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湖區城市群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五大湖區城市群
美國及加拿大大都市圈
芝加哥
芝加哥
多倫多
多倫多
底特律
底特律
坐標:41°N 85°W / 41°N 85°W / 41; -85
國家 美國
 加拿大
 伊利諾州
 印第安納州
 愛荷華州
 堪薩斯州
 肯塔基州
 密芝根州
 明尼蘇達州
 密蘇里州
 紐約州
 俄亥俄州
 賓夕凡尼亞州
 西維珍尼亞州
 威斯康星州
 安大略省
 魁北克省
人口
 • 總計85,011,531[1]
五大湖區城市群

五大湖區城市群(英語:Great Lakes Megalopolis)是由一群位於北美洲,圍繞五大湖區的城市群。這些城市主要位於美國中西部加拿大南安大略,以及賓夕凡尼亞州紐約州魁北克。這個地區延伸自密爾沃基芝加哥走廊至底特律多倫多走廊,並且包括水牛城辛辛那提克利夫蘭哥倫布代頓伊利大急流城印第安納波利斯路易維爾渥太華闊德城羅徹斯特以及托萊多,並直抵匹茲堡堪薩斯城。據統計,該地區的人口為59,144,461人,並預計會於2025年上升至6,500萬人。截至2012年,五大湖區城市群的最大城市為芝加哥,而增長速度最快的城市則為多倫多。多倫多亦是城市群第二大城市。[2][3]

概念歷史[編輯]

美國的新興大都市圈地圖

五大湖區城市群在西歐國家以芝-匹城市帶(法語:ChiPitts)而聞名,這一概念源自1961年法國地理學讓·戈特曼在《城市帶:城市化的美國東北海岸》(Megalopolis: The Urbanized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的說法,他將將五大湖區城市群描述為一個新興的特大城市群。作者還設想了美國城市群的發展:波士頓華盛頓特區波士頓-華盛頓城市帶、從芝加哥匹茲堡的芝-匹城市帶,以及三藩市-聖地牙哥城市帶[4]

於1965年,赫爾曼·卡恩猜測了未來三個特大城市群於2000年的情況[5]。於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期間,由城市規劃師和建築師康斯坦丁·度薩迪寫作的書、研究和報告,均指出五大湖區城市群擁有增長潛力。[6]度薩迪亦指出底特律是城市群的心臟地帶。[6]

維珍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的大都會研究所指出五大湖區城市群的發展「超越其他大都市帶」,並將之歸納為美國十個主要城市群的其中之一[7]。人們預測未來幾十年的全國一半的人口增長和三分之二的經濟增長都依靠五大湖區城市群。而美國2050項目亦將五大湖區城市群歸納為美國十一個主要城市群的其中之一。[2][A]

經濟[編輯]

若把五大湖地區看作一個獨立的經濟體系,它將會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該地區生產總值達4.5萬億美元,與日本大致相當。。五大湖擁有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地表淡水,而其湖岸線總長度為10,210英里(17,017公里)。每年在大湖區上運送的貨物都超過200萬噸。[8][9][10][11][12][13]

旅遊業亦是五大湖地區其中一個重要的經濟因素。其中的大湖巡航聯盟更向客船提供由美加聯合企業擁有的港口,以及航過聖勞倫斯航道的權利。[14]

交通[編輯]

芝加哥-明尼阿波利斯/聖保羅走廊

這條走廊佔據了大都市的西北邊緣。 它佔據了伊利諾州北部、威斯康星州南部和明尼蘇達州東部的部分地區。94號州際公路和美鐵帝國建設者號連結這一走廊。

芝加哥-聖路易走廊

55號州際公路、美鐵林肯號德州之鷹號伊利諾伊人號及伊利諾水道將這一走廊連結起來,著名的66號公路亦經過這一走廊。

芝加哥-印第安納波利斯-辛辛那提走廊

65號州際公路從芝加哥地區向東南延伸至印第安納波利斯74號州際公路從那裏穿過辛辛那提。 美鐵紅雀號國會特快號將這一走廊連結起來。

芝加哥-水牛城-羅徹斯特走廊

90號州際公路美鐵湖濱特快大致平行穿過大都市的核心區域,從芝加哥到克利夫蘭,途經印第安納州南本德和俄亥俄州托萊多,然後進入包括紐約州水牛城和羅徹斯特在內的東部邊緣地區。 美鐵還有一條從克利夫蘭到匹茲堡的客運鐵路線,與76號州際公路大致平行。主要水路偏離從芝加哥到底特律的陸路以北。 它沿密芝根湖向北,向東穿過麥基諾水道,然後向南沿休倫湖、聖克萊爾河和聖克萊爾湖到達底特律河。

芝加哥-底特律走廊

94號州際公路比90號州際公路更靠北,穿過芝加哥以東的大都市核心區。它從那裏延伸到溫莎-魁北克城市走廊的西端,途徑卡拉馬祖、安娜堡、底特律和休倫港。這條州際高速公路也與美鐵藍水號狼獾號平行。

