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世界政策德語Weltpolitik)是德國在19世紀末的外交政策,用以取代早前現實政治(德語:Realpolitik)之大陸政策。此策具有侵略性,令德國與其他歐洲國家屢次發生衝突,間接導致很多強國之間的外交危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近因之一。

歷史[編輯]

根據世界政策,德國要尋找「太陽下的一席之地」,借建立一個殖民帝國,與其工業實力相稱、與其他強國一較高下。值得注意的是,德國爭取擴建德意志帝國海軍,企圖超越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鑑於英國作為一個島國,其生存依賴保持海上力量優勢,以維持國土安全及海上補給路線,故德國之海軍擴張惹來英國的忌憚,於是,這引起兩國爭相建造無畏艦,造成軍備競賽

在很多方面,德國民族主義的自然發展,在當時大大影響德國歷史進程,而世界政策正是其中一個產物。以往,民族主義只支持建立統一德國。德國統一後,支持者進一步想提升德國的國際地位,認為必須建立殖民帝國。當時社會達爾文主義盛行,適者生存之論被認為適用於國家以至個人。如果一個國家不思進取,一定會變衰弱,最後滅亡。這種論調引致德國更具野心,去追求世界政策所代表着的擴張主義

為了應付德國的崛起,英國與她長期爭奪殖民地的法國帝俄達成友好協定,共同制衡企圖爭霸的德國。如此,歐洲兩大敵對陣營鼎足而立:由英、法、俄組成的三國協約與德、組成的三國同盟。因此,如果任何兩個強國發生衝突,將很容易波及其他強國,無論是基於盟國協定或是錯誤的估計。最明顯的例子,是發生在1914年7月和8月的薩拉熱窩事件。德國支持奧匈帝國抵抗俄羅斯;她又採取一早擬定好的施里芬計劃,計劃通過永久中立的比利時迅速入侵法國,於是引起英國以正義理由參戰,以保衛1839年簽訂的倫敦條約(保證比利時的獨立)。這樣具侵略性的策略,造成外交死結,令戰爭無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