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小昆仲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圣母昆仲会
Marist Brothers of the Schools
原名Little Brothers of Mary
命名缘由圣母玛利亚
成立时间1817年1月2日,​207年前​(1817-01-02
创始人圣马塞林·尚巴纳
创始地法国里昂
类型天主教男修会
总部意大利罗马 Piazzale Marcellino Champagnat 2
秘书长
Carlos Alberto Huidobro, F.M.S.
总会长
Ernesto Barba Sánchez, F.M.S.
标语Latin:
Ad Jesum per Mariam
English:"
To Jesus through Mary"
网站www.champagnat.org

圣母昆仲会(F.M.S.)(英语:Marist Brothers),又称为圣母小昆仲会圣母文学会圣母会,是一个天主教修会。Marist一字的意思是“圣母玛利亚的小兄弟”,由于圣母昆仲会来华年代久远,“兄弟”一词有时亦以文言文中的“昆仲”交替使用。在外地,有时候也可称之为“Society of Mary”。

概述[编辑]

圣母昆仲会是由马塞林·尚巴纳圣母司铎会神父于1817年1月2日法国里昂创立。

修会自19世纪初期成立以后,以教育青少年为目标,在世界各地设立学校,传播圣母玛利亚福音。小昆仲会现于全球81个国家设有800多所学校,拥有逾3,200名修士,学生60余万人。[1]会中修士不分国籍出身,都以兄弟(Brothers)相称。[2]小昆仲会的修士都会使用教廷于19世纪初为肯定修会教育使命而特许颁发的FMS(Fratres Maristae a Scolis)封号,亦有称为Petits Frères de Marie,意指“专门办教育的圣母玛利亚小兄弟”。在华语地区,本名“圣母昆仲会”有时也会被谦称为“圣母小昆仲会”,以表达修士们的卑微态度。

小昆仲会在19世纪到亚洲传教办学,当时重点放在中国地区,曾在中国地区创办和经营了27所学校,主要的据点是北京天津上海,也曾在青岛等地建立学校。

不论是给中国或是外国学生就读的学校,修士们都提倡运动─尤其是足球,修士们曾成立了一个足球俱乐部——圣路易斯足球俱乐部。

现今留修士有约8位。[2]

在港历史[编辑]

1891年,小昆仲会的修士天津北京,负责各地主要大学及高等学府的教务;1893年,小昆仲会修士到上海的圣芳济书院(St. Francis Xavier's College,本是由耶稣会创立的学校)教书,继而在1895年时接管了整个学校的校务。以后又从耶稣会士手中接管中法学校和若翰纳公学。1949年,在上海共有主母会士48人,其中外籍32人,中国籍16人[3]

在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将国内的外国教会人士驱逐出境。当时,在上海圣芳济书院任教的小昆仲会修士来到香港,于九龙城嘉林边道圣马丁书院任教。

1954年,香港教育署原本将现为伊利沙伯中学的地皮供修会建造校舍,及后知悉修会几近身无分文,即收回决定,改为给予修会两个选择 ── 在清水湾大角咀建立校舍。最后,修士们于九龙枫树街诗歌舞街交界处(当时被称为九龙内地段6421〔K.I.L. 6421〕)建立校舍。在这期间,嘉林边道的校舍便告弃置,同学被安排至九龙邓镜波学校暂时上课。1955年12月9日,新建的学校启用,为表示与上海母校(上海圣芳济书院,即现在的上海北虹中学)的关系,便将学校命名为“圣芳济书院”。

至今,学校正门的“九龙内地段6421”地界仍然被保留。而且部份教士仍然执教。

教育精神[编辑]

修会特别注重教师能否体现修会教育的五大支柱,包括“天主的临在”(Presence)、“简朴卑微”(Simplicity)、“一家人”(Family Spirit)、“对工作的爱”(Love of Work),“效法圣母”(in the Way of Mary)。

教育[编辑]

大学

学院

中学

小学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圣母会学校有增无减. Press Reader. 2017-05-03 [2018-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2. ^ 2.0 2.1 聖母昆仲會簡介. [2011-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1). 
  3. ^ http://www.shtong.gov.cn/newsite/node2/node2245/node75195/node75203/node75283/node75297/userobject1ai91966.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上海宗教志
  4. ^ Reverend Brother Joseph Chanel at St. Stephen's School, circa 1958. National Library Singapore. 2018-01-10 [2018-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5. ^ The Maris Stella Spirit Prevails. 海星中学校友会. 2018-01-10 [2018-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6. ^ 1989年校友饮水思源·1.6万捐三德中学. 星洲网. 2016-06-06 [2018-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7. ^ 王文坂盼校友捐助 公中建行政楼欠130万. e南洋. 2013-10-21 [2018-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1). 
  8. ^ Catholic High School celebrates 60 years. Herald Malaysia Online. 2016-07-14 [2018-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9. ^ Religious Communities. Diocese of Sibu Sarawak, Malaysia. 2018-01-10 [2018-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10. ^ International School. St. Joseph's Family of Schools, Kuching. 2018-01-10 [2018-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0). 
  11. ^ 学校历史. 三德国民型华文小学. 2018-01-10 [2018-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