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碍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公共场所的无障碍环境国际通用标志

身心障碍(英语:Disability),也称为失能残疾残障,是指由于先天或中途发生生理心理损伤,造成个人在社会生活方面不能充分使用自己能力的状态。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为了使残疾人过上尽量正常的生活,对其保护逐渐加强,包括:康复、生活及就学补助、福利,特殊教育等服务;经济上的优惠,例如降低税收;以及立法严禁歧视、工作保护等。

定义[编辑]

世界卫生组织[编辑]

世界卫生组织用“残疾”一词表示“身心障碍”,其定义如下[1]

残疾是一个总称,包括损伤、活动受限以及参与的限制。损伤是身体功能或结构方面的问题;活动受限是人在执行任务或行动时遇到的困难;而参与的限制是参与个人生活时遇到的问题。

中国大陆[编辑]

1983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制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宣传提纲》,将“残废人”之名称改为“残疾人”,尔后于1984年社会各界皆随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而进行更名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定义如下: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残疾人约占总人口的5%,折合一亿两千万人。

香港[编辑]

根据香港法例第二八二章(雇员补偿)条例附表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所定准则,以下三种情况,残障程度大致上相等于失去百分之一百谋生能力:

甲、肢体残障

  1. 失去四肢其中之二的功能
  2. 失去双手或全部十只手指的功能
  3. 失去双足的功能
  4. 双目完全失明
  5. 全身瘫痪
  6. 下身瘫痪
  7. 因疾病、残疾以致长期卧床
  8. 导致永久地完全残废的其他损伤

乙、心智机能上严重缺陷

丙、听觉极度受损

香港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规定,以残障为理由提早提取累算权益者,须达到“完全丧失行为能力”程度。

此外,香港政府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康复服务中央档案室会发给残疾人士登记证予身体机能永久伤残或暂时受损的申请者。听觉受损视觉受损、肢体伤残、弱智及器官残障/长期病患者等均可申领此证;而港铁于2009年12月22日推出“残疾人士车费推广计划”,供12-64岁持有“残疾程度达100%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或“伤残津贴”受助人均可申请“残疾人士身份”个人八达通(于2014年5月18日起扩展至12岁以下残疾儿童),于港铁轻铁港铁巴士(新界西北)可享有约半价的车费优惠。而由2012年6月28日起则可享有最高HK$2的优惠;并于同年8月5日起,乘搭九巴龙运巴士城巴新巴亦可享有每程优惠收费HK$2,并于2013年3月3日起再伸延至新大屿山巴士及渡轮;另外,于2015年3月29日起分阶段伸延至绿色专线小巴(于2018年8月12日起全面实施),并于2022年2月27日起再伸延至及电车、指定街渡及红色小巴。港铁在车站加设升降机及斜道方便残障人士出入。

聋健司法平等[编辑]

聋健司法平等是由香港平等机会委员会于2022年11月15日推出的一份指引。它提供了一系列建议,旨在为聋人、听障人士以及相关法律工作者等提供指导。其中包括与聋人和听障人士沟通的指导原则,以及针对不同的诉讼过程提出的可行和适当的便利措施建议。

无障碍计划[编辑]

在香港工业贸易署“中小企业发展支援基金”拨款资助《社联-汇丰社会企业商务中心》,于2012年1月宣布推出无障消费计划,向香港中小企业及社会企业推广“优质服务.无障关怀”理念[2]

中华民国[编辑]

1996年经由国民代表结合身障团体力量,在国民大会修宪时将“残障者”之名称改为“身心障碍者”[3]尔后相关法令皆随宪法修正而进行更名工作。

中华民国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中定义如下:

身心障碍者,指下列各款身体系统构造或功能,有损伤或不全导致显著偏离或丧失,影响其活动与参与社会生活,经医事、社会工作、特殊教育与职业辅导评量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之专业团队鉴定及评估,领有身心障碍证明者

中华民国特殊教育法》中定义如下:

