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寧M1917重機槍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白朗寧M1917
類型重機槍
原產地 美國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17—1975年(美國)
參與戰爭/衝突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墨西哥革命
印度支那戰爭
國共內戰
韓戰
越戰
老撾內戰
柬埔寨內戰
古巴革命
柬越戰爭
寮泰邊境戰爭
中越邊境戰爭
生產歷史
研發者約翰·白朗寧
研發日期1917年
生產商西屋電氣
雷明登
柯爾特
製造數量128,369挺[1]
衍生型M1917A1
基本規格
重量47公斤
長度980毫米
槍管長度609毫米

子彈.30-06春田
口徑7.62毫米
槍機短行程後座作用式
發射模式全自動
射速450發/分鐘
600發/分鐘(M1917A1)
槍口初速853.6米/秒
最大射程900米
供彈方式250發布製彈鏈
瞄具機械瞄具

M1917重機槍是由美國輕武器設計師約翰·白朗寧John Browning)設計,美軍在一戰,二戰及韓戰中採用的重機槍,並有限延伸至越戰,同時它也被其他國家使用。它是一種班組操作,彈鏈供彈的水冷式重機槍,與同時期的M1919風冷中型機槍共同服役。美國陸軍將該型機槍作為級機槍使用同時也經常裝備於各種載具之上。M1917有兩種主要版本:服役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M1917型以及在此後服役的M1917A1型。前者的射速為450發/分鐘,而後者的射速最高可達到600發/分鐘。

發展沿革[編輯]

約翰·白朗寧的兒子試射白朗寧M1917

1900年6月19日,約翰·摩西·白朗寧提交了一份後座作用自動槍械的專利書,這個反衝式槍機的美國專利編號為678,937號;白朗寧通知美國軍械部他申請的新發明,但後者不感興趣,也沒有深入研究這個設計,故白朗寧擱置了這個武器的後續開發工作一段時間。[2] 1910年,白朗寧在其1900年槍械的基礎上精進設計,設計了一款水冷式機槍的原型。[3]雖然槍械運作可靠,白朗寧依舊稍微地更改了設計:將原本在側面的拋殼孔移到了底部、增加了減震器來緩解後座力、使用雙段式撞針替換了原本的擊錘,以及一些其它的微小改進。[4]但其基礎設計仍是1900年的版本。這個機槍設計在1916年底提交專利申請,不過這次美國政府扣住了這個申請;一旦編列專利號,政府有義務公佈專利的一切細節成為公眾性知識,而這些細節不僅是美國人,同時也會被其他外國人得知,在美國加入戰爭的氣氛日趨濃厚的1916年,一切有機會資敵的政策都被暫時中止。M1917機槍要在戰爭結束後的3個月才正式獲得美國專利認證,其編號為1,293,021。

M1917是一款水冷式重機槍,不過也製造過一些未安裝水冷套筒的實驗性版本;該型機槍的風冷式版本M1919隨後發展為一款中型機槍。和其它許多早期的機槍不同的是,M1917並未採用馬克沁機槍的肘節閉鎖。該槍的4.7公斤重量相較於同時期的其它重機槍(例如德製MG08以及英製維克斯機槍)來說較為輕便,同時性能也相當可靠。其與馬克沁以及維克斯重機槍僅有的幾個相似點包括:後座作用原理、T槽槍閂、彈鏈供彈、水冷卻以及前拋殼設計。其滑塊鎖閉機制有助降低重量與複雜度,這種方式在之前也由勃朗寧大量採用。彈鏈由左至右進行供彈,相比較馬克沁與維克斯來說彈鏈中的彈藥排列更緊密。

M1917採用短行程後座作用式原理運作,當射擊子彈時,子彈彈出的反作用力令槍管和槍管延伸部以及槍柱同時向後退,當後退了16毫米,槍管和槍管延伸部會停止後退,這時槍栓會開鎖而它會繼續後退去完成退出彈殼和拉彈鏈,之後它會被複進簧推向前從而把下一發子彈上膛。

