑]

  1. 布业:西北边关寒冷,需要大量棉布御寒,陕商每年携带千百万两白银,千里迢迢到江南苏松一带的棉布产区,贩运的棉布达到2700多万匹。清代,与陕西毗邻的湖北、河南两省用地窖织布解决了空气干燥、断头太多的难题,陕商贩运湖北德安府的“府布”,河南的“颖布”到西部,促成湖北、河南纺织业的繁荣。
  2. 茶业:陕西商人最初在边关从事茶马交易,后来将陕南紫阳县绿茶贩到西北,又改为将湖南安化县红茶,贩运到泾阳,压制成茯砖茶,再用庞大的骆驼队贩运到西部。泾阳成为茶叶加工中心,有七、八十家经营茶叶的商号,捡茶的工人“不啻千百人”。著名的商号有“马合盛”、“裕兴重”等。

清朝后期衰落[编辑]

清朝后期票盐法实行之后,陕商逐渐衰落,[3]后又遭捻军陕甘回变打击,退出了主流商帮。

遗产[编辑]

陕商五百年的商业成就,体现于他们留下的众多高强深院的商宅大院。著名的有:三原县鲁桥镇孟店村的周家大院、泾阳县安吴镇安吴堡村的吴家大院、王桥镇的于家大院、武功的路家大院、旬邑县唐家村的唐家大院、渭南板桥的常家大院、吝店的焦家大院、程曹村的曹家大院、阳郭镇的贺家大院、姜家大院、孝义镇的赵家大院、韩城王庄的党家大院等[4]

参考资料[编辑]

  1. ^ 陕商乡贤:家本巨富,因资助革命而破产潦倒,令孙中山赞不绝口. 新浪新闻. 2018-05-03 [2023-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6). 
  2. ^ 2.0 2.1 杨斌鹄; 尚云. 陕西商帮一段逝去的经济辉煌. 西安日报. 2006-05-11 [2022-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通过新浪财经. 
  3. ^ 存档副本. [2014-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晋商与徽商、陕商(一)
  4. ^ 陕商,一个商帮远去的背影. 搜狐网. 2023-06-09 [2023-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30).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