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七月流火」出自《詩經》,作為成語原指天氣轉涼,現代多用於形容天氣炎熱,但很多漢語學者認為這個詞形容「天氣炎熱」是不恰當的。也有以該詞作為標題的作品,例如於伶編劇的電影《七月流火》,1981年被搬上銀幕。

原意[編輯]

「七月流火」一詞最早見於《詩經》中的「國風·豳風·七月」,該詩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七月流火,八月萑葦」的詩句。 「流火」中的「火」指的是心宿二,古稱「大火」,即天蠍座α星,傳說中國在4,000多年前的顓頊時期,就設立了火正的官職專門負責觀測這顆星。「流火」是指大火星向西移動。[1] 「豳風」中的「」指豳地,即現在的陝西彬縣,位於西安西北約100千米處,「七月流火」中的「七月」為夏曆[來源請求],大致相當於現在的陽曆6月到7月(周曆建子,夏曆建寅,故周曆比夏曆、農曆早二個月),周曆七月的豳地[來源請求],看到大火星由東往西移動,故稱「流火」,預示天氣將由盛暑轉涼,需要準備添置衣服了。當代有人據此把「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翻譯為「七月大火星向西,九月婦女製寒衣」。[2]

因為《詩經》成書於周代,作者可能是尹吉甫一人之作,紀錄宣王三年(西元前825年)至幽王七年(西元前775年)者五十年間之事[3] ,屬於西周晚期,由於西周早期有過短暫的寒冷期之外,大部分時間都比較溫暖,氣溫比現在高2攝氏度[4]得知周曆七月非常炎熱。[5]漢朝鄭玄所做的《毛詩傳箋》和唐朝孔穎達所作的《毛詩正義》指「七月流火」為「天氣轉涼」時節,其實應是「天氣炎熱」。[6] 而鄭玄和孔穎達所生活的時代則氣候較為寒冷,[7] 他們為了把《詩經》解釋得合乎當時情理,便採用了「大火星西斜」的說法。

據《易經證釋·大有卦》指「七月流火」為酉(音同「有」)月之收成時節,以「流火」形容禾本植物葉子黃熟遍地景象。此義通「秋」字從禾從火,惟此七月應指夏曆或今農歷七月為是。

演變[編輯]

儘管有人提出質疑《詩經》中「七月流火」的原意,但長期以來古人的確都理解「七月流火」為天氣轉涼。在現代中國採用陽曆紀年以後,人們逐漸用「七月流火」來形容天氣炎熱,雖然不斷有人指出這種用法錯誤,但採用天熱說法的依然越來越多。

2005年7月12日,台灣新黨主席郁慕明中國人民大學演講,人大校長紀寶成在致歡迎詞時說:「七月流火,但充滿熱情的豈止是天氣」。這一事件引發了對「七月流火」正確用法乃至關於復興國學的更為廣泛的討論。[8] 有些人主張這是誤用,而且和人民大學致力於推動國學復興的做法不符,因此應當糾正。[9] 而另一派觀點則認為,這種詞義演變比比皆是,例如明日黃花等詞就是如此,因此不足為奇,反而這正是詞語的正常變遷,[10] 當代陽曆7月正相當於農曆六月,正是一年中最熱之時,用七月流火來形容天熱十分貼切,屬於「借形詞」,[11] 符合詞彙發展規律,[12] 而當代也已多用「七月流火」來表示天熱,因此應當接受此義為正確用法,否則就是犯了「以古匡今」的錯誤。[13]

在這一事件之後,中國的官方媒體仍然時常使用「七月流火」來表示天氣炎熱,[14] 這一成語的用法也仍然處於爭論之中。

注釋[編輯]

  1. ^ 柯南,七月流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三思科學》電子雜誌2002年第8期(總第14期),2002年8月1日
  2. ^ 見:邱翼東,「『七月流火』出自《詩經》」,《咬文嚼字》2005年第11期,第38頁。
  3. ^ 李辰冬,《詩經通釋》,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69年,第1頁。
  4. ^ 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竺可楨全集》第4卷,第471頁。
  5. ^ 顧炎武日知錄》有云:「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
  6. ^ 老馬,「七月流火」之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光明觀察》2006年11月4日。
  7. ^ 布雷特·辛斯基,「氣候變遷和中國歷史」(藍勇 劉建 鍾春來 嚴奇岩譯),《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18卷第2輯,2003年6月。
  8. ^ 參見,例如:張傳東、劉維濤,「傳統文化融和諧(關注)」,《人民日報》2005年8月12日第十三版。
  9. ^ 參見,例如:端木,復興國學:從紀校長的「七月流火」說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國青年報》,2005年07月15日。
  10. ^ 參見,例如:汪惠迪,紀寶成「七月流火」用得好!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加坡聯合早報》2005年7月22日。
  11. ^ 張怡春,「『七月流火』是借形詞」,《咬文嚼字》2005年第11期,第40頁。
  12. ^ 王國鋒,「『七月流火』為何『火』」,《咬文嚼字》2005年第11期,第40-41頁。
  13. ^ 顧黎明,「『七月流火』有兩義」,《咬文嚼字》2005年第11期,第41-42頁。
  14. ^ 參見,例如:楊曼,「夏季市場世界盃攪火了?攪慘了?(熱點追蹤)」,《市場報》(人民日報報系)2006年7月10日(「七月流火,高溫引爆了今年的夏日經濟」);「清涼聖境文殊界」,《京華時報》(人民日報報系)2006年7月18日(「哪怕外界七月流火,山里卻依然是『山中無甲子,寒暑不知年』的清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