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蒂·史密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Patti Smith
2007年6月16日參加芬蘭搖滾音樂節
歌手
暱稱Patti Smith Group
出生派翠西亞·李·史密斯
(Patricia Lee Smith)

(1946-12-30) 1946年12月30日77歲)
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
職業創作歌手詩人記者
音樂類型龐克搖滾前龐克
演奏樂器歌唱吉他單簧管
出道地點美國芝加哥
活躍年代1974年–今
唱片公司阿日斯特唱片 (1975年–2002年)
哥倫比亞唱片 (2002年–今)
網站PattiSmith.net

派蒂·史密斯(英語:Patti Smith,1946年12月30日),美國詞曲作者和詩人

1975年,她的首張專輯《Horses》受到剛興起的龐克運動的影響。她將垮掉派詩歌表演和車庫樂隊搖滾結合在一起,因此被譽為「龐克搖滾桂冠詩人」(Punk's Poet Laureate)[1][2]和「龐克教母」(Godmother of Punk)[3] 。她將19世紀法國作詩法介紹給美國十幾歲的年輕人,同時她中性的公眾形象和非女性的語言風格挑戰着迪斯科時代。

史密斯最廣為人知的歌曲是她與布魯斯·斯普林斯廷一起創作的《Because the Night》(因為這夜),該歌曲在「Billboard Hot 100」排名第十三。2004年,《滾石雜誌》頒布的百位搖滾重要人物名單中,將史密斯列為第47位。[4]2007年,她被列入搖滾名人堂[5]她還獲得兩項葛萊美獎提名。[6]。2010年11月17日,她的回憶錄《只是孩子》(Just Kids)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

早期生活[編輯]

史密斯在伊利諾伊州芝加哥的林肯公園醫院出生[7],她於新澤西州伍德伯里度過了整個童年。[8]她的母親是一位耶和華見證人,因此她聲稱自己接受了很強的宗教教育和很好的《聖經》教育,但是在十幾歲時她覺得宗教太偏狹而放棄了宗教信仰,後來她寫了《Gloria》(格洛里亞)來描述這段經歷。[9]她的家庭並不富裕,史密斯不得不在一個工廠打工,她覺得這段時期非常痛苦。[10]1964年,史密斯高中畢業。

1967年,她離開了新澤西,搬到了紐約,在一家書店工作的時候遇見了攝影師羅伯特·梅普爾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梅普爾索普為她拍攝的照片成為帕蒂·史密斯樂隊唱片的封面,他們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誼直到梅普爾索普於1989年去世。1969年,史密斯和她妹妹琳達一起前往巴黎,開始街頭藝術行為藝術表演。當史密斯回到紐約後,她和梅普爾索普一起居住在切爾西旅館,他們經常去一些時髦的夜總會,如CBGB。1969年,她出現在傑基·柯蒂斯(Jackie Curtis)的戲劇作品《蕩婦》(Femme Fatale)中。作為聖馬可詩會的成員,70年代初期,她忙於繪畫、寫作並表演。她與艾倫·拉尼爾(Allen Lanier)合作,為他的專輯創作了一些歌曲,包括《Debbie Denise》、《Career of Evil》、《Fire of Unknown Origin》、《The Revenge of Vera Gemini》和《Shooting Shark》。這段時期,她還撰寫搖滾新聞,其中部分發表在搖滾雜誌《Creem》上。

生涯[編輯]

1974年-1979年:帕蒂·史密斯樂隊[編輯]

1974年,帕蒂·史密斯開始演出搖滾,最早和吉他手萊尼·凱(Lenny Kaye)一起合作,後來組建了整支樂隊,包括凱、吉他手伊凡·克拉爾(Ivan Kral)、鼓手傑伊·迪依·多爾蒂(Jay Dee Daugherty)和鋼琴手理查德·索爾(Richard Sohl)。1974年,在羅伯特·梅普爾索普的資助下,樂隊錄製了第一支單曲《Hey Joe/Piss Factory》。A面是標準的搖滾加上朗誦的片段,內容是關於被綁架的繼承人帕蒂·赫斯特(Patty Hearst)。[11]B面則描述了在工廠生產線工作期間無助且憤怒的史密斯的感受,她在一本偷來的書──19世紀法國詩人阿爾圖爾·蘭波的詩作《彩畫集》(Illuminations)中得到了心靈的拯救。

