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依舊升起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太陽照常升起》初版由斯克裡布納之子公司出版於1926年,封面防塵套由Cleonike Damianakes繪製。封面為希臘風格,含蓄地表現出准色情的氛圍。[1]

太陽照常升起》(英語:The Sun Also Rises),又譯《妾似朝陽又照君》,是美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歐內斯特·海明威於1926年創作的小說,講述一群美國、英國僑民從巴黎旅行至西班牙潘普洛納,觀賞當地聖費爾明節奔牛鬥牛的故事。作為現代主義小說的先鋒和不朽名作,它自出版之日起就得到各式各樣的評價。海明威傳記作者Jeffrey Meyers寫道這部小說「被認為是海明威最偉大的作品」[2],而海明威研究學者Linda Wagner-Martin稱這部小說為海明威最重要的小說作品[3]。《太陽照常升起》在1926年10月由出版公司斯克裡布納之子公司於美國出版。一年後英國出版公司喬納森·凱普英語Jonathan Cape英格蘭出版了這部小說,書名為《Fiesta》。此後這部小說接連再版。

海明威從1925年7月21日,也即他的生日開始寫作這部小說,手稿大概是在兩個月後初步完成。1926年冬季,他又對手稿進行了修改。小說是在海明威1925年的西班牙之旅的基礎上創作的。小說的背景獨特而令人難忘,為讀者描述了巴黎落魄的咖啡館生活,潘普洛納節日的刺激場面,中間還有一節專門描寫比利牛斯山的釣魚之旅。同樣獨特的還有海明威簡約的寫作風格,他用有限的詞彙表現人物的性格和動作,這一作法後來被稱為冰山理論英語Iceberg Theory

這部小說表面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故事:男主人公傑克·巴恩斯在戰爭中受傷而失去了性能力,女主人公則是男女關係隨便的離異婦女勃萊特·阿什利夫人。傑克對勃萊特和羅伯特·科恩的風流韻事很不滿,因而與科恩斷交;勃萊特又引誘19歲的鬥牛士羅梅羅,使傑克在潘普洛納的西班牙人中聲名盡喪。小說屬於影射小說,其角色、情節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海明威在小說中提出一個觀點,「迷惘的一代」,即在一戰中受到永久性的創傷而頹廢、墮落的一代,曾經是活潑、堅強的。此外,海明威也探索了人性中的愛、死亡、重生等主題,以及男子漢氣概。

創作背景[編輯]

20世紀20年代,海明威時為加拿大報紙《多倫多星報》的通訊記者,居住在巴黎,曾前往諸如士麥那等城市報道當時正在進行的希土戰爭。海明威想把自己作為記者的經歷用於創作小說,他相信一個作家可以利用現實中發生的事來編織情節,如果能從親身經歷里提取內容,並且能做到「寫的比記得的還要真實」的話(Jeffrey Meyers語)[4]

歐內斯特·海明威(蓄有鬍鬚)和達夫·托斯頓夫人(戴有帽子),哈德莉(海明威的妻子),以及另外三個人在西班牙潘普洛納,1925年7月

1923年,海明威在首任妻子哈德莉的陪伴下參加了西班牙潘普洛納聖費爾明節活動。他在當地迷上了鬥牛[5] 1924年,海明威夫婦再次前往潘普洛納,旅途極盡歡樂,隨行的還有埃里克·道曼-史密斯約翰·多斯·帕索斯和唐納德·奧格登·斯圖爾特夫婦。[6]海明威夫婦在1925年6月第三次遊覽潘普洛納,這次隨行的與以往不同,是一群美英僑民,有海明威在密歇根的兒時玩伴比爾·史密斯,唐納德·奧格登·斯圖爾特,達夫·托斯頓夫人(新近離婚的社交名媛)和她的情人帕特·格思里,還有哈羅德·勒布[7]在潘普洛納這個小群體很快因矛盾而崩解,海明威被達夫·托斯頓夫人吸引,因此對哈羅德·勒布產生嫉妒,後者正與托斯頓夫人開始一段浪漫之旅。到了周末,兩位男士進行了一場公開的鬥毆。以此為背景的卻是:來自隆達的天才青年鬥牛士卡耶塔諾·奧多涅茲在鬥牛場中的傑出表現一舉征服觀眾,他割下自己剛剛殺死的牛的耳朵,將牛耳獻給海明威的妻子哈德莉。離開潘普洛納後,伊拉蒂河(靠近納瓦拉的Burguete鎮)的釣魚活動被污染的河水毀了。[7]

