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pe one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lope One 是一系列应用于协同过滤的算法的统称。由 Daniel Lemire和Anna Maclachlan于2005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出。 [1]有争议的是,该算法堪称基于项目评价的non-trivial 协同过滤算法最简洁的形式。该系列算法的简洁特性使它们的实现简单而高效,而且其精确度与其它复杂费时的算法相比也不相上下。 [2]. 该系列算法也被用来改进其它算法。[3][4].

协同过滤简介及其主要优缺点[编辑]

协同过滤推荐(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在信息过滤和信息系统中正迅速成为一项很受欢迎的技术。与传统的基于内容过滤直接分析内容进行推荐不同,协同过滤分析用户兴趣,在用户群中找到指定用户的相似(兴趣)用户,综合这些相似用户对某一信息的评价,形成系统对该指定用户对此信息的喜好程度预测。 与传统文本过滤相比,协同过滤有下列优点:

  1. 能够过滤难以进行机器自动基于内容分析的信息。如艺术品、音乐。
  2. 能够基于一些复杂的,难以表达的概念(信息质量、品位)进行过滤。
  3. 推荐的新颖性。

尽管协同过滤技术在个性化推荐系统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随着站点结构、内容的复杂度和用户人数的不断增加,协同过滤技术的一些缺点逐渐暴露出来。 主要有以下三点:

  1. 稀疏性(sparsity):在许多推荐系统中,每个用户涉及的信息量相当有限,在一些大的系统如亚马逊网站中,用户最多不过就评估了上百万本书的1%~2%。造成评估矩阵数据相当稀疏,难以找到相似用户集,导致推荐效果大大降低。
  2. 扩展性(scalability):“最近邻居”算法的计算量随着用户和项的增加而大大增加,对于上百万之巨的数目,通常的算法将遭遇到严重的扩展性问题。
  3. 精确性(accuracy):通过寻找相近用户来产生推荐集,在数量较大的情况下,推荐的可信度随之降低。

Item-based协同过滤 和 过适[编辑]

当可以对一些项目评分的时候,比如人们可以对一些东西给出1到5星的评价的时候,协同过滤意图基于一个个体过去对某些项目的评分和(庞大的)由其他用户的评价构成的数据库,来预测该用户对未评价项目的评分。 例如: 如果一个人给披头士的评分为5(总分5)的话,我们能否预测他对席琳狄翁新专辑的评分呢?

这种情形下, item-based 协同过滤系统[5][6]根据其它项目的评分来预测某项目的分值,一般方法为 线性回归 (). 于是,需要列出x^2个线性回归方程和2x^2个回归量,例如:当有1000个项目时,需要列多达1,000,000个线性回归方程, 以及多达2,000,000个回归量。除非我们只选择某些用户共同评价过的项目对,否则协同过滤会遇到过适[2](过拟合) 问题。

另外一种更好的方法是使用更简单一些的式子,比如 :实验证明当使用一半的回归量的时候,该式子(称为Slope One)的表现有时优于[2]线性回归方程。该简化方法也不需要那么多存储空间和延迟。

Item-based 协同过滤只是 协同过滤的一种形式.其它还有像 user-based 协同过滤一样研究用户间的联系的过滤系统。但是,考虑到其他用户数量庞大,item-based协同过滤更可行一些。

电子商务中的Item-based协同过滤[编辑]

人们并不总是能给出评分,当用户只提供二进制数据(购买与否)的时候,就无法应用Slope One 和其它基于评分的算法。 二进制 item-based协同过滤应用的例子之一就是Amazon的 item-to-item 专利算法[7],该算法中用二进制向量表示用户-项目购买关系的矩阵,并计算二进制向量间的cosine相关系数。

有人认为Item-to-Item 算法甚至比Slope One 还简单,例如:

购买统计样本
顾客 项目 1 项目 2 项目 3
John 买过 没买过 买过
Mark 没买过 买过 买过
Lucy 没买过 买过 没买过

在本例当中,项目1和项目2间的cosine相关系数为:

,

项目1和项目3间的cosine相关系数为:

,

而项目2和项目3的cosine相关系数为:

.

