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定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十三陵
定陵
定陵,2022年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所在北京市昌平區
坐標40°17′42″N 116°12′57″E / 40.29500°N 116.21583°E / 40.29500; 116.21583座標40°17′42″N 116°12′57″E / 40.29500°N 116.21583°E / 40.29500; 116.21583
分類古墓葬
時代
編號1-178
登錄1961年

明定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大峪山東麓,明十三陵之一,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年號萬曆)及其孝端顯皇后孝靖太后的合葬陵。

歷史[編輯]

興建[編輯]

陵寢建築始建於明朝萬曆十二年(1584年)十一月,萬曆十八年(1590年)六月竣工,歷時六年,耗銀800萬兩。陵墓建成時明神宗只有28歲,直到1620年才正式啟用,該陵墓閒置30年之久。[1]

入葬[編輯]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駕崩,享年58歲。同年九月上尊諡為「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十月三日葬定陵,廟號「神宗」。[1]

萬曆四十八年四月,孝端顯皇后王氏(明神宗元配)病故,諡「孝端」。萬曆四十八年八月,明光宗朱常洛繼位,上尊諡為「孝端貞恪莊惠仁明媲天毓聖顯皇后」。十月三日葬定陵。[1]

萬曆三十九年九月,皇貴妃王氏(明光宗生母)病故,諡「溫肅端靖純懿皇貴妃」。墳園建在天壽山陵區東井左側。萬曆四十八年八月初一,明光宗朱常洛即皇位,下詔追諡生母為皇太后,其禮未行,明光宗先於同年九月初一駕崩。明熹宗朱由校即位,方為王氏上尊諡為「孝靖溫懿敬讓貞慈參天胤聖皇太后」,遷葬定陵,並補充一些隨葬品。[1]

發掘[編輯]

明定陵開棺後的一瞬間(左為鄭振鐸,中為夏鼐)。

起自北京市副市長吳晗提出發掘長陵。1955年10月4日,郭沫若沈雁冰吳晗鄧拓范文瀾張蘇等人聯名提交《關於發掘明長陵的請示報告》給國務院秘書長習仲勛。報告轉給主管文化工作的國務院副總理陳毅,並呈報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文化部文物局局長鄭振鐸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夏鼐得知後認為條件不成熟,強烈反對貿然發掘,高層形成一場爭論。周恩來向毛澤東作了匯報,毛澤東點頭後,周恩來批下「原則同意」四字。長陵發掘委員會委員夏鼐負責發掘的技術指導,便讓其學生趙其昌(後任首都博物館館長)做前期調研。趙其昌帶探工在長陵未找到發掘線索。在向夏鼐、吳晗等人匯報後,經商討決定先試掘獻陵,積累經驗再發掘長陵。後來吳晗和夏鼐認為試掘獻陵對長陵的發掘參考價值不大,吳晗提議試掘永陵,遭夏鼐強烈反對,認為這與發掘長陵無異;試掘思陵,吳晗認為太小,是妃子墓改建。此後吳晗和夏鼐才想到定陵。楊仕、岳南合著的《定陵地下玄宮洞開記》認為,吳晗和夏鼐想到定陵的原因有二,「第一,定陵是十三陵中營建年代較晚的一個,地面建築保存得比較完整,將來修復起來也容易些。第二,萬曆是明朝統治時間最長的一個,做了48年皇帝,可能史料會多一些。」[2]

現狀與保護[編輯]

定陵玄宮(俗稱「地下宮殿」)是明十三陵中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被發掘的帝王陵寢。經國務院批准,1956年5月中旬開始以「探溝法」方式試掘,歷時一年,於1957年9月19日打開玄宮14噸重的大石門。其玄宮由前室、中室、後室、左配室、右配室組成,石條起券,前室前面有隧道券,總面積1195平方米,出土文物3000多件,1958年7月清理完成。1958年5月24日,萬曆開棺。1959年9月30日,就定陵原址建為「定陵博物館」,郭沫若題寫館名。同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1][3]

然而這卻是考古史上最沉重的教訓之一,由於技術水平落後,出土的大批文物無法保存,發掘出土的絲織品變硬腐化。鄭振鐸、夏鼐為此上書國務院,請求立即停止再批准發掘帝王陵墓的申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同意了他們的意見。定陵挖掘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自此成為中國考古界的定規。[4]