帕蒂·史密斯樂隊和阿日斯特唱片簽約,並在1975年發行了首張專輯《Horses》,製作人是從前地下絲絨樂隊的成員約翰·凱爾(John Cale)。專輯融和了搖滾,朋克搖滾和詩歌朗誦,被廣泛認為是搖滾史上重要的突破之一。專輯以翻唱范·莫里森(Van Morrison)的《Gloria》開始,而史密斯用獨特的嗓音唱出:「Jesus died for somebody's sins... but not mine.」(上帝因為某些人的過失而死去,不是我的。)這段歌詞是搖滾樂最著名的歌詞之一。而羅伯特·梅普爾索普為專輯封面攝製的簡單而純淨的照片也成為搖滾樂最經典的圖像。[12]

當帕蒂·史密斯樂隊在美國歐洲巡迴演出時,朋克開始流行。樂隊的第二張唱片《Radio Ethiopia》的聲音更加陰冷刺痛,不加修飾。該唱片相當沒有《Horses》受歡迎,評論不佳。但是其中的幾首歌曲,如《Pissing in a River》、《Pumping (My Heart)》和《Ain't It Strange》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史密斯至今仍然經常在音樂會表演這些曲目。1977年,在佛羅里達州坦帕演出時,史密斯很意外地從舞台上摔下來,幾塊頸椎骨骨折。這次受傷導致了很長時間的休息和物理治療,這段時間她不得不重新開始生活,也使她正快速上升的事業受挫。[13]

1970年代末期,帕蒂·史密斯樂隊還錄製另外兩張專輯。《Easter》是她商業上最成功的專輯,包含她與布魯斯·斯普林斯廷共同創作的單曲《Because the Night》(因為這夜),在「Billboard Hot 100」排名第十三。1978年7月27日,帕蒂·史密斯出現在《滾石雜誌》的封面上。[14]專輯《Wave》的銷售量相對低一些,其中收錄的歌曲《Frederick》和《Dancing Barefoot》都是電台熱播曲目。

1980年-1995年:沉寂[編輯]

在《Wave》發行之前,史密斯與長期合作者艾倫·拉尼爾分手,與底特律著名的搖滾樂隊MC5的前吉他手弗雷德·索尼克·史密斯(Fred Sonic Smith)相識,弗雷德與她一樣喜愛詩歌。當時盛傳的玩笑是她嫁給弗雷德就不需要改變她的姓。帕蒂和弗雷德育有一個兒子傑克森(Jackson)和一個女兒傑西(Jesse)。整個1980年代,帕蒂在音樂上出於半退休狀態,和她的家人一起居住在底特律北部。1988年,她發行了一張廣受好評的專輯《Dream of Life》。

1994年,弗雷德逝世。之後不久,帕蒂的哥哥托德(Todd)意外身亡。當她的兒子傑克森21歲的時候,史密斯決定搬回紐約。在她的丈夫和哥哥逝世後,她的好友R.E.M.樂隊成員邁克爾·斯普洛(Michael Stipe)和艾倫·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說服她重回音樂界。1995年12月,她與鮑勃·迪倫有一次短暫的巡迴演出。

1996年-今:復出[編輯]

流行文化[編輯]

政治表現[編輯]

帕蒂·史密斯是美國綠黨的積極支持者。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拉爾夫·納德是綠黨總統候選人。她帶領民眾在競選活動中演唱《People Have the Power》。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她名義上支持民主黨約翰·克里,返回寫作和錄製唱片的工作。布魯斯·斯普林斯廷則在競選活動中繼續表演她的作品《People Have the Power》。2004-05年冬季,她與納德一起巡迴演講,呼籲結束伊拉克戰爭,並彈劾總統喬治·沃克·布什

2006年9月,她在倫敦表演了兩首表示抗議的新作:《Qana》關於以色列空襲黎巴嫩小鎮卡納(Qana),《Without Chains》則關於美軍在關塔那摩灣的拘留營。史密斯說:

音樂作品[編輯]

文學作品[編輯]

  • 1972年:《Seventh Heaven
  • 1973年:《Witt
  • 1978年:《Babel
  • 1992年:《Woolgathering
  • 1994年:《Early Work
  • 1996年:《The Coral Sea
  • 1998年:《Patti Smith Complete
  • 2003年:《Strange Messenger
  • 2005年:《Auguries of Innocence

參考資料[編輯]

