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魅力長城,中華之魂

具體條目參見:中國

中國是個「占據着近千萬平方公里的空間,綿亙了數千年的漫長時間,已經創造和還將創造人類文化奇蹟的偉大存在。」 ——忻劍飛《世界的中國觀·序言》


中國,我最熱愛的國家,他飽經滄桑,是生我養我的沃土,我願意為偉大的中國付出自己的一切。——User:楓...秋絮 要發飆請找我:-) 11:42 2005年8月18日 (UTC)

中國與中華[編輯]

  • 简体中文:中国中华
  • 繁體中文:中國中華

中國:春秋時期的中國,只是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其他地區不算中國。以後中國的概念逐步擴大,到了長江流域、珠江流域,並且包括了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例如匈奴等民族建立的十六國,鮮卑人建立的北魏,到唐朝時已經被認為是中國的一部分了。

漢朝以及漢朝以前,中國有幾種說法,一是指京師,如《詩經·民勞》註:「中國,京師也。」;「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二是指漢民族所能夠直接統治的地區,如《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又如《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 三是指地理上的中原地區,如《三國志》:「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又如《史記·東越列傳》:「東甌請舉國徙中國」。

自漢朝以後,「中國」一詞的語義發生變化,民族的意義削弱,地理和政治意義加強。所以,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之後便以中國自居,如:《晉書》苻堅對其弟苻融言「劉禪可非漢之遺祚;然終為中國之所並」。

由於「中國」主要是地理、文化和政治概念,所以和民族的關係甚小。歷史上夏商周三代無不出自「蠻夷戎狄」,華夏族便是夷夏不斷融和的產物。五代時吳越王錢鏐臨終時要子孫「善事中國」,此「中國」是指沙陀族在中原建立的後唐。五代有三代(後唐、後晉、後漢)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新舊《五代史》都把他們視為正統,而把南方漢人政權放在次要地位,只稱梁、唐、晉、漢、周為中國,卻不稱南方立國的各漢族政權為中國,歐陽修在《新五代史·十國世家年譜》言「十國非中國之有也」。南宋時,女真控制中原地區,陳亮在上孝宗書中說,不能「置中國於度外」要經營荊襄「爭衡於中國」(其中的「中國」,前者指中原地區,後者指占據中原的金國),因此中國不僅是漢族的中國,也是各族人民的中國。

直到清朝後期,「中國」一詞已經有着3000年的使用歷史,一直只是作為一種代指性名詞來使用,不曾將「中國」兩字明確作為其政體的直接名稱。從清朝後期開始,清朝與西方國家交流時開始使用「中國」這個名稱,往往使用「中國」來稱呼自己。辛亥革命之後,中華民國成立,「中國」這一個稱謂正式成為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政治名詞。

中華:秦以前,華夏族稱自己的祖國為中國,秦以後,逐漸發展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因而又有「中華民族」的說法。「中」即中國,「華」是華夏族的簡稱。唐代韓亻屋詩:「中華地向邊城盡,外國雲從島上來」,已把「中華」和「外國」對用。中華民族是我國各民族的總稱。清朝以後,一直以中華為自己的國名,民國肇建後,更是將「中華」二字刻於中國國名之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也如此。

中國的別稱[編輯]

赤縣·神州:赤縣、神州之稱,最早見於《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其中提到戰國時齊國有個叫騶衍的人,他說:「中國名為赤縣神州。」後來人們就稱中國「赤縣神州」。但更多的是分開來用,或稱赤縣,或稱神州。

:古同「花」,引用為美麗而有光彩。對華的解釋,一種說法是古代中原地區的人們,自以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齊而華麗的文明地區,所以自稱作華。《左傳疏》:「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另一種說法是:「華」含有赤色之意。周朝人喜歡紅顏色,把紅顏色看做吉祥的象徵,所以就自稱作華。(也許,古人崇尚火,火有紅色光華,所以稱華。)還有一種說法,華是我國古稱華夏省簡而來。「華」作為中國的簡稱,歷史悠久。