本法所称身心障碍,指因生理或心理之障碍,经专业评估及鉴定具学习特殊需求,须特殊教育及相关服务措施之协助者

内政部在2012年底统计的结果,领有中华民国身心障碍手册者人数达112万人。[4],近10年来增加29万人或增3成4,其中以65岁以上者增加39.3%最多,18-未满65岁者增加33.9%次多、12-未满18岁者增加30.3%居第三;身心障碍者占总人口比率为4.8%亦较91年底提升1.1个百分点。

新制身心障碍类别[编辑]

依据《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规定,自2012年7月11日起推行身心障碍鉴定及需求评估新制,新制推动后,身心障碍的分类由旧制16类改为依据WHO所颁布的“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系统(简称ICF)”之8大分类[5],且新制的精神,是以医事与物理治疗评量等专业人员组成专业团队进行鉴定及评估,对于合于规定者核发“身心障碍证明”;另增加需求评估制度,部分福利服务项目会依需求评估结果提供服务。依照身心障碍新制,身心障碍类别共有8类,分别为:第一类神经系统构造及精神、心智功能、 第二类眼、耳及相关构造与感官功能及疼痛、第三类涉及声音与言语构造及其功能、第四类循环、造血、免疫与呼吸系统构造及其功能、第五类消化、新陈代谢与内分泌系统相关构造及其功能、第六类泌尿与生殖系统相关构造及其功能、第七类神经、肌肉、骨骼之移动相关构造及其功能、第八类皮肤与相关构造及其功能、多重障碍者及经中央卫生主管机关认定,因罕见疾病而致身心功能障碍、其他经中央卫生主管机关认定之障碍者(染色体异常、先天代谢异常、先天缺陷)。

第一类:神经系统构造及精神、心智功能[编辑]
第二类:眼、耳及相关构造与感官功能及疼痛[编辑]
第三类:涉及声音与言语构造及其功能[编辑]
  • 声音机能或语言机能障碍者

由于器质性或机能性异常导致语言理解、语言表达、说话清晰度、说话流畅性或发声产生困难。

第四类:循环、造血、免疫与呼吸系统构造及其功能[编辑]
  •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心脏
  •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造血机能
  •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呼吸器官
第五类:消化、新陈代谢与内分泌系统相关构造及其功能[编辑]
  •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吞咽机能
  •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胃
  •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肠道
  •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肝脏
第六类:泌尿与生殖系统相关构造及其功能[编辑]
  •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肾脏
  •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膀胱
第七类:神经、肌肉、骨骼之移动相关构造及其功能[编辑]
  • 肢体障碍者
第八类:皮肤与相关构造及其功能[编辑]
  • 颜面损伤者

新制身心障碍等级[编辑]

  • 分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等4级。

永久效期身心障碍手册换发身心障碍证明[编辑]

  • 执永久效期身心障碍手册者,2015年7月11日至2019年7月10日,应依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指定期日及方式,办理重新鉴定及需求评估或换发身心障碍证明。[6]

美国[编辑]

美国在1990年通过了《美国残疾人法案》(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200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大约1/5的美国人有可诊断的身心障碍,其中一半的人有严重身心障碍[7]

支持与援助[编辑]

辅助科技[编辑]

辅助科技辅具是泛指可以协助身心障碍者,减少其生活不便的设备等。第一个有记录的辅具是义肢,出现在公元前1800年[8]轮椅是在17世纪出现[9]路沿石切英语curb cut是和轮椅有关的结构创新,其他的例子有站立架英语standing frames、文字电话大字印刷英语large print点字语音识别软件等。身心障碍者常会发展一些个人或群体改善身障不便的方式,例如在公开场合压抑身体抽搐的方式(妥瑞症)或是听障人士沟通用的手语。

随着个人电脑越来越普及,许多组织也希望调整电脑的软件或硬件,让身障者更容易使用电脑。这类的软件及硬件,例如Voice Finger、JAWS萤幕读软件、自由及开源的Orca等是专门针对身障者设计,而像是Dragon NaturallySpeaking等软件不是专门针对身障者设计,但可以增加身障者使用的便利性。新西兰设计的LOMAK英语LOMAK键盘也是专门针对身障者设计[10]。万维网协会了解需要针对身障者提出网页无障碍的国际标准,因此提出的网页无障碍倡议(Web Accessibility Initiative,简称WAI)[11],在2012年12月时对应标准已变成WCAG 2.0(WCAG =网页内容无障碍指南)[12]

