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

典范条目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家 详见北方诸国列表
君主 详见北方诸国君主年表
五胡十六国
成立 304年
前赵成汉分别立国。
结束 439年
北魏北凉,统一华北
376年,蓝色为前秦疆域,为五胡十六国单一国家的最大范围。
  蓝色为前秦疆域,此为五胡十六国单一国家的最大范围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系列条目
史前时代
旧石器时代
中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古国时代
三皇五帝
铜石并用时代
黄河文明长江文明辽河文明珠江文明

前21世纪—前17世纪

前17世纪—前11世纪

前11世纪

前256年
西周 前11世纪—前771年
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 前475年—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西楚 前206年—前202年

前202年

220年
西汉 前202年—9年
9年—23年
更始政权 23年—25年
东汉 25年—220年
三国
220年—280年

220年—266年
蜀汉
221年—263年

229年—280年

266年—420年
西晋 266年—316年
东晋
317年—420年
五胡十六国
304年—439年



420年

589年
420年—479年 北魏
386年—534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西魏
535年—557年
东魏
534年—550年
557年—589年 北周
557年—581年
北齐
550年—577年
581年—619年
618年—907年
武周 690年—705年




907年

979年
后梁
907年—923年
十国
南唐
吴越
前蜀后蜀
荆南
南汉北汉
907年—979年

(契丹)

916年—1125年

西辽
1124年—1218年
后唐
923年—937年
后晋
936年—947年
后汉
947年—951年
后周
951年—960年

960年

1279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西夏
1038年—1227年

1115年—1234年
大蒙古国 1206年—1368年
1271年—1368年
北元 1368年—1388年
1368年—1644年
南明 1644年—1662年
明郑 1628年—1683年
后金 1616年—1636年
1636年—1912年
中华民国
大陆时期 1912年—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至今
中华民国
台湾时期 1949年至今
相关条目
中国历史年表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该时期自304年刘渊李雄分别建立汉赵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范围大致上涵盖华北蜀地辽东,最远可达漠北江淮西域。在入主中原众多民族中,以匈奴鲜卑为主,统称五胡[1]。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而北魏史学家崔鸿以其中十六个国家撰写《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成汉、胡夏为十六国),于是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2]

西晋时期,五胡居于西晋北方、西方的边陲地区,对晋王朝呈现半包围局面。由于晋廷的腐败,五胡在八王之乱后纷纷举兵,史称五胡乱华。在西晋灭亡后,华北地区战火纷飞,掠夺与屠杀不断。经济受到严重摧毁,影响中华的民族文化政治军事等发展走向。永嘉之乱带给人民巨大痛苦,大多逃难到凉州、辽东以及江南地区,使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渐渐繁荣。在诸国混战期间,前秦宣昭帝苻坚一度统一华北,但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惨败。其后各族于关东及空虚的关中叛变,加上东晋北伐,前秦全面崩溃,北方再度混乱。北魏立国后,经过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及太武帝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2][1]

名称由来[编辑]

五胡十六国时期是西晋灭亡到北魏统一华北期间,涵盖华北、华中北部和四川等地区的北方诸国的概称,相对于南方的东晋时期[3]。“五胡”即匈奴鲜卑五个民族,代表统治北方诸国的民族。实际上,北方诸国的统治者还包含汉人前凉西凉等等)、丁零人翟魏)、卢水胡北凉)与匈奴人铁弗胡夏)等民族。而地方人民也遗留不少汉人,与统治民族形成合作关系。“十六国”则是源自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私下撰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他自北方诸国中选出国祚较长、影响力大、较具代表性的十六国(“五凉、四燕、三秦、二赵,成汉、胡夏为十六”),共有: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胡夏等国;实际上,北方诸国还包括冉魏翟魏西燕仇池谯蜀等等国家。总之,五胡十六国只是北方诸国的概称,并不是北方诸国只有五个民族统治,以及只存在十六个国家。

关于“五胡十六国”称呼的出处。在文献上,五胡之名最早出自苻坚之口[4],但没有明确定义五胡是哪五胡。而定义五胡内容的来源,学界有所争议。历史学家王树民、孙仲汇、雷家骥等人认为五胡即五部胡人,源自刘渊领导的五部匈奴,但在这个时期的史书中,五胡常被当成所有胡人的泛称,未特定指某个种族,在谈到匈奴时,通常直接称其匈奴,因此这个说法未得到学界一致认同。而陈寅恪认为五胡之名起自于五德终始说,是图纬符命思想下的产物[5][6]周一良也支持这个说法[7]

川本芳昭认为,在《十六国春秋》成书之后,中国传统史家依此思路整理史料,才开始将五胡的具体内涵确定下来,日本学者砺波护在《隋唐帝国与古代朝鲜》一书中认为五胡十六国这个概念是在唐朝初期编定正史时才形成的,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五胡乱华〉条中列举七个人︰刘聪刘曜石勒石虎慕容皝苻坚慕容垂[8],这七个人分属四个民族:匈奴、鲜卑、羯、氐,因此五胡的内涵在南宋时可能仍未完全确定,王应麟将五胡解释为“刘渊匈奴,石勒羯,慕容鲜卑,苻洪氐,姚苌羌。”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时,将五胡定义为“匈奴、羯、鲜卑、氐、羌”[9],这个定义可能来自刘曜[10][11]。在胡三省之后,五胡即“匈奴、羯、鲜卑、氐、羌”这个定义开始被广泛接受。陈寅恪曾认为五胡与十六国是两个不同概念,不可混合[12][13]

历史[编辑]

五胡内迁与独立[编辑]

五胡乱华前北方各族分布图,外族分布在西晋的北方与西方
315年五胡十六国与东晋形势图,当时有前赵前凉成汉代国

秦末汉初,北的匈奴成为一个强大帝国,并多次南下劫掠,在被汉朝打败后,一部分受到汉王朝控制。公元46年之后,东汉朝廷常以招引的方式,将边疆的草原各族内迁,以便监控或是增加兵源和劳动力。朝廷有意识的削弱边疆民族的势力,降低其地位,以方便监控[14][15]

到了西晋时,中国汉地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关中一带,大量胡族与汉族杂住。史书记载“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馀口“戎狄居半”,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除了辽河流域的鲜卑和青海、甘肃的氐、羌外,大都由其原住地迁来[2]。这些胡族逐渐成为汉人管辖下的编户,由于他们需要纳税,因此心生不满,时有举兵之事。270年晋武帝时,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匈奴刘猛率众内侵,直至九年后始平。294年晋惠帝时,匈奴郝散叛,不久平定。两年后其弟郝度元齐万年为首,联合西北马兰羌卢水胡举兵,晋将周处阵亡,此事至299年方平。而后郭钦江统相继建议强制迁离胡族,江统更著有《徙戎论》,但晋室不予采纳。由于胡汉摩擦的状况没有改善,当朝廷元气大伤后,周边胡族便趁机举兵[16][2]

八王之乱的爆发,使晋廷失去在地方的影响力,胡族陆续叛变。晋惠帝时,益州内乱,巴氐势力扩大。之后益州刺史罗尚击杀巴氐领袖李特。304年,李特子李雄继立后击败罗尚,攻入成都,自称“成都王”(此时晋廷所封成都王为驻邺城的司马颖),又于306年称帝,国号“大成”,338年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匈奴刘渊统领五部匈奴,成都王司马颖结其为外援。304年司马颖遭王浚围攻,遣刘渊回并州发兵支援。刘渊回并州后乘机宣布独立,称汉王,自称继承汉朝正统。308年刘渊称帝并迁都至平阳,国号“汉”,后称“赵”。304年成汉与汉赵的建立,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2]

八王之乱结束后,刘渊为了扩充版图,遣子刘聪掠夺洛阳,大将石勒王弥掠夺关东各州。310年刘渊去世,刘聪杀新帝刘和自立为帝。同年,石勒经宛城襄阳,掠夺一带,隔年北返。当时关东发生蝗灾,洛阳缺粮,司马越晋怀帝于洛阳,率朝中重臣及诸将东行。而后怀帝动员诸将讨伐,司马越病逝,王衍率军归葬封国(在东海)。石勒趁王衍东行至苦县(今河南鹿邑县)时率军袭击,晋军精锐受屠尽亡,重臣降后被杀[17]。刘聪、王弥及石勒趁洛阳空虚之际合兵攻破,杀害官员百姓三万馀人,掳走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313年晋怀帝被杀,晋愍帝于长安继立帝位,刘聪派刘曜持续攻打。316年晋愍帝投降,最后受辱被杀,至此西晋灭亡。北方诸国纷纷成立。313年张轨控制凉州,封西平公,史称前凉。315年拓跋猗卢建立代国。334年慕容鲜卑据辽东立国[2]

