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教育社会学应用社会学教育学的一门分支,以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及人际互动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概论[编辑]

教育社会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的知识体系有赖两个不同的派别。一方是教育学家对赫尔巴特教育体系作出批判时建立,强调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另一方是社会学家把教育当作社会制度纳入到社会学研究领域。

R. Dreeben把教育社会学研究主旨分为三个部分:

这三大主题贯穿了教育社会学从20世纪初诞生,发展至1950年代的全过程。在1970年代以后,这些核心概念有了新的拓展,最主要的研究议题包括:

演进[编辑]

规范性研究 证验性研究 批判性研究
原文 Educational Sociology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
年代 ~1950 1950~1970 1970~
名称 传统教育社会学 新兴的教育社会学 “新的”/“解释的”教育社会学
主要特征 哲理+应用,社会学知识原理的教育应用,教育学者为主,其特色为:
  1. 重视社会行动
  2. 应用取向
  3. 偏重哲学性。

认为教育有“社会化”和“选择”两种功能

认为教育社会学为社会学的分支,教育组织是其良好的研究领域,采验证取向,强调社会学理科学验证、分析,以建立理论目的,研究者以社会学者为主 解释的、批判性的、质的研究取向,微观的研究内容,代表理论如现象学符号互动论俗民方法论知识社会学批判理论
代表人物

重要内容[编辑]

  • 钜观分析:教育目的与功能、分类与成就、选择、改革。
  • 微观分析:班级、师生关系、学校、校园伦理与校园民主。

重要人物与影响[编辑]

人物 影响
孔德(A. Comte)─社会学之父
  1. 社会演化三时期“神学→玄学→科学(实证)”
  2. 社会动学(社会变迁)vs.社会静学(社会秩序与安定)
史密斯(Smith) 出版《教育社会学概论》,第一本标题为教育社会学的教科书
史宾赛(H. Spencer)─有机比拟论 人类社会与生物有机体极为类似
涂尔干(E. Durkheim)─社会连带论
  1. 由社会观点分析社会现象,认为共同信念与价值使社会凝固
  2. 提出“社会连带”、“集体意识”概念
华德(L.F. Ward)─社会导进论 透过有计画的社会行动改进社会,又被称为心理学派的社会学者
华勒(W. Waller)─教育社会学 认为学校为社会有机体,强调学校师生之间的冲突。
马克思(K. Marx) 阶级冲突才是进步的动力
帕森士(T. Parsons)
韦伯(M. Weber)—科层体制理论 研究社会学要中立,不可将个人信念或偏见渗入研究中。
墨顿(R.K. Merton) 提出社会的抽象模式
杜威(J. Dewey) 著有《学校与社会》(School and Society)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将学校当作一种社会制度。

主要理论[编辑]

和谐理论学派(consensus theory)[编辑]

又称结构功能论(structural-functionism),主要特征包含:

  • 结构与功能
  • 整合
  • 稳定
  • 共识 - 学校是价值观达成共论的场所。

代表人物[编辑]

涂尔干

  • 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
  • 提出社会连带(social solidarity)。

帕森士(T. Parsons)

  • 将社会行为(social action)作为社会学的分析单位,并将互相作用的网络称为社会体系(social system)。个人被社会制度赋予行为的期望,也就是“角色”,当个人发挥角色的功能,社会就能够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帕氏透过对社会体系的分析来阐述角色代表的意义。
  • 认为社会体系有四种作用:模式的维持(pattern-maintenance),体系的统整(integration),目标的达成(goal-attainment),适应的作用(adaptation)。
  • 在研究美国中小学班级体系时,分析其两项主要功能:“社会化”与“选择”

墨顿

  • 功能主义的集大成者,将原有的理论加以修正,使其更为完备。

冲突理论学派(conflict theory)[编辑]

  • 对立与冲突
  • 变迁
  • 强制

代表人物[编辑]

马克思
柯林思
包尔思与金提思
  • “社会再制论”- 教育的功能在于透过“符应原理”,使社会阶级不平等的现象重现,并以符应原理为合理的借口。

布迪尔

  • “文化再制”- 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
  • 劳动的儿童常不具“内化的文化资本”,所以导致学习失败。

华勒 艾波 威里思

  • 提出“文化创生”(cultural production)的观点(别于文化再制)。
  • 重视劳工学生的“反学校文化”(anti-school cultures)研究。

伯恩斯坦

  • 提出“霸权再制”。
  • “文化霸权”(culture hegemony)-统治阶级所建立的生活文化,经由教育与大众传播媒体的机制力量,影响社会成员的认知。
  • 认为儿童社会背景影响语言,语言影响认知表现,认知表现影响教育成就。

解释理论学派(interpretive theory)[编辑]

重要理论[编辑]

  • 现象学:胡赛尔(E. Husserl)所创。
  • 符号互动论
  • 源始于米得(G. H. Mead)的自我中心学、柯来(Cooley)的“镜中我”,以及汤姆士(Thomas)的“情境定义”。
  • 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质与过程。
  • 俗民方法论
  • 创始者-葛分科(Garfinkel)
  • 主要概念有两者:
    • 反省性:所有行动者都具有反省意识。
    • 指标性:语言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意义,需要互动才能沟通。
  • 知识社会学
  • 杨格(Young)-关注教育的内容,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与组织,乃是教育知识的阶层化过程,学校教育过程则是教育知识的分配过程。
  • 博恩斯坦(Bernstein)不同阶级的子女语言有异质性,影响教育可能性。

和谐vs冲突[编辑]

和谐 冲突
主要特征 结构与功能

整合
稳定
共识

对立与冲突

变迁
强制

代表人物 涂尔干(E. Durkheim)==>社会分工论

帕森斯(T.Parsons)==>
默顿(Merton)

Marx的阶级斗争论

Gumplowicz的种族斗争论
G. Simmel的形式社会学
当代冲突理论则以R. Dahrendorf与L. A. Coser

教育机会均等[编辑]

 教育均等的策略[编辑]

立法精神[编辑]

民国88年,通过教育基本法,不分贫贱,入学机会均等。

教育制度[编辑]

  • 延长国教年限
  • 公平客观的入学考试
  • 学校制度单轨化。

教育措施[编辑]

  • 推行辅导工作,试探学生性向。
  • 发展特殊教育-特殊教育零拒绝。
  • 推行多元文化。
  • 合理分配教育经费
  • 能力分班

教育与经济[编辑]

1960年代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的观念兴起,萧资(Schultz,1963)最先提出人力资本论。

萧资(Schultz,1963)的人力资本理论[编辑]

其他名词[编辑]

  • 涵化(acculturation)
  • 社会连带(social solidarity)-途尔干认为人与人之间相互接触,自然而然形成一种协和、平衡和规律。
  • 社会阶层 - 一个社会体系中,各种不同角色与地位,因其不同的特权、声望、影响力、及权利等所形成的教持久的等级状态。
  • 社会组织 - 组织即指具有共同目标的人群的集合,其特点是在特定区域内具有唯一性。
  • 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 - 社会变迁影响教育,教育形成社会变迁,教育常是社会变迁的条件。
  • 同朔性文化-米得(Mead)认为人们向同年纪、同辈分者学习。
  • 文化贫穷-认为学生学习成就不佳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家庭文化不佳。
  • 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
  • 文化再生Cultural reproduction英语Cultural reproduction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