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也稱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馬克思在其著作《資本論》中闡述了該學說的基本觀點。馬克思研究了資本主義經濟學的理論和英國歷年的經濟統計資料,對資本主義經濟學理論進行了分析和批判。馬克思提出了剩餘價值理論,認為勞動的付出沒有得到同樣的回報,剩餘價值被沒有付出勞動的「資本」(資本階級)所剝削。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和產品的社會化必然會導致產生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解決的辦法只有實行計劃經濟

在西方國家,學術界習慣區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作為政治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被視為新古典主義經濟學之外的一種體系被人們研究,未必牽涉無產階級革命的必然性,或計劃經濟與自由市場孰優孰劣的問題[1][2]

基本觀念[編輯]

馬克思的主要經濟學著作是《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共三冊,馬克思在世時只出版第一冊,所餘由恩格斯整理出版。馬克思早期曾出版《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其內容大半被後來的《資本論》吸納。此外,馬克思準備《資本論》時的草稿後來也以《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為名出版,對於研究馬克思的方法論具有相當價值。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分析始於對商品的分析,《資本論》開頭第一句話就是:

簡言之,根據勞動價值學說,商品的價值決定於其中凝結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此外商品也具有使用價值交換價值,詳如後述。然而資本家購買的是工人的勞動力,而非工人實際付出的勞動量,是以商品中凝結的價值分成三份:

  • 生產資料的價值
  • 資本家支付的勞動價值
  • 資本家未支付的勞動價值

最後一項稱為剩餘價值。馬克思認為市場遮蓋了資本主義生產模式下的社會關係,這種顛倒被他稱作商品拜物教


使用價值[編輯]

使用價值是省略了所有者和所有權的換值或交換價值

比如,喝水與買水。喝水時一般只考慮水的使用價值,買水時考慮換值。當我們喝水的時候,是我們與外界環境相交換;當我們買水的時候,也是我們與外界環境相交換,不過這是與外界環境的某一個具體的子集相交換(比如,張三或李四)。我們喝的水是外界環境的水。當我們把外界環境連同外界環境的所有權一併省略時,就剩下水了。但是買水不同,買水不能省略所有者和所有權。因此說,用值或使用價值是省略了所有者和所有權的換值或交換價值。[3]

勞動二重性[編輯]

生產商品的勞動分為具體勞動抽象勞動二重屬性。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同一勞動的兩個方面,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創造商品的價值。正是由於抽象勞動這種同質的一般人類勞動在商品中的凝結,才形成了商品的價值,構成商品交換的基礎。

  • 具體勞動:抽象勞動的對稱。是在一定的勞動目的,操作方法,勞動對象,勞動手段和勞動結果下進行的勞動。
  • 抽象勞動:具體勞動的對稱。撇開勞動具體形式的一般無差別的人類生理學上的勞動耗費。

勞動對象[編輯]

勞動對象指勞動本身所對應的客體,比如耕作的土地,紡織的棉花等。包括兩大類。一是自然界的物質,即未經人類加工過的自然物。一是人類勞動加工過的,用做原材料的產品。

馬克思與古典經濟學[編輯]

馬克思的經濟學說以當時最著名的英國政治經濟學家為起點,其中包括了亞當·斯密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大衛·李嘉圖

斯密在《國富論》中主張市場經濟最重要的特徵是它容許生產力快速增長。斯密認為市場的茁壯刺激了分工,而這又反過來加強生產力。馬克思在這方面與斯密持同樣觀點。在《剩餘價值理論》中,馬克思說:「我們看到亞當·斯密在對剩餘價值及資本的分析上超越了重農主義……。根據他們的看法,只有一種特殊的勞動-農業勞動-創造剩餘價值。但是對於亞當·斯密,展現的卻是一般社會勞動-無論用途為何-的價值,這只是必要勞動的量。無論剩餘價值採取利潤、地租或利息的次級形式,都不外是這種勞動的一部分,由勞動物質條件的持有者在與活的勞動相交換時挪用。」

馬爾薩斯在《人口學原理》中主張人口增長是工資保持在最低生活所需的主因。馬克思發展了另一套工資理論。馬爾薩斯的理論是非歷史的,他僅假設了一種抽象的、放諸四海皆準的人口原理;馬克思則給出了資本主義多餘人口如何決定工資的理論,這些多餘人口的起因是經濟的,而非生物學的(馬爾薩斯的理論)。這套理論通常被稱為馬克思的產業後備軍理論。

李嘉圖發展了資本主義內部的分配理論,亦即關於社會的產出如何在各階級間分配的理論。這套理論的成熟形式存在於他的名著《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基於勞動價值理論,產品的價值等於其中凝結的勞動。而利潤源自社會的產出,工資與利潤成負相關──利潤的增加以工資降低為代價。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形式分析泰半建基於李嘉圖的理論。

批判[編輯]

弗拉基米爾·德米特里耶夫英語Vladimir Karpovich Dmitriev[4]拉迪斯勞斯·博特基威茨英語Ladislaus Bortkiewicz[5] 及後來的批評者都指出勞動價值理論與利潤率下降法則矛盾;而一旦這些錯誤被「修正」了,價格與利潤就不再由商品的成本及剩餘價值決定[6]。此外,置鹽定理表明:在真實工資不變的前提下,技術創新能提高利潤率[7]。不過此定理涉及較複雜的模型(斯拉法模型)與種種假設,在學界內仍有爭議;置鹽信雄本人認為,長期來看他的定理與利潤率下降律並不衝突。

