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柏格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enri-Louis Bergson
柏格森畫像(J.E. Blanche繪,1891年)
出生1859年10月18日
法國巴黎
逝世1941年1月4日
法國巴黎
獎項 諾貝爾文學獎 (1927)
時代19-20世紀
地區法國哲學家
學派歐陸哲學
生命哲學
直覺主義
主要領域
形而上學, 認識論, 哲學心理學, 生命哲學, 語言哲學, 數學哲學, 美學
著名思想
綿延純粹記憶創化論生命衝力開放社會

亨利·柏格森(法語:Henri Bergson法語發音:[ɑ̃ʁi bɛʁksɔn];1859年10月18日—1941年1月4日),法國哲學家,以優美的文筆和具豐富吸引力的思想著稱。1928年,以《創造進化論》獲得1927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

生平[編輯]

1859年10月18日出生於巴黎,父母皆為猶太人。早在大學預科學校求學時,他就對古典文學和自然科學發生興趣;考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後,在同屆學生中間,他顯示出文學與數學上的獨創性和卓越的才能。1888年他在《論意識材料的直接來源》論文中充分發揮了他的思想。1889年他以文學博士學位畢業於高等師範學校,1900年起被委任為法蘭西學院哲學教授。柏格森於1913年赴英、美講學,並任英國精神學會主席。1914年成為法蘭西學術院院士。1919年他返回法國,進入法蘭西語言科學院。此後從事國際事務和政治活動的研究。

儘管教廷於1914年將柏格森的三本著作《論意識材料的直接來源》《物質與記憶》《創化論》列入禁書目錄[1] 但他在晚年曾有意皈依天主教。他在1937年2月7日的遺囑中寫道:「我的思想總是使我更接近於天主教,在其中我看到了對猶太教的完美補充。」[2]但他至死未受洗禮,原因是1930年代納粹興起,反猶主義再度盛行,他不願拋棄被迫害的猶太同胞。1940年法國被納粹擊敗並佔領後,所有佔領區內的猶太人都必須向警察局登記個人資料,柏格森在他的個人資料卡片上寫下自己身分的關鍵字:「學者。哲學家。諾貝爾獎得主。猶太人。」[3]柏格森於1941年1月4日因支氣管炎逝世。依照遺願,喪禮上由天主教神父誦念禱文。

思想[編輯]

以「創化論」之說,強調創造與進化並不相斥,因為宇宙是一個「生命衝力」在運作,一切都是有活力的。他反對科學上的機械論,心理學上的決定論與理想主義。

他認為人的生命是意識之「綿延」或意識之流,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成因果關係的小單位;「綿延」是自由的創造意識,其向上的運動創造精神,也創造生命的形式,因此生物的進化過程也就是意識的創造過程,而物質則是「綿延」停滯或削弱的結果,「綿延」也是一種心理過程,是離開物質的沒有相對靜止的絕對運動。

他對道德宗教的看法,亦主張超越僵化的形式與教條,走向主體的生命活力與普遍之愛。

哲學思想[編輯]

柏格森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斯賓諾莎康德的影響。普羅提諾亦對柏格森有所影響。

對柏格森有所影響的,亦包括同時代的不少思想家,例如赫伯特·斯賓塞,威廉·詹姆士, Lachelier, Ravaisson,此外還有科學家,藝術家,神秘主義者。

柏格森哲學的主要概念包括:la durée, l'intuition, l'élan vital,以及les rapports entre l'âme et le corps.

在歷程的實在觀點發展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是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亨利·柏格森的哲學主張「綿延」( durée ) 觀念,即變遷的實在。他認為不只事物的性質會變遷 (藍色的事物變成紅色,年輕的事物變老),生命本身的物質也會變遷;此外,他也認為概念是靜態與片面的。當我們試着分析事物時,就扭曲並改變了事物;採取某一個觀點,放棄另一個觀點;凍結事物的時間卻未能理解事物的發展,即事物的「生命」。分析必然無法令人滿意,因為事物存在着無限的角度與無盡的片刻。

亨利·柏格森是伯特蘭·羅素邏輯原子論及其分析方法的競爭對手,即使只是間接對手。不過,與伯特蘭·羅素其他對手不同是,亨利·柏格森不只是改變了分析方法,還堅持哲學應該完全拒絕分析。他告訴我們,形而上學是「免除特徵」的學科,因此,形而上學家處於必須表達「無法表達之物」的困窘立場。此外,亨利·柏格森不只反對簡單事實、簡單事物與偵暺感官作用的觀念,也反對哲學含有事實、事物與感官作用的觀念。他的基本本體論是變遷本體論,其對象不是事物或事物性質的變遷,而是變遷本身,變遷自成一個整體。

主要作品[編輯]

作品的中譯[編輯]

  • 張東蓀/編纂,《創化論》,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20年。
  • 張東蓀/譯,《物質與記憶》,出版地不詳:商務印書館,1921年。
  • 潘梓年/譯,《時間與意志自由》,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27年、2007年複印本。
  • 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譯,《柏格森(1927)》,台北市:九華出版,1981年。
  • 王珍麗等人/譯,《創造進化論》,長沙市:湖南人民,1989年。
  • 徐繼曾/譯,《笑:論滑稽的意義》,台北市:商鼎發行,1992年。
  • 瞿世英/譯,《柏格森形而上學與進化哲學》,台北市:正文,1993年。
  • 吳士棟/譯,《時間與自由意志》,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7年、2009年。
  • 蕭聿/譯,《材料與記憶》,北京市:華夏出版社,1999年。
  • 蕭聿/譯,《創造進化論》,北京市:華夏出版社,1999年。
  • 王作虹、成窮/譯,《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 樂愛國/譯,《笑與滑稽》,廣州市:廣東人民,2000年。
  • 陳聖生/譯,《生命與記憶:柏格森書信選》,北京市:經濟日報,2001年。
  • 姜志輝/譯,《創造進化論》,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4年。
  • 徐繼曾/譯,《笑》,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5年。
  • 王作虹、成窮/譯,《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貴陽市:貴州人民,2007年。

相關書籍[編輯]

繁體本:

  • 尤昭良/著,《塞尚與柏格森》,宜高文化,2003年。

簡體本:

  • 尚傑/著,《歸隱之路:20世紀法國哲學的蹤跡》,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康得與柏格森解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 吳先伍/著,《現代性追求與批評─柏格森與中國近代哲學》,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 王理平/著,《差異與綿延─柏格森哲學及其當代命運》,人民出版社,2007年。

參考資料[編輯]

  1. ^ Search Beacon for Freedom of Expression search for Bergson. [2019-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2. ^ Quoted in: Zolli, Eugenio. Before the Dawn. Ignatius Press. 2008: 89 [1954] [2019-10-04]. ISBN 978-1-58617-28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3. ^ Gilbert, Martin. The Second World War: A Complete History (p. 129). Rosetta Books. Kindle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