身障者的运动[编辑]

2008年夏季残奥会轮椅篮球比赛中,南非和伊朗的比赛

残奥会在夏季及冬季奥运会后举行,残奥会包括各种有身心障碍的运动员。第一届的残奥会是1960年在罗马举行[13],在成员国中也有一些身障者运动的组织,程度从娱乐性质到专业的都有,例如美国的Disabled Sports USA及BlazeSports America等。

1948年时英格兰的医生路德维希·古特曼在英格兰为二次大战时的脊髓损伤军人组织了一个运动竞赛团体,四年之后,荷兰开始有参加者加入了这运动会。这就是残奥会的起源。

2006年成立了Extremity Games英语Extremity Games,为了让身体障碍者(尤其是短少肢体者)可以在极限运动中竞争[14]

身体障碍者就学[编辑]

身体的限制下,所以可能就会需要有特殊教育的学校,来帮助这些身体障碍者的学生

中华民国国民教育,有相关的老师在资源教室当中,去协助一些可以在普通学校当中上课的身心障碍学生;但是有些无法上普通学校的学生,如听觉或是视觉障碍,会有启聪学校来教育聋人手语,或是读唇语等基本沟通方式,启明学校也会教导点字等教育。

身体障碍者就业[编辑]

如果在工作场所的无障碍空间,并没有做的很完善,甚至于是身体障碍者本身的障碍是过于严重,基本上都会限制身体障碍者本身就业的可能性与机会。

1990年5月19日,时任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穆罕默德的夫人茜蒂哈斯玛推出扩大残疾人就业机会运动,使得残疾人开始在马来西亚劳动力市场上受到关注,私营部门也开始为他们扩大就业机会[15]

身体障碍者居住[编辑]

由于目前台湾的建筑物仍缺乏无障碍环境,身体障碍者相对地比一般人更难找到合适的住所,再加上大多数房东对身体障碍者的偏见,都很排斥租屋给他们,所以身体障碍者的居住问题是难上加难。

过去,台湾政府发展身心障碍大型机构,把身体障碍者集中管理,导致许多身体障碍者与社会隔离,近年台湾签定身体障碍者权益公约,依照公约的精神,教养院等大型机构应转型,政策应朝向社区居住发展,以维护身障者的居住权益。[16]

阳明大学卫生福祉研究所周月清教授,同时也是台湾社区居住与独立生活联盟理事表示,教养院大型机构不但不人道,更是非常昂贵的服务模式,预算是“社区居住”服务模式的272倍,应把机构教养院的预算移转到来做社区居住及个人助理服务。[17]

其他[编辑]

台湾的“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第五章“支持服务”规定了一系列对身障者的支持服务。例如第53条规定:“运输营运者应于所服务之路线、航线或区域内,规划适当路线、航线、班次、客车(机船)厢(舱),提供无障碍运输服务。”;第56条规定:“公共停车场应保留百分之二停车位,作为行动不便之身心障碍者专用停车位,车位未满五十个之公共停车场,至少应保留一个身心障碍者专用停车位。非领有专用停车位识别证明者,不得违规占用。”[18]。第59条规定“身心障碍者进入收费之公营或公设民营风景区、康乐场所或文教设施,凭身心障碍证明应予免费;其为民营者,应予半价优待。”。

统计资料[编辑]

全球身心障碍人数的估计是很复杂的议题,人数会依身心障碍的定义而有很大的变化。人口统计学家同意身心障碍者的人口数很多,以2004年为例,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上有六十五亿人口,其中约有一亿有中度或重度的身心障碍[19]。在美国,身心障碍者是第三大的少数族群,次于西班牙裔及非裔美国人,在美国这三个族群都约有三千多万人[19]。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资料,2004年有三千二百万人的成人(超过18岁)有身心障碍,另外有五百万人的儿童及青少年(不满18岁)有身心障碍 。