赵燕更替[编辑]

330年五胡十六国与东晋形势图,当时有后赵前凉成汉代国
369年五胡十六国与东晋形势图,当时有前凉、代国、前燕与前秦等

刘聪灭西晋后安逸豪奢,疏忽政事,当时曹嶷、石勒等将领分别占据山东及关东。实际范围只有山西和刘曜镇守的关中。318年刘粲继立,但遭靳准杀害夺权。刘曜与石勒得知后共同平乱,期间刘曜称帝,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石勒得知后也于襄国称赵王,史称后赵,双方决裂[18]。刘曜平定上郡羌、仇池氐等关陇羌氐,威服前凉,雄踞关中。石勒则派石虎击败晋将段匹䃅夺幽州,击败曹嶷夺青州。石勒雄踞关东后,于328年西征刘曜,329年攻灭前赵。330年石勒称帝,国号亦为“赵”。前凉方面,由于战乱较少,难民纷纷前往安居,保存了晋代典章制度,久之形成“河西文化”[19][20]

石勒为一时雄才,他得汉人张宾相助,安抚世族,重建经济。当时胡汉关系欠佳,石勒采胡汉分治,于皇帝外另设大单于。称胡人为国人,汉人为赵人。但这样未能缓和双方关系,仍然有冲突发生[21]石虎于石勒去世后杀石弘自立为天王。他奢侈极淫,任意滥杀,又听信谗言,奴役非国人的汉人及“六夷”[22],后赵国势渐衰。因帝位等因素,石虎与其子石邃(太子)、石宣石韬发生骨肉相残,宗室关系降至冰点。349年石虎称帝后,旧太子党人梁犊于关中叛变,石虎遣羌将姚弋仲及氐将苻洪平定,羌氐二族坐大。石虎去世后,诸子争位,残杀甚烈,后为养子汉人冉闵(石闵)夺得,于350年改国号为魏,是为冉魏。冉闵重用汉人,并鼓励诛杀羯人,造成对胡人的大屠杀。之后石祗于襄国称王,号召鲜卑、氐、羌等族抵抗冉闵。冉闵欲联合东晋驱除胡族,但晋廷因为他称帝而不理,反而支持向东晋称臣的鲜卑慕容儁。352年慕容儁攻破邺都,杀冉闵,冉魏灭亡。另外,346年东晋将领桓温攻击成汉(成汉于338年为李寿篡位,改国号为“汉”),次年攻入蜀地,成汉亡[20]

慕容鲜卑于晋室南渡后占据辽东。337年慕容皝称燕王,他击溃来犯的石虎,攻灭辽西段氏鲜卑,继而重创高句丽,其势壮盛。慕容儁继位后,乘后赵内讧之际发兵南侵。352年攻灭冉魏,冉闵兵败被杀,慕容儁称帝,建国前燕。先前前燕向东晋称臣,等冉魏灭后,慕容儁对东晋使者言道:“汝还白汝天子,我承人之乏,为中国所推,已为帝矣”。此时前燕据有关东,关中则为前秦据之。之后慕容儁又派慕容垂、慕容虔平熙等北伐大破丁零(敕勒)。356年桓温北伐前燕,攻陷洛阳以及司、兖、青、豫四州,之后桓温返国,前燕复夺回四州。358年慕容儁下令全国州郡整顿户口,准备组织150万大军以灭东晋,但于隔年阅军时逝世。慕容𬀩继立后,以名将慕容恪辅政,期间慕容恪将东晋收复的洛阳攻下。但慕容𬀩穷奢极欲,国库逐渐掏空。慕容恪去世后由慕容评执政,他贪墨昏庸,国政更乱。369年东晋桓温率军北伐,进驻枋头(今河南浚县附近)。慕容垂率军严防,最后追击晋军,晋军大溃。战后慕容垂声名日盛,但遭慕容评排挤而投奔前秦[20]

苻坚崛起[编辑]

383年前秦南征前夕,红色为前秦当时最大的领土,黄色则为东晋的领土

氐将苻洪在石虎去世后投降东晋,在后赵内讧时意图夺下关中,但遭羯族将领麻秋毒死。350年其子苻健成功夺下关中,建国前秦,与东晋断绝。之后东晋履次派褚裒殷浩桓温等率军伐之,苻健皆成功抵御,国势渐固。之后苻健之子苻生继立,他淫杀无度,苻健之侄苻坚杀而代之。苻坚崇尚儒学,奖励文教。他得王猛辅政,得以集权中央,经济提升,国势大盛,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前秦强盛后,苻坚有意一统天下。当时前燕混乱,369年慕容垂投奔前秦。苻坚趁势派王猛、慕容垂率军于隔年成功灭燕,取得关东地区。随后于373年灭前仇池,376年灭代国(拓拔鲜卑)及前凉,前秦统一北方[23]

在统一北方前,苻坚也开始入侵东晋,于373年攻下东晋梁益二州。五年后派苻丕攻下襄阳,俘虏朱序;派彭超围攻彭城,但被谢玄击败。383年派吕光西定西域,这是自东汉之后再度占据西域。前秦统一北方后,四周诸国遣使通好,此时只剩东晋,苻坚有意伐之。鲜卑慕容垂与羌将姚苌皆尽力支持苻坚,但王猛苻融等氐族大臣则强烈反对。这时因为苻坚将诸胡迁入关中以便控制,又将氐族势力置于国内要冲,以巩固势力,此法却使京师空虚。而且他为人宽弘,亡国君臣皆授官位,但任其率领旧部,造成隐忧[24][23]

王猛去世前告诫苻坚应该先整合好国内异族再南征,但苻坚仍一意孤行。383年5月桓冲率10万兵攻襄阳,苻坚派苻睿、慕容垂等人防御。苻坚认为时机已到,于8月率举国之师南征东晋,兵分三路,声势浩大[注 1]。他亲率步兵60万抵达项城,派苻融为先锋率27万兵攻打寿阳梁成等人屯洛涧以控淮河。东晋谢安则命谢石谢玄等人率8万北府兵北上救援。10月秦军前锋攻陷寿阳后,苻坚赶往指挥,并派朱序向谢石诸将劝降,但朱序尽泄秦军虚实。11月晋将谢玄派刘牢之率五千精兵攻破洛涧并率军西行,与秦军对峙淝水。12月谢玄向苻坚建议后退决战[25]。诸秦将认为阻敌淝水畔比较安全,但苻坚认为半渡而击可主动对决。当秦军后移时,晋军渡水突击,朱序于后军大喊秦军已败。此时秦军大乱,谢玄等人乘胜追击,秦军全面崩溃,苻融战死,苻坚中箭,孤身北返,后由慕容垂护送,史称淝水之战[23]

诸国混战[编辑]

394年五胡十六国与东晋形势图,当时有后凉北魏后秦西秦后燕西燕

由于前秦的主力在前方,京师兵力不足,关中的鲜卑、羌、羯等族在得知前秦大败后纷纷独立[26]。隔年东晋发动北伐,攻下山东河南一带。至此前秦崩溃,北方再度回到诸雄混战的局面。淝水之战隔年(384年),各胡族纷纷独立。鲜卑慕容垂于河北复国,史称后燕;前燕皇族慕容泓慕容冲于山西建国西燕;前秦羌将姚苌自立,建国后秦。第二年(385年)西燕军攻陷长安,苻坚最后被姚苌所杀。由于前秦城被后燕攻下,苻丕晋阳继立。苻坚被杀后,镇守前秦勇士川(今甘肃榆中)的鲜卑将乞伏国仁自立,建国西秦。仇池氐杨定也宣布复国,并称藩于东晋,史称后仇池[27]

