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條克公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預覽 1135.

安條克公國(存在於1098年~1268年),亦作安提阿公國,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期歐洲封建主在亞洲所建立的一個十字軍國家。其領土包括今日之土耳其敘利亞的各一部分,都城在西亞著名古城安條克

建立[編輯]

1097年,主要由意大利法國騎士組成的第一次十字軍侵入亞洲。由布洛涅的鮑德溫坦克雷德領導的部分騎士向小亞細亞東部移動,在那裡建立伊德薩伯國;而十字軍主力則繼續向南,並圍困穆斯林的重鎮安條克(所謂安條克之圍)。圍城從1097年10月開始,由塔蘭托伯爵博希蒙德領導。安條克城擁有超過四百座塔樓,防衛森嚴,難以攻破。圍城一直持續到冬天;缺乏給養的十字軍為求生存,開始吃他們的戰馬,甚至有傳說指出,他們會吃掉自己的同伴。

1098年6月3日,博希蒙德說服了一個名叫費魯茲的塔樓衛兵(此人曾是基督教徒)背叛他的穆斯林主人,放十字軍進城。緊接而來的是一場對城中穆斯林居民的大屠殺。四天後,摩蘇爾埃米爾卡布卡率穆斯林大軍殺到,攻占安條克的十字軍反被圍困在城內。拜占庭帝國皇帝阿歷克塞一世希望能夠藉助歐洲騎士從塞爾柱人手中奪回小亞細亞,因此向十字軍派來援軍;但他在聽說此事後,立即撤回了軍隊。

然而,在一位名叫彼得·巴塞洛繆的修士的幫助下,十字軍終靠一個傳說而獲勝。彼得·巴塞洛繆說他得到了使徒聖安德烈的啟示,得知那把曾經刺傷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主耶穌、並沾有聖血聖槍現在正埋藏在安條克城中一座教堂的底下。十字軍開始挖掘城中的聖彼得教堂,而聖槍被彼得·巴塞洛繆本人發現了。儘管此事很明顯是彼得·巴塞洛繆設計的,但是卻大幅提升了十字軍將士的士氣。新發現聖物的博希蒙德率軍與卡布卡決戰,十字軍由受到聖物的激勵而格外勇猛,最終出人意料地贏得了這場戰鬥。

在經過一場鬥爭之後,塔蘭托的博希蒙德和他所率領的諾曼人最終獲得了安條克的統治權,而博希蒙德更自封為安條克親王。為了保持安條克的獨立,博希蒙德拒絕接受拜占庭帝國所給予的任何稱號。同時,一種不明傳染病開始在十字軍中漫延。

早期歷史[編輯]

橙紅色部分是安條克公國

1100年,博希蒙德在與統治小亞細亞東北部的突厥人政權達尼什曼德王朝作戰時被俘,其侄坦克雷德成為安條克公國的攝政。坦克雷德大大擴張了安條克公國的領土,先後攻陷拜占庭帝國的城市塔爾蘇斯拉塔基亞。博希蒙德於1103年獲釋,1104年返回意大利,坦克雷德遂再任攝政。博希蒙德從意大利獲得了新的軍隊,並利用這些軍隊於1107年進攻拜占庭的巴爾幹省份;但是他於1108年在都拉斯敗北,阿歷克塞一世皇帝趁機強迫他簽訂了迪沃爾條約。根據此條約,博希蒙德象徵性地承認是拜占庭帝國的臣屬,並把一部分從塞爾柱人手中奪取的原拜占庭領土交還給帝國。博希蒙德在1111年死於義大利,未能回到東方。

阿歷克塞一世希望能完全收回被十字軍占據的亞洲領土。然而坦克雷德得到的黎波里伯國耶路撒冷王國的支持,堅決抵制皇帝的要求。實際上,坦克雷德是唯一一個在逗留君士坦丁堡時沒有向皇帝承諾歸還所取得土地的十字軍領袖。坦克雷德死於1112年,博希蒙德之子博希蒙德二世繼承親王之位,由坦克雷德的侄子薩萊諾的魯傑羅攝政。在魯傑羅領導下,安條克公國在1113年擋住了塞爾柱人的一次攻擊。

薩萊諾的魯傑羅死於1119年6月27日的塞爾邁達之役英語Battle of Ager Sanguinis(意為「血腥戰場」)。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二世成為安條克公國的攝政,直到1126年(雖然鮑德溫大部份時間都在阿勒頗當俘虜)。博希蒙德二世(他娶了鮑德溫的女兒愛麗斯)僅僅親政了4年;在他去世後,繼承王位者是他年幼的女兒安條克的科斯坦扎。鮑德溫二世重新攝政,直到他於1131年去世。此後攝政的權力屬於他的繼承者、耶路撒冷國王富爾克。科斯坦扎在1136年嫁給了一名法國冒險家普瓦捷的雷蒙

普瓦捷的雷蒙魯莽地發動了與拜占庭帝國的戰爭,進攻帝國東部的奇里乞亞行省,結果遭到約翰二世皇帝的迎頭痛擊。約翰二世在1138年攻入安條克並強迫雷蒙臣服,只是由於伊德薩伯爵喬治林二世的抵抗他才撤走。約翰二世決定征服所有十字軍國家(在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看來,天主教的十字軍也是異端),但他在1142年去世,沒有發動這種軍事行動。

