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漢朝單馬鐙,現存於原山西博物館。
蒙古型鬼紋馬鐙
元寇史料館
全套馬具:籠頭、韁繩、馬鞍和蹬

(英語:stirrup)是一個平底的環形物,用皮帶固定,懸掛於騎乘動物(主要是馬,也包括騾等馬科動物)上的兩邊,供騎者放置雙腳,也可以輔助騎者上下。使用鐙使騎者更容易在鞍上坐穩,也更容易控制馬匹,從而能夠解放雙手,在馬上做出各種動作,這使騎乘動物在交通、通信和軍事上開始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馬鐙[編輯]

馬鐙被認為創造和傳播現代文明的主要工具之一,其重要性有人[誰?]認為可以與車輪印刷術相提並論。馬鐙的使用還被一些歷史學家[誰?]認為導致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誕生。

目前世界存世最早的馬鐙實物,是1965年出土於中國遼寧北票馮素弗石槨墓中的雙馬鐙,相信比歐洲出土同一物件年份早300年以上,屬於世界發現追溯年代最早的雙馬鐙實物[1]

也有學者認為,馬鐙是由中亞的游牧民族薩爾馬提亞人於公元前1世紀發明,並很快傳給其他中亞民族。[2]此外,還有趾鐙、單鐙等類似馬鐙的物品,是否馬鐙的前身,也有爭議。

馬腳扣爭議[編輯]

馬鐙的起源至今仍無定論。有人[誰?]認為馬鐙的原始形式腳扣(環形物,可以塞入大腳趾)可能在公元前2世紀末的印度就已經出現,適合較熱氣候下光腳的騎者,但腳扣是否馬鐙的前身存在爭議。有人[誰?]認為,印度中央邦Junapani遺址出土的一對巨大的彎曲鐵條被認為是馬鐙,但存在爭議。

中國的馬鐙考古[編輯]

2004年11月,西安南郊出土了西漢大型宮廷壁畫,經過文物學者辨別,畫中人物已經使用了馬鐙。[3]

1993年在吉林市郊故夫余國境內的帽兒山墓地進行深入性發掘中在18號墓中出土了一副西漢初年的單馬鐙,用銅片夾裹木芯,以鉚釘綴合加固。這是中國出土年代較早的馬鐙,現藏於原山西博物館。

1966年在南京象山發現東晉琅琊王氏家族墓群,因文革考古人員被批鬥;1970年在周恩來支持下進行發掘在7號墓中出土了一件東晉永昌元年(322)裝雙鐙的陶馬,這件陶馬的雙鐙是已知最早的雙馬鐙。

1965年在遼寧北票西官營子發掘了北燕馮素弗墓,墓中出土了一副雙馬鐙形狀近似三角形角部渾圓在木芯外面包鑲着鎏金的銅片,這是最早的塗有顏色的雙馬鐙。

注釋[編輯]

外部參考[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