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條約組織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組織
Договор о дружб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е и взаимной помощи(俄文)
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在世界上的位置
簡稱華約
命名緣由華沙條約[*]
成立時間1955年5月14日
撤銷1991年7月1日
類型軍事同盟
總部 波蘭華沙
(總指揮部)
 蘇聯莫斯科
(軍事總部)
會員
 保加利亞
 捷克斯洛伐克
 東德
 匈牙利
 波蘭
 羅馬尼亞
 蘇聯
 阿爾巴尼亞 (1968年退出)
總指揮官
彼得·盧謝夫(末任)
總參謀長
弗拉基米爾·羅波夫(末任)
員工數7.2 編輯維基數據
標語Союз мира и социализма  (俄語)
「和平和社會主義的聯盟」
盟歌:
華約聯軍之歌

華沙公約組織(俄語:Организация Варшавского Договора,中文亦稱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組織華約)正式名稱為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組織(俄語:Договор о дружб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е и взаимной помощи[1],曾經是為對抗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勢力而成立的共產黨國家政治軍事同盟。1955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加入北約後,歐洲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包括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簽署《華沙公約》(又稱「蘇東條約」,全稱《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註 1]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友好合作互助條約》)。該條約由原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起草,1955年5月14日在波蘭首都華沙簽署。

華約雖然沒有獲得全部社會主義國家的認同,但因為有蘇聯的直接參與,所以在大部份場合可以直接代表東方陣營,和北約同等級。除了南斯拉夫以外的所有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均加入了華約;在亞洲方面,蒙古人民共和國是華約組織唯一的觀察員國。1968年,阿爾巴尼亞因為與蘇聯的關係惡化而退出華約。1990年兩德統一東德退出華約,此後華約便逐漸陷入癱瘓狀態,但直到1991年華約組織才宣告解散。目前大部分東歐原華約成員國在冷戰結束後都加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

華沙條約組織機構(1955-1991)[編輯]

 
 
 
 
 
 
 
 
政治協商委員會
 
 
 
 
 
 
 
 
 
 
 
 
 
 
 
 
 
 
 
 
 
 
 
 
 
 
 
 
 
 
 
 
 
 
 
 
 
 
 
 
 
 
常設委員會
 
 
 
 
 
 
 
 
 
聯合秘書處
 
 
 
 
 
 
 
 
 
 
 
 
 
 
 
 
 
 
 
 
 
 
 
 
 
 
 
 
 
 
 
 
 
 
 
 
 
 
 
 
 
 
 
 
 
 
裝備委員會
 
後勤委員會
 
 
 
 
 
 
 
 
 
 
 
 
 
 
 
 
 
 
 
 
 
 
 
 
 
 
 
 
 
 
 
 
 
 
 
 
 
 
 
 
 
國防部長委員會
 
 
 
 
 
 
 
 
 
 
外交部長委員會
 
 
 
 
 
 
 
 
聯合武裝部隊司令部
 
 
 
 
 
 
 
 
 
 
 
 
 
 
 
 
 
 
 
 
 
 
 
 
 
 
 
 
 
 
 
 
 
 
 
 
 
 
 
 
 
 
軍事委員會
 
 
 
 
總參謀部
 
 
 
 
技術委員會
 
 
 
 
 
 
 
 
 
 
 
 
 
 
 
 
 
 
 
聯合武裝部隊
一體化部隊


  • 政治協商委員會:為華約的最高決策機構,由各締約國黨的總書記或第一書記、國家元首、總理、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組成。負責協商和決定締約國的國防、政治、外交和經濟等重大問題。下設常設委員會(駐莫斯科),聯合秘書處(執行機構,設在莫斯科)。
  • 國防部長委員會:為華約的最高軍事機構。由締約國國防部長、華約聯合武裝部隊總司令和總參謀長等人組成。主要任務是研究共同的軍事政策及聯合武裝部隊的訓練、演習、組織建設等問題。
  • 外交部長委員會:負責協商各締約國的對外政策。
  • 聯合武裝部隊司令部:為華約的軍事指揮機構。負責對華約武裝部隊的領導、訓練、裝備和調動等。各締約國派一名將軍作為常駐代表,蘇聯國防部第一副部長任總司令,其他成員國的國防部長或副部長任副總司令。

成員國[編輯]

華沙公約成員國冷戰時和北約對峙圖
國家 加入 退出 備註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1955年5月14日 創始成員國 1991年7月1日 組織解散
 波蘭人民共和國
 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匈牙利人民共和國 1956年匈牙利革命時曾短暫宣佈退出
 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 蘇聯軍隊駐紮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1958年後無蘇聯軍隊駐紮
 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 1968年9月13日 蘇阿決裂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1956年1月28日 成員國 1990年10月3日 兩德統一 東德重組為東柏林新聯邦州加入西德
 蒙古人民共和國 1963年7月 觀察員國 1991年7月1日 組織解散 中蘇交惡後尋求加入,後蘇聯以雙邊條約駐軍