第三年(386年)拓跋鲜卑拓跋珪于代地复国,国号“魏”,臣服于后燕,史称北魏。西定西域的前秦氐将吕光返国并占据凉州,在得知苻坚被杀后于姑臧(今甘肃武威)建国后凉西燕的人民(鲜卑族)欲东归故乡而发生内乱,最后由慕容永率众东征占据并州(今山西省范围),建都长子。而前秦苻丕欲西行关中但被西燕帝慕容永所阻,南下东垣被东晋守将冯该杀死。前秦苻登南安继立,据有陇西。三年内,北方八国并立,关陇地区有前秦、后秦、西秦、后凉、后仇池,关东地区则有后燕、西燕及北魏,维持了九年[27]

关中方面,后秦帝姚兴于394年连同西秦帝乞伏乾归灭前秦。六年后后秦攻灭西秦,乞伏乾归投降,受姚兴重用。而匈奴铁弗部族长刘卫辰因攻北魏战败而亡,其子刘勃勃(后改姓赫连)投奔后秦。在后凉投降后秦后,关中暂时为后秦盘据。407年赫连勃勃叛秦,于统万建国胡夏,并屡次攻击后秦。后秦国势大衰,乞伏乾归趁机光复西秦。其子乞伏炽磐继立后攻灭南凉,据有陇西。416年12月后秦幼主姚泓初立,东晋刘裕发动第二次北伐,率王镇恶等将伐后秦。晋军连克许昌、洛阳。隔年攻破长安,后秦亡。之后刘裕因故返国,留守将领发生内哄。夏帝赫连勃勃趁机率军攻下长安,据有关中[28]。另外,于405年建国谯蜀谯纵,早在刘裕第一次北伐后就派朱龄石攻陷成都,谯蜀亡[27]

河西方面,后凉分裂出南凉及北凉,由于四周强敌渐渐威胁,最后向后秦投降。397年秃发乌孤脱离后凉,建国南凉,最后南凉败于北凉和夏,为西秦所灭。同年匈奴别部卢水胡沮渠蒙逊拥汉人段业张掖独立,401年沮渠蒙逊杀段业取代,史称北凉。405年敦煌太守李暠(汉族)叛北凉,建国西凉,后亡于北凉。此时关陇地区有胡夏、西秦、北凉及后仇池四国[29][27]

北魏一统[编辑]

南北朝初期北魏刘宋对峙图

关东方面,西燕在并州(今山西省范围)建国后,于394年被后燕帝慕容垂所灭。由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派兵帮助西燕,所以隔年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宝北伐北魏。慕容宝于参合陂之战惨败给拓跋珪后,请求其父慕容垂为他雪耻。于是慕容垂于隔年亲率大军伐魏,攻陷平城,拓跋珪则率众北遁以回避之。但慕容垂于返途中去世,之后后燕逐渐衰弱。396年拓跋珪攻下并州,隔年慕容宝企图反击并州,最后被拓跋珪击败。而后拓跋珪大举入侵,围陷后燕首都中山,并迁都到平城。慕容宝则撤至根本之地龙城,后燕分裂为两地。此时慕容德不愿撤往北方,南下滑台,建国南燕,之后迁都至广固。后燕在慕容熙称帝后,君主昏庸,百姓劳苦,国家衰败[30]。409年冯跋举兵杀慕容熙,拥高云为帝,建都龙城,之后冯跋继立,史称北燕。而南燕在慕容超继任后屡次攻伐东晋,最后于隔年被东晋的刘裕讨伐而亡。此时关东仅北魏、北燕两国[31]

魏明元帝拓跋嗣继立后,时常攻掠刘宋刘裕篡东晋后所建之国)的河南地。423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继立,他励精图治,国力大盛。拓跋焘在解除北方柔然的威胁后,开始统一华北。北魏对各民族的文化与制度采取包容态度,这减少北魏进军的阻碍,但也使北方民户复杂化[32]。三年后拓跋焘大举伐夏,攻下关中,胡夏迁至平凉。430年西秦为北凉所逼,意图投降北魏,但隔年为夏帝赫连定所灭。赫连定意图再灭北凉以维持胡夏,但却被吐谷浑君主慕容慕璝袭击而俘虏,最后斩于北魏,胡夏亡。436年拓跋焘率军远征北燕,冯弘逃至高句丽,北燕亡,冯弘最后被杀。439年北魏大军围攻姑臧,沮渠牧犍出降,北凉亡。至此,北魏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然而,还有后仇池未灭,直至443年方亡于北魏[31]

疆域与行政区划[编辑]

五胡十六国主要范围涵盖华北、华中北部与四川等地。383年南征前夕的前秦,此时它扩展到了五胡十六国单一国家的最大范围

西晋末年,全国共有21州[注 2]。十六国时期,北方诸国的范围大约是华北地区及四川地区。疆域的变更可分成五期,分别是:前赵后赵成汉及东晋时期;前燕前秦及东晋时期;前秦东晋对峙时期;诸国混战与东晋时期,此时北方以后燕后秦最盛;北魏胡夏北凉及东晋时期。在诸国分立的时期,只有局部地区短暂的统一,例如前赵、后赵、前燕、后燕先后统一中原。只有前秦一度统一华北、华中北部与四川等地,为五胡十六国单一国家的最大范围[2]

北方诸国的行政区划大多继承西晋,为州、郡、县三级制。虽然各国占地不大,但往往分置许多州,以致州境缩小。并且将自己没有统治的州郡也常常在境内设置,例如前赵将幽州设在北地郡,后秦将冀州设在蒲坂,南燕将徐州设在莒县等。由于一些国家采胡汉分治的制度,所以设置各种族专属的行政区。例如前赵刘聪置左、右司隶及内史,用来统治汉人。单于左、右辅及都尉,则用来统治胡人。为求虚名,以表示境域广大,常将境外邻境的州增设于本国内。例如后燕设置雍州于长子(原属并州),成汉设置荆州于巴郡(原属梁州),南燕置并州于阴平(今江苏沭阳北)。所以往往多个国家同时拥有同名异地的州。北魏统一华北后即整合政区。由于州境缩小,郡失去意义而逐渐废除[34]

此外,北方诸国会成立侨州郡县以安置流民,通常会依据流民原籍来定新州郡名。如前燕慕容廆立国于辽东时,他将投奔来的冀州人设冀阳郡、豫州人设成周郡、青州人设营丘郡、并州人设唐国郡。河西在西晋末已有为流民设置的郡县,在张轨为凉州刺史时,就为秦、雍流民设置武兴郡。405年,西凉李暠即为南人置会稽郡、中州人置广夏郡。这些郡县略同于东晋南朝的侨州郡县,只是使用大略的地名而非流民原籍[35]

十六国也如同西晋一样,设有行台制,但性质较为不同。行台是魏晋时期的机构,在战争发生时,中央机构尚书台派出机动的行政单位(可能只是一部分尚书台官员或只有使者之类的),代表朝廷随军都督。但是十六国的行台是尚书台派出单位,设置于战略位置的地方最高军政机构。例如后赵石勒建都于襄国,设行台于洛阳。后燕慕容垂建都中山,设行台于蓟,以慕容盛为尚书左仆射录行尚书事。北魏初期设有邺、中山行台,皆为军事重镇。到南北朝时期,行台逐渐成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而凌驾于州郡之上。由于行台掌握地方军政大权,减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外重内轻的状况更严重[36]

政治体制[编辑]

后凉-北凉时期的《燕居行乐图》。奏乐的二名女乐伎分别演奏阮咸琵琶、长笛、细腰鼓。发梳“不聊生髻”,因形制看似纷乱而得名,着鸡心领宽袖长衣

十六国时期的政治比较混乱,皇权不稳固,诸侯想要独立,常常是强者夺位,弱者被杀。例如前赵靳准杀害皇帝刘粲夺权、后赵石虎杀皇帝石弘自立为帝等等。或是各地豪强举兵叛变,例如前秦在淝水之战败给东晋后,诸族分裂独立,前秦帝苻坚苻丕也先后被各地叛军杀害;后凉分裂出南凉及北凉,而北凉又分裂出西凉;胡夏叛变,屡次袭击后秦,使得西秦得以脱离后秦复国;北魏叛后燕,袭击攻入后燕首都,使得后燕分裂成北燕与南燕等。皇帝为了巩固政权,往往采取卑劣和残暴的手段来消除妨碍皇权的不安因素,甚至骨肉相残,手足相斗。例如石虎与其子石邃(太子)、石宣、石韬发生骨肉相残。慕容垂被慕容评与前燕帝慕容𬀩排挤,最后投奔敌国前秦。直到北魏一统华北,皇权不稳的问题才告一段落[37]

