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山脉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安第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
Andes
Antikuna
山脉
}}
}}
阿根廷智利间的安第斯山脉空照图
国家 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委内瑞拉
城市 波哥大圣地亚哥麦德林拉巴斯卡利基多帕斯托布卡拉曼加阿雷基帕门多萨昆卡科恰班巴佩雷拉伊瓦格萨尔塔马尼萨莱斯
最高点 阿空加瓜山
 - 位置 阿根廷门多萨省拉斯赫拉斯镇英语Las Heras Department
 - 海拔 6,962 m(22,841 ft
 - 坐标 32°39′10″S 70°0′40″W / 32.65278°S 70.01111°W / -32.65278; -70.01111
长度 7,000 km(4,350 mi
宽度 500 km(311 mi
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的西岸
安第斯山脉南部的卫星复合地图

安第斯山脉西班牙语:Cordillera de los Andes;奇楚亚语:Walla Antikuna),也称安弟斯山脉安蒂斯山脉,是陆地上最长的山脉,位于南美洲的西岸,约7,000公里长 (或8,900公里长[1]),200至700公里宽(最宽的部分在南纬18度到20度之间),平均高度约4,000米,由北到南经过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等国。

安第斯山脉由于其中的地形凹陷英语depression (geology),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安第斯山脉中有几个高原,其中也有一些大城市,例如基多波哥大阿雷基帕麦德林苏克雷梅里达市拉巴阿尔蒂普拉诺高原是世界第二大的高原,仅次于亚洲的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脉依气候可分为三区:热带安第斯英语Tropical Andes乾安地斯英语Dry Andes湿安第斯英语Wet Andes

安第斯山脉最高峰是位在阿根廷境内的阿空加瓜山,高度6,962米,是美洲第一高峰,也是世界第一高的火山。因为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隆起,赤道位置的地球半径会较其他地方要大,因此位于赤道附近的钦博拉索山是地表离地心最远的位置。世界最高的火山在安第斯山脉,包括高度为6,893米的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山,另外在安第斯山脉有五十座火山的高度超过6,000米。安第斯山脉中的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海拔6,891米。

名称[编辑]

安第斯山脉的名称来源尚不明了。通常认为其从奇楚亚语anti得名,意思是"东方"。例如Antisuyu(奇楚亚语"东区"之意),为印加帝国其中一个组成部分。

数据[编辑]

安第斯山脉东北从特立尼达岛到南端的火地岛,长8,900公里[1][2],几乎是喜玛拉雅山脉的三倍半;东西宽的平均是241公里,最宽处在阿里卡 (阿里卡省)(Arica)至圣十字之间,宽约750公里;整个山脉的平均海拔3,660米,大部分海拔在3,000米以上,有许多高峰山顶终年积雪,海拔超过6,000米。

安第斯山脉是陆地上最长的山脉,相对于底及地球最长的山脉中洋脊(长约80,000公里)。

组成[编辑]

白垩纪时代形成的花岗岩组成,是纳斯卡板块挤压折曲南美板块时所隆起的,属大洋地壳。学者认为,过去的2,800万年间,由地壳运动所造成的火山爆发与地震,将安第斯山脉的高度提升了1,500米。常见的火山岩“安山岩”,命名即来自安第斯山脉。

分布[编辑]

科迪勒拉山系,从智利的最南端合恩角,穿越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在委内瑞拉,安第斯山脉分成三个不同的山脉,其中一条山脉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海岸。

学者常将安第斯山分为北中南三段:

  1. 北段安第斯山,位于哥伦比亚,朝北向东延伸,最后加勒比岛的岛弧相连。气候特色: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2. 中段安第斯山,从秘鲁到智利,在此山脉转为西北-东南走向。此地安第斯山的宽度最大,也有最多的火山活动遗迹,据知有超过900个的火山,高度由5,000到7,000米。
  3. 南段安第斯山,从智利一直到巴塔哥尼亚海岸,这一段有相当多的活火山。

气候和水文[编辑]

安第斯山脉上的一个

安第斯山脉的气候会随纬度、海拔以及和海的距离而有显著变化。温度、气压以及湿度都会随海拔提高而下降。安第斯山脉的南部多雨而凉爽,中部干燥,北部多雨而温暖,在哥伦比亚的平均温度为摄氏18度。已经知道此地区的气候会在较短距离会有明显的变化,例如山顶会降雪的科托帕希峰热带雨林之间只有几哩的距离。安第斯山脉对邻近地区的气候也有很大的影响。雪线依地区而不同,热带的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秘鲁北部的安第斯山脉,雪线约在海拔3,450至4,800米之间,在秘鲁南部到智利北部南纬30度这带较干燥的区域,雪线升到海拔4,800至5,200米之间,在南纬32度的阿空加瓜山,雪线降至海拔4,500米,在南纬40度降至海拔2,000米,在南纬50度降至海拔500米,在南纬55度的火地群岛,雪线只有海拔300米,从南纬50度起,有许多大的冰川甚至会延伸到海平面[3]

智利和阿根廷的安第斯山脉可以分为二区:乾安地斯英语Dry Andes湿安第斯英语Wet Andes。乾安地斯由阿他加马沙漠延伸至马乌莱河的区域,其降雨更为零星,且其温度变化强烈。

在智利及阿根廷门多萨省的安第斯山脉,由于高度曝露在太阳光下,岩石冰河英语rock glacier较大,也比一般冰河要常见[4]