此外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定陵更遭到嚴重破壞,保存在定陵文物倉庫中的萬曆帝、后的屍骨被紅衛兵以「打倒地主階級的頭子萬曆」的口號被揪出。1966年8月24日,萬曆帝、后的三具遺骸以及一箱帝后畫像、資料照片等被抬到定陵博物館重門前的廣場上批鬥並焚毀。[2]

1956年起,定陵發掘出土明神宗、皇后的隨葬物品3000多件,此後這些出土文物一直保存在定陵地面上的幾排平房內,因為平房內不能做到恆溫恆濕,對文物造成很大破壞。2012年,十三陵斥資3000多萬元人民幣修建了建築面積2435平米的地下文物庫。2014年底,上述3000多件文物被轉移到地下文物庫內。[5][6]

建築[編輯]

明定陵中軸線鳥瞰圖,左東右西

明定陵坐西朝東,地面建築布局呈前方後圓,一說象徵「天圓地方」,但無實證。應為明孝陵明長陵近圓形寶城形制的延續(孝陵寶城為包砌自然山體而成,平面近似圓形可避免山澗洪水的正面沖刷)。定陵是明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園之一,規模僅次於明成祖長陵、明世宗永陵。地面建築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前有院落三進,後有寶城一座。主要建築自東到西有:[1]

  • 石橋:三座漢白玉石橋,並列位於碑亭以東。
  • 碑亭:內有無字碑。碑亭已毀。
    • 宰牲亭:位於外羅城之前左側。現已毀。
    • 祠祭署:位於外羅城之前左側。祠祭署前為門,中為公座(辦公用正廳),後為官舍。現已毀。
    • 神宮監:位於外羅城之前右側。神宮監有重門廳室,房屋300餘間。現已毀。
    • 神馬房:位於外羅城之前右側。現已毀。
  • 外羅城、宮門:陵宮總體布局也呈前方後圓。外羅城是陵園最外面的圍牆,將寶城、寶城前方所有院落圍繞在內。外羅城內面積約18萬平方米。清朝梁份《帝陵圖說》介紹外羅城:「鋪地牆基,其石皆文石,滑澤如新,微塵不能染。左右長垣琢為山水、花卉、龍鳳、麒麟、海馬、龜蛇之壯(狀),莫不宛然逼肖,真巧奪天工也。」又稱:「覆牆黃同瓦瓦,刻磚為斗拱,檐牙玲瓏嵌空,光瑩如玉石。甲申之變,寸寸毀之,而不能盡毀也。」外羅城僅前部正中設宮門一座,位於碑亭以西,是外羅城的正門,為陵寢第一道門。宮門為黃瓦朱扉,設券門三道。外羅城及宮門現已無存。
明定陵重門,目前為定陵博物館入口。
  • 重門:為陵寢第二道門,也是陵宮區圍牆的正門,現為定陵博物館正門。單檐歇山頂式,制如外羅城門。其左右各設隨牆式掖門一道。重門內的院落無建築,院落之前(外羅城之內)左側建有神廚三間,右側建有神庫三間。
  • 裬恩門:設在前牆之間,面闊五間(通闊26.47米),進深兩間(通深11.46米),一層須彌座式台基。台基上四周有石欄杆、龍鳳望柱頭及大小螭首。前後各設三出踏跺。現已毀。
  • 裬恩殿:重檐頂,面闊七間(通闊50.6米),進深五間(通深28.1米),一層須彌座式台基,台基上四周的圍欄雕飾同祾恩門。台基前出月台。月台前設三出踏跺,左右各設一出踏跺。棱恩殿有後門,故台基後亦設一出踏跺。其中,後一出踏跺及月台前中一出踏跺設御路石,刻有龍鳳戲珠(左升龍、右降鳳)及海水江涯圖案。祾恩殿左右各設一座隨牆式掖門。現已毀。
    • 南、北配殿:位於棱恩殿前南北兩側,現已毀。
  • 櫺星門:兩柱牌樓門,位於棱恩殿後。兩柱作出頭式,白石雕成、截面方形,頂部坐龍,前後戧石抱鼓。
  • 石几筵:一套,位於寶城前。由石供案和石供器組成。石供案為須彌座式,石供器由香爐(一座)、燭台(兩座)、花瓶(兩座)組成。形制如長陵、永陵等陵。
  • 寶城:定陵地下宮殿在地下27米處,規模宏大。墓室由5個極其高大寬敞的石築殿堂聯結組成;從進口到後牆長87米;前、中、後三殿和左右配殿有5重雕刻精美的石門。
  • 定陵衛的營房建於昌平城內。[1]

