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旅行III:石破天驚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星際旅行III:石破天驚
Star Trek III: The Search for Spock
基本資料
導演倫納德·尼莫伊
監製哈維·貝內特
編劇哈維·貝內特
原著星際爭霸戰
主演見後表
配樂詹姆斯·霍納
攝影查爾斯·科雷爾英語Charles Correll (director)
剪輯羅伯特·F·沙格魯英語Robert F. Shugrue
製片商派拉蒙電影公司
片長105分鐘
產地 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1984年6月1日
發行商派拉蒙影業
預算$1700萬美元
票房$7647萬美元
前作與續作
前作星際旅行II:可汗怒吼
續作星際旅行IV:搶救未來

星際旅行III:石破天驚》(英語:Star Trek III: The Search for Spock),是一部由派拉蒙影業於1984年拍攝的電影,該部電影是《星際迷航科幻系列的第3部電影。在西方通常簡寫作「ST3:TSFS」或者「TSFS」。這部電影是三部曲的中篇:接續上部電影《可汗怒吼》,並由下一部電影《搶救未來》完結。

角色[編輯]

演員 角色
威廉·夏特納 詹姆斯·柯克上將
倫納德·尼莫伊 斯波克上校/聯邦星艦精進號電腦語音
德福雷斯特·凱利 倫納德·麥科伊中校(醫生)
詹姆斯·杜漢 蒙哥馬利·斯科特中校/上校
喬治·竹井 光·蘇魯中校
沃爾特·凱尼格 帕維爾·切科夫中校
尼切爾·尼科爾斯 烏乎拉中校
格雷斯·李·惠特尼 賈尼斯·蘭德中校
馬克·萊納德 沙瑞克大使
朱迪思·安德森 最高女祭司特拉(T'Lar)
梅里特·巴特里克 戴維·馬庫斯博士
羅賓·柯蒂斯 莎維可上尉
克里斯托弗·勞埃德 克林貢中校克魯格(Kruge)
約翰·拉洛奎特 克林貢大副馬爾茨(Maltz)
羅伯特·胡克斯 莫羅五星上將
詹姆斯·斯金 斯泰爾斯上校
卡爾·史蒂文 9歲時的斯波克
瓦迪亞·波滕扎 13歲時的斯波克
斯蒂芬·曼利 17歲時的斯波克
喬·戴維斯 25歲時的斯波克
弗蘭克·韋爾克 斯波克的尖叫聲(畫外音,未在片尾字幕中出現)
斯科特·麥金尼斯 阿德溫切爾(Adventure)先生
斯蒂芬·利斯卡 克林貢二副托格(Torg)

劇情概要[編輯]

2285年,在與可汗的戰鬥中損壞的聯邦星艦進取號,返回了地球的太空港以進行維修。柯克還在為斯波克的死感到悲傷。麥科伊醫生出現了種種異常的行為:如擅自闖入被封鎖的斯波克原來的艙房、胡言亂語等,最後他被送進了醫院進行精神檢查。斯科提被另分派到了聯邦星艦精進號星際艦隊指揮部對新形成的創世星下達了禁入令。柯克被告知,進取號即將除役。

斯波克的父親沙瑞克找到柯克並告訴他,斯波克的遺體必須返回瓦肯星,否則他的靈魂就不得安息。沙瑞克要求柯克必須回到創世星,尋回斯波克的遺棺並將它帶回瓦肯星——而斯波克臨死前與麥科伊進行了心靈融合,因此帶有斯波克靈魂的麥科伊也必須前往瓦肯星。

可是,星際艦隊拒絕讓陳舊的進取號離開太空港。從醫院出來後聽聞消息的麥科伊,企圖招募一艘飛船回到創世星。在與人爭吵時他被逮捕,但這並沒有影響到整個計劃:在柯克、斯科特、蘇魯烏乎拉切科夫的幫助下麥科伊順利逃脫,並一同登上了被廢棄的進取號。為了避免被追擊,斯科提還破壞了精進號的引擎。六名夥伴冒着毀掉畢生事業的風險,駕駛進取號航向創世星。

其間,克林貢人得知了創世計劃和創世星的消息。由於擔心聯邦將其改造為一種新式武器,克魯格船長率領一艘克林貢猛禽戰艦,去奪取或摧毀這一戰略性的武器。

聯邦星艦葛瑞森號上,戴維·馬庫斯博士與莎維可上尉在創世星的軌道上進行着科學觀測。他們很快便在地面上發現了生命形式,出於好奇心的驅使,他們倆傳送上了星球表面並發現了斯波克空蕩的遺棺。循着生命形式的讀數,他們發現了幼年斯波克的活體:成長速度奇快,但卻沒有意識或靈魂。

克林貢人在此時也抵達了創世星,他們摧毀了葛瑞森號並抓獲莎維可、馬庫斯和少年的斯波克作為人質。不一會,進取號也抵達穆塔拉星區(Mutara Sector),很快就被克魯格與他的一群克林貢戰士攻擊到癱瘓。由於克林貢人威脅將奪去人質的生命,柯克使用了一個計謀來重新掌控局勢,但並未成功。戴維·馬庫斯隨後被克林貢人殺害。由於沒有其他的選擇,柯克只得向克林貢人投降。柯克為了重新占據上風,冒死一搏啟動了進取號的自毀程序。進取號的船員隨後傳送上了創世星,目睹着進取號在一片亮光中毀滅,同時也捎帶上了克魯格大部分的戰士。

