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警告 (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香港雷暴警告
雷暴警告

雷暴警告(英语:Thunderstorm Warning)是旨在提醒市民雷暴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至数小时内)影响香港境内任何地方,由香港天文台发出的警告信号。警告发出后,警告信息会透过电台和电视台向市民广播,亦会在天文台的网页及“打电话问天气”系统(1878200)上发布[1]。雷暴警告系统独立于其他气象警告,例如强烈季候风信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暴雨警告信号山泥倾泻警告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火灾危险警告酷热天气警告寒冷天气警告,这些警告可同时生效。但由于雷暴影响香港下不会出现结霜,此警告不会与霜冻警告同时生效。

雷暴警告较为特别,是香港天文台各项警告信号中唯一一个设有有效时间的警告信号。如果雷暴有可能持续一段较长时间或影响境内其他地区,天文台会延长雷暴警告;如果雷暴在雷暴警告有效时间内移离本港并消散,天文台亦会考虑在有效时间结束前,提早取消雷暴警告。

现行警告系统简介[编辑]

为教育市民在恶劣天气下的应变方法,天文台早在1967年4月起实施暴雨及雷暴警告信号,其中雷暴警告信号表示6小时内会发生暴雨及雷暴[2]。1997年起,改为表示未来4小时内会发生雷暴。

无论雷暴影响范围广泛或只涉及某一地区,香港天文台都会发出雷暴警告,以及早提醒市民作出适当的安排。如果雷暴在短时间内只影响某一地区,天文台会在雷暴警告中说明雷暴影响的区域。如果雷暴有可能持续一段较长时间或影响境内其他地区,天文台会延长雷暴警告。如果雷暴影响范围广泛或影响的地区不断转移,天文台会在雷暴警告中指出雷暴将影响本港而不会特别提及个别地区。[1]

雷暴的发展、移动与消散可以非常迅速,也有可能只影响局部地区。雷暴警告的作用在于补充日常的天气报告,促请市民特别留意预报中已有提到或事前未有预料的雷暴,以协助工程师、承建商及其他可能因雷暴而受影响的人士,并提醒有关政府部门及机构采取相应行动。

雷暴警告生效时,香港的室外运动场、球场泳池习惯上会暂停开放,以免场地使用者及泳客发生意外,然而有时雷暴只影响某一地区,其它地区却可能天晴及酷热,故可能出现天晴但泳池关闭的情景。值得一提的是,雷暴警告是香港天文台各项警告信号中一年内整体上发出次数最多的警告信号,有雨季时甚至有可能会一日内多次发出,如在2013年7月25日曾六度发出[3],1994年7月15日、2003年7月21日、2006年6月2日、2007年6月30日、2008年7月8日、2010年7月29日、8月19日、2014年6月20日及7月11日、2023年6月8日亦曾五度发出。

若天文台收到冰雹报告、陆龙卷/水龙卷报告,亦会在雷暴警告的天气稿上加插相关字句,并以“特别天气提示”显示。

阵风预报或报告[编辑]

当天文台预测香港广泛或只涉及某一地区的阵风会超过每小时70公里的时候,会在雷暴警告的天气稿上加插相关字句,说明那一个地区将受影响[4]

由于过往传媒经常忽略不报,故天文台在2011年起,亦会在天文台网页的主页中显示,成为“阵风预报”或“阵风报告”,并在2013年被“特别天气提示”取代,而在天文台官方新浪微博及Twitter仍会显示为“阵风预报”或“阵风报告”。

天文台于2020年雨季起加强向公众发放雷暴资讯,并会按情况在雷暴警告及预测中加入“强烈狂风雷暴”、“猛烈阵风”等信息,提醒公众留意强雷暴可引发具重大影响的天气情况[5]

雷暴警告天气稿[编辑]

注意事项[编辑]

  • 留在室内。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 切勿游泳或进行其他水上运动。离开水面及找寻地方躲避。
  • 避免使用电话或其他带有插头的电器,包括电脑等。
  • 切勿接触天线、水龙头、水管、铁丝网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 避免用花洒淋浴。
  • 切勿处理以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 切勿站立于山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树木或桅杆容易被闪电击中,应尽量远离。闪电击中物体后,电流会经地面传开,因此不要躺在地上,潮湿地面尤其危险。应该蹲著并尽量减少与地面接触的面积。
  • 远足及其他户外活动人士,应随身带备收音机,不断留意天文台发出的最新天气消息。
  • 留意暴雨可能随时出现,切勿在河流、溪涧或低洼地区逗留。
  • 驾车人士如驶经高速公路天桥,应提防强劲阵风吹袭。
  • 海上的小艇应小心提防狂风或水龙卷袭击。
  • 如遇上龙卷风,应立即躲入坚固的建筑物内。要远离窗户、蹲伏在地上并用手或厚垫保护头部。如在室外,应远离树木、汽车或其他可被龙卷风吹起的物件。 [1]

雷暴警告频率及生效日数[编辑]