十六国时期政治的一个特色是胡汉分治,将汉人与胡人以不同的制度作统治。以汉国(即前赵)为例,刘聪同时居皇帝(汉人的君主)和单于(胡人的首领),汉人以为单位设官统治,而胡人以(指以帐篷营生的单位)为单位,设不同系统的官员来统治。另一个统治特色是,以种族、部族为中心的政军结构[38]。许多国家延续原本游牧社会中,以部族和血缘为中心的体制,国家仅是各部族之间的联盟,因此各部族领袖在军政上有较高的权力,皇帝的君权较不能如其他朝代那样直接透过官僚机构达成,也容易造成因宗室、部族领袖之间发生内讧而造成内战。[39]。前秦的苻坚王猛即希望针对加以改革但尚未完全成功,后来北魏的拓跋珪将部落解散,设立新的公家统治机构,才逐渐减弱这种统治特色[40]

许多五胡的君主如刘渊、苻坚等等皆深染中国文化,所以皆采用其文化如提倡儒术、禁止烝妻报嫂等等。九品中正制也继续使用,用来拔选世族人才,使为己用。当时世族之所以和胡族君主合作,主要为了苟全性命,许多世族轻视胡族君主文化低落。甚至有些世族,告诫子孙不可将出仕胡族的经过写在墓碑上[41]石勒曾典定士族九法、慕容宝定士族旧籍贯苻坚复魏晋士籍,皆用来承认世族权利[42]石勒每破一州,必集中世族于“君子城”或“君子营”,下令不可欺辱之。华北动乱时,众多人民逃往辽东慕容皝设侨郡收留,并辨别世族清浊,后来这些世族成为前燕的基石。直到慕容氏诸燕后燕西燕南燕仍然继续执行。前秦君主苻坚受谋士王猛影响,十分热爱文化。他在攻灭前燕后,即听王猛建议,重用关东世族。后来在王猛与众士大夫经营之下,前秦国力提升。苻坚也接受“大一统”的思想,发兵南征,但大败。鲜卑北魏拓跋自开国之初即重用清河崔氏,大约亦采用九品官人法,至拓跋焘时期已出现了“中正官”的记载。这些都助长北方世族的发展[43]

外交[编辑]

前燕(蓝色)的势力分布与东北、朝鲜地区的各国分布图

东北以高句丽慕容鲜卑最强。高句丽原受慕容鲜卑多次打击,342年前燕慕容皝攻陷其都城丸都。在诸王励精图治下,于广开土王高谈德即位后,入侵新罗百济夫馀等国,并与后燕的战争中夺得辽河流域及辽东半岛。后燕帝慕容熙两次出兵反击,力图夺回辽东地区,均未达到目的。436年北燕被北魏攻灭后,燕帝冯弘投奔高句丽。然而冯弘在高句丽号令如在本国,引起长寿王高琏嫌恶,最后杀之。位于幽州北方,宇文鲜卑的别支库莫奚契丹也开始崛起。414年库莫奚虞出库真率部落与北燕在营丘互市,随后与契丹归附北燕。北魏灭北燕后,契丹与库莫奚也先后归附北魏[44]

蒙古高原则为拓跋鲜卑(即后来的北魏)的势力范围,于南北朝时期为鲜卑别支柔然占领[45]柔然始祖木骨闾是鲜卑拓跋部奴隶。鲜卑拓跋一部份南迁中原后,留下的部份进居阴山一带。402年首领社仑自号“豆伐可汗”,建庭于鹿浑(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北),合并附近部落建立柔然汗国。柔然称霸漠南漠北,在土拉河一带打败敕勒,也多次与拓跋部建国的北魏对战[46]敕勒最早生活在勒拿河至贝加尔湖附近,又被称为丁零铁勒高车。五胡乱华后,在中原的丁零人曾建立翟魏国。487年漠北的阿伏至罗摆脱柔然统治,率10万多人西迁,在车师地区建立高车国。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47]

高句丽古坟群壁画

西域方面有鄯善龟兹于阗车师疏勒等国,属于凉州各国的势力范围。前凉、后凉、西凉及北凉都先后拥有部份西域地区。前凉在西域设置高昌郡和阗地县,归沙州刺史属下的高昌太守管辖。还设置西域长史营、戊己校尉营及玉门大护军营等管理西域日常事务。其他凉州国家一直延续此制度。382年前秦苻坚应车师前部王弥阗等人要求,派吕光远征西域大宛诸国,并于西域设置都护。吕光后来建立后凉,派其子吕覆为西域大都护。420年西域归北凉时,鄯善王比龙入朝北凉,西域各国也纷纷向北凉称臣纳贡[48][49]

吐谷浑原为鲜卑慕容部的一支,283年鲜卑单于慕容涉归的庶长子慕容吐谷浑,因与慕容廆双方不和,率所部西迁。313年时至西枹罕立国,统治今青海省、甘肃省南部、四川省西北等地的氐、羌民族。碎奚继位时,于371年随仇池氐王向前秦称臣,被封为安远将军。后来,继位的视连视罴都臣服于西秦,被封为沙州牧、白兰王。慕璝继位时,率军袭击胡夏末帝赫连定,使胡夏灭亡[50]

军事制度[编辑]

北方民族战争图,右上角的重骑兵是五胡的主要战力

十六国时期的北方诸国多实行异族分治制度,或称为胡汉分治制度,在一国之中,实行两种不同的军政体制。对汉族人民,仍按汉族的传统方式进行统治。对少数民族,则按各自的部落传统进行统治[39]。这使得军事统帅被分为单于台与都督中外诸军事并立,后来随形势发展渐渐合并。在军队形式上大致同西晋兵制,具有中军外军组织及都督、将领等职务。中军直属中央,编为军、营,主要保卫京师;外军为中央直辖的各州都督所统率的军队。各国兵权,大多掌握在宗室手里,任都督中外诸军事除了前秦王猛(非宗室)外,有前赵刘宣刘曜等人,后赵石弘石斌前秦苻雄苻法等人。这本来是加强朝廷的措施。但往往变成皇位之争而与太子自相残杀,最后导致亡国[51]

马蹬,强化骑兵战斗力

各国军队以骑兵为主,步兵其次。各国本民族的部落兵多为骑兵。随著攻城战的出现以及让汉人编列为军队,步兵数量也逐渐增加。如前秦南征东晋之际,即以步兵六十万,骑兵为二十七万,不过各国并非都改任步兵为主力。在兵役制度方面,则是实行本族全民皆兵的部落兵制,并兼有魏晋世兵制的特点。只要是凡识于战斗的本族人民,皆作为军队基本兵力。基本上中军为终身制,其家属通常随营聚居,称营户,负责供应军粮。镇守各地的外军,其随营聚居的家属则称镇户。营户与镇户都是其兵力来源。其他人民方面皆实行征兵制,征发各郡、县的各族人民补充军队。其中汉族兵的来源,还包括来自投降的坞堡和招募的农民,一般都是终身为兵[52][51]

十六国时期各国骑兵均已强化。当时马蹬已经十分普遍,其最大功能是可以解放双手,骑兵开始可以靠双脚控制平衡在马上冲、刺、劈、击,这大大提升骑兵的战斗力。马铠也成为骑兵较普遍的装备,来保护战马免受远射兵器攻击[53]

人口[编辑]

甘肃出土的前秦时期紫缬襦、绯碧裙

五胡十六国前期,西晋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可谓史无前例[54]。成汉的益州(四川)[55]、前凉的河西走廊、前燕的辽河流域吸引了大量难民,成为立国的基石。河西姑臧还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经贸外来重镇。至于留在中原地区的人民则庇护在坞堡或是部落贵族。坞堡大多由世族豪强建立,主要作为军事防卫。世族豪强所拥有荫户不承担国家赋役,仅对坞主负有义务。为了保证国库收入和劳役来源,各族君主往往进行户口检查,将荫户复归于编户[56]

当时在中原活跃的北方民族有鲜卑乌桓高句丽丁零南匈奴、匈奴别支铁弗卢水胡、以及西部的等人。卡尔·魏特夫认为这些民族所建立国家属于渗透王朝。这些迁入的民族与滞留北方的汉人产生“文化采借”,双方逐渐进行文化交流与民族的融合,其中北方诸国的典章制度与礼仪法律几乎交由汉人制定[57]。日本学者杉山正明认为,这些游牧民族原本就存在于中原,在农耕为主的汉族居地之间活动,并逐渐定居,改成以农业生活。认为中原是汉族固有土地,这些民族是外来渗透,是中国传统上以汉族为中心的史观所造成[58]