出土文物[編輯]

《定陵》(文物出版社1990版)發掘報告記載的定陵帝宮內文物,包括絲綢疋料、袍服、冠帶、佩飾、首飾、梳妝用品、金銀器、玉器、瓷器、琉璃器、金銀錠和各種錢幣、銅錫明器、漆木器、木俑、武器和儀仗、諡冊諡寶、壙志等,計約2648件。

  • 整疋衣料177匹,其中龍袍料53匹,整卷袍料124匹。
  • 絲織衣物及生活用品467件,其中各種袍服襖褲等385件,被褥34件,絲織生活用品(鞋、靴、襪等,包括孝靖皇后棺內衛生巾1條等)48件。
  • 冠10頂,其中冕冠2頂,金絲翼善冠1頂,烏紗翼善冠2頂(其中1頂在萬曆帝頭上),皮弁冠1頂,三龍二鳳冠1頂,九龍九鳳冠1頂,十二龍九鳳冠1頂,六龍三鳳冠1頂。
  • 革帶12條,佩飾7副14件,玉圭8件,金累絲珍珠霞帔2件。
  • 梳妝用具23件。
  • 首飾248件。金及金嵌珠寶首飾為主,另有少量銀首飾、銅首飾、烏木首飾。
  • 金器289件,其中金錠103錠,金餅1餅,金錢117枚。其餘為金酒注、金酒爵、金盤盞、金罐、金杯、金碗、金水壺、金漱盂、金水盆、金皂盒等生活用品
  • 銀器271件,多為壺、罐、盆、壺、杯等生活用品。另有銀錠65錠,銀餅1餅,鎏金銀錢192枚。
  • 銅器65件,其中生活用品5件,明器60件。
  • 錫器370件,少數為明器,其他多為生活用品。
  • 瓷器16件,琉璃器15件(一帝二後神座前的琉璃五供)。
  • 玉器51件,其中有金托玉爵、金托玉執壺、金托玉蓋碗等。另有玉料32件。
  • 石器(石寶座、石踏座、石五供、長明燈石座等)36件。
  • 寶石12包313塊,包括紅寶石、藍寶石、貓睛石、祖母綠等。珍珠4包,年久糟朽難以清點數量。
  • 念珠6串,其中4串為菩提子念珠,2串為琥珀念珠。
  • 漆器84件
  • 木器25件,多為抬運棺槨用的抬槓。
  • 木俑7箱,較完好的有248件。
  • 武器40件,其中鐵刀1件,箭34支,盔1頂,鐵鎧甲1領,箭袋2件。
  • 儀仗用品37件
  • 諡冊7件(木諡冊4件,錫諡冊3件),諡寶4件(包括孝靖皇后的皇貴妃諡寶),孝靖皇后皇貴妃壙志1件
  • 銅錢1712枚,多為萬曆通寶。
  • 聖髪和指甲3件,夾在綿紙中,放置於萬曆帝頭部兩側。
  • 蠟燭4支
  • 檀香3支
  • 白木香12公斤
  • 木炭2.5公斤,在孝靖皇后棺內靠近頭部,圓棒形
  • 紙錢,年久糟朽,數目難以清點,在孝靖皇后棺內

萬曆帝棺木材質為楠木,蓋、底、擋頭、側壁板均為整塊板材製成。外髹朱漆,無紋飾。前高后低,前寬後窄。棺蓋長3.34米,前寬1.48米,後寬1.35米。頭擋板高1.42米,足擋板高1.35米。外槨用松木板拼接製成,表面粗糙,未經加工直接施漆。孝端後棺槨與萬曆帝相同,楠木棺、松木槨,惟尺寸略小。孝靖後棺槨用松木製成,尺寸與孝端後棺槨接近。皆髹朱漆,無紋飾。

圖集[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