年份 发出次数 生效日数 雷暴日数[6] 闪电日数[7]
1947年 不适用 不适用 32 33
1948年 20 41
1949年 36 52
1950年 32 71
1951年 33 43
1952年 38 60
1953年 37 49
1954年 32 53
1955年 36 53
1956年 26 49
1957年 41 51
1958年 35 42
1959年 48 60
1960年 27 37
1961年 38 55
1962年 20 34
1963年 20 30
1964年 30 41
1965年 30 42
1966年 31 42
1967年 22 28 20 34
1968年 18 23 34 48
1969年 24 33 35 49
1970年 21 27 33 45
1971年 10 16 23 36
1972年 31 43 44 54
1973年 39 46 43 51
1974年 32 44 31 42
1975年 69 78 41 63
1976年 38 40 23 35
1977年 61 58 43 61
1978年 69 74 43 53
1979年 56 59 35 41
1980年 50 67 44 48
1981年 46 54 28 36
1982年 71 77 46 66
1983年 73 67 42 51
1984年 50 41 23 34
1985年 68 54 29 49
1986年 64 55 34 48
1987年 85 67 41 51
1988年 77 67 33 47
1989年 82 65 25 38
1990年 96 80 42 57
1991年 62 45 27 33
1992年 117 84 43 60
1993年 93 78 47 59
1994年 106 75 40 60
1995年 77 63 35 43
1996年 74 64 41 56
1997年 95 82 53 66
1998年 112 86 49 61
1999年 95 74 35 48
2000年 101 81 30 47
2001年 102 89 45 62
2002年 113 86 39 53
2003年 121 72 35 48
2004年 114 74 39 58
2005年 150 109 51 66
2006年 129 86 44 57
2007年 137 87 41 53
2008年 130 85 42 54
2009年 126 92 37 53
2010年 138 92 42 55
2011年 100 69 28 34
2012年 142 97 37 52
2013年 168 111 53 66
2014年 176 103 59 72
2015年 128 81 37 54
2016年 163 105 52 64
2017年 143 97 48 58
2018年 144 89 38 47
2019年 161 105 59 71
2020年 148 102 42 51
2021年 155 101 41 54
2022年 125 81 25 31
2023年 94 60 28 31
2024年 9 5 4 3

注:以上资料截至2024年4月22日。

纪录之最[编辑]

以下纪录截至2022年12月。

  • 最早全年首次发出:1995年1月3日12:30至14:30,维持2小时。
  • 最晚全年首次发出:1970年5月2日20:00至3日08:00,维持半日。
  • 最早全年最后发出:1968年7月4日13:00至5日01:00,维持半日。
  • 最晚全年最后发出:2002年12月20日13:55至15:55,维持2小时。
  • 生效时间最长:1975年5月14日14:30至18日07:00,维持88小时半(3日16小时半)。
  • 生效时间最短:2004年7月1日14:06至14:35,维持29分钟
  • 同一日内发出最多次数:2013年7月25日,共有6次
  • 发出最多次数的年份:2014年,共有176次,同时亦为一年之内发出最多次数的单一天气警告。
  • 发出最少次数的年份:1971年,只有10次
  • 雷暴警告生效日数最多的年份:2013年,共有111日
  • 雷暴警告生效日数最少的年份:1971年,只有16日
  • 最多雷暴日数的年份:2014年及2019年,各有59日
  • 最少雷暴日数的年份:1948年、1962至1963年及1967年,各只有20日
  • 最多闪电日数的年份:2014年,共有72日,打破1950年共有71日之旧纪录。
  • 最少闪电日数的年份:1963年,只有30日。而雷暴警告设立后则是2022年,只有31日
  • 最多落雹报告日数的年份:1983年,共有7日
  • 最多水龙卷报告日数的年份:2003年、2005年及2018年,各有4日
  • 最多龙卷风报告日数的年份:1986年及2004年,各有2日
  • 另外:1999年10月16日,雷暴警告曾与黄色火灾危险警告黄色暴雨警告信号同时生效[8];2007年4月3日晚上至4月4日凌晨、2012年2月28日,雷暴警告曾与寒冷天气警告同时生效;2022年9月10、17及18日,雷暴警告曾与黄色火灾危险警告同时生效;2022年9月16日,雷暴警告曾与红色火灾危险警告同时生效;2022年12月17日凌晨,雷暴警告曾与寒冷天气警告及强烈季候风信号同时生效。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香港天文台 雷暴警告 http://www.weather.gov.hk/tc/wservice/warning/thunder.ht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何佩然. 《風雲可測:香港天文台與社會的變遷》第317及319頁 (PDF). 香港: 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 . 2003 [2015-06-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3). 
  3. ^ 天氣警告及信號記錄(2013年7月25日). [2015年6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7日). 
  4. ^ 天氣稿第137號 - 雷暴警告. [2013-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0). 
  5. ^ 天文台加強發放雷暴資訊. [2020-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6. ^ 参考:香港天文台. 自1947年香港天文台錄得的雷暴日數. 2020-04-06 [2020-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8). 
  7. ^ 参考:香港天文台. 自1947年香港天文台錄得的閃電日數. 2020-04-06 [2020-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8. ^ 天 氣 稿 第 051 號 - 每小時溫度濕度報告.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