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姓氏
欧阳
百家姓》第412位
51:
52: 万俟司马 上官欧阳
53: 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郡望  渤海郡

欧阳姓欧阳氏,为汉族复姓之首,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12位。据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统计,欧阳姓为111.2万人。[1]

起源[编辑]

出自姒姓[编辑]

源于姒姓,出自战国末期楚国给越国句践后裔子蹄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

欧阳氏得姓与越国国君[编辑]

欧阳氏的得姓,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根据《路氏》上的记载说,越王无疆的次子,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边,后代中有欧氏,欧阳氏。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欧阳姓出自姒姓,夏帝少康的庶子,受封于会稽,传至越王无疆时,为楚国所灭,无疆的儿子蹄,改封乌程欧余山南方,为欧阳亭侯,子孙就以欧阳为氏。

据《郡望百家姓》记载,欧阳氏望族居于渤海郡,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沧县。由此可见,欧阳氏和欧氏可能同出一源,都是越王无疆的子孙,而越王无疆则是越王勾践的七世孙。换言之,欧阳氏和欧的得姓历史,大致2000年。故欧阳氏后人尊无疆为欧阳姓的得姓始祖。

与无余氏[编辑]

有部分欧阳氏是春秋时代著名的越王无余后裔区冶子之后。欧阳氏与欧姓区姓同出一源,都是越王无余的子孙,而越王族之区冶子,则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允常同时期。据熊君碑所记驱羊,驱羊即为区冶,古文尚书所记冶艳为阳,即为后来欧阳,欧阳氏最早出现在晋书的欧阳生,据唐宋时期雅言韵语书籍,唐韵及广韵所记,欧阳复姓出长沙,区姓从春秋至唐朝都是长沙十大姓氏之一,氏族志所记区姓望出渤海郡,《郡望百家姓》欧阳氏望出渤海郡,也是根据区姓之郡望来源。

与欧阳氏相关的事件[编辑]

元末明初[编辑]

据历史文献《宁远县志》的记载,元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抗元朝,当时即有一支欧阳氏家族为主的起义军。在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得天下,曾有意招安欧阳氏军。而欧阳氏拒降,明太祖大怒之下诏令诛灭欧阳氏全族,欧阳氏族人被迫分散逃亡,部分改为单姓“阳氏”以避其灾。

直到后来的明武宗朱厚照执政时期(公元1506~1521年),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的进士并累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今江苏南京)等十府的一代名臣阳铎发明了“摊丁入地”之策(即后来明、清朝时期一直实施的“摊丁入亩”之策),使明王朝税赋大增,明武宗由而大喜,阳铎遂乘机请旨要求恢复原姓,明武宗诏准,从此欧阳氏一族方得以恢复欧阳复姓。[2]

台湾日治时期[编辑]

根据民国71年5月18日中央日报第六版载:在日治时期,欧阳姓的台湾人、金门人部分改为欧姓,因当时日本政府不喜欢华人姓名在四字以上,以便区别,复由于欧阳一姓中之阳字,认应避讳日本之太阳旗,乃强迫欧阳姓氏改为单姓欧。 另于欧阳氏族谱记载:日人在台澎设立户籍时,将欧阳氏全部强制改为欧氏,后来抗战时金门沦陷、二次世界大战新加坡沦陷,两地的欧阳氏宗亲也同样被改为欧氏。[3]

参考来源[编辑]

  1. ^ 中国公安部《2020年度全国姓名报告》:揭示国人姓名的20个冷知识 - 大陆评述 - 两岸三地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 ScholarsUpdate.com. scholarsupdate.hi2net.com. [2021-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2. ^ 姓氏起源-欧阳姓氏起源一. jp5000.com. [2021-03-25]. 
  3. ^ 李开菊. 本"姓"難移 歐陽後代爭復姓. 《自由时报》. 2007-08-28 [2015-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8) (中文(台湾)).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百家姓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欧阳姓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