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罗斯托起飞模型

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英语:Rostow's stages of growth),又称罗斯托起飞模型,是一个常用的经济增长历史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于1960年提出。该模型假设经济增长有五个基本阶段,长度各不相同:[1]

  1. 传统社会
  2. 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
  3. 起飞
  4. 趋向成熟
  5. 高额大众消费时代

罗斯托的模型是经济增长的结构主义模型之一,特别是与亚历山大·格申克龙提出的“落后”(backwardness)模型相比,不过这两种模型并不相互排斥。

罗斯托认为,经济起飞最初必须由少数几个经济部门牵头。这种理念和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论有相似之处,它还并批评了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对经济自力更生的推动,因为罗斯托模型追求推动一个或两个部门的“初始”发展,而非所有部门的平等发展。这成为社会进化论中现代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概述[编辑]

除了他之前在《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A Non-Communist Manifesto)中提出的五个阶段之外,罗斯托还讨论了高额大众消费之后的第六阶段,并在1971年将其称为“追求质量阶段”。[2]以下为罗斯托模型中的六个成长阶段及其特征:

  1. 传统社会(The traditional society)
    • 特征为自给农业或狩猎采集;经济几乎完全是第一产业部门
    • 有限的技术
    • 生产过程出现了一些改进和提升,但是由于缺乏现代技术、缺乏阶级或个体的经济流动性、重视稳定而轻视变革,经济增长能力受到限制
    • 这通常是迈向增长的下一阶段前,社会群体开始出现的位置
    • 没有中央集权的国家或政治制度。
  2. 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The preconditions for take-off)
    • 对原材料的外部需求引发了经济变革
    • 发展更高产、商业化的农业,以及生产者本身不消费/大部分用于出口的经济作物。
    • 为扩大生产而进行的广泛的改造自然环境的投资(例如灌溉、运河、港口)
    • 技术的普及和既有技术的进步
    • 不断变化的社会结构,过去的社会平衡在此阶段不断变化
    • 个体的社会流动开始
    • 发展民族认同感和共同的经济利益
  3. 起飞(The take-off )
  4. 走向成熟(The drive to maturity)
    • 产业基础多元化;多个行业扩展,新行业迅速扎根
    • 制造业从投资驱动的(资本货物)转向耐用消费品和国内消费
    •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迅速
    • 大规模投资社会基础设施(学校、大学、医院等)
  5. 高额大众消费时代(The age of mass-consumption)
    • 工业基础主导经济;第一产业在经济和社会中的比重大大降低
    • 广泛和标准化的高价值消费品消费(例如汽车)
    • 消费者通常拥有超出了所有基本需求的可支配收入,可以购买其他商品
    • 城市社会(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
  6. 超越消费(Beyond consumption) / 追求品质(The search for quality)
    • 边际效用相对减少以及耐用消费品的时代
    • 人们认为自己生在一个经济安全和高消费的社会中
    • 在此阶段,人们怀疑是否存在进一步的消费者扩散,或新一代将为增长带来什么

罗斯托称,提出这些成长阶段旨在解决许多问题,他提出了自己发现的一些问题写道:

“传统的农业社会在什么动力下开始了其现代化进程?有规律的增长何时、如何成为了每个社会的固有特征?是什么力量推动了持续增长的进程并确定了其轮廓?每个阶段可以辨识出增长过程的哪些共同的社会和政治特征?是什么力量决定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相对的增长顺序与战争爆发有什么关系?最后,复利将带我们去向何方?它会带我们进入共产主义吗;还是到富裕的郊区,用社会间接资本很好地实现完全;抑或到破坏;到月球;还是在哪里?”[3][4]

罗斯托认为,各个国家/地区会线性地经历每个阶段,并列出每个阶段的投资消费和社会趋势方面可能发生的许多状况。并非所有状况都必定在其阶段发生,而且各个阶段和过渡期可能会因国家而异,甚至因地区而异。[5]

理论框架[编辑]

罗斯托的模型是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一部分,着重强调了现代自由贸易亚当·斯密的理念的有效性。它与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论点不同,后者认为依赖原材料出口的经济体可能会“陷入困境”,无法实现多元化;对此,罗斯托的模型指出,经济体可能需要依赖原材料出口,为起飞初期尚无较强竞争力的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资金。罗斯托模型并不反对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关于政府控制国内发展的重要性方面的理论,这一点在一些激进的自由贸易倡导者中并未被普遍接受。罗斯托的基本假设是,国家希望实现现代化和增长,且社会认可经济增长的物质主义准则。[6]

参考文献[编辑]

  1. ^ Rostow, W. W. (1960). "The Five Stages of Growth-A Summary".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A Non-Communist Manifesto.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4–16.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3-02-23.
  2. ^ Rostow, W. W. (1971). Politics and the Stages of Grow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081979.
  3. ^ Rostow, W. W. (1962).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 38, 59.
  4. ^ Mishra, Puri (2010). Economics of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Theory and Practice. Himalaya Publishing House. pp. 127–136. ISBN 978-81-8488-829-4.
  5. ^ Rostow emphasizes in Stages that "the stages of growth are an arbitrary and limited way of looking at the sequence of modern history: ... to dramatize not merely the uniformities in the sequence of modernization but also—and equally—the uniqueness of each nation's experience."
  6. ^ Rostow's Stages of Development vs. Self- Sufficiency. Lewis historical society. 4 January 2011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4). 

延伸阅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