和北約的比較[編輯]

兩個聯盟公佈的數據(1988-1989)[3]
北約估計 華約估計
類型 北約 華約 北約 華約
軍人 2,213,593 3,090,000 3,660,200 3,573,100
作戰飛機 3,977 8,250 7,130 7,876
全面打擊飛機 不適用 不適用 4,075 2,783
直升機 2,419 3,700 5,720 2,785
戰術導彈發射器 不適用 不適用 136 1,608
坦克 16,424 51,500 30,690 59,470
反坦克武器 18,240 44,200 18,070 11,465
裝甲步兵戰車 4,153 22,400 46,900 70,330
大砲 14,458 43,400 57,060 71,560
其他裝甲車 35,351 71,000
裝甲車發射橋 454 2,550
防空系統 10,309 24,400
潛艇 200 228
核動力潛艇 76 80
大型水面艦艇 499 102
航空母艦 15 2
配備巡航導彈的飛機搭載艦艇 274 23
兩棲戰艦 84 24

影響和結局[編輯]

北約、華約兩大國際組織的成立,代表雙方以冷戰形式的軍事對抗正式開始。1968年8月,捷克斯洛伐克發生布拉格之春的改革運動,華約組織武裝力量在蘇聯的領導下大規模武裝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招致普遍抗議。阿爾巴尼亞於同年9月13日宣布退出華約。

1960年代中蘇交惡後,華沙條約國家對同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了與北約相同的敵對措施,並威脅進行核攻擊,直到1967年中國氫彈實驗成功後,局勢才相對緩和。

1990年10月3日,東德兩德統一後退出華約,轉往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華約於1991年3月31日停止一切活動,1991年7月1日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簽署了終止華沙公約的議定書,華沙公約組織正式宣布解散。華約解體後,北約開始了東擴,1999年接納波蘭匈牙利捷克三國為北約新成員國。之後三次不斷東擴。2002年,俄羅斯主導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立。

華沙公約組織解散後原成員國之動向
原華約成員國 退出華約時間 東歐劇變後之國家 加入北約時間
 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 1968年9月13日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2009年4月1日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1990年10月3日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東柏林新聯邦州
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
 匈牙利人民共和國 1991年7月1日  匈牙利 1999年3月12日
 波蘭人民共和國 1991年7月1日  波蘭共和國 1999年3月12日
 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捷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1991年7月1日  捷克共和國 1999年3月12日
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斯洛伐克共和國 2004年3月29日
 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 1991年7月1日  保加利亞共和國 2004年3月29日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1991年7月1日  羅馬尼亞 2004年3月29日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91年7月1日  愛沙尼亞共和國 2004年3月29日
 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拉脫維亞共和國 2004年3月29日
 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立陶宛共和國 2004年3月29日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等12個加盟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
等12個主權獨立國家
未加入北約

華沙條約組織武裝部隊歷任首長[編輯]