于是,浏览项目1的顾客会被推荐买项目3(两者相关系数最大),而浏览项目2的顾客会被推荐买项目3,浏览了项目3的会首先被推荐买项目1(再然后是项目2,因为2和3的相关系数小于1和3)。该模型只使用了每对项目间的一个参数(cosine相关系数)来产生推荐。因此,如果有n个项目,则需要计算和存储 n(n-1)/2 个cosine相关系数。

Slope One 协同过滤[编辑]

为了大大减少过适(过拟合)的发生,提升算法简化实现, Slope One 系列易实现的Item-based协同过滤算法被提了出来。本质上,该方法运用更简单形式的回归表达式() 和单一的自由参数,而不是一个项目评分和另一个项目评分间的线性回归 ()。 该自由参数只不过就是两个项目评分间的平均差值。甚至在某些实例当中,它比线性回归的方法更准确[2],而且该算法只需要一半(甚至更少)的存储量。

:

  1. User A 对 Item I 评分为1 对Item J.评分为1.5
  2. User B 对 Item I 评分为2.
  3. 你认为 User B 会给 Item J 打几分?
  4. Slope One 的答案是:2.5 (1.5-1+2=2.5).

举个更实际的例子,考虑下表:

评分数据库样本
顾客 项目 1 项目 2 项目 3
John 5 3 2
Mark 3 4 未评分
Lucy 未评分 2 5

在本例中,项目2和1之间的平均评分差值为 (2+(-1))/2=0.5. 因此,item1的评分平均比item2高0.5。同样的,项目3和1之间的平均评分差值为3。因此,如果我们试图根据Lucy 对项目2的评分来预测她对项目1的评分的时候,我们可以得到 2+0.5 = 2.5。同样,如果我们想要根据她对项目3的评分来预测她对项目1的评分的话,我们得到 5+3=8.

如果一个用户已经评价了一些项目,可以这样做出预测:简单地把各个项目的预测通过加权平均值结合起来。当用户两个项目都评价过的时候,权值就高。在上面的例子中,项目1和项目2都评价了的用户数为2,项目1和项目3 都评价了的用户数为1,因此权重分别为2和1. 我们可以这样预测Lucy对项目1的评价:

于是,对“n”个项目,想要实现 Slope One,只需要计算并存储“n”对评分间的平均差值和评价数目即可。

Slope One 的算法复杂度[编辑]

设有“n”个项目,“m”个用户,“N”个评分。计算每对评分之间的差值需要n(n-1)/2 单位的存储空间,最多需要 m n2步. 计算量也有可能挺悲观的:假设用户已经评价了最多 y 个项目, 那么计算不超过n2+my2个项目间计算差值是可能的。 . 如果一个用户已经评价过“x”个项目,预测单一的项目评分需要“x”步,而对其所有未评分项目做出评分预测需要最多 (n-x)x 步. 当一个用户已经评价过“x”个项目时,当该用户新增一个评价时,更新数据库需要 x步.

可以通过分割数据(参照分割和稀疏存储(没有共同评价项目的用户可以被忽略))来降低存储要求,

应用Slope One的推荐系统[编辑]

脚注[编辑]

  1. ^ Slope One Predictors for Online Rating-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2.0 2.1 2.2 2.3 Daniel Lemire, Anna Maclachlan, Slope One Predictors for Online Rating-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SIAM Data Mining (SDM'05), Newport Beach, California, April 21-23, 2005.
  3. ^ Pu Wang, HongWu Ye, A 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Combining Slope One Scheme and User 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IIS '09, 2009.
  4. ^ DeJia Zhang, An Item-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Using Slope One Scheme Smoothing, ISECS '09, 2009.
  5. ^ Slobodan Vucetic, Zoran Obradovic: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Using a Regression-Based Approach. Knowl. Inf. Syst. 7(1): 1-22 (2005)
  6. ^ Badrul M. Sarwar, George Karypis, Joseph A. Konstan, John Riedl: Item-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s. WWW 2001: 285-295
  7. ^ Greg Linden, Brent Smith, Jeremy York, "Amazon.com Recommendations: Item-to-Item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IEEE Internet Computing, vol. 07, no. 1, pp. 76-80, Jan/Feb,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