海明威本打算寫一本關於鬥牛的非小說著作,但是覺得那一個星期的經歷已經足夠用來寫一部小說,[6]於是祭典結束後又過了幾天,海明威在7月21日,也即他的生日開始寫《太陽照常升起》的草稿。[8] 8月17日,海明威已經寫了14章,將小說暫名為《Fiesta》,然後回到了巴黎。他在1925年9月21日完成了草稿,接下來的一個周末為小說寫了前言,將小說改名為《迷惘的一代》。[9]

1925年12月,海明威夫婦前往奧地利施倫斯過冬。海明威開始進一步地修改手稿。寶蓮·菲佛也於第二年1月來到這裡,並且不顧哈德莉的反對,力勸海明威與斯克裡布納之子公司簽訂合同。海明威前往紐約和出版人見面,返程時在巴黎與寶蓮·菲佛產生了戀情。海明威3月回到施倫斯,6月和哈德莉、寶蓮同往潘普洛納。回巴黎時,哈德莉提出與海明威分居,前往法國南部。[10]8月,海明威孤身在巴黎,完成了小說的校對,將小說題獻給妻子和兒子。[11]十月份,小說出版,哈德莉提出與海明威離婚,海明威將這部小說的版稅給了她。[12]

出版經過[編輯]

海明威1925年12月在奧地利的施倫斯,和妻子哈德莉、兒子傑克在一起。這段時間他寫了《春天的激流》。

海明威為了讓斯克裡布納之子公司出版《太陽照常升起》,似乎故意違反了與他原來的出版人的協議。1925年12月,他匆匆寫就了《春天的激流》——一部攻擊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中篇諷刺小說,把這本書交給他的出版公司波尼與李佛萊特英語Boni & Liveright。他與該公司多達三冊的合同中有條款規定,如果該公司拒絕出版他的著作,則合同終止。Boni & Liveright公司面對海明威向自己旗下最有市場的作家的攻擊,完全沒有幽默感,他們當即拒絕接受該作品,並終止了合同。[13]幾周之後,海明威和斯克裡布納之子公司簽訂了新合同,該公司同意出版《春天的激流》以及海明威的後續著作。[14][15]

斯克裡布納之子公司在1926年10月22日出版了《太陽照常升起》。初版印數5090冊,每冊售價2美元。[16]Cleonike Damianakes為這本書的封套設計了希臘風格的插畫,畫面是一名被破爛的繩子捆縛的女性,低着頭,一隻手拿着蘋果,大腿裸露。書的標題用蘋果裝飾,含蓄地表現出准色情的氛圍。兩個月後,這本書就被加印,售出7000冊。到1928年海明威的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出版時,《太陽照常升起》正值第八次印刷。[17][18]

1927年這部小說由Jonathan Cape在英國出版,標題《Fiesta》,原書的兩段題詞被刪去。[19]20世紀90年代,英國版易名為《Fiesta:The Sun Also Rises》。[20]1947年,斯克裡布納之子公司出版了海明威著作套裝,包括《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和《戰地鐘聲》。[21]

1983年《紐約時報》報道《太陽照常升起》自1926年出版以來接連重印,而且很可能是世界上被翻譯最多的文學作品。那時候斯克裡布納之子已經開始印製大眾平裝版本(較小的尺寸,適合放入口袋),以補充現有的價格稍高的普通平裝版本。[22]2006年Simon & Schuster公司製作的多本有聲版海明威小說中也包括本作。[23]

情節概要[編輯]