在交流中,因为思想冲突、种族纠纷及政治斗争等因素,时常发生破坏、屠杀等冲突[59]。在前秦之前,由于相互攻杀,导致游牧民族和汉族的人口大幅减少[60],以冉魏为例,冉闵曾经下令汉人屠杀胡羯,为杀胡令,造成二十余万胡人死亡,羯人灭族[61];石赵被灭时,各路百姓和游牧民族各自返回原住地,来往途中相互攻杀,加上粮食短缺,最终能够返回家乡的只有出发时的十分之三不到[62]

在五胡十六国中期,北方各族与汉民族彼此间展开民族与文化的融合,社会环境趋于稳定,人口开始逐渐回升[54]。早东汉至魏晋时期,北方各族陆续内迁至中原,与汉族一同居住,但是时常受到汉官欺压或受汉人歧视。当时北方各族即受汉文化影响。如匈奴、氐族改用汉姓并学汉语及经书。中原也流行胡族文化,对于北方民族的生活用具、服装及音乐均感兴趣,并普遍食用牛羊酪浆。当北方诸国一一灭亡之后,由于草原故乡被柔然等新兴民族占据,而且已经适应中原文化与生活。所以这些民族绝大部分没有退返草原,而是留在中原与汉族合为一体。民族的融合直到北周隋朝方完成。在东晋南朝方面,中原汉人在衣冠南渡后,也和当地汉人、山越百越诸族、及南方其他各民族发生冲突及融合。在隋朝统一中国后,南北汉人的界线逐渐模糊,融为一体[56]

经济[编辑]

鲜卑族的皮带扣,约3至4世纪之间。

当时黄河南北与关中地区是遭受战祸最剧,经济破坏最为严重。当时人民不是依附坞堡,成为坞主的部曲。就是迁移至各国首都附近,提供生产或兵役用。各国也会互相掠夺人民、财富以充实国力或是补给军队。由于人民频繁的迁移,使得在初期难有经济发展[56]

有些国家在稳定之后,开始发展经济。例如后赵石勒在崛起过程中,大厮杀掠。但在立国后开始发展经济,劝课农桑,颁布的税收却比西晋还轻,经济逐渐复苏。但在石虎统治之后,劳役汉人,挥霍无度,经济下滑。另外,有些国家早在开创时期就已经打下基础,做好内政,吸引不少流民投靠。早在成汉成立之前,已有大批流民投靠巴氐李氏。李雄建立成汉后,在他统治之下“事少役稀,百姓富实”,成为最安定的地区。前燕慕容皝在统治辽东时即仿照曹魏,开放荒地让流民种植[63]前凉统治的河西地区,由于相对中原较少战乱,大量流民投奔。农业、畜牧业都有所发展。丝路也能保持畅通,使得首都姑臧成为商旅往来的枢纽,渐渐发展出“河西文化[56]

前秦苻坚崇尚儒学,奖励文教。他任汉人王猛辅政,王猛发展经济,关中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获得恢复和发展。使得前秦国势大盛,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打下统一华北的基础。前秦崩溃之后,后秦姚兴注重刑罚,惩治贪污,关中经济稍微恢复。之后西凉李暠在玉门关、阳关开垦荒地,史籍记载“年谷频登,百姓乐业”。北燕冯跋减轻赋役,南凉秃发乌孤注重农业,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发展[64]

文化[编辑]

边疆各族在华北地区立国后,互相混战。在这些国家中,以前秦(氐族)和后秦(羌族)的文化最为兴盛,其次则是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后燕。此外,汉族张轨李暠所建立的前凉西凉,更是当时的文化中心,史称“河西文化”。各国的统治者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也发展教育。前赵刘曜设置太学、小学,选拔人才。前燕慕容皝设置官学,并著教材《太上章》和《典诫》。后秦、南凉设置律学,召集地方散吏入学[20]

文学[编辑]

苏蕙的回文诗《璇玑图

当时流传下来的诗及赋不多,可能因为艺术价值不高,所以流传不广。至于章奏符檄,《周书‧王褒庾信传论》认为有可观之作,文风上接近西晋末年的风格。民歌方面,著名的大抵保存于《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其中有出于氐族的《企喻歌》、出于羌族的《琅琊王歌辞》、出于鲜卑族的《慕容垂歌辞》。《晋书》的“载记”还保存一些当时的谚语,如流传于前秦的“长鞘马鞭击左股,太岁南行当复虏”、“河水清复清,苻诏死新城”等[65]

该时期的作品以前凉前秦的文人居多。前凉张骏著有乐府诗《薤露》、《东门行》两首,收录于《乐府诗集》。前凉大臣谢艾的奏疏曾被《文心雕龙》提到,他的文集可在《隋书‧经籍志》看到。西凉李暠所著的《述志赋》载于《晋书》本传,这篇赋表现出他建功立业的志趣和对西凉局势的忧虑,内容颇有文采。前秦赵整著有两首五言四句诗,用比兴的手法讽谏苻坚。他还有一首琴歌《阿得脂》是杂言体,有些字句难解,大约杂用氐语[66]。苻坚的侄子苻朗为散文家,作有《苻子》,其中有不少片断颇具文学意味[67]。女诗人苏蕙的回文诗《璇玑图》虽然有文字游戏的意味,但仍表现出遣词用语的功力,成为流传不绝的佳话[68]。另外,后秦宗敞为王尚申辩的奏章,被吕超认为可与曹魏陈琳徐干,以及西晋潘岳陆机相比[69]。后秦胡义周(作者存疑[70]。)为赫连勃勃作《统万城铭》,获《周书‧王褒庾信传论》赞扬为典雅庄重[70]

宗教[编辑]

大乘佛教传播路线图,:汉传佛教路线图,南传佛教路线图。

佛教早就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当时由于道教兴盛,所以没有广泛发展。等到十六国时期,北方动荡不安,以致人人厌苦、家家思乱。时而感到人生无常,精神缺乏寄托。此时五胡君主希望利用佛教教理的戒恶修善、六道轮回来安抚各族百姓,并借由属于外来宗教的佛教来支持其政权。最后佛教得以在北方流行,并与南方佛教互相交流[71]道教,在东汉就以有五斗米道(天师道)形式的出现,但在十六国时期衰弱下来。一直到十六国末期北魏寇谦之改革道教,才有能力与佛教抗衡[72]

麦积山石窟的大佛像

当时从西域进入中土的僧侣,为数众多,或译经论,或弘教理。在佛图澄、道安及鸠摩罗什的推广下,为佛教奠定发扬的基石。五胡君主中,石勒石虎苻坚姚兴等极力支持佛教发展。苻坚的从兄之子苻朗著有佛学论书《苻子》。佛图澄为西域僧人,他精通经文并擅长幻术。后赵的石勒、石虎奉他为“大和尚”,让他参与军政机要。并支持佛教发展,甚至下令不论华夷贵贱,都可以出家,开启汉人出家之端。一时人民多营寺庙,争先出家[73]。和佛图澄同时在后赵的,还有敦煌单道开襄阳羊叔子寺竺法慧和中山帛法桥等。道安为佛图澄的弟子,在晚年备受前秦苻坚的崇敬。他致力整理和翻译佛经,将长安经营成北方佛教的译经中心。他于襄阳编定《综理众经目录》,还为僧团制定法规,为寺院制度奠定基础。中国出家僧人改姓“释”,即是从道安开始[74]。道安的弟子后来分布各地,成为传教的主要力量[75]

鸠摩罗什为西域龟兹人。382年,前秦苻坚听从道安之建议,命大将吕光西征龟兹、迎接鸠摩罗什到长安。但后来前秦大乱,吕光随即割据凉州,鸠摩罗什留居凉州共十七年。直到401年,后秦姚兴得以迎至长安。鸠摩罗什备受姚兴尊敬,待以国师之礼,入长安西明阁和逍遥园从事翻译。405年姚兴以罗什的弟子僧略为“僧正”,僧迁为“悦众”,法钦、慧斌为“僧录”,令管理僧尼的事务。鸠摩罗什主持下译出《般若经》和大乘中观学派的论书《中论》、《十二门论》、《百论》及《大智度论》、《法华经》等三十五部两百多卷经典。这些皆成为后来佛学教派和宗派所依据的主要法典。其时四方的义学沙门群集长安,次第增加到三千人[76][72]