後期歷史[編輯]

在突厥人的贊吉王朝敘利亞興起後,盛極一時的十字軍國家開始衰落。1144年,伊德薩重新被穆斯林征服,而安條克也被摩蘇爾的總督努爾丁進攻,公國的大部份東部領土都在這些攻擊中喪失。普瓦捷的雷蒙在1149年的大馬士革戰役中被殺。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三世成為雷蒙的遺孀科斯坦扎的攝政,直到她在1153年改嫁給沙蒂永的雷納德。雷納德很快因塞浦路斯與拜占庭發生糾紛,然而他已沒有力量抵抗帝國的壓力。終於在1156年,他向曼努埃爾一世皇帝求和,可是皇帝卻於1158年來到安條克對公國進行親自統治。從此直到1180年曼努埃爾一世去世,安條克公國實際上成為拜占庭帝國的附庸。

1160年雷納德成為穆斯林的階下囚,攝政之位落入安條克拉丁宗主教手中(雷納德再未返回安條克)。與此同時,曼努埃爾一世娶了科斯坦扎的女兒瑪麗亞。科斯坦扎在1163年被廢黜,其子博希蒙德三世繼承親王之位。博希蒙德三世在1164年的哈里姆戰役中被努爾丁俘虜,奧倫特河成為安條克與穆斯林統治的阿勒頗之間的永久邊界。博希蒙德三世於1165年獲釋返回安條克,他娶了曼努埃爾皇帝的一個侄女;曼努埃爾乘機說服他恢復了安條克的古老的東正教牧首職位。

1180年曼努埃爾一世皇帝死後,安條克失去了拜占庭軍隊的保護,而這些軍隊正是過去十二年間對抗阿拉丁的資本。1182年,出身安條克的拜占庭皇太后瑪麗亞被殺。只是依靠惟利是圖的義大利沿海城邦艦隊的幫助,安條克才在埃及蘇丹薩拉丁於1187年對耶路撒冷王國的征服中倖存。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期間,返回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殘餘部隊曾在安條克逗留,以埋葬他們淹死的皇帝腓特烈一世;但不論安條克還是的黎波里,在這次十字軍東征中都無明顯得益。博希蒙德三世之子博希蒙德四世在1194年的哈丁戰役之後成為的黎波里伯爵,而其長子雷蒙則迎娶了一位亞美尼亞的基督教公主為妻。博希蒙德三世最終去世於1201年。

博希蒙德三世之死引發了其安條克支系後代(由博希蒙德四世代表)與亞美尼亞支系後代(由博希蒙德三世之孫雷蒙·魯潘)之間的一場鬥爭。最後,安條克支系的博希蒙德四世於1201年取得王位,但雷蒙在1216年到1219年之間以敵對親王身份實際統治著公國。1233年博希蒙德四世去世,安條克由其子博希蒙德五世統治,並在第五次十字軍東征第六次十字軍東征第七次十字軍東征中擔任着無足輕重的小角色。

滅亡[編輯]

1254年博希蒙德六世與亞美尼亞公主西比拉結婚,以結束兩國之間長期的權力鬥爭;但在此時亞美尼亞較為強大,安條克則基本上成為其附庸。此時蒙古人征服大軍旭烈兀率領下,終於來到西亞。博希蒙德六世因其岳父亞美尼亞國王的關係,與蒙古人關係融洽;他甚至率領十字軍去與旭烈兀協同作戰,如參與巴格達之戰。但是在1260年,埃及馬木路克將領拜巴爾阿音札魯特戰役中打敗了旭烈兀的先鋒部隊,把蒙古人擋在了埃及之外,不久更將他們趕出敘利亞。拜巴爾不久自立為埃及蘇丹,開始致力於掃平整個敘利亞。1268年,拜巴爾終於征服安條克公國,整個北敘利亞此後均落入他的手裡。1291年,隨着阿卡的陷落,所有十字軍國家均告滅亡。而安條克親王這個頭銜則隨著的黎波里伯爵一系的滅絕傳給塞浦路斯國王家族,並成為不時賜予年輕王室成員的象徵爵位。

地理與人口[編輯]

安條克公國,即使在全盛時期,其領地也比伊德薩伯國耶路撒冷王國都要小。它在地中海東北角的地區發展,南鄰的黎波里伯國,東接伊德薩伯國,拜占庭帝國亞美尼亞王國在其西北,後兩者更成為公國仰仗的保護國。安條克城在12世紀大概有20,000名居民。居民中絕大部份都是亞美尼亞人東正教徒,也有少許住在城外的穆斯林。大部份留居的十字軍是原居於義大利南部的諾曼人,他們都是最早效忠於博希蒙德一世的人。雖然安條克在1100年曾設立拉丁天主教會的宗主教,但東正教和亞美尼亞教會還是當地居民信仰的最大宗。

歷代安條克親王[編輯]

實際統治者[編輯]

名義上的安條克親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 阿敏·馬魯夫著,彭廣愷譯,《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軍東征》,ISBN 957-290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