  1. ^ 《Talking With Punk Poet Laureate Patti Smit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滾石雜誌2004年4月30日發布,於2008年1月27日查閱。
  2. ^ 《明星檔案-帕蒂·史密斯》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騰訊娛樂,於2008年1月27日查閱。
  3. ^ 《Rolling Sto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於2008年1月27日查閱。
  4. ^ 《The Immortals: The First Fif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滾石雜誌2004年4月15日發布,於2008年1月27日查閱。
  5. ^ The New York Times, "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Backs New Membe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於2008年1月27日查閱。
  6. ^ 《Gramm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於2008年1月27日查閱。
  7. ^ 存档副本. [2020-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1). 
  8. ^ 《Arista Records boigraphy》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2-17.,於2008年1月27日查閱。
  9. ^ Robertson, Jessica,《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Patti Smith - 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2007 Induction》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5-16.,於2008年1月27日查閱。
  10. ^ 《AllMusicGuide biograph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於2008年1月27日查閱。
  11. ^ 《Hey Joe》歌詞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於2008年1月28日查閱。
  12. ^ 《Seventies' Greatest Album Cove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於2008年1月28日查閱。
  13. ^ 《Patti Smith chronolog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於2008年1月28日查閱。
  14. ^ 《Rolling Sto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於2008年1月28日查閱。
  15. ^ Manson, Shirley. The Immortals: The First Fifty. Rolling Stone. No. 946. April 15, 2004 [February 4,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9). 
  16. ^ Goddard, Simon. The Smiths: Songs That Saved Your Life 3rd. Reynolds & Hearn. 2006-05-01 [2014-04-08]. ISBN 1-905287-14-3. 
  17. ^ Hidros 3 (To Patti Smith). AllMusic. [2008-02-04]. 
  18. ^ Wenner, Jann. Bono Interview. Rolling Stone. No. 986. November 3, 2005 [February 15,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January 30, 2008). 
  19. ^ Lamb, Bill, KT Tunstall – Suddenly I See, Top40.About.Com. Retrieved October 26, 2007 Archived copy. [2009-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2). 
  20. ^ O'Brien, Glen; Fabian Baron, Drew Barrymore (Interviewer). Ellen Page. Interview (Peter Brant). March 2008, (March 2008). 
  21. ^ Courtney Love. Behind the Music. June 21, 2010. VH1. 
  22. ^ The lyrics to Hole's 1994 track "Violet" include the line: "And the sky was all violet / I want it again but violent, more violent". Smith's song "Kimberly" also includes the phrase "violent, violet sky".
  23. ^ Love, Courtney. "Fashion Faux Paus". Running Russell Simmons. November 20, 2010. Oxygen Network.
  24. ^ Patti Smith's Gloria inspired Madonna. Yahoo! News. 2012-04-17 [2012-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7). 
  25. ^ Larkin, Colin (編). Waterboys. The Encyclopedia of Popular Music. London: Omnium Press: 3818. 2011 [May 11, 2015]. ISBN 978-0-85712-595-8. 
  26. ^ Florence & The Machine, High As Hope album review: Calm after chaos. The Independent. [2018-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30). 
  27. ^ 27.0 27.1 27.2 27.3 Arthur, Deyva. Patti Smith reaffirms that people have the power. Volume 9 / Issue 2. Green Pages. 2005 [2008-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25). 
  28. ^ 28.0 28.1 History of Democracy Rising.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2012-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29. ^ 29.0 29.1 Jury, Louise. Patti Smith Rails Against Israel and US. The Independent (London: Independent Print Limited). 2006-09-09 [2008-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8). 
  30. ^ 30.0 30.1 "Qana" mp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PattiSmith.net
  31. ^ 31.0 31.1 "Without Chains" mp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PattiSmith.net
  32. ^ 32.0 32.1 Tayla, Alican; Çiğdem Öztürk, Yücel Göktürk. Bir Kamu Çalışanı Olarak. Roll (Istanbul, Turkey). November 2007, (123): 28. ISSN 1307-4628. 
  33. ^ 33.0 33.1 Macmillan: Five Years of My Life: An Innocent Man in Guantanamo Murat Kurnaz: Books. Us.macmillan.com. 2009-12-04 [2011-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6). 
  34. ^ 34.0 34.1 Jury, Louise. Jewish Pressure Drives Gaza Play Out of New York. The Independent (London: Independent Print Limited). 2006-03-25 [2009-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5). 
  35. ^ 35.0 35.1 Patti Smith – People Have The Power. 2009-06-18 [2019-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36. ^ 《Ann Demeulemeester》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1-22.,2006年1月29日發表,2008年1月29日查閱。
  37. ^ 《Patti Smith rails against Israel and US》,2008年1月29日查閱。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