起初,美國陸軍軍械部對這款水冷式機槍並不感興趣。這個態度直到1917年4月美國向德國宣戰而參加一戰才有所改變。當時美國陸軍的武器儲備中僅有1,100挺機槍,包括M1895柯爾特-白朗寧機槍馬克沁霍奇克斯M1909霍奇克斯M1914,其中大部分已經過時。[5]為此,美軍需要採用一種新型機槍參戰。白朗寧在同年5月於春田兵工廠進行了武器測試。[6]在測試中,武器在未出現任何故障的情況下先後兩次共擊發了40,000發子彈,它的可靠性給軍械部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軍械部仍懷疑量產品是否能夠維持相同品質。隨後,白朗寧以另一挺同型槍械完成測試,這次測試讓槍械持續射擊48分12秒,以循環射速計算至少擊發了21,000發子彈。[7]

在審查委員沒有異議下,美國陸軍隨即下訂,希望M1917成為美軍的主力重機槍;此時的M1917搭配彈藥為M1906 .30-06式150格令平底槍彈;白朗寧最初和柯特公司簽約授權該公司生產M1917重機槍,但柯特在開戰前已經得到英國授權生產維克斯機槍,產線滿載,柯特意識到沒有任何一間美國廠商可以獨立滿足急劇擴張的軍械需求,在1917年7月將生產專利供應給美國政府,由政府去統籌增加產能,同時柯特也在康乃狄克州梅里登設立新廠造槍;1917年9月,美國政府授權雷明登武器公司生產15,000挺M1917、新英格蘭的西屋電器生產另外20,000挺機槍的合約。但是量產計畫出現延誤,最早開始生產的廠商是西屋,在1918年2月開始進入量產;由於雷明登已經先行和俄羅斯帝國簽約提供槍械,因此產能轉換延遲直到1918年5月才開始換產M1917;截至1918年6月30日,西屋和雷明登僅分別生產了2,500挺與1,600挺,最早獲得授權的柯特則是到1918年6月工廠才進入營運狀態,還沒產出任何1挺量產槍。M1917量產步入軌道是在1918年夏季開始,到1918年停火協議簽訂前,西屋已量產30,150挺;雷明頓12,000挺;柯爾特600挺。[8]儘管美軍計畫換裝白朗寧重機槍,受制於生產數量侷限,迫使他們仍須採購外國槍械應急,因此美國遠征軍當時配備的主力重機槍還是法製8毫米霍奇克斯機槍

1926年,白朗寧重機槍的後瞄具得到改進,新標尺可同時用於新式M1型彈(172格令,艇尾型)和M1906彈。[9]該槍使用M1彈時最大射程達5,000米(5,500碼);使用M2型彈為3,200米(3,500碼)。後瞄具有兩種模式,分別可對地及對空。

服役歷史[編輯]

一次大戰期間在法國作戰的美軍士兵
硫磺島戰役期間,一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正以M1917向日軍開火

M1917雖然是為了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而採購,但廠商卻交付得太晚,數量也太少。因量產時程拖延,僅有約1,200挺M1917在1918年戰爭的最後兩個半月間交付到前線美軍,且多半是停戰後才配發到士兵手上。最典型的例子是當時臨時配屬於陸軍第2步兵師海軍陸戰隊第6機槍營英語6th Machine Gun Battalion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該營在停戰3天後(11月14日)才將M1914式機槍更換為M1917。[10]派往法國的美軍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單位裝備了M1917。在其餘的部隊中,從法國採購的機槍與柯爾特生產的維克斯機槍各佔一半。在戰爭中M1917的射速及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體現。但是在一戰中,其春田.30-06彈的射程僅有英法槍彈的一半。[11]

