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蘭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座標46°20′N 129°34′E / 46.333°N 129.567°E / 46.333; 129.567

依蘭縣
依蘭縣的地理位置
依蘭縣的地理位置
坐標:46°18′54″N 129°33′23″E / 46.315°N 129.55626°E / 46.315; 129.55626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設立1913年
下級行政區
列表
政府
 • 縣委書記尹承雲
面積
 • 總計4,616 平方公里(1,782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
 • 總計25.83萬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154800
電話區號0451
氣候大陸性季風氣候
年均溫3.3攝氏度 ℃
年降水500毫米毫米
行政區劃代碼230123
本地生產總值¥75億
網站依蘭縣政府網

依蘭縣中華人民共和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哈爾濱市東北部,坐落於三江平原之上。依蘭是滿族祖居地之一。也是清室祖宗發祥重地。依蘭是滿語(滿語ᡳᠯᠠᠨ
ᡥᠠᠯᠠ
穆麟德轉寫ilan hala),漢譯為「三姓」,現取其音譯名稱。縣人民政府駐通河街418號。古稱五國城宋徽宗趙佶在金天會十三年(1135年)時,於該地駕崩。

歷史[編輯]

1892年的中國東北地圖

依蘭縣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活動,唐代開始設治,建鐵利府,遼代改為五國頭城[1],五國頭城就是金國用來囚禁宋徽宗宋欽宗,以及宋高宗生母韋氏的地方。而滿洲覺羅氏的發源地也是黑龍江依蘭縣。 按《滿洲氏族通譜》,努爾哈赤原本姓覺羅。

宋徽宗趙佶,北宋第八位皇帝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兵臨城下,二年國亡被俘北上,金天會十三年(1135年)因病亡於此地,終年52歲。

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三姓(依蘭)築城,設「三姓協領衙門」[2]。1731年12月(雍正九年十一月),增設三姓副都統鎮守地方,第二年3月任命愛新覺羅七十五為副都統,轄區包括了黑龍江中下流域、松花江中下流域、烏蘇里江流域和庫頁島。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吉林將軍上奏光緒:「三姓一城,為吉江門戶,又為松花、牡丹兩江匯流東下之區,地多沃壤,戶口殷繁。」,請求設立府治。1906年2月15日(清光緒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光緒帝批准了吉林將軍的請求,改設三姓為「依蘭府」,隸於濱江關道。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1913年,中華民國政府將依蘭府改為依蘭縣。1914年6月,又將將東北路道改名為依蘭道,將依蘭縣併入依蘭道。[2]1929年2月,民國政府撤銷依蘭道。將其轄區併入吉林省直轄,為二等縣[3][4]

1945年-1949年,依蘭縣屬合江省管轄

九一八事變後,依蘭縣起初隸屬於吉林省,1934年滿洲政府實行了「省公署官制」,將東北劃為了十四省,依蘭縣被劃歸為三江省轄下。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依蘭縣被劃歸為合江省轄下。1947年春,國民政府公佈了「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原依蘭縣轄下的土龍山、宏克力、三道通劃出,建立了依東縣、雙河縣和刁翎縣,拆分了依蘭縣。1948年6月,又將此四縣重新合併為依蘭縣。1949年5月,合江省被撤銷,依蘭縣劃歸松江省。1954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黑龍江省、松江省兩省合併,依蘭縣改為黑龍江省管轄,併入合江專區。1985年1月合江專區被撤銷,依蘭縣劃入佳木斯市。1991年4月1日,依蘭縣改為哈爾濱市轄下。[5]

人口[編輯]

清朝初期,現今為依蘭縣的三姓擁有百餘戶赫哲族居民。1929年2月,依蘭道被撤銷,取而代之的依蘭縣時有人口16.4萬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於1953年進行了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全縣人口達11.7萬人。1992年末全縣總人口為36.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為11.5萬人,除漢族外,擁有滿族回族朝鮮族共計兩萬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2010年依蘭縣總人口為38萬8319人[5]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依蘭縣常住人口為258345人[6]

地理[編輯]

依蘭縣隸屬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市東北部,地處三江平原的西部。依蘭縣南北寬75公里,東北臨佳木斯市, 東臨樺南縣, 東南臨勃利縣,南臨林口縣,西部與方正縣通河縣僻壤,西北為鐵力市,北為伊春市。依蘭縣總面積4,672餘平方千米,其中有耕地90萬餘畝、林地260萬餘畝、水域18萬餘畝[7]

地貌[編輯]

依蘭縣地層為前寒武系中元古界黑龍江群,屬於黑龍江省東部地區新華夏系第二隆起帶,此區域地質活動較為強烈,分為東西向和北東向,也是典型的盆地式半丘陵、半山區地帶。依蘭縣四面環山,其中三面為張廣才嶺完達山脈,北部則為小興安嶺余脈,四面圍繞的山峰均為海拔150米以上。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蘭河這四條江河流經縣境[8]

氣候[編輯]

依蘭縣位於中緯度的歐亞大陸東部,屬於大陸性季風氣候。依蘭縣四季分明,季節間變化明顯,夏季多雨且炎熱,冬季寒冷乾燥,春冬較長、夏秋較短。依蘭縣年均日照2500小時,平均氣溫為3.1攝氏度至3.6攝氏度,年平均降雪13毫米,降水量500毫米[9]

依蘭縣(1971-200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F) −12.9
(8.8)
−7.5
(18.5)
1.8
(35.2)
13.0
(55.4)
20.4
(68.7)
25.0
(77.0)
27.5
(81.5)
25.8
(78.4)
20.3
(68.5)
11.4
(52.5)
−0.7
(30.7)
−10.4
(13.3)
9.5
(49.0)
平均低溫 °C(°F) −22.7
(−8.9)
−19.2
(−2.6)
−10.8
(12.6)
−0.6
(30.9)
6.8
(44.2)
13.5
(56.3)
17.6
(63.7)
15.9
(60.6)
8.3
(46.9)
−0.4
(31.3)
−10.5
(13.1)
−19.3
(−2.7)
−1.8
(28.8)
平均降水量 mm(吋) 2.5
(0.10)
3.8
(0.15)
9.4
(0.37)
22.7
(0.89)
54.2
(2.13)
93.1
(3.67)
130.9
(5.15)
124.5
(4.90)
58.9
(2.32)
38.2
(1.50)
10.7
(0.42)
6.7
(0.26)
555.6
(21.86)
平均降水天數(≥ 0.1mm) 4.5 4.2 5.8 8.1 12.1 14.4 13.6 13.0 10.9 8.5 6.2 6.2 107.5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局

行政區劃[編輯]

下轄6個鎮、2個鄉、1個民族鄉:[10]

依蘭鎮、​達連河鎮、​江灣鎮、​三道崗鎮、​道台橋鎮、​宏克利鎮、​團山子鄉、​愚公鄉、​迎蘭朝鮮族鄉、​依蘭縣林業局、​依蘭農場松花江農場

交通[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依兰历史沿革. [2011-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0). 
  2. ^ 2.0 2.1 《黑龍江省志·地名錄》縣級[永久失效連結]
  3. ^ 《黑龍江省志·地名錄》省級[永久失效連結]
  4. ^ 依兰县—黑龙江省—中国行政区划. [2011-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7). 
  5. ^ 5.0 5.1 黑龙江哈尔滨依兰县介绍. [2011-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8). 
  6. ^ 中國: 黑龙江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2). 
  7. ^ 依兰县-自然状况. [2011-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0). 
  8. ^ 依兰县-地质地貌. [2011-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0). 
  9. ^ 依兰县-气候. [2011-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0). 
  10. ^ 2023年依兰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