諸華:由於周朝人自稱為華,所以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許多諸侯國,就稱作諸華。晉代杜預為《春秋左傳》作的注釋上說:「諸華,中國也。」

:在古代有「大」的含義。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是大禹建立的夏王朝,《史記·夏本紀》:「禹封國號為夏。」後來人們就常用「夏」來稱呼中國。

華夏:商朝時,由於實行了裕民政治,政治與文化都比以前有所進步,所以居住在中原地區的華夏族和南方、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都向商稱臣。華夏族是當時的主要民族,後來人們就把華夏作為中國的代稱。

諸夏:此稱類似「諸華」,開始是指華夏民族各諸侯國,以後用來稱呼中國。

中夏·方夏·函夏:都是有關中國的代稱。中夏,《後漢書》:「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此後,中夏即指中國。函夏,《漢書》:「以函夏之大漢兮,彼曾何足與比功。」晉朝張景陽《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謐寧。」方夏,《尚書》:「誕膺天命,以撫方夏。」註:「以撫綏四方中夏。」中夏即指中國。

禹城·禹跡·禹甸:相傳古代洪水滔天,大禹治水造福於世。據說,禹治水後,依山川形勢劃定九州,所以後世相沿稱中國為禹城、禹跡(禹治水足跡遍全國)、禹甸(「甸」在這裡是治理的意思)。

九州:源於大禹治水劃定九州的傳說。九州,相傳夏禹治水後,分中國為九州:冀、兗、青、荊、揚、梁、雍、徐、豫。《淮南子·地形》又載:中國古代設置九個州:神州、次州、戎州、兗州、冀州、台州、濟州、薄州、陽州。嗣後,九州便泛指中國。以九州之意派生演化而來的還有九域、九囿、九土、九區、九野。宋代繪製《九域圖》即中國地圖。唐詩有「月兒彎彎照九州」之句。

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據《漢書·鄭祀志》載:「禹牧九州之金,鑄九鼎,像九州。」

九區:晉朝衛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九區克咸,燕歌以詠。」

九域:《漢書》:「《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據宋朝《九域圖》、《九域志》,皆記全國各地的地理圖志。

八州:《漢書·許皇后傳》:「殊俗慕義,八州懷德。」

九囿:即九州:《通鑑外記》:「人皇氏作山川土地之勢財度為九州,謂之九囿。」

九土:即指九州。《國語》:「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

九野:謂九州也。《後漢書》「疆理九野」即指中國。

海內:《辭源》「四海」條註:古人以為中國周圍皆是海,所以把中國叫做海內,把外國叫做海外。《戰國策·秦策一》:「今欲並天下,凌萬乘,詘辭國,制海內。」《史記·高祖本紀》:「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中國在國外的叫法[編輯]

  • 英語:China
  • 阿拉伯語:الصين (as-sīn)
  • 布列塔尼語:Sina
  • 捷克語:Čína
  • 丹麥語:Kina
  • 荷蘭語:China
  • 世界語:Ĉinio, Ĉinujo, Ĥinujo
  • 芬蘭語:Kiina
  • 法語:Chine
  • 德語:China
  • 希臘語:Κίνα
  • 印地語:चीन (cīn)
  • 印尼語:China, Cina
  • 國際輔助語:China
  • 意大利語:Cina
  • 日語:中國 (ちゅうごく, chūgoku)
  • 韓語/朝鮮語:중국 [中國] (jungguk)
  • 馬來語:Tiongkok
  • 帕拉維語:čīnī
  • 波斯語:چين (čīn)
  • 波蘭語:Chiny
  • 葡萄牙語:China
  • 羅馬尼亞語:China
  • 梵語:चीन
  • 俄語:Китай (Kitay)
  • 斯洛文尼亞語:Kitajska
  • 西班牙語:China
  • 瑞典語:Kina
  • 土耳其語:Çini
  • 烏爾都語:چين (čīn)
  • 越南語:Trung quốc