M1917A1在二戰中被美軍再次使用,主要彈藥是剛剛在戰前採用的M2型彈,包括穿甲彈曳光彈等特殊彈種。其中的一些被供應給英國地方軍使用,因為所有生產出來的維克斯機槍都要用來填補英軍在法國戰役中的物資損失。囿於M1917的重量及體積限制,它基本上用作固定防禦或者作為營團級單位的支援武器。根據美國陸軍1943年7月15日版步兵營編制(T/O&E 7-15),步兵營所下轄的一個重火力連(Infantry Heavy Weapons Company)下轄有兩個機槍排,每個排下轄兩個擁有兩個機槍班組的分排(Section),每個班組各裝備一挺M1917A1重機槍,因此一個步兵營編制內共擁有8挺M1917A1水冷式重機槍。[12] 在阿德默勒爾蒂島嶼上的莫莫特機場爭奪戰中,美國陸軍第5騎兵團(隸屬於第1騎兵師)的一名機槍手在一場夜戰中使用M1917射殺了數百名日軍士兵。在其後,一挺機槍放置在戰鬥位置用於紀念。[13]

參與韓戰的白朗寧M1917

韓戰中M1917再次服役。在朝鮮半島的寒冬環境下,其水冷套筒在溫度低於零度時便無法正常工作,美軍士兵有時需要用排尿增加水溫的方式來使它繼續運作。[14] 在1960年代末,M1917逐漸被7.62×51毫米NATO口徑的M60通用機槍所取代。

M1917機槍還被美國政府供應給南越使用。最後一批在美軍中服役的M1917部署在佐治亞州班寧堡,並被用於匍匐訓練。該型武器在20世紀後半葉繼續服役於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軍隊。其中的一些直到今天仍在被非正規武裝組織使用,因為其水冷的特性可以提供長時間的持續火力。

供彈箱[編輯]

M1917機槍使用一個可裝載250發子彈的木製彈箱供彈。早期的供彈箱具有一個傾斜盒角和皮質手柄。M1917A1的供彈箱盒角則為直角,頂部的手柄也改為了布製。

木製的供彈箱在二戰中於1942年5月6日開始被一次性金屬供彈箱取代。1945年6月20日,改進型M1A1供彈箱得到了採用。這款新式供彈箱具有一個彈簧負載的連接裝置將其更穩固地連接到機槍三腳架上,同時也改進了箱子的水密性能。在40年代晚期,M19供彈箱取代了之前的M1供彈箱。其改進型M19A1從50年代開始一直使用到現在。[15]

衍生型[編輯]

美軍型號[編輯]

M1917[編輯]

最初版的M1917由於機匣的設計問題而在戰場條件下會出現機槍底板開裂的問題。最初的解決辦法是用一個馬蹄鐵形的堅實金屬託固定在機匣的最後部。之後的修改則是把直角馬蹄鐵形金屬鉚接到側板和底板。這種改進的方法直到正規改進之前一直作為標準的方法。另外的一個問題則是可能由於過度用力而導致的側板突出問題。

M1917A1[編輯]

在30年代,裝備部開發了新型底板,其與側底板由凸緣加鉚釘結合。這一改進解決了原版本的機匣問題並且在之後的M1917與M1919系列中成為標準。M1917A1將後瞄具改進以適應新式槍彈同時取代了老式的後瞄具。頂蓋內安裝了一個加強的供彈爪軸臂,可使其承受將彈帶從地面拉至槍內的應力。岩島兵工廠在1943年開始生產全製冷卻套筒;這比之前的黃銅製套筒要更加堅固。鋼製的套筒可與之前的黃銅套筒互換,使得損壞或老舊的套筒可以得到維修。

該系列同時還有一些在戰爭期間不徹底的改進。機匣蓋的轉軸在1938年開始得到改進,並且在之後的M1919系列成為標準。一戰後改進的M1917沒有修改機匣蓋的鉸鏈銷,之後的M1917A1使用了一個改進的鉸鏈銷,可防止操作者在打開機匣蓋操作時,機匣蓋下落夾住其手。

M1918[編輯]

M1917的氣冷式航空機槍版本。在一戰期間開發,但服役時間較晚。在M1919服役之前是美軍航空機槍的主要型號。它有一根較重的槍管,但比M1917較為輕便。另有一種叫M1917M1的衍生型號。

美國以外衍生型號[編輯]

M1917曾被許多國家所採用,部份用戶也發展出了衍生型號。

三十節式重機槍[編輯]