当时北方凿窟造像之风兴起,366年后秦沙门乐僔敦煌东南鸣沙山麓,开凿石窟,镌造佛像,这就是著名的莫高窟[77]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后秦[78],大约384年前后,当时佛教在中国开始兴盛。麦积山石窟同是中国唯一保存北朝造像体系最完整的石窟,也是唯一能比较全面反映北魏至明清时期中国泥塑艺术演变历史的石窟。后期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进行大规模的灭佛活动,对佛教的发展造成严重破坏[79][72]

艺术[编辑]

民族交流带来艺术文化与整合,不仅增补了固有文化,更可以强化文化的发展。由于佛教的兴盛,带动石窟雕像的发展。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80]

佛教的兴盛带来高层佛塔的建筑以及印度、中亚一带的雕刻、绘画艺术。使当时的石窟、佛像、壁画等有了巨大发展,将汉代比较朴直的风格,变得更为成熟、圆淳。位居中国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77]麦积山石窟[78],都是在十六国时期建造。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时期(约384年前后),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美誉[81]。敦煌莫高窟则建于前秦时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由于当时敦煌与西域各国交流频繁,使得早期的莫高窟包含河西文化及西域艺术的风格。其中属于十六国时期的275窟,绘有本生、佛传等故事画。这些绘画以圈圈晕染的方式凸显出人体特征,并以细线勾勒,画风豪放生动,是当时壁画的典型风格[82]

书法方面,著名的作品有前凉的《李柏文书》[83]。、前秦的《譬喻经》、西凉的《十诵比丘戒本经》和《妙法莲华经》等。其中《李柏文书》与东晋王羲之的《姨母帖》皆保存行、楷书变迁过程,对书写考究与风格变化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其他作品则介于书、楷之间。至于碑刻方面,著名作品有前秦的《广武将军碑》及《郑太尉祠碑》、北凉的《沮渠安周造像碑》等。其字体大多在隶、楷之间,风格墣茂古拙。《沮渠安周造像碑》为沮渠安周高昌所立,原石在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出土。《广武将军碑》则于前秦建元四年(368)刻[84]。笔划浑朴,结构拙厚,天趣浑成。书法家于右任曾作《广武将军歌》以推崇之。由于前秦碑文稀少,所以此碑与《邓太尉祠碑》皆备受珍惜[85]

敦煌莫高窟外观
莫高窟第275窟壁画
《燕居行乐图》壁画

社会[编辑]

经过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后,中原残破不堪,人民四处逃难,形成流民潮。诸国君主亦掠夺人口,以充实国力,深深破坏北方的社会结构。残留在北方的世族,在面对险恶的环境下,有些聚集乡民和自家的附属人口,建立坞堡以便自守[86]。而流民也纷纷投靠,形成人数众多的部曲。有些则与诸国君主合作,以保本族安全。五胡君主在建国后,为了能够统治中原地区,也需要熟悉典章制度的士大夫(世族)的协助。由于处境艰困,北方世族对同族常存抱恤的温情,家族组织趋向大家庭制,有远来相投的亲戚,莫不极力相助。在团结力量及参与政事后,北方世族并没有因战乱而衰落,反而经过长期相处,使存留下的少量胡人融入汉人文化中[56]

坞堡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组织,投奔的流民可以受坞堡保护。人民必须服从坞主命令,平时接受军事训练及农业生产,战时成为保卫坞堡的战士。人民的生产所得也须课税给坞主。坞主除负责生产与作战外,也要提倡教育及制定法律。由于坞堡众多又难攻破,往往会左右战局,使得五胡君主十分忌讳。例如祖逖北伐时,由于与当地坞堡合作,最后成功收复黄河以南领土,与石勒隔河相持。胡人君主为了解决坞堡问题,往往会与其妥协以笼络之。到北魏宗主督护出现,坞堡的时代渐渐过去[87][56]

君主年表[编辑]

各国列表[编辑]

十六国[编辑]

国名 民族 君主人数 首任君主 末任君主 国祚 年数 领土范围 国都 亡于
汉赵 匈奴 6 刘渊 刘熙[注 3] 304年-318年 26年 陕西渭水流域、山西河南河北、部分甘肃

1.平阳
2.长安

后赵
318年-329年
成汉 5 李雄 李势 306年-338年[注 4] 43年 四川东部、部分云南、部分贵州 成都 东晋
338年-347年
前凉 8 张寔 张天锡 314年-376年 63年 甘肃、宁夏西部、新疆东部 姑臧 前秦
后赵 6 石勒 石祗 319年-351年 33年 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部分江苏、部分安徽、部分甘肃、部分辽宁

1.襄国
2.

冉魏
前燕 鲜卑 3 慕容皝 慕容𬀩 337年-370年 34年 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江苏、辽宁

1.龙城
2.

前秦
前秦 6 苻健 苻崇 351年-394年 44年 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陕西、江苏、四川、贵州、湖北、辽宁、甘肃、宁夏西部、新疆东部 长安 后秦西秦
后燕 鲜卑 7 慕容垂 慕容熙[注 5] 384年-407年 24年 河北、山东、山西、部分河南、部分辽宁 中山 北燕
后秦 3 姚苌 姚泓 384年-417年 34年 甘肃、陕西、山西、河南 长安 东晋
西秦 鲜卑 4 乞伏国仁 乞伏慕末 385年-400年
409年-431年
39年 甘肃东部 金城 胡夏
后凉 4 吕光 吕隆 389年-403年 14年 甘肃西部、部分宁夏、部分青海、部分新疆 姑臧 后秦
南凉 鲜卑 3 秃发乌孤 秃发傉檀 397年-414年 18年 青海、甘肃西部 乐都 西秦
北凉 卢水胡 3 段业[注 6] 沮渠牧犍 397年-439年 41年 甘肃西部、部分宁夏、部分新疆、部分青海 张掖 北魏柔然
南燕 鲜卑 3 慕容德 慕容超 398年-410年 13年 山东、部分河南 广固 东晋
西凉 3 李暠 李恂 400年-421年 22年 甘肃西部及部分新疆 敦煌 北凉
胡夏 匈奴铁弗 3 赫连勃勃 赫连定 407年-431年 25年 陕西、部分内蒙古 统万城长安 吐谷浑北魏
北燕 高句丽 3 慕容云(后称高云)[注 7] 冯弘 407年-436年 30年 辽宁、河北 和龙 北魏

其他[编辑]

国名 民族 君主人数 首任君主 末任君主 国祚 年数 领土范围 国都 亡于
前仇池 9 杨茂搜 杨纂 296年 - 371年 76年 武都阴平 仇池 前秦
后仇池 7 杨定 杨保炽 385年 - 443年 59年 陇西汉中天水一带 北魏
宕昌 梁勤 梁弥定 478年 - 550年 72年 甘肃南部 宕昌城 北周
邓至 12 像舒治 像檐桁 430年 - 554年 125年 仇池以西,宕昌以南,约为四川北部。 邓至城 西魏
冉魏 汉族 2 冉闵 冉智 350年 - 352年 3年 河南、河北南部、山西南部 前燕
谯蜀 1 谯纵 谯纵 405年 - 413年 9年 四川大部 成都 东晋
桓楚 3 桓玄 桓振 403年 - 405年 3年 长江中下游地区 1.建康

2.江陵

翟魏 丁零 2 翟辽[注 8] 翟钊 388年 - 392年 5年 河南局部 河南滑县 后燕
鲜卑 8 拓跋猗卢[注 9] 拓跋什翼犍 315年 - 376年 62年 内蒙古中部 1.云中

2.盛乐

前秦
西燕 7 慕容泓 慕容永 384年 - 394年 11年 从陕西转移到山西 长子 后燕
宇文部 宇文莫槐 宇文逸豆归 302年 - 344年 43年 辽东塞外 无固定首都 前燕
段部 9 段日陆眷 段龛 310年 - 357年 48年 河北北部 令支

参见[编辑]

注释[编辑]