小說的主人公名叫傑克·巴恩斯,是一名暫居巴黎的美國記者,他曾在戰爭中受傷而失去性能力,但小說中並未明確交代他在戰爭中受到的是哪種傷害。傑克愛上了勃萊特·阿什利夫人——兩度離婚的英國女性。留有象徵20年代性解放思潮的鮑勃頭髮型的勃萊特有過數不清的風流往事。

小說第一部發生在巴黎的咖啡館。故事開始,傑克與大學友人羅伯特·科恩打完網球,挑選了一個妓女(喬其紗),然後在一個夜總會巧遇勃萊特和Mippipopolous伯爵。勃萊特隨傑克一同離開了,在的士里她向傑克傾訴了她的愛情,但他們心裡知道兩個人之間難以保持長久的關係。

小說第二部中,出現了兩個新人物,一個是比爾·戈登,他是從紐約來的,另一個是勃萊特的未婚夫麥克·坎貝爾,來自蘇格蘭。傑克和比爾去西班牙旅行,在潘普洛納北方遇到了羅伯特·科恩,一起去釣魚。其實科恩來潘普洛納是為了等候勃萊特和麥克。科恩一年前曾和勃萊特有過一段戀情,儘管勃萊特已經與麥克訂婚,還是對她難以割捨。傑克和比爾享受了五天的安寧,在Burguete鎮附近的溪流中釣魚,此後他們又在潘普洛納與眾人重聚,開始酗酒。眾人對科恩的存在越來越反感,時常用歧視猶太人的言語嘲諷他。慶典期間,眾人飲酒作樂,觀看奔牛活動,欣賞鬥牛表演,互相鬥嘴。在Montoya的旅館,傑克把勃萊特介紹給羅梅羅;她一下子就被這個19歲的鬥牛士吸引住了,引誘了他。麥克,傑克,科恩,羅梅羅,四個男人為了勃萊特,彼此之間因嫉妒而關係緊張。科恩大學時期是金牌拳擊手,和傑克、麥克、羅梅羅打了一架,羅梅羅受了傷,但還是在鬥牛場中表現出色。

小說第三部講述眾人慶典後的故事。清醒之後的他們離開了潘鋪洛納,比爾回到巴黎,麥克留在巴約訥,傑克去了西班牙東北部的聖塞瓦斯蒂安。傑克正要回巴黎前,收到了勃萊特求助的電報,她原本和羅梅羅去了馬德里。他在一個廉價旅館裡找到了她,她身邊既沒有錢,也沒有羅梅羅。她宣布她要嫁給麥克。小說的結尾,傑克和勃萊特在出租車中談論着本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小說主旨[編輯]

巴黎,以及迷惘的一代[編輯]

《太陽照常升起》的第一部設定在20世紀20年代的巴黎。在「咆哮的二十年代」,因為匯率有優勢,美國人涌往巴黎,約有20萬名講英語的僑民居住在那裡。國際先驅論壇報在1925年報道,巴黎有美國醫院,美國圖書館,還有美國商會[24]很多美國作家對美國不滿,因為他們發現美國不像歐洲有那麼多的藝術自由。海明威在巴黎期間,他的朋友詹姆斯·喬伊斯創作的《尤利西斯》就在紐約遭禁並被焚毀。[25]

《太陽照常升起》的兩段題詞清楚地表達了小說的主題。第一個主題是對「迷惘的一代」這一格特魯德·斯泰因提出的用於指代一戰後一代人的名詞的隱喻[26][27]另一段題詞引用自《聖經》中的《傳道書》:「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甚麼益處呢。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28]海明威對他的編輯Max Perkins說,這本書的重點並不是描述「迷惘的一代」,而在於「地卻永遠長存」。他認為這部小說里的人物只是「受打擊了」,而不是「迷惘了」。[29]

海明威研究學者Wagner-Martin寫道,海明威希望這部小說能揭示更多道德方面的問題,因此他將小說題目從《慶典》改為《太陽照常升起》。本作可以被當作是一部講述厭倦生活的僑民故事的小說,也可以當作道德寓意的故事,講述主人公在不道德的世界裡堅持自身的道德。[30]

女性和愛情[編輯]