一般专家[谁?]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的身心障碍比例较高。身心障碍和贫穷有时会形成恶性循环的关系[20]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欧洲将近八百万人有永久的身心障碍[21]越战退伍军人英语Vietnam veteran中至少有21,000人有永久的身心障碍[22]。在2008年美国的退伍军人中有超过二千九百万人有身心障碍,比2001年多了25%[23]

在阿富汗战争后,造成了超过一百万的身心障碍者[24]。阿富汗是世界上身障发生比率最高的国家[25]。估计约有八万名阿富汗人的手或脚有残缺,多半是因为地雷爆炸造成[26]

澳洲2009年统计总人口中约有18.5%是身心障碍者[27]

相关条目[编辑]

延伸阅读[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世界衛生組織 残疾. [2014-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2. ^ 無障消費調查:84%遇困難. 文汇报. 2012-01-10 [2012-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6) (中文(香港)). 
  3. ^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全国法规数据库. 2005-06-10 [2015-07-08]. 
  4. ^ 民眾投保長照險 需留意殘扶金給付. [2014-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8). 
  5. ^ 新舊制身心障礙類別代碼. 卫生福利部社会及家庭署. 2012-12-28 [2019-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9) (中文(台湾)). 
  6. ^ 執永久效期手冊者換發身心障礙證明 (PDF). 卫生福利部社会及家庭署. [2016-12-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1-01) (中文(台湾)). 
  7. ^ Disability Status: 2000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6-07-21.
  8. ^ Disability Social History Project – Timeline. Disabilityhistory.org. [August 11,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1). 
  9. ^ Cooper, Rory A; Hisaichi Ohnabe; Douglas A. Hobson. An Introduction to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CRC Press. 2006: 131. ISBN 9781420012491. 
  10. ^ Sobh, Tarek. Innovations and Advanced Technique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Springer. 2007: 176. ISBN 9781402062681. 
  11. ^ Web Accessibility Initiative (WAI) - home page. W3.org. [January 29,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04). 
  12. ^ 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 (WCAG) 2.0. W3.org. [January 29,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18). 
  13. ^ Paralympics traces roots to Second World War. Canadian Broadcasting Centre. 2008-09-05 [201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9). 
  14. ^ First Extremity Games was first class success. oandp.com. [March 6,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15. ^ 19 Mei 1990 – Tun Dr Siti Hasmah Perluas Kempen Peluang Pekerjaan Buat Warga OKU. Rnggt. 2022-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30) (马来语). 
  16. ^ 好房网News. 身體障礙者 找房有三難. 好房网News. [2018-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中文(台湾)). 
  17. ^ 民團籲教養院關門 推身障者社區居住發展. 中央广播电台. [2018-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9). 
  18. ^ 王钦彦. 賣場停車場之婦幼身障車位占用警察不能取締? (PDF). 静宜法学: 95. [2023-01-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4-07). 
  19. ^ 19.0 19.1 Disease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disability (PDF).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4 [August 11, 20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6-23).  外部链接存在于|work= (帮助)
  20. ^ Yeo, R. & Moore, K. (2003). Including disabled people in poverty reduction work: "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 World Development 31, 571-590.
  21. ^ Kitchen, Martin. Europe Between the Wars. New York: Longman. 2000 [1980]. ISBN 0-582-41869-0. OCLC 247285240. 
  22. ^ "The War's Costs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3-09-07.". Digital History.
  23. ^ "VA: Number of Disabled Veterans Risi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OXNews.com. May 11, 2008.
  24. ^ "Homes for disabled in Afghanist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May 29, 2009.
  25. ^ "Afghanistan: People living with disabilities call for integr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RIN Asia. December 2, 2004.
  26. ^ Norton-Taylor, Richard. Afghanistan's refugee crisis 'ignored'. London: The Guardian. February 13, 2008 [August 11,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6). 
  27. ^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09, Disability, Ageing and Carers, Australia: Summary of Finding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t. no. 4430.0, ABS, Canberra.

外部链接[编辑]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