中華民國生產的M1917衍生型,使用7.92×57毫米毛瑟彈

Ksp m/14-29 and ksp m/36[編輯]

Kulspruta m/14-29是M1917A1在瑞典的特許生產版本,主要被用作支援步兵作戰。其與原版最主要的差別在於使用 6.5×55毫米彈藥,同時具有一個鏟形握把並且以其取代了舊式m/14機槍的水冷套筒及三腳架。取代的原因是考慮到生產成本,因為30挺m/14的成本已足夠生產50挺勃朗寧重機槍。[16]

由於6.5毫米子彈對於長距離射擊以及對空效果不佳,故瑞典在1932年開發了更重型的8×63毫米m/32彈。採用新式彈藥也導致機槍的後坐力有所增加。隨後以一個彈簧負載的緩衝器(M1917所使用的放大版本)取代了之前的護板設計。原本的鏟形握把也被替換為與三腳架連接的機槍支架一體的握把。其三腳架裝有一個倍率5×25的光學瞄準鏡以及俯仰俯仰轉動控制器。優秀的減震性能以及三腳架的穩定性使得該型機槍被部份人認為「無疑是世上最精確的遠距離步槍口徑機槍」。[16][17]該型機槍同時有雙聯裝防空版本。右側機槍不安裝瞄具並從右側裝彈;左側機槍安裝有對空瞄準環,從左側裝彈。拉機柄設置在兩挺機槍中間,兩挺Ksp M/36保險與扳機相互獨立。防空型的三腳架加長了支架並且增加了固定鏈,可增加三腳架的穩定性。[16]雙聯裝版本也被用於其他場合,比如安裝於裝甲運兵車的車頂處。直至1966年以前,m/14-29和m/36機槍可通過更換槍管與槍栓等部件來實現6.5毫米與8毫米的彈藥更換。[16]

1966年後,大部分瑞典機槍被更換為7.62×51毫米NATO口徑。[17]部分舊式機槍則被繼續用作訓練,同時也是為了將過時的彈藥耗盡。[17]當這一任務完成後,所有機槍於70年代都被更換為7.62毫米口徑的槍管[17][18][19]該型機槍最終在1990年代退出現役。[17]

Ckm wz.30[編輯]

Ckm wz.30型機槍為波蘭未經授權製造的M1917型,使用7.92×57毫米毛瑟子彈。[20] 一些微小的改動包括使用新式的金屬瞄具(V形凹槽)、加長了尾部握把及簡化了槍械鎖閉機制以簡便槍管更換與操作,另外為了兼顧反步兵與防空用途而更新了底座、瞄具與把手。該型機槍產量大約為8,000挺。

M/29[編輯]

挪威版本的白朗寧M1917

M/29爲挪威版的M1917,使用7.92×57毫米毛瑟彈,在1929—1940年期間為挪威皇家陸軍的制式重機槍與防空機槍。[21][22]它取代了挪威國防軍先前裝備的霍奇克斯M1914重機槍。[22]在1940年4月9日納粹德國入侵挪威時總共有1,800挺在挪威軍隊服役。[23]該槍在挪威戰役期間表現良好,並經常作為挪威一線部隊唯一的重型武器使用。

商業型號[編輯]

柯爾特M1917與M1928
柯爾特出於商業目的而生產的M1917,同時也與阿根廷政府簽訂了生產改良版M1928的合同。
M1928具有一個手動保險,消焰器以及一具全景瞄準鏡。

M1917在中國[編輯]

中華民國除了裝備有仿製M1917的三十節式重機槍之外,1943年後也透過美國的租借法案獲得2,160挺美國原廠的M1917。這些正版機槍能夠跟三十節式共享零件,使用起來也和三十節式差不多,唯獨其使用的.30-06春田子彈卻不能與當時國民革命軍使用的7.92×57毫米毛瑟子彈通用,需要由美國提供,從而造成彈藥補給上的困難,而且當時也不存在過把這些M1917改膛至發射德式子彈的記載。

衍生型[編輯]