從1970年代起,這些主張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引發許多爭議[8] 。例如 Andrew Kliman 就認為不必再試圖修正這套理論,也不值得再進行任何研究[9]。另一些學者,如保羅·斯威齊等人,則認為必須修正馬克思的經濟學理論。

從1980年起,時間性單一系統詮釋(Temporal Single System Interpretation)的支持者主張這些矛盾源於後人的錯誤解讀,他們認為一旦馬克思的理論被解讀為「時間的」、「單一的」,則先前一切矛盾都迎刃而解。某些屬於這派的學者還進一步主張,迄今一切針對馬克思經濟學的批判都只是詮釋問題[10]

馬克思經濟學說認為工人階級最終會取代所有階級成為唯一階級,導致階級的消亡,但是有反對者指出馬克思的理論僅僅涉及了階級的對立,並沒有解釋階級是如何產生和如何轉化的,反對者認為階級總會不停產生,是無法消亡的。然而, 階級的出現是社會的分工和社會的發展必然產生的產物,階級的出現本質也是由私有制導致的. 當社會發展時,代表經濟關係的方式將會改變,這主要是因為舊系統無法維持其自身的矛盾,尤其是在階級之間。新系統將取代舊系統,舊統治階級將被取代,這意味着那些代表舊制度中某些勞動分工的人,可以從新制度中獲利,並成為新階級。

對文學批評和翻譯學的影響[編輯]

馬克思的著作中(主要是《資本論》第一卷)提及的工業社會以及機械對人造成的傷害的大量案例被後現代主義者借用,成為後現代主義者消解工業文明元話語的依據之一。由此提出反對理性,讓人回歸真正的自由。

奧地利學派的觀點[編輯]

奧地利經濟學派的成員歐根·博姆-巴維克從另一方面提出批判。他主張《資本論》第一卷的價值理論與第三卷第九章的價格理論衝突,無法解釋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商品的價值如何轉變為平均價格。

奧地利經濟學派是第一群有系統地挑戰馬克思經濟學的學者,這一部份是受到針對經濟歷史學派方法學論戰影響,而奧地利經濟學派關心的貨幣資本景氣循環等問題也與《資本論》重疊。

當前發展[編輯]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並非出自馬克思一人之手。在馬克思過世後,許多人接手發展這套體系。在非主流經濟學的討論中,通常會納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在中國之外,歐美許多大學均有開設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課程,例如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河濱加州大學緬因大學新學院密蘇里州大學堪薩斯城分校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猶他大學英國利茲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德國不萊梅大學[11]、以及雪梨大學政治經濟學系[12]

專門探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西方期刊包括有 Capital and Clas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每月評論》與 《反思馬克思主義》 等等。

日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研究目前分成四個學派:正統派、宇野學派、市民社會派與數理化馬克思經濟學派。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 ^ The Neo-Marxian Schools. The New School. [2007-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29). 
  2. ^ Munro, John. Som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an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Toronto. [2007-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0). 
  3. ^ 《制度經濟學、主流經濟學、價值理論的融合》
  4. ^ V. K. Dmitriev, 1974 (1898), Economic Essays on Value, Competition and Uti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
  5. ^ Ladislaus von Bortkiewicz, 1952 (1906–1907), "Value and Price in the Marxian System",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apers 2, 5–60; Ladislaus von Bortkiewicz, 1984 (1907), "On the Correction of Marx’s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Third Volume of Capital". In Eugen von Böhm-Bawerk 1984 (1896),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Philadelphia: Orion Editions.
  6. ^ M. C. Howard and J. E. King. (1992) A History of Marxian Economics: Volume II, 1929–1990, chapter 12, sect. III.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7. ^ M. C. Howard and J. E. King. (1992) A History of Marxian Economics: Volume II, 1929–1990, chapter 7, sects. II-IV.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8. ^ See M. C. Howard and J. E. King, 1992, A History of Marxian Economics: Volume II, 1929–1990.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9. ^ Andrew Kliman, Reclaiming Marx's "Capital": A Refutation of the Myth of Inconsistency,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2007
  10. ^ Andrew Kliman, Reclaiming Marx's "Capital",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p. 208
  11. ^ School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HETecon.com. Retrieved on: August 23, 2007.
  12. ^ 存档副本. [2014-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5). . HETERODOX ECONOMICS GRADUATE PROGRAMS

來源[編輯]

書籍
  • J.E. Roemer (1987). "Marxian value analysis," 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v. 3, pp. 383-87.
  • Andrew Glyn (1987). "Marxist economics," 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v. 3, pp. 390-95.
  • Lenny Flank,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An Introduction to Marxist Economics', St Petersburg, Florida: Red and Black Publishers, 2007. ISBN 978-1-979-1813-9-9.
  • Thomas T. Sekine, The Dialectic of Capital. A Study of the Inner Logic of Capitalism, 2 volumes (preliminary edition), Tokyo 1986; ISBN 4-924750-44-9 (vol. 1), ISBN 4-924750-34-4 (vol. 2).

外部連結[編輯]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