華約武裝部隊歷任總司令
華約武裝部隊歷任總參謀長
  • 1955年-1962年:阿列克謝·因諾肯季耶維奇·安東諾夫大將
  • 1962年-1965年:帕維爾·伊萬諾維奇·巴托夫大將
  • 1965年-1968年:米哈伊爾·伊里奇·卡扎科夫大將
  • 1968年-1976年:謝·馬·什傑緬科大將
  • 1976年-1989年:阿納托利·伊萬諾維奇·格里布科夫大將
  • 1989年-1991年:弗拉基米爾·尼古拉耶維奇·洛博夫大將
歷任駐德集群司令
  • 1945年6月10日-1946年: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蘇聯元帥
  • 1946年-1949年:瓦西里·達尼洛維奇·索科洛夫斯基蘇聯元帥
  • 1949年-1953年:瓦西里·伊萬洛維奇·崔可夫蘇聯元帥
  • 1953年-1957年:安德烈·安東諾維奇·格列奇科蘇聯元帥
  • 1957年-1960年:馬特維·瓦西里耶維奇·扎哈羅夫蘇聯元帥
  • 1960年-1961年8月:伊萬·伊格納季耶維奇·雅庫鮑夫斯基蘇聯元帥
  • 1961年8月-1962年4月:伊萬·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蘇聯元帥
  • 1962年4月-1965年1月:伊萬·伊格納季耶維奇·雅庫鮑夫斯基蘇聯元帥
  • 1965年1月-1969年:帕維爾·康斯坦丁諾維奇·科舍沃伊蘇聯元帥
  • 1969年-1971年:維克托·格奧爾基耶維奇·庫利科夫大將
  • 1971年-1972年: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庫爾科特金上將
  • 1972年7月-1980年:葉夫根尼·菲利波維奇·伊萬諾夫斯基大將
  • 1980年-:米哈伊爾·米特羅法諾維奇·扎伊采夫大將
蘇聯北集群駐波蘭歷任司令
  • 1945年4月21日-1949年: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波蘭元帥
  • 1949年-1950年:庫茲馬·彼得羅維奇·特魯布尼科夫上將
  • 1950年-1952年:阿列克謝·伊萬諾維奇·拉濟耶夫斯基中將
  • 1952年-1955年:M ·N·康斯坦丁諾夫中將
  • 1955年-1958年:庫茲馬·尼基托維奇·加利茨基(1955年8月晉大將)
  • 1958年-1963年:格奧爾基·伊萬諾維奇·赫塔古羅夫上將
  • 1963年-1964年:謝爾蓋·斯捷潘諾維奇·馬里亞欣(1964年4月晉坦克上將)
  • 1964年:A·C·魯達科夫中將
  • 1964年-1967年:R·B·巴克拉諾夫上將
  • 1967年-1968年:伊萬·尼古拉耶維奇·什卡多夫(1968年2月晉上將)
  • 1968年-1973年:馬戈麥德·坦卡耶維奇·坦卡耶夫(1969年2月晉上將)
  • 1973年-1975年:伊萬·亞歷山德羅維奇·格拉西莫夫(1973年11月晉坦克上將)
  • 1975年-1978年:奧利格·菲多羅維奇·庫利舍夫(1976年10月晉上將)
  • 1978年2月-:尤里·費奧多羅維奇·扎魯金(1978年2月晉上將)
蘇聯中央集群歷任司令(1945年6月10日組建,駐奧地利和匈牙利,1955年撤銷。1968年10月16日重新組建,駐捷克斯洛伐克。)
  • 1945年6月10日-1946年:伊萬·斯捷潘洛維奇·科涅夫蘇聯元帥
  • 1946年-1949年:弗拉基米爾·瓦西里耶維奇·庫拉索夫(1948年11月晉大將)
  • 1949年-1953年:弗拉基米爾·彼得羅維奇·斯維里多夫中將
  • 1953年-1954年:謝爾蓋·謝苗諾維奇·比留佐夫(1953年8月晉大將)
  • 1954年-1955年:阿列克謝·謝苗諾維奇·扎多夫大將
  • 1968年10月16日-1972年:亞歷山大·米哈伊諾維奇·馬約羅夫(1969年2月晉上將)
  • 1972年-1976年:N·N·捷尼謝夫(1972年11月晉上將)
  • 1976年-1978年12月:德米特里·謝苗諾維奇·蘇霍魯科夫(1977年4月晉上將)
  • 1979年1月-1980年:德米特里·季莫費耶維奇·亞佐夫上將
蘇聯南集群歷任司令(1945年6月15日組建,駐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1947年撤銷。1956年據蘇匈兩國政府協定重新組建而成,駐紮匈牙利。)
  • 1945年-1947年: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托爾布欣蘇聯元帥
  • 1947年:維亞切斯拉夫·德米特里耶維奇·茨韋塔耶夫上將
  • 1956年-1960年:米哈伊爾·伊里奇·卡扎科夫大將
  • 1960年-1961年:M ·R·尼基京坦克中將
  • 1961年-1962年:帕維爾·伊萬諾維奇·巴托夫大將
  • 1962年-1969年11月:康斯坦丁·伊萬諾維奇·普羅瓦羅夫上將
  • 1969年11月-1975年:A·N·伊萬諾夫(1970年4月晉上將)
  • 1975年-1979年4月:費多特·菲利波維奇·克里夫達(1976年2月晉上將)
  • 1979年4月-:B·N·西韋諾克上將

參見[編輯]

注釋[編輯]

  1. ^ 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於1968年退出。

參考文獻[編輯]

  1. ^ Text of Warsaw Pact (PDF). United Nations Treaty Collection. [2013-08-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0-02). 
  2. ^ 《华沙条约》(节录). [2014-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 ^ The future of U.S.-Soviet relations hearings before 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Relations, United States Senate, One Hundred First Congress, first session, April 4, 12, 19 and May 3, 15, 18 and June 1 and 20, 1989 (PDF) National government publication. Washington : U.S. G.P.O. : 325 [2021-05-11]. (原始內容 (Microfiche)存檔於2022-04-07).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