M1917A1

M1919為M1917的氣冷型,在一戰後採用,並曾參與二戰、韓戰和越戰等多場戰爭及武裝衝突。

流行文化[編輯]

在HBO的戰爭劇《血戰太平洋》第2集中,服役於陸戰隊第1師第7團的主角約翰·巴西隆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期間於亨德森機場附近駐守。在戰鬥場面中曾使用M1917對來襲的日軍士兵進行射擊。

在美商藝電旗下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戰地風雲1》中,M1917作為在第三個資料片《力挽狂瀾》中的支援兵單兵輕機槍登場。

使用國家[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 抗戰時期國軍輕兵器手冊,老戰友文化事業,ISBN986-80605-3-3
  • 二戰步兵武器,星光出版社,ISBN957-677-250-8

相關條目[編輯]

資料來源[編輯]

  1. ^ The Browning Model 1917 Water-Cooled Machine Gun. Small Arms Defense Journal. [2017-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8). 
  2. ^ US 678937,Browning, John M.,「Automatic Gun」,發表於June 19, 1900,發行於July 23, 1901 
  3. ^ Chinn, Part III, Full Automatic Machine Gun Development, Chapter 3, Browning Automatic Machine Guns, The Machine Gun I, Bureau of Ordnance, Department of the Navy: 173–181, 1951 , page 172.
  4. ^ Chinn (1951, p. 173)
  5. ^ Chinn (1951, pp. 173–174)
  6. ^ Chinn (1951, p. 176)
  7. ^ Chinn (1951, pp. 176–177)
  8. ^ Chinn (1951, p. 179)
  9. ^ Dunlap, Roy, Ordnance Went Up Front, Samworth Press (1948), p. 309
  10. ^ Curtis, Thomas J., History of the Sixth Machine Gun Battalion, Fourth Brigade, U.S. Marines, Second Division, and its Participation in the Great War, Neuwied on the Rhine, Germany, 1919, p. 59.
  11. ^ Hatcher, Julian S., Hatcher's Notebook third, Harrisburg, PA: Stackpole Books, 1962, ISBN 0-8117-0614-1, LCCN 62-12654 , p. 23
  12. ^ Niehorster, Leo. Infantry Heavy Weapons Company, Infantry Battalion, Infantry Regiment, Infantry Divisione. [2019-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4). 
  13. ^ Dunlap, Roy F., Ordnance Went Up Front, Samworth Press (1948), p. 310
  14. ^ Lowenherz, David H. The 50 Greatest Letters from America's Wars. New York: Crown,2002 p. 35.
  15. ^ Ordnance committee minutes number 18105, April 22, 1942
  16. ^ 16.0 16.1 16.2 16.3 Robert G. Segel on 11 September, 2012. [2017-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8).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Swedish Kulspruta m/3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orgottenweapons.com
  18. ^ Robert G. Segel (11 September 2012), Swedish Medium Machine Guns: Kulspruta M/36 LV DB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mall Arms Defense Journal, Vol. 4, No. 3
  19. ^ O. Janson The Swedish machineguns before 195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 ^ Morgan, Martin, The Forgotten Guns of D-Day, American Rifleman, 6 June 2014, The Wehrmacht also made good use of a captured water-cooled heavy machine gun in Normandy: the Ckm wz.30. Manufactured in Poland by Ciezki Karabin Maszynowy and chambered for the 7.92×57mm Mauser cartridge, the wz.30 was capable of laying down sustained fire in a way that air-cooled machine guns simply could not. ... The bitter irony is that Franz Gockel killed an unknown number of Americans on D-Day using an obscure Polish machine gun that was based on John M. Browning’s M1917 design. 
  21. ^ Bull, Stephen. World War II Winter and Mountain Warfare Tactics.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13: 20. ISBN 978-1-84908-712-4. 
  22. ^ 22.0 22.1 Mårtensson, Robert. Norwegian weapons – Infantry weapons. [2009-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6). 
  23. ^ Holm, Terje H. 1940 – igjen?. Oslo: Norwegian Armed Forces Museum. 1987: 26. ISBN 82-99116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