溫莎-魁北克走廊

溫莎-魁北克市走廊位於五大湖區大都市的東北邊緣。 更廣泛的特大區域的整個加拿大部分有時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特大城市。 主要高速公路包括安大略省的高速401和417,它們分別與魁北克省的高速20和高速40相連。

人口中心[編輯]

排名 地區 州份/
照片 CSA/CMA
2009年人口統計
2025年
人口估計[15][16][17]
2009年-2025年
人口上升估計
1 芝加哥 伊利諾伊州 9,804,845 10,935,100 1,130,255
2 多倫多 安大略省 5,741,400 7,408,000 1,666,600
3 底特律 密芝根州 5,327,764 6,191,000 863,236
4 蒙特利爾 魁北克省 3,859,300 4,246,931 387,631
5 明尼阿波利斯—聖保羅都會區 明尼蘇達州-威斯康星州 3,604,460 4,031,000 426,540
6 聖路易斯 密蘇里州 2,892,874 3,049,000 156,126
7 克利夫蘭 俄亥俄州 2,891,988 3,172,000 280,012
8 匹茲堡 賓夕凡尼亞州 2,445,117 2,868,818 367,299
9 辛辛那提 俄亥俄州 2,214,954 2,448,000 233,046
10 印第安納波利斯 印地安納州 2,064,870 2,406,000 341,130
11 堪薩斯城 密蘇里州 2,035,334 2,035,334 0
12 哥倫布 俄亥俄州 2,031,229 2,446,450 415,221
13 密爾沃基 威斯康星州 1,760,268 1,913,000 157,732
14 渥太華 - 加蒂諾 安大略省-魁北克省 1,451,415 1,596,556 145,141
15 路易維爾 肯塔基州 1,395,634 1,602,456 206,822
16 大急流城 密芝根州 1,327,366 1,530,000 202,634
17 水牛城 紐約州 1,203,493 1,040,400 -163,093
18 羅徹斯特 紐約州 1,149,653 1,078,600 -71,053
19 代頓 俄亥俄州 1,066,261 1,066,261 0
20 哈密爾頓 安大略省 740,200 954,858 214,658
21 托萊多 俄亥俄州 672,220 672,220 0
22 麥迪遜 威斯康星州 628,947 820,483 191,563
23 蘭辛 密芝根州 523,609 547,325 23,716
24 滑鐵盧區 安大略省 492,400 635,196 142,796
25 倫敦 安大略省 492,200 634,938 142,738
26 羅克福德 伊利諾伊州 455,595 499,400 43,805
27 韋恩堡 印地安納州 414,315 414,315 0
28 尼亞加拉區 安大略省 404,400 521,676 117,276
29 闊德城 伊利諾伊州-愛阿華州 379,690 405,892 26,202
30 奧沙華 安大略省 356,177 419,067 62,890
31 溫莎 安大略省 330,900 426,861 95,961
32 伊利 賓夕凡尼亞州 280,985 N/A N/A
五大湖區城市群主要城市 美國─加拿大 59 ,781,623 65 ,735, 336 6 ,234, 698

參考[編輯]

  1. ^ Great Lakes States 2020. [2020-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2). 
  2. ^ 2.0 2.1 America 2050: Megaregions: Great Lak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gional Plan Association.
  3. ^ Regional Plan Association (2008). America 2050: An Infrastructure Vision for 21st Century America. New York, NY: 區域規劃協會
  4. ^ Megalopolis: The Urbanized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 Jean Gottmann
  5. ^ Bell, Daniel; Stephen Richards Graubard. Toward the year 2000: work in progress. MIT Press. 1997: 87. ISBN 0-262-52237-3. 
  6. ^ 6.0 6.1 Cities: Capital for the New Megalopoli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Time magazine, November 4, 1966. Retrieved on July 16, 2010.
  7. ^ MegaCensusReport.indd (PDF). [2012-12-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3-27). 
  8. ^ About Our Great Lakes -Great Lakes Basin Facts- NOAA Great Lake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ab (GLERL). Glerl.noaa.gov. [2012-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8). 
  9. ^ Economy of the Great Lakes Region. Great-lakes.net. 2012-04-13 [2012-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4). 
  10. ^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January 2009).Great Lakes Navigation System: Economic Strength to the N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1. ^ Our lakes fac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OAA.
  12. ^ Economy of the Great Lakes Region. Great-lakes.net. 2012-04-13 [2012-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5). 
  13. ^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January 2009).Great Lakes Navigation System: Economic Strength to the N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4. ^ Great Lakes Cruising Coalition. [2012-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9). 
  15. ^ Federation for American Immigration Reform. [2012-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7). 
  16. ^ Ontario Population Projections Update. [2012-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17. ^ Institut de la statistique Quebec. [2012-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12-07). 

座標41°N 85°W / 41°N 85°W / 41;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