  1. ^ 苻坚称其是“投鞭断流”,即人数众多,光是士兵把皮鞭投入河中,就可以截断流水[23]
  2. ^ 共计有司、兖、豫、青、徐、冀、幽、平、并、雍、凉、秦、梁、益、宁、荆、江、湘、扬、交、广等21州[33]
  3. ^ 刘熙是最后皇帝刘曜皇太子,因刘曜被后赵君主石勒所擒而成为领导人,但并没登基[20]
  4. ^ 有部份人士认为,303年李特改元建初或304年李雄称王改元建兴,可视作成汉建国之年[88]
  5. ^ 由于慕容云(后称高云)即位未改年号,所以亦可视后燕亡国之年为409年[89]
  6. ^ 397年段业受沮渠男成拥立脱离后凉自立,至401年为沮渠蒙逊所杀而夺位。所以亦可视401为北凉开国之年[89]
  7. ^ 由于慕容云(后称高云)即位未改年号,所以亦可视北燕开国之年为409年[89]
  8. ^ 330年,丁零首领翟斌受赵武帝石虎封为句町王,所以330年也可作为开国之年[89]
  9. ^ 315年,猗卢受西晋封为代王,所以视315年为代国开国之年[89]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中国文明史 魏晋南北朝》〈第一章 政治发展大势〉: 第50页-第61页.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邹纪万(1992年):《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变迁〉,第36页-第42页
  3. ^ 邹纪万(1992年):《中国通史 魏晋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变迁〉,第41页
  4. ^ 《晋书‧苻坚载记》:“苌求传国玺于坚曰:“苌次膺符历,可以为惠。”坚瞋目叱之曰:“小羌乃敢干逼天子,岂以传国玺授汝羌也,图纬符命,何所依据?五胡次序,无汝羌名。违天不祥,其能久乎!玺已送晋,不可得也。””
  5. ^ 万绳楠记,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演讲录》第六篇〈五胡种族问题〉:“姚苌自谓次应历数,这就出现了一个“五胡次序”的问题。就建国先后而言,是一胡(匈奴),二羯,三鲜卑,四氐,五羌。这五种胡人,在《晋书》103《刘曜载记》中曾经提及。……所谓胡、羯、鲜卑、氏、羌就是“五胡”。但在刘曜的时候,还无“五胡”的名称。“五胡”名称最早出自苻坚之口,“次序”也是苻坚讲的。”
  6. ^ 陈寅恪〈五胡问题及其他〉:“近人缪凤林氏据苻坚与姚苌语:‘五胡次序,无汝羌名’,遂谓‘五胡无羌’,非是。盖不知‘五胡次序’,乃图谶名,‘汝’系单数人称代词,‘羌’为姚苌之代称;意即谓:‘图谶中,并无汝姚苌名’也。”,收入《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局,2002年。
  7. ^ 吴洪琳. “五胡”新釋. 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 2013-09-26 [2013-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中文). 
  8. ^ 《容斋随笔》卷9〈五胡乱华〉:“刘聪乘晋之衰,盗窃中土,身死而嗣灭,男女无少长皆戕于靳准。刘曜承其后,不能十年,身为人禽。石勒尝盛矣,子夺于虎。虎尽有秦、魏、燕、齐、韩、赵之地,死不一年,而后嗣屠戮,无一遗种。慕容俊乘石氏之乱,跨据河山,亦仅终其身,至子而灭。符坚之兴,又非刘、石比,然不能自免,社稷为墟。慕容垂乘符氏之乱,尽复燕祚,死未期年,基业倾覆。此七人者,皆夷狄乱华之臣擘也,而不能久如此。今之北虏,为国八十年,传数酋矣,未亡何邪?”
  9. ^ 《资治通鉴》卷106〈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八月〉:“五胡次序,无汝羌名。”,胡三省注:“胡,羯,鲜卑,氐,羌,五胡之次序也。无汝羌名,谓谶文耳。姚苌自谓之应历数,坚故以谶文为言。”
  10. ^ 《晋书‧刘曜载记》:“置单于台于渭城,拜大单于,置左右贤王已下,皆以胡(即匈奴)、羯、鲜卑、氐、羌豪桀为之。”
  11. ^ 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六篇〈五胡种族问题〉,第95页-第114页
  12. ^ 万绳楠记,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演讲录》第六篇〈五胡种族问题〉:“十六国之名,来源于崔鸿的《十六国春秋》。他所记十六国有他自己的标准。……可见崔鸿所记十六国,是取其“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非必与五胡联系。”
  13. ^ 陈寅恪〈五胡问题及其他〉:“五胡,谓五外族。胡本匈奴(Huna)专名,去NaHu,故音译曰胡,后始以之通称外族。五胡与十六国,本两观念,决不可倂为一谈。盖十六国非尽胡人,而亦有汉人在内也。”,收入《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局,2002年。
  14. ^ 《后汉书》卷37〈桓荣丁鸿列传〉:“时大郡口五六十万,举孝廉二人,小郡口二十万并有蛮夷者,亦举二人,帝以为不均,下公卿会议。鸿与司空刘方上言:‘凡口率之科,宜有阶品,蛮夷错杂,不得为数。……’帝从之。”
  15. ^ 汉代羌人的社会政治组织与族群认同 朱圣明
  16. ^ 万绳楠(1994年):《魏晋南北朝史论稿》第七章〈民族矛盾的激化及其演进〉,第157页。
  17. ^ 《晋书 卷四十三‧列传第十三》:(王衍)辞曰:“吾少无宦情,随牒推移,遂至于此。今日之事,安可以非才处之。”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称尊号。勒怒曰:“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
  18. ^ 万绳楠(1994年):《魏晋南北朝史论稿》第七章〈民族矛盾的激化及其演进〉,第153页。
  19. ^ 徐俊。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湖北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100-102. ISBN 7-5622-2277-0.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邹纪万(1992年):《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变迁〉,第43页-第48页
  21. ^ 万绳楠(1994年):《魏晋南北朝史论稿》第七章〈民族矛盾的激化及其演练〉,略评石勒,第165页。
  22. ^ 晋书·载记第七·石季龙(下)》:时沙门(即僧侣)吴进言于季龙(即石虎)曰:“胡运将衰,晋当复兴,宜若役晋人以厌其气。”季龙于是使尚书张群发近郡男女十六万,车十万乘,运土筑华林苑及长墙于邺北,广长数十里。
  23. ^ 23.0 23.1 23.2 23.3 邹纪万(1992年):《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变迁〉,第49页-第52页,第58页-第59页
  24. ^ 万绳楠(1994年):《魏晋南北朝史论稿》第七章〈民族矛盾的激化及其演进〉,第177页。
  25. ^ 晋书载记第14苻坚下》谢玄遣使谓苻融曰:“君悬军深入,置阵逼水,此持久之计,岂欲战者乎?若小退师,令将士周旋,仆与君公缓辔而观之,不亦美乎!”
  26. ^ 晋书·苻丕载记》张统语:“慕容垂擅兵河北,泓、冲寇逼京师,丁零杂虏,跋扈关、洛,州郡奸豪,所在风扇,王纲弛绝,人怀利己。”
  27. ^ 27.0 27.1 27.2 27.3 邹纪万(1992年):《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变迁〉,第60页-第64页
  28. ^ 万绳楠(1994年):《魏晋南北朝史论稿》第九章〈淝水站后北方各族的斗争、进步与融和〉,第213页。
  29. ^ 万绳楠(1994年):《魏晋南北朝史论稿》第九章〈淝水站后北方各族的斗争、进步与融和〉,第217页。
  30. ^ 万绳楠(1994年):《魏晋南北朝史论稿》第九章〈淝水站后北方各族的斗争、进步与融和〉,第203页。
  31. ^ 31.0 31.1 邹纪万(1992年):《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变迁〉,第67页-第70页
  32. ^ 万绳楠(1994年):《魏晋南北朝史论稿》第十二章〈北魏时期北方各族的进步〉,第304页。
  33. ^ 《晋书·地理志上》:“晋武帝太康元年......,凡十九州,司、冀、兖、豫、荆、徐、扬、青、幽、平、并、雍、凉、秦、梁、益、宁、交、广州。”《晋书·地理志下》:“惠帝分桂阳、武昌、安成三郡立江州......怀帝又分长沙、衡阳、湘东、零陵、邵陵、桂阳及广州之始安、始兴、临贺九郡置湘州。”
  34. ^ 邹纪万(1992年):《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第三章〈大动乱时代的人口流动与民族融合〉,第120页
  35. ^ 邹纪万(1992年):《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第三章〈大动乱时代的人口流动与民族融合〉,第121页
  36. ^ 《中国文明史 魏晋南北朝》〈第三章 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的变迁〉: 第145页-第146页.
  37. ^ 《中国文明史 魏晋南北朝》〈第三章 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的变迁〉: 第131页-第133页.
  38. ^ 邹纪万(1992年):《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变迁〉,第57页