離過兩次婚的勃萊特·阿什利夫人代表着解放的新女性(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離婚在巴黎是普通而容易的事情)。詹姆斯·內格爾寫道,在勃萊特身上,海明威創造了二十世紀美國文學中最為迷人的女性之一。她性生活混亂,生活在巴黎的夜店與咖啡廳中。在潘普洛納她引發混亂:她出現之時,男人們飲酒鬥毆。她還勾引年輕的鬥牛士,成為了節日中的喀耳刻女神。批評家給予她各種不同的形容:複雜,難以捉摸,神秘。唐納德·戴克說海明威「以一種同情與反感之間微妙的平衡對待她」。她脆弱,寬容,獨立,海明威將她與書中其他不是娼妓就是專橫嘮叨的女人並置。

內格爾認為這本小說是一個悲劇。傑克和勃萊特之間的關係破裂,是因為他們的愛不能通過性結合而圓滿。因勃萊特而產生的衝突也破壞了傑克和羅伯特·科恩之間的友誼,而且她在潘普洛納的行為還影響了傑克在西班牙人之間那得來不易的聲譽。梅耶斯將勃萊特看作是一個想要沒有愛而性的女人,而傑克卻只能給她沒有性的愛。雖然勃萊特與許多男人上過床,但她愛的是傑克。達納·弗爾說儘管傑克有殘疾,勃萊特還是願意和傑克以一種「非傳統的性關係」在一起。其他的批評家如萊斯利·費德勒和妮娜·貝姆將她視作一個終極的蕩婦;費德勒將她看作是「海明威筆下『賤女人』最突出的例子」之一。當傑克說:「送一個姑娘與一個男人離開……現在又去把她帶回來,然後在電報上署上『愛你的』。」時,他感到了他們之間關係的苦澀。

批評家們以不同的方式來解釋傑克與勃萊特之間的關係。戴克表示,在羅梅羅離開而傑克在她的召喚之下到來之時,勃萊特在馬德里的行為反映了她的不道德。斯科特·唐納德森認為,海明威以這樣一種方式來表現傑克與勃萊特之間的關係——傑克知道「因為有勃萊特這個朋友他沒有付出什麼便得到一些東西,但他遲早要還清這筆賬的」。戴克提到勃萊特依靠傑克付錢乘火車從馬德里到聖塞瓦斯蒂安,與她的未婚夫邁克重新會合。在海明威刪掉的一段中,他讓傑克思考「不和這個女人上床,遂能更了解她」。在小說結尾處,雖然傑克愛着勃萊特,但當他在馬德里開始和勃萊特保持距離時,他似乎正經歷着轉變。雷納德認為傑克代表着「每個人」,在敘述過程中,他失去了他的榮譽,信念和希望。他將這本小說視作一出道德劇,傑克扮演着那個失去最多的人。

鬥牛,祭典和人性[編輯]

性別和男子漢氣概[編輯]

反猶太主義[編輯]

海明威被認為是反猶太主義者,他在小說中描述羅伯特·科恩所使用的語言就是一大體現。科恩常常被蔑稱為「猶太佬」[31],這個不討喜的猶太人是以哈羅德·勒布為原型的。

寫作風格[編輯]

海明威的小說以他樸素的語言而著名。

讀者反應[編輯]

