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太刀日文おおたち)为太刀的一种型式,一般称呼上也可称为“野太刀”。

简介[编辑]

一般都把刀身长达90公分以上的太刀称为大太刀,和当时日本人的平均身高(150公分至165公分)对比下算是相当巨大的武器。大太刀通常都是背负在背后,不过若是180公分以上的人则会像打刀一样别在腰间。

通常文献中的大太刀指的是刀身150公分以上,而90公分以上则称为野太刀。但是普通人都把大型的太刀叫做大太刀,而把野太刀当作别称。

发展历史[编辑]

日本进入镰仓时代武家开始掌权,此时武器也成为武人炫耀腕力与豪气的工具,因此刀身特别加长的太刀开始出现在战场上。

大太刀的主要使用方式是骑在马上然后快速冲向敌人,借由座骑快速冲刺时的力道来斩杀敌方的步行士兵。由于大太刀太长太笨重,故大太刀只适合做为骑兵武器,不适合于单兵携带。

由于大太刀的长度与重量(2.5公斤到8公斤重)的关系,和太刀相同形状且柄和刀身长度比也相同的大太刀在使用上相当不便。为了克服这点,于是开发刀身的一部分缠上剑绳的中卷野太刀,后来发展为长卷

此后大太刀改成为了供奉于神社等处而制作,并因为长度的关系而分段打造后重新接合而成,实际上也不能当作武器使用(强度太弱的关系而无法挥动)。

而进入战国时代后适合步战的打刀开始流行,残留下来的大太刀数量也不多。

曾与宫本武藏决斗过的战国时代著名剑豪佐佐木小次郎为历史上少数善用野太刀的武术家。

长度[编辑]

根据军记物语太平记》记载,许多大太刀其刀刃超过150公分,甚至有刀刃超过280公分以上的大太刀。

而现存的大太刀中,包含神社的供奉品、收藏德川幕府珍品的德川美术馆所藏(柳生大太刀)、渡边美术馆博物馆收藏等等,其中被认定为重要文化财新潟县弥彦神社所藏的220公分大太刀为最长者。

倭刀[编辑]

大太刀在明朝时传入中国,被称为倭刀、单刀或长刀。明朝末年,郑成功军中使用类似这种外型的刀,称云南斩马刀

因为名称,造成在一般人的想像里,大太刀是种能把骑士和马一起砍成两半的武器。但大太刀在战场上并不是这样使用的,它与中国斩马刀相同,是用来扫击马脚,或是步兵腰部之用。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