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田几多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田 几多郎
西田几多郎
出生(1870-05-19)1870年5月19日
 大日本帝国石川县河北郡森村日语宇ノ気町(今石川县河北市森町)
逝世1945年6月7日(1945岁—06—07)(75岁)
 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市
时代20世纪哲学家
地区东方哲学
学派京都学派、西田哲学
主要领域
禅学伦理学
著名思想
场所逻辑、绝对无、绝对矛盾的自我同一

西田 几多郎にしだ きたろう,1870年5月19日—1945年6月7日),生于日本石川县河北郡京都大学文学院教授,为京都学派的哲学家与开创者,同时也是一位俳人。1940年,他从京都大学退休后,得到日本文化勋章石川县西田几多郎纪念哲学馆(日语:石川県西田几多郎记念哲学馆/いしかわけんにしだきたろうきねんてつがくかん Ishikawa ken Nishida Kitarō kinen tetsugaku-kan),位于日本石川县河北市,是为纪念在当地出生的西田几多郎相关的文化建筑。

台湾心理学家郑发育(1916-1996)是其指导学生,曾于战后翻译其著作《善的研究日语善の研究》。[1]

生平[编辑]

西田几多郎与铃木大拙为好友,两人为石川县专门学校(后改称第四高等学校)同窗。四高时期,西田与另一位同学金田良吉(后改姓山本,为教育家),由于不满学校“武断”、“一味提倡规则”的校风,不时与校方发生冲突,最后西田只好选择中途退学。但也因为如此,在1891年他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时,无法进入正规课程,只能成为选科生。此时期他受到与正规学生截然不同的待遇,使得心思敏感的他感到屈辱与神伤。

西田几多郎于1894年东大毕业后,隔年开始在中学教书,并与第一任妻子山田寿美结婚。在担任四高教授期间,他一生中八个子女中的两个女儿相继夭折。1910年他进入京都帝国大学担任副教授,隔年出版哲学处女作《善的研究日语善の研究》。1923年长子谦逝世,两年后妻子寿美也逝世。种种人生的悲哀,对其一生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1927年,获任命为帝国学士院会员。1931年与山田琴再婚。[2]

他经常在琵琶湖疏水畔散步的步道,被称为“哲学之道”。其著作《善的研究》,被高桥里美日语高橋里美誉为“恐怕是日本人最初,且唯一的哲学书”。他重视主体性的思维,曾经提出“纯粹经验”、“场所逻辑”、“绝对无”等哲学理论。

著作[编辑]

  • 善的研究日语善の研究》(1911)
  • 《思索与体验》(1915)
  • 《自觉的直观与反省》(1917)
  • 《意识的问题》(1920)
  • 《艺术与道德》(1923)
  • 《从作动者到观看者》(1927)
  • 《全般者的自觉的体系》(1930)
  • 《无的自觉的限定》(1932)
  • 《哲学的根本问题》(1933)
  • 《哲学的根本问题续编》(1934)
  • 《哲学论文集‧第一》(1935)
  • 《哲学论文集‧第二》(1937)
  • 《哲学论文集‧第三》(1939)
  • 《哲学论文集‧第四》(1941)
  • 《哲学论文集‧第五》(1944)
  • 《哲学论文集‧第六》(1945)
  • 《哲学论文集‧第七》(1946)[3]

中文译本[编辑]

  • 魏肇基译:《善之研究》(上海:开明书店出版,1929年)本译本有西田几多郎亲自写的序文,该序文已无法找到日文原文。
  • 何倩译:《善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
  • 郑发育余德慧合译本:《善的纯粹经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
  • 代丽译:《善的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
  • 黄文宏译注:《西田几多郎哲学选辑》(台北:联经出版,2013年)
  • 黄文宏译注:《西田几多郎哲学选辑 第二册》(新竹:国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 黄文宏译注:《善的研究》(新竹:国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

参考资料[编辑]

  1. ^ 洪子伟:〈日治时期台湾哲学系谱与分期〉,收入洪子伟编:《存在交涉:日治时期的台湾哲学》(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6),页29。
  2. ^ 生平参考藤田正胜日语藤田正勝著,吴光辉译:《西田几多郎的现代思想》(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序章:走进西田几多郎〉,页5-12。
  3. ^ 译名参考《西田几多郎的现代思想》,〈西田几多郎年事一览表〉,页212。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