虽然降水量会随着海拔而增加,但在近7,000米高的安第斯山顶仍有半干燥气候的地区,干燥的草原型气候是南纬32-34度的亚热带地区常见的天气型态。因在山谷的底部只有灌木生长,无法长成树林。像Plomo冰河及Horcones冰河等当地最大的冰河不会超过10公里,而且其冰层很薄。但在二万年前的冰河时期,其长度是现在十倍[5][6]。阿空加瓜山(海拔6,962米)、Tupungato山(海拔6,550米)和Nevado Juncal山(海拔6,110米)距离数十公里远,之间透过冰川网络相接。其树枝状的冰川长112.5公里,超过1,020米厚,海拔落差可到5,150米。气候冰川雪线(ELA)现在是在海拔4,600米,但冰河时期曾低到海拔3,200米[5][7][8][9][10][11][12][13][14]

矿脉[编辑]

安第斯山脉矿脉丰富,特别是矿,世界最大的地下铜矿采矿场就在此山脉中,在地底深达1,200米,采矿坑道总长超过2,000多公里。

西班牙殖民南美时,安第斯山脉即以其丰富的矿量而闻名。虽然安第斯印第安人之前就会用金及其他金属制作饰器,但一直到西班牙殖民时期起才开始大规模的开采。玻利维亚波托西以及秘鲁塞罗德帕斯科曾是西班牙帝国的主要矿产区。拉布拉他河阿根廷都因为波托西的银矿而得名。

现在智利秘鲁是世界产铜第一大及第三大的国家。秘鲁的亚纳科查英语Yanacocha是世界第一大矿区。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脉主要产,以往曾经产,而且对十七世纪欧洲的物价革命有很大的影响。

安第斯山脉采矿的历史很久,从十六世纪波托西的银矿到最近在智利丘基卡马塔铜矿埃斯孔迪达铜矿,以及秘鲁的托基伯拉矿英语Toquepala mine,其他像铁、金等金属及其他非金属资源也相关丰富。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M. Tulio Velásquez. Andes Mountain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21-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7) (英语). 
  2. ^ 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新华网. 2018-10-29 [2021-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中文). 
  3. ^ Climate of the Andes. [2007-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4). 
  4. ^ Jan-Christoph Otto, Joachim Götz, Markus Keuschnig, Ingo Hartmeyer, Dario Trombotto, and Lothar Schrott (2010). Geomorph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investigation of a complex rock glacier system - Morenas Coloradas valley (Cordon del Plata, Mendoza, Argentina)
  5. ^ 5.0 5.1 Kuhle, M. (2011): The High-Glacial (Last Glacial Maximum) Glacier Cover of the Aconcagua Group and Adjacent Massifs in the Mendoza Andes (South America) with a Closer Look at Further Empirical Evidence. Development in Quaternary Science, Vol. 15 (Quaternary Glaciation - Extent and Chronology, A Closer Look, Eds: Ehlers, J.; Gibbard, P.L.; Hughes, P.D.), 735-738. (Elsevier B.V., Amsterdam).
  6. ^ Brüggen, J. (1929): Zur Glazialgeologie der chilenischen Anden. Geol. Rundsch. 20, 1–35, Berlin.
  7. ^ Kuhle, M. (1984): Spuren hocheiszeitlicher Gletscherbedeckung in der Aconcagua-Gruppe (32-33° S). In: Zentralblatt für Geologie und Paläontologie Teil 1 11/12, Verhandlungsblatt des Südamerika-Symposiums 1984 in Bamberg: 1635-1646.
  8. ^ Kuhle, M. (1986): Die Vergletscherung Tibets und die Entstehung von Eiszeiten. In: Spektrum der Wissenschaft 9/86: 42-54.
  9. ^ Kuhle, M. (1987): Subtropical Mountain- and Highland-Glaciation as Ice Age Triggers and the Waning of the Glacial Periods in the Pleistocene. In: GeoJournal 14 (4); Kluwer, Dordrecht/ Boston/ London: 393-421.
  10. ^ Kuhle, M. (1988): Subtropical Mountain- and Highland-Glaciation as Ice Age Triggers and the Waning of the Glacial Periods in the Pleistocene. In: Chinese Translation Bulletin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5 (4): 1-17 (in Chinese language).
  11. ^ Kuhle, M. (1989): Ice-Marginal Ramps: An Indicator of Semiarid Piedmont Glaciations. In: GeoJournal 18; Kluwer, Dordrecht/ Boston/ London: 223-238.
  12. ^ Kuhle, M. (1990): Ice Marginal Ramps and Alluvial Fans in Semi-Arid Mountains: Convergence and Difference. In: Rachocki, A.H., Church, M. (eds.): Alluvial fans - A field approach. John Wiley & Sons Ltd, Chester-New York-Brisbane-Toronto-Singapore: 55-68.
  13. ^ Kuhle, M. (1990): The Probability of Proof in Geomorphology - an Example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heory to a New Kind of Glacigenic Morphological Type, the Ice-marginal Ramp (Bortensander). In: GeoJournal 21 (3); Kluwer, Dordrecht/ Boston/ London: 195-222.
  14. ^ Kuhle, M. (2004):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glacier cover of the Aconcagua group and adjacent massifs in the Mendoza Andes (South America). In: Ehlers, J., Gibbard, P.L. (Eds.), Quaternary Glaciation— Extent and Chronology. Part III: South America, Asia, Africa, Australia, Antarctica. Development in Quaternary Science, vol. 2c. Elsevier B.V., Amsterdam, pp. 75–81.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