中國的名稱考[編輯]

外語中的中國[編輯]

由於中國的絲綢對西方的影響,西方早期將中國叫做Seres,就是「絲」的音譯。目前拉丁語和意大利語仍使用從這個詞演變的Sino。英語和相當多的西方語言稱中國為China,據認為是來自「秦」的音譯。也有人認為China是來自於「茶」的音譯,有觀點認為「China」是來自瓷器的英文名稱china(瓷器也是中國古代對外輸出的重要產品)。但也很可能正相反,英文中的瓷器一詞china是從中國一詞China轉化來的。

在日語中,原來很少稱中國為「中國」而直呼唐宋明清,但日本也有一個叫做「中國」的地方。明治維新起,借用佛教經典中的稱呼「支那」來指稱中國,後來日本崛起超過中國,這種稱呼開始帶有侮辱性。現在的日本人稱中國為中國,支那海等在現在的日本已經演變稱日文名詞,已改用片假名拼寫。不過因為同樣使用漢字,一部分日本人認為「中國」或「中華」這些稱呼是在刻意讚美。

俄語稱中國為Китай,來源於「契丹」一詞,這是在蒙古人西征時學到的,而蒙古人所臣服的遼國在同中原的北宋對峙的一百餘年裡漢化非常快,主要是在服飾、禮俗和管理制度方面。現在所有被蒙古人西征過的民族大約有十幾個都稱中國為「契丹」:斯拉夫語國家(俄羅斯、烏克蘭、保加利亞等)稱中國為Khistankia;突厥語國家(中亞各國)稱中國為Kaitay, Kathay, Hatay, Katay;西亞國家(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等)稱中國為Katay, Khatay。拉丁語詞彙Cathay來自奧斯曼土耳其的Kathay一詞。

瓷器與中國[編輯]

在西方語言的很多語言中,比如英語、德語、西班牙語等,中國一詞都是用China來表示的,法語是Chine,伊朗語是Chin,阿拉伯語是as—Sin。這些都來自於一個詞根:Cina。在新疆出土的古粟特文的文獻中,Cina這個詞被用來稱呼漢人。中古梵文中也用這個詞稱呼中國。漢譯為"支那"。Cin/Cina當是外部世界對中國最古的稱呼。

China一詞如何進入英語,似乎還有爭議。有學者認為,這個詞最早指的不是瓷器,而是絲綢。絲綢的發明遠早於瓷器,也比瓷器便於運輸。瓷器大舉西傳還是在海上絲綢之路開通之後。因而,China早先指絲綢是可能的。根據1989年發行的第七版牛津英語詞典,16世紀葡萄牙人把瓷器帶到歐洲後,瓷器始稱為Chinaware,後簡稱China。由此看來,China(國名)在先,而China(器皿)是在後的。

這無疑是洋人對中國文化奇蹟的肯定和讚賞。正如古希臘羅馬的典籍中把中國成為Serice(漢譯:塞利斯,即絲國。)一樣。用發明命名的國家,婆娑世界有幾何?唯有China。


孰為「中國」?[編輯]

20世紀以前,「綿亙了數千年」的中國,委實是一個沒有國名的國家。18世紀法國學者窺奈說:「歐洲人稱這個帝國為China,中國人自己並不用此名。他們實則也沒有一個固定的國名。」17世紀末,彼得大帝派往清帝國的特使伊台斯則說,對中華帝國,鄰近的民族稱為Cina和Tsina,韃靼人稱為中國或漢,交趾稱為支那,日本人稱為唐,其他人則稱她為高亞。

專欄作家都人則用古漢語中的倒置結構,解釋中國一詞的起源。「中某」結構在古代,表示"在某之中"。《詩經》中有不少這樣的倒置現象。例如:"豈不思爾?中心是悼"。這裡的"中心",就是"心中"。這種倒置結構,在粵語、閩南語中有保留。例如稱公雞為雞公,客人為人客。由此推之,"中國"即"國中",即:國之中央,也就是國都。這是地理意義之上的中國。