注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Leff (1999), 51
  2. ^ Meyers (1985), 192
  3. ^ Wagner-Martin (1990), 1
  4. ^ Meyers (1985), 98–99
  5. ^ Meyers (1985), 117–119
  6. ^ 6.0 6.1 Balassi (1990), 128
  7. ^ 7.0 7.1 Nagel (1996), 89
  8. ^ Meyers (1985), 189
  9. ^ Balassi (1990), 132, 142, 146
  10. ^ Meyers (1985), 172
  11. ^ Baker (1972), 44
  12. ^ Mellow (1992), 338–340
  13. ^ Mellow (1992), 317–321
  14. ^ Baker (1972), 76, 30–34
  15. ^ The Torrents of Spring has little scholarly criticism as it is considered to be of less importance than Hemingway's subsequent work. See Oliver (1999), 330
  16. ^ Oliver (1999), 318
  17. ^ Mellow (1986), 334–336
  18. ^ Leff (1999), 75
  19. ^ White (1969), iv
  20. ^ "Books at Random Hou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andom House. Retrieved 31 May 2011.
  21. ^ Reynolds (1999), 154
  22. ^ McDowell, Edwin, "Hemingway's Status Revives Among Scholars and Reade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he New York Times(July 26, 1983). Retrieved 27 February 2011
  23. ^ "Hemingway books coming out in audio editio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SNBC.com(February 15, 2006). Retrieved 27 February 2011.
  24. ^ Reynolds (1990), 48–49
  25. ^ Oliver (1990), 316–318
  26. ^ Hemingway may have used the term as an early title for the novel, according to biographer James Mellow. The term originated from a remark in French made to Gertrude Stein by the owner of a garage, speaking of those who went to war: "C'est une gènèration perdue"(literally, "they are a lost generation"). See Mellow (1992), 309
  27. ^ Meyers (1985), 191
  28. ^ 传道书1:3–5, 圣经和合本. 
  29. ^ Baker (1972), 82
  30. ^ Wagner-Martin (1990), 6–9
  31. ^ Oliver (1999), 270

來源[編輯]