  39. ^ 39.0 39.1 崔一楠. 十六国时期都督诸州军事制度探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6): 109–111. 
  40. ^ 《中国文明史 魏晋南北朝》〈第三章 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的变迁〉: 第149页-第153页.
  41. ^ 邹纪万(1992年):《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第二章〈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形态〉,第113页
  42. ^ 万绳楠(1994年):《魏晋南北朝史论稿》第七章〈民族矛盾的激化及其演化〉,第165页。
  43. ^ 《中国文明史 魏晋南北朝》〈第三章 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的变迁〉: 第153页-第155页.
  44. ^ 《中国文明史 魏晋南北朝》〈第二章 少数民族文化〉: 第83页-第99页.
  45. ^ 万绳楠(1994年):《魏晋南北朝史论稿》第十四章〈南北其他民族问题〉,第二节关于东北各族、高车和西域,第377页。
  46. ^ 《魏书卷第一百三蠕蠕传》:“木骨闾死,子车鹿会雄健,始有部众,自号柔然,而役属于国。后世祖以其无知,状类于虫,故改其号为蠕蠕。”“社仑远遁漠北,侵高车,深入其地,遂并诸部,凶势益振。”
  47. ^ 《中国文明史 魏晋南北朝》〈第二章 少数民族文化〉: 第102页-第104页.
  48. ^ 万绳楠(1994年):《魏晋南北朝史论稿》第十四章〈南北其他民族问题〉,第二节关于东北各族、高车和西域,西域历史的重要发展,第384页。
  49. ^ 《中国文明史 魏晋南北朝》〈第二章 少数民族文化〉: 第108页-第117页.
  50. ^ 《中国文明史 魏晋南北朝》〈第二章 少数民族文化〉: 第119页-第123页.
  51. ^ 51.0 51.1 《中国文明史 魏晋南北朝》〈第四章 分裂割据时代的军事文明〉: 第201页-第203页.
  52. ^ 田久川. 论汉魏之际的坞堡组织及其政治形态.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7, (1): 74–77. 
  53. ^ 三国时马镫并未出现. 人民网. 2010-08-05 [2013-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4) (中文(中国大陆)). 
  54. ^ 54.0 54.1 王育民. 十六国北朝人口考索. 历史研究. 1987, (2): 75–87. 
  55. ^ 《晋书·李特载记》:“关西百姓流移就谷,相与入汉川者数万家,十余万口”。
  56. ^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邹纪万(1992年):《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第二章〈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型态〉,第113页-第118页.
  57. ^ 郑钦仁、李明仁编译,《征服王朝论文集》,台北:稻香出版社,1999年。
  58. ^ 杉山正明著、黄美蓉译《游牧民的世界史》,台北读书共和国出版,2013年。
  59. ^ 邹纪万(1992年):《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第二章〈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形态〉,第115页
  60. ^ 《宋书·周朗传》:“华夷争杀,戎夏竞威,破国则积尸竟邑,屠将则覆军满野,海内遗生,盖不余半”。
  61. ^ 《晋书·石季龙载记》:“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
  62. ^ 《晋书·石季龙载记·附冉阂载记》:“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氏、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诸夏纷乱,无复农者”
  63. ^ 万绳楠(1994年):《魏晋南北朝史论稿》第七章〈民族矛盾的激化及其演化〉,第168页。
  64. ^ 万绳楠(1994年):《魏晋南北朝史论稿》第七章〈民族矛盾的激化及其演化〉,第175页。
  65. ^ 出自《晋书‧苻坚载记》
  66. ^ 翟云. 前秦氐族诗人赵整及其散佚诗歌作品. 陇东学院学报. 2010, (4): 52–54. 
  67. ^ 袁敏. 东晋氐族苻朗及其寓言体子书《苻子》. 民族文学研究. 2010, (2): 38–43. 
  68. ^ 王源远. 《璇玑图》的民间传说及其影响研究.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6, (2): 127–130. 
  69. ^ 《晋书载记第14苻坚下》:兴(姚兴)因谓超曰:“宗敞文才何如?可是谁辈?”超(吕超)曰:“敞在西土,时论甚美,方敞魏之陈、徐,晋之潘、陆。”
  70. ^ 70.0 70.1 郭延龄; 黄黎苏; 黄济深. 《统万城铭》的文学价值. 榆林学院学报. 2004, (1): 97–99. 
  71. ^ 邹纪万(1992年):《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第五章〈魏晋南北朝的学术与信仰〉,第201页
  72. ^ 72.0 72.1 72.2 《中国文明史 魏晋南北朝》〈第十一章 佛道的成熟及三教冲突〉: 第649页-第656页.
  73. ^ 东晋时后赵中书著作郎王度,向石虎奏说:“佛出西域,外国之神,功不施民,非天子、诸华所应祠奉。往,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亦循前轨。今大赵受命,率由旧章,华戎制异,人神流别,外不同内,飨祭殊礼,荒夏服祀,不宜杂错。国家可断赵人悉不听诣寺烧香、礼拜,以遵典礼。其百辟卿士、下逮众隶,例皆禁之。其有犯者,与淫祀同罪。其赵人为沙门者,还从回民之服。”(见梁《僧传》卷九《佛图澄传》)石虎驳斥:“朕生自边壤,黍当期运,君临诸夏。至于飨祀,应兼从本俗。佛是戎神,正所应奉!”见梁《僧传》卷九《佛图澄传》
  74. ^ 道安由襄阳入关中,凡当时沙门多随师姓,故姓各不同。于是主张诸师之本,莫非本师释迦牟尼佛,应以释氏为姓。后来《增一阿含经》传来,果然云:“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出家,同称释氏。”既与经义相符,因此成为佛教永式。凡是出家,皆姓释氏。
  75. ^ 万绳楠(1994年):《魏晋南北朝史论稿》第十五章〈论佛教在南北朝时期的传播〉,第393页。
  76. ^ 季羡林. 鸠摩罗什时代及其前后龟兹和焉耆两地的佛教信仰. 孔子研究. 2005, (6): 31–43. 
  77. ^ 77.0 77.1 莫高窟·石窟的规模. 敦煌莫高窟网. [2013-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6) (中文(中国大陆)). 
  78. ^ 78.0 78.1 傅小凡. 独具特色的麦积山石窟.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4, (4): 70–75. 
  79. ^ 唐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以太平七年,遂灭佛法。分军四出,烧掠寺舍,统内僧尼,无少长坑之!其窜逸者,捕获枭斩!”
  80. ^ 《中国文明史 魏晋南北朝》〈第十五章 丰富多彩的美术〉: 第793页-第795页.
  81. ^ 东方雕塑陈列馆——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2014-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3). 
  82. ^ 魏晉南北朝藝術. [2014-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0). 
  83. ^ 李青; 张勇. 楼兰书法与李柏文书.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9, (1): 9–15. 
  84. ^ 曹向春. 浅析隶楷之变——以《广武将军碑》为例. 青少年书法. 2013, (14): 33–36. 
  85. ^ 谢人吾. 苻秦《魏故邓太尉祠碑》考释. 文博. 1992, (4): 46–50. 
  86. ^ 晋书·苏峻传》中有提到“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与时豪杰所屯聚,而峻最强。”
  87. ^ 万绳楠(1994年):《魏晋南北朝史论稿》第七章〈民族矛盾的激化及其演练〉,北方坞堡组织的发展,第158页。
  88. ^ 刘扬. 浅析成汉的汉化. 宜宾学院学报. 2007, (5): 101–103. 
  89. ^ 89.0 89.1 89.2 89.3 89.4 邹纪万(1992年):《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变迁〉,第64页

参考书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中国朝代:中国北方地区割据政权
前朝
晋朝 · 西晋
五胡十六国
304年11月-439年9月
后朝
北朝 · 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