秦亡項羽霸天下,封劉邦在漢水為漢王。此時,華夏與蠻夷戎狄的融合經秦代後,在又一個大一統的政權繼續下,此時應視為漢民族之稱之始。就是說,漢水之名與漢族之名當有淵源關係。但遲至北齊時代,才在文獻上有「漢子」、「漢家」等詞語的岀現。

中國一詞岀現之始就具有多義性。據台灣學者王爾敏的統計,在先秦古籍中,中國一詞岀現過172次,意指:或京師、或華夏、或周王室所分封諸國、或中原、或中華。以後隨歷史的發展,文獻中的記載各異,含義也隨之演變。

馮友蘭先生認為,中國一次在古代文化意義最甚,民族意義較少,國體意義尚無。新疆尼雅出土的漢代絲綢上,織岀了鮮艷奪目的"五星岀東方利中國"的八個大字。這裡的中國顯然不是對國體的所指。

歷史有時是殘酷的。國體意義上的中文中國一次,第一次正式啟用,竟然是在中國近代史最恥辱的一頁,1842年《南京條約》上。這不能不是對中國數千年來"朕即國家"的家天下王朝制度的衝擊。


「回唐山去!」[編輯]

馮承鈞先生說:世界對中國的稱呼,「最古曰Cina(支那),隨後曰Tabgac(拓跋),最後則曰契丹Kitai,凡三變。」這三變中的量變來自蠻族之名。這證明中華民族歷史上是多種民族融合而成的。這三變的名稱並沒有被中國人的先民用來自稱。華夏、九州、赤縣、神州、中華、中土、唐山等,才是先民用來有着共同意指的自稱。

中國人明白,「神舟」不僅是「Divine Boat」,而且還是「神州」的諧音。秦字成了China和Cina的詞源,是因為秦帝國的影響。強大的唐帝國聲譽海外。《明史·外國真臘傳》載:「唐人者,諸藩稱華人之稱也。凡海外諸國盡然。」華人在海外聚居地稱唐人街,老華僑惦記的是要「回唐山去」。1940年台灣抗日誌士岀版的《台灣先鋒》寫道:「『回唐山去』,從前是現在也是台灣五百萬民眾的口頭禪。」不管後來中國朝代如何變更,改變不了日本人對中國的稱呼。可見唐文化對日本影響之深。

支那與震旦[編輯]

支那震旦,同為出口轉內銷的對中國的稱呼,支那一詞源於古代印度,梵文把中國稱為चीन,讀作Čīn,就是的意思,東晉翻譯家帛屍黎密多羅說:「此名與支那皆為秦字的對音。」可見強悍的秦朝對周邊國家的巨大影響。梵文還稱中國為चीनीस्थान,轉寫成拉丁字母為Čīnīsthān,前邊的चीनी(Čīnī)為秦的對音,後邊的स्थान(sthān)在梵文中的意思是地區或國家,現代漢語一般譯為斯坦,故此,चीनीस्थान可以意譯為秦地。唐朝時的佛經用音譯一般譯為震旦,也偶有譯為真丹,脂那,支那等等,但後邊的幾種譯法在佛經中也不通用。《易·說卦》曰:「震,東方也。」震旦,即:東方之光。多少世紀以來,支那和震旦一樣是對中國的溢美之稱,梁啓超曾稱呼自己為支那少年。

明治以前,支那一詞只是偶爾在日語中岀現,那是對唐土(もろこし,Morokoshi)的美稱。甲午戰爭後,在「日本勝利,支那敗北」的狂呼中,和清國奴(ちゃんころ,chankoro)一起,「支那」成為日本人對中國人最下作的稱呼。從此「支那」成了中國恥辱的代名詞。

抗戰勝利後,進入東京的中國代表團以命令的方式通知日本外務省,「支那」一詞不許再使用。日本外務省不得不下達通知說,「查支那之稱呼素為中華民國所厭惡者,今後不必細問根由,一律不得使用該國所厭惡之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