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時性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卡爾·榮格

共時性(德語:Synchronizität,英語:synchronicity,又譯同時性同步性),是瑞士心理學榮格1920年代提出的一個概念,內涵包括了「有意義的巧合」,用於表示在沒有因果關係的情況下出現的事件之間看似有有意義的關聯。[1]榮格在他的事業歷程中為這個概念下了幾種不同的定義,如「非因果性原理」、「有意義的巧合」以及「非因果性平行」。[2]榮格認為,這些表面上無因果關係的事件之間有着非因果性、有意義的聯繫,這些聯繫常取決於人的主觀經驗。榮格提出這一概念的時期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但是他在1951年的愛諾思研討會上作報告時才給出了一個完整的結論。[3]

1952年,榮格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為《共時性——一種非因果性原理》(Synchronizität als ein Prinzip akausaler Zusammenhänge)。[4]這篇論文和諾貝爾獎得主沃爾夫岡·泡利寫的一篇研究課題相關的論文都被收錄在同一卷中,而泡利有時會抨擊榮格的想法。[5][6]榮格認為當事件可能都是被因果關係所關聯的,它們也有可能可以經由意義相關聯。由意義所關聯的事件之間不需要因果關係上的解釋,這通常不違背因果性公理,但是在少數情況下會造成過早放棄因果解釋的後果。

榮格在辯論關於超自然現象的存在時也使用了共時性的概念,一名相信超自然現象存在的作者阿瑟·庫斯勒就在他1972年出版的《巧合的根源》(The Roots of Coincidence)中討論了共時性。[7][8]這一種超出僅僅巧合或一般意義上的超自然現象的共時性的想法被學術界所廣泛的抗拒。

最近,德國精神分析學家和研究員貢納爾-伊莫-里夫施萊格(Gunnar Immo Reefschläger)重點研究了在心理治療中如何處理有意義的巧合。在他的論文中,他證明了卡爾-古斯塔夫-榮格的 "同步性 "概念在心理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是一種特別的榮格式解釋方法。同步性概念本身就為從業者提供了一個額外的治療機會,將他與患者之間有意義的巧合經歷整合到主觀敘述中,讓患者體驗到這種敘述是有意義的。如果同步性時刻能夠被敏感地識別、處理和解釋,就會對治療關係和心理治療產生積極的影響。[1]

概念[編輯]

榮格的共時性概念之圖解說明.

術語「共時性(synchronicity)」由榮格創造,他定義這個詞彙用於描述「在時間上同時或巧合發生的非因果性事件」。在他的書《共時性》中,他寫道:「由於我們不可能檢驗所有因果律下可能發生的事情,如何才能識別非因果性結合的事件?這一問題的答案是在當在更快的反應中因果關係難以想象出來的時候,可以預計非因果性的事件發生。」[9][10]

舉例[編輯]

  • 以巧合描述共時性並不恰當,而是有條件限制的巧合,例如兩人相遇,在沒有人為刻意為之之下,本身就是巧合。例如,說曹操,劉備到,這是巧合;說曹操,曹操到,如此才是共時性的巧合,一種多方面同時滿足的心想事成,我想曹操,曹操到來,兩方皆須成立。
  • 1805年,法國詩人埃米勒·德尚英語Émile Deschamps被陌生人德豐吉布先生邀請吃葡萄乾布丁。十年後,他在巴黎某餐廳點葡萄乾布丁吃,侍應告訴他最後一份葡萄乾布丁已經給了另一個客人,那個客人就是德豐吉布先生。又過了很久,1832年,埃米勒·德尚在飯局上吃葡萄乾布丁,跟朋友談起之前的事。一講德豐吉布先生,德豐吉布先生就走進房間,原來他是走錯房間。

相關研究著作[編輯]

註釋[編輯]

  1. ^ Tarnas, Richard. Cosmos and Psyche. New York: Penguin Group. 2006: 50. ISBN 978-0-670-03292-1. 
  2. ^ Bernard D. Beitman (2009) "Coincidence Studies: A Freudian Perspective..."
  3. ^ Casement, Ann, "Who Owns Ju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Karnac Books, 2007. ISBN 1-85575-403-7. Cf. page 25.
  4. ^ Jung, Carl G. Synchronicity: An Acausal Connecting Principle. Bollingen, Switzerland: Bollingen Foundation. 1993 [1952]. ISBN 978-0-691-01794-5.  被包括在榮格作品集的第八卷中。
  5. ^ Roderick Main. Religion, Science, and Synchronicity. Harvest: Journal for Jungian Studies. 2000 [2019-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08). 
  6. ^ Metanexus Institute Charlene P. E. Burns (2011) Wolfgang Pauli, Carl Jung, and the Acausal Connecting Principle: A Case Study in Transdisciplinari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 Rushnell, S. When God winks. Atria Books. 2006. 
  8. ^ Koestler, Arthur (1973). The Roots of Coincidence. Vintage. ISBN 0-394-71934-4.
  9. ^ 原文:How are we to recognize acausal combinations of events, since it is obviously impossible to examine all chance happenings for their causality? The answer to this is that acausal events may be expected most readily where, on closer reflection, a causal connection appears to be inconceivable.
  10. ^ Jung, Carl. Synchronicity: An Acausal Connecting Principle first Princeton/Bollingen paperback.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3: 8. ISBN 978-0-691-15050-5. 

參考文獻[編輯]

相關條目[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