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蒂斯·魏莫倫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蒂爾斯·魏莫倫 (1920)

馬蒂爾斯·魏莫倫荷蘭語Matthijs Vermeulen,1888年2月8日—1967年7月26日),是20世紀荷蘭作曲家及音樂評論員。原名為馬費亞斯·基斯坦努斯·范朗斯格斯·雲迪莫倫荷蘭語Matheas Christianus Franciscus van der Meulen)。

生平[编辑]

童年及投身音樂事業[编辑]

出生於荷蘭東南部的海爾蒙德的一個天主教家庭,父親名為范朗斯格斯·雅各伯·雲迪莫倫(Franciscus Jacobus van der Meulen )是一名鐵匹,馬費亞斯年幼時因患上大病後,有感是上天拯救了他的生命,因此年青時便進入了修道院並打算成為一位神父

在修道院他有機會接觸音樂,特別是16世紀時期帕萊斯特里納的複調音樂和對位法,令他非常感興趣,並開始有感音樂才是他真正的興趣。1907年,他離開了修道院,並遷居至阿姆斯特丹,他在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中得到了其中一位教授蘭格(Daniël de Lange)的垂菁,並得到他的私人教授近兩年,之後再跟隨另一位作曲家迪彭布羅克(Vermeulen Alphons Diepenbrock)學習,同時,他開始以筆名「馬蒂爾斯·魏莫倫」在一些報章雜誌上撰寫音樂評論,包括《阿姆斯特丹人》及《荷蘭電訊報》。1914年,他完成了《第1號交響曲》,並題獻予迪彭布羅克,但換來的卻是等待接近1年後所換來的拒演及退回。這件事令他和音樂學院的關係變得緊張。另一方面,馬蒂爾斯在他的樂評中往往亦滲進了他的政治思想,特別是他不滿當時的荷蘭音樂過份傾向德國化,亦使他在音樂界上受到非議,使他的作品根本沒甚機會在荷蘭本土上演,他第一首能在荷蘭上演的,是他的《第2號交響曲》,不過由指揮到樂手都全是業餘無薪的樂手,這件事令他覺得自己無法在荷蘭立足,於是在1921年,他遷往法國生活。

法國生活[编辑]

魏莫倫選擇前往法國,一方面是受德布西拉威爾的印象派音樂所影響,並希望從他們的音樂中為自己堅持的複調式音樂帶來新的啟發。他定居於巴黎附近的路維希恩(Louveciennes),並從事多份報章的評論,包括一份荷屬東印度的報紙Soerabaiasch Handelsblad駐法國代表。然而,他在報章上的評論慢慢偏向非音樂類型,而他的音樂生涯亦不見得有任何實際的進展。雖然他在法國寫成了他第3至第5交響曲,以及多首室樂作品,但亦不太怎受到重視,及後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魏莫倫的生活日見艱難,其中1944年更是對他打擊最大的一年:先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因餓荒而離世,三個月後,他的次子若斯坎(Josquin)亦在戰場上戰死,而他在Soerabaiasch Handelsblad工作亦因報館財政困難而結業。二戰後,他和倖存的家人離開生活了廿多年的法國,返回荷蘭定居。

晚年[编辑]

回荷後,魏莫倫重新投入評論及音樂工作。他先在《阿姆斯特丹綠黨報》中任職評論,當中他特別針對有共產背景的《荷蘭真理報》作出批評。另外,他亦迎娶了當年音樂學院導師的女兒為第二任妻子。音樂方面,儘管他和皇家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的關係仍未能完全修補,但繼任彭布羅克的指揮爱德华·范·贝纳姆以及鹿特丹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埃德瓦·弗普斯(Eduard Flipse)都跟他合作。1953年,魏莫倫的《第2號交響曲》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國際伊利沙伯音樂創作比賽中」奪得第5名。至此他的音樂開始在國內有較多公演的機會,而《第2號交響曲》亦於1956年的荷蘭音樂節中再次上演。

晚年魏莫倫的音樂創作並不多,當中第6、7號交響曲及絃樂四重奏皆為這時期完成的作品。1967年,魏莫倫因病去世,終年79歲。

音樂風格[编辑]

魏莫倫的早期作品,是依從浪漫時期德奧派別如馬勒等的風格來撰寫,作品以調性音樂為主;不過自《第2號交響曲》起,便開始採用無調性的寫作手法,音色趨向使用大量不協調和弦和音群;然而,他在無調性的主導下,仍然會注重不同聲部之間的對位,以及樂句中的旋律性和伸延性;他又特別喜歡以不對稱的小樂句去構成主題和副題旋律,令樂句中的色彩顯得富有變化感。這種看似互相矛盾的概念,在他晚期時的第5、6、7號交響曲中都能反映出來。

雖然魏莫倫的音樂至今的演出次數仍然甚少,不過他在荷蘭音樂界的地位卻早已得到肯定。1972年起,荷蘭設立了「馬蒂斯·魏莫倫」獎,每年頒獎予傑出的荷蘭作曲家,亦於1986年起,增設為年輕作曲家而頒發的同等獎項。

作品[编辑]

  • 劇樂《飛行的荷蘭人》
  • 7首交響曲
  • 2首大提琴奏鳴曲
  • 絃樂三重奏、四重奏各一首
  • 小提琴奏鳴曲
  • 多首藝術歌曲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