  • Aldridge, John W.(1990). "Afterthought on the Twenties and The Sun Also Rises". in Wagner-Martin, Linda (ed). New Essays on Sun Also Rises. New York: Cambridge UP. ISBN 0-521-30204-8
  • Baker, Carlos(1972). Hemingway: The Writer as Artist. Princeton: Princeton UP. ISBN 0-691-01305-5
  • Baker, Carlos (1987). "The Wastelanders". in Bloom, Harold (ed). Modern Critical Interpretations: Ernest Hemingway's "The Sun Also Rises". New York: Chelsea House. ISBN 1-55546-053-4
  • Balassi, William (1990). "Hemingway's Greatest Iceber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un Also Rises". in Barbour, James and Quirk, Tom (eds). Writing the American Classics. Chapel Hill: North Carolina UP. ISBN 0-8078-1896-8
  • Baym, Nina (1990). "Actually I Felt Sorry for the Lion". in Benson, Jackson J.(ed). New Critical Approaches to the Short Stories of Ernest Hemingway. Durham: Duke UP. ISBN 0-8223-1067-8
  • Beegel, Susan (1996). "Conclusion: The Critical Reputation". in Donaldson, Scott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rnest Hemingway. New York: Cambridge UP. ISBN 0-521-45479-X
  • Benson, Jackson (1989). "Ernest Hemingway: The Life as Fiction and the Fiction as Life". American Literature. 61(3): 354–358
  • Berman, Ronald (2011). Translating Modernism: Fitzgerald and Hemingway. Tuscaloosa: Alabama UP. ISBN 978-08173-5665-1
  • Bloom, Harold (1987). "Introduction". in Bloom, Harold (ed). Modern Critical Interpretations: Ernest Hemingway's "The Sun Also Rises". New York: Chelsea House. ISBN 1-55546-053-4
  • Bloom, Harold (2007). "Introduction". in Bloom, Harold (ed). Ernest Hemingway's "The Sun Also Rises". New York: Infobase Publishing. ISBN 0-7910-9359-X
  • Daiker, Donald (2009). "Lady Ashley, Pedro Romero and the Madrid Sequence of The Sun Also Rises". The Hemingway Review. 29(1): 73–86
  • Davidson, Cathy and Arnold (1990). "Decoding the Hemingway Hero in The Sun Also Rises". in Wagner-Martin, Linda (ed). New Essays on Sun Also Rises. New York: Cambridge UP. ISBN 0-521-30204-8
  • Djos, Matt (1995). "Alcoholism in Ernest Hemingway's The Sun Also Rises". The Hemingway Review. 14(2): 64–78
  • Donaldson, Scott (2002). "Hemingway's Morality of Compensation". in Wagner-Martin, Linda (ed). Ernest Hemingway's The Sun Also Rises: A Casebook. New York: Oxford UP. ISBN 0-19-514573-9
  • Elliot, Ira (1995). "Performance Art: Jake Barnes and Masculine Signification in The Sun Also Rises". American Literature. 63(1): 77–94
  • Fiedler, Leslie (1975). Love and Death in the American Novel. New York: Stein and Day. ISBN 0-8128-1799-0
  • Fore, Dana (2007). "Life Unworthy of Life? Masculinity, Disability, and Guilt in The Sun Also Rises. The Hemingway Review. 16(1): 75–88
  • Hemingway, Ernest (1926). The Sun Also Rises. New York: Scribner. 2006 edition. ISBN 0-7432-9733-4
  • Josephs, Allen (1987). "Torero: The Moral Axis of The Sun Also Rises". in Bloom, Harold (ed). Modern Critical Interpretations: Ernest Hemingway's "The Sun Also Rises". New York: Chelsea House. ISBN 1-55546-053-4
  • Kinnamon, Keneth (2002). "Hemingway, the Corrida, and Spain". in Wagner-Martin, Linda (ed). Ernest Hemingway's The Sun Also Rises: A Casebook. New York: Oxford UP. ISBN 0-19-514573-9
  • Knopf, Josephine (1987). "Meyer Wolfsheim and Robert Cohn: A Study of a Jew Type and Sterotype". in Bloom, Harold (ed). Modern Critical Interpretations: Ernest Hemingway's The Sun Also Rises". New York: Chelsea House. ISBN 1-55546-053-4
  • Leff, Leonard (1999). Hemingway and His Conspirators: Hollywood, Scribner's and the making of American Celebrity Culture.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ISBN 0-8476-8545-4
  • Mellow, James (1992). Hemingway: A Life Without Consequence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ISBN 0-395-37777-3
  • Meyers, Jeffrey (1985). Hemingway: A Biography. New York: Macmillan. ISBN 0-333-42126-4
  • Müller, Timo (2010). "The Uses of Authenticity: Hemingway and the Literary Field, 1926–1936".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33(1): 28–42
  • Nagel, James (1996). "Brett and the Other Women in The Sun Also Rises". in Donaldson, Scott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rnest Hemingway. New York: Cambridge UP. ISBN 0-521-45574-X
  • Oliver, Charles (1999). Ernest Hemingway A to Z: The Essential Reference to the Life and Work. New York: Checkmark Publishing. ISBN 0-8160-3467-2
  • Reynolds, Michael (1990). "Recoveri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 in Wagner-Martin, Linda (ed). New Essays on Sun Also Rises. New York: Cambridge UP. ISBN 0-521-30204-8
  • Reynolds, Michael (1999). Hemingway: The Final Years. New York: Norton. ISBN 0-393-32047-2
  • Reynolds, Michael (1989). Hemingway: The Paris Years. New York: Norton. ISBN 0-393-31879-6
  • Reynolds, Michael (1998). The Young Hemingway. New York: Norton. ISBN 0-393-31776-5
  • Svoboda, Frederic (1983). Hemingway & The Sun Also Rises: The Crafting of a Style. Lawrence: Kansas UP. ISBN 0-70-060228-3
  • Stoltzfus, Ben (2005). "Sartre, "Nada," and Hemingway's African Storie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42(3): 228–250
  • Trodd, Zoe (2007). "Hemingway's Camera Eye: The Problems of Language and an Interwar Politics of Form". The Hemingway Review. 26(2): 7–21
  • Wagner-Martin, Linda (2002). "Introduction". in Wagner-Martin, Linda (ed). Ernest Hemingway's The Sun Also Rises: A Casebook. New York: Oxford UP. ISBN 0-19-514573-9
  • Wagner-Martin, Linda (1990). "Introduction". in Wagner-Martin, Linda (ed). New Essays on Sun Also Rises. New York: Cambridge UP. ISBN 0-521-30204-8
  • White, William (1969). The Merrill Studies in The Sun Also Rises. Columbus: C. E. Merrill.
  • Young, Philip (1973). Ernest Hemingway. St. Paul: Minnesota UP. ISBN 0-8166-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