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三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火三角

火三角是一個簡單模型,能夠讓人知道一場發生所需要的成份,也是消防經常會用到的概念

「火三角」闡明了一場燃燒之規律,只有齊備以下三種元素:引火源可燃物助燃劑(多數情況下為氧氣),一場方能成功燃燒,缺一不可。因此只要把任何一種元素移除,這場就能成功撲滅。在自然環境中,如果上述三種元素的比例恰當,便可產生一場火災

燃料用盡,便會自行熄滅。當然,亦可以人手或化學方式將燃料分隔,使之熄滅。將燃料隔開是滅火的主要方法,於撲滅山林大火時此點尤其重要。

沒有足夠熱量,就不能產生及繼續燃燒。某幾類可以灑澆熄,因為以,水會轉化成水蒸氣,帶走熱量。但要留意,某些在遇時會加劇燃燒或蔓延開去。將正在燃燒燃料分開亦可有效降低熱量山林大火時,已經著火的樹木會被隔開或移離火場,轉移到沒有其他可燃物的地方。

火四面體[編輯]

火四面體

不過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發現用燃燒三角形來表示「無火燄燃燒」是確切的;但對於「有火燄燃燒」,因為燃燒過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分解物(游離基)作為中間體,作為鏈式反應。所以表示有火燄燃燒應增加一個必要條件──鏈式反應自由基,這樣就形成了燃燒四面體。

可燃物在燃燒前會裂解為簡單的分子,分子中的共價鍵在外界因素(如光、熱)的影響下,裂解而成化學活性非常強的原子或原子團──稱為游離基。有氫原子、氧原子及羥基等。

鏈式反應[編輯]

大多數的有火燄燃燒都存在著鏈式反應。當某種可燃物受熱時,它不僅會氣化,而且該可燃物的分子還會發生熱裂解作用,即它們在燃燒前會裂解為簡單分子,活性很強的游離基。由於游離基是一種高度活潑的化學形態,能與其他的游離基分子產生反應,而使燃燒持續下去,這就產生了燃燒鏈式反應

應用[編輯]

一場火災通過燃燒過程,其化學反應使之溫度更高並能持續下去,傳統的「火三角」能應用在不少火災上,但如果火災涉及到等活躍金屬燃燒,清除「火四面體」中的化學反應元素便能用得著,因單向此等火源,會使化學反應加劇,不但不能降溫,反使火源溫度更高,甚至會發生爆炸,因會使之引起放熱反應,釋出易燃氫氣。因此,此等火災需以切斷燃燒的連鎖反應來撲滅。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 《消防安全大使訓練講義》香港消防處,2008年6月第十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