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兵法中国古代兵家的用兵之法。简言之,兵法就是带兵打仗的方法。

中国古代兵法[编辑]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它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传说是由姜太公所著,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六韬》亦是张良的爱书之一。《六韬》在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

三十六计

近代中国最要战术[编辑]

超限战是现代中国兵法最引人注目和最被广泛使用。现今世界上军事角力之中,美国处于顶尖地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名空军上校于1999年合著《超限战》,随即引起专家的关注并引发了不少讨论。超限战一词指利用非常规手段突破传统战争的局限,对敌人造成严重打击的一种准战争行为,一般是由在军事上总体较弱或处于劣势的一方对比较强大的一方发动。“超限战”可能的手段包括恐怖主义活动、对电脑网络实施破坏等行为,因此可以称为国家恐怖主义。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很早便意识到和美国战斗不能用最常规的方法取胜。

游击战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512年的吴楚之战中,就有游击性质的作战行动。相传为黄帝风后撰写的《握奇经》认为:“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陈趋地,断绕四经。”对游击部队的作战行动,作了生动的描述。在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中游击战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总结出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广泛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发展出多种游击战战法,如破袭战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地道战围困战等,但是因兵力少而火力弱,很难独立地进行长时间作战,只有积极创造条件,以机动力、主动出击化整为零,消耗敌人战力、拖延敌人行动、误导敌人方向,形成敌人心理压力才可能致胜

战术原理[编辑]

用通俗的理论来解释,就是新的“木桶理论”(或曰“系统论”)。敌方的军队布阵是一个系统(木桶),其中各个环节相互依存,但由于其防备有限,加之我方用声东击西类似的方法,引诱其关注某些环节而忽视了其他环节,于是我方大力暗度陈仓去攻击其防备松懈的地方,于是整个系统(木桶)就被打乱、打破了,乘胜追击,整个系统(木桶)就会陷入瓦解状态。这里就有一个关键点了,即我方所攻击的“虚”是否是我方想要攻破的系统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环节,如果不是,那么怎么攻击都是没用的。就好比我方要攻城池,对方的郊区自然是“虚”,但是攻击此处对于敌方是没有什么威胁的,因为一般来说,对方不会看重郊区对成败的影响(特殊情况除外)。

参见[编辑]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戎政典·兵法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