柯克最終與他的團隊從克林貢人手中營救了斯波克與莎維可,並在與克魯格的一對一戰鬥中殺死了他。由於創世星獨特的力量,斯波克的遺體得以重生,並隨着創世星衰老的速度迅速地成長。在離開不穩定的創世星時,斯波克剛好達到死亡前的年齡。在登上奪來的猛禽艦時,創世星開始了劇烈的爆炸。

在沙瑞克的庇護下,猛禽艦抵達了瓦肯星。在經歷了危險的「浮圖邦術」儀式後,斯波克的靈魂離開了麥科伊的意識回到了自己的身體中。儀式最終成功,復活的斯波克開始重新回憶他的過去與朋友。他問進取號的船員們,為什麼要冒着失去生命與毀掉事業的危險營救他;柯克告訴他,有些時候需要「犧牲大我,成全小我」(needs of the one outweigh the needs of the many)。[1]

製作[編輯]

導演[編輯]

在《星際旅行II:可汗怒吼》取得巨大成功後,派拉蒙邀請哈維·貝內特尼古拉斯·邁耶繼續為第三部電影出力。貝內特接受了邀請;邁耶則因對斯波克復活的劇情不感興趣而婉拒了邀請。最後,斯波克的扮演者倫納德·尼莫伊被確定為第三部電影的導演。[2]倫納德·尼莫伊後來也表示,在寫作劇本、拍攝場景、選擇角色的過程中,他與哈維·貝內特常常會有一些分歧,但他不能否認貝內特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3]

劇本[編輯]

哈維·貝內特談到,一本《星際旅行》愛好者雜誌上一首星迷所作的詩,給了他創作的靈感。這首詩用柯克的口吻寫道:「我離你而去,我為何這麼做?我一定會來找尋你,我的朋友。」後來劇情就圍繞柯克返回創世星,找尋斯波克的遺體展開。[2]在哈維·貝內特最初的故事大綱中,對作為反角羅慕倫人有大量濃墨重彩的描寫。但尼莫伊認為,克林貢人比羅慕倫人更適合作為進取號的對手,因此他建議哈維用克林貢人換掉羅慕倫人,貝內特很樂意地接受了這個建議。[2]

選角[編輯]

在《石破天驚》中,莎維可這個角色要比前作《可汗怒吼》占有更重的分量,但遺憾的是,帕拉蒙未能說服柯斯迪·艾黎繼續出演這一角色。柯斯迪·艾黎曾說,派拉蒙給她的片酬少於第二部電影,因此她認為派拉蒙並不是十分在意要讓她出演這個角色。最終,莎維可改由羅賓·柯蒂斯出演。[2]倫納德·尼莫伊起初建議由愛德華·詹姆斯·奧爾莫斯扮演克林貢指揮官克魯格中校的角色,但製片人哈維·貝內特與執行製片人加里·納爾迪諾否決了他的建議。後來,選擇了克里斯托弗·勞埃德扮演此角。[3]梅里特·巴特里克則再次出演柯克兒子戴維·馬庫斯一角。[3]

拍攝[編輯]

蘇魯的扮演者喬治·竹井曾建議哈維·貝內特,讓他改掉蘇魯被稱作「小個子」(Tiny)的場景:儘管蘇魯最後痛快地收拾掉了叫他「小個子」的人。喬治說:「蘇魯的影迷們從來不會把他視作小個子——蘇魯是一位英雄,他不能被叫做小個子。」貝內特同意並重拍了這段場景,但最後還是使用了「小個子」版本的膠片。喬治後來坦承,在重拍這個場景的要求上他有一些錯誤。[3]

進取號的毀滅[編輯]

在電影發行前,進取號會毀滅的消息已在憤怒的星迷間傳播,有猜想認為,可能是吉恩·羅登伯里泄露出去的。[3]

吉恩·羅登伯里解釋說,他更願意只看到進取號的碟型艙爆炸,而帶有曲速引擎的引擎艙則被保留下來。但他表示,其他的製片人更願意讓進取號的整體毀掉。[3]倫納德·尼莫伊也解釋說,他們不會讓進取號無意義地或僅為製造劇情的煽動效果而毀滅,而是因為劇情本就如此展開,任何改動都無濟於事。[3]

工業光魔再次為這部電影製作特效。它的製作人員肯·羅爾斯頓對讓巨型的進取號模型爆炸十分地感興趣,模型最初是由娛樂特技集團英語Entertainment Effects Group構建的。起初的計劃是摧毀掉舊的進取號,而讓進取號的船員在《星際旅行IV》中登上一艘精進級的星艦。但諷刺的是,憲法級進取號的模型被再次作為新的進取號-A使用。而精進級的進取號則出現在電視劇集《星際旅行:下一代》中,為約翰·哈里曼艦長統領的聯邦星艦進取號-B[3]

評價[編輯]

1985年,這部電影被提名為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但輸給了《回到未來》。同時也被提名為1985年度雨果獎最佳戲劇表演,但也未獲獎。[4]

這部電影在美國的票房收入為76,471,046美元,全世界的為87,000,000美元,略低於它的前作《可汗怒吼》。[5]

註解[編輯]

參考來源[編輯]

  1. ^ StarTrek.Com. 《石破天惊》剧情概要. 1984年6月1日 [2007年6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7月7日) (英語). 
  2. ^ 2.0 2.1 2.2 2.3 The Film Frontier. 星际旅行III:石破天惊——制作短记,第1页. [2007年6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2月20日) (英語).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The Film Frontier. 星际旅行III:石破天惊——制作短记,第2页. [2007年6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2月24日) (英語). 
  4. ^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 《星际旅行III:石破天惊》奖项. [2007年6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9日). 
  5. ^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 《星际旅行III:石破天惊》票房 / 商业收入. [2007年6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2月3日). 

參考資料[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