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籀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史籀篇》書名。相傳為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所撰。現代學者多認為其乃戰國間秦人所作。十五篇。為古代字書。字體與石鼓文及春秋時代的秦系金文相同,為周代史官教學童識字的課本。今僅存說文所引史篇及所錄籀文223字。王國維有《史籀篇敘錄》、《史籀篇疏證》。也稱為「史篇」、「史籀」。 西周宣王時期之著作,作為教育用途,根據《漢書·藝文誌》所說是周官教兒童的教材,內十一篇,字體較小篆繁複,字呈正方形,筆劃優美,該書已佚,若欲參考字型,此書兩千多字中,《說文解字》有收錄約兩百字。

用字較小篆不同,如「奸」作「姦」又如「乃……」作「迺……」又如「草」作「茻」又如「好」作「𡥃」等等。

歷史[編輯]

《史籀篇》的成書年代可能介於公元前700至200年間,原本包含15篇,到漢光武帝(25–56)時佚6篇,餘9篇至西晉也已亡佚。[1]:111

標題[編輯]

直到最近,人們都還認為《史籀篇》的標題指一名叫史籀的人,據傳為周宣王(827–782 BC)太史。《漢書·藝文志》(78 CE)和《說文解字》(121 CE)都稱周宣王的太史編篡了《史籀篇》。[2]:154–155

晚清文獻學家王國維(1877–1927)依金石學證據否定此說,《史籀篇》文字的結構和風格並不與西周金文相符。[3]:72–77他還認為「籀」是姓,意為「讀」,篇名摘自第一句「太史籀書」。[3]:74[4]:17[5]:1677, 1259

語言學家唐蘭(1901–1979)設想,文獻中僅在《史籀篇》中出現的史籀,實際上是《漢書·古今人表》中的史留。[3]:74在沙加爾-白一平體系的上古漢語擬音中,「劉」「籀」分別為*ru和*lrus。上海博物館藏三足銘文提到了史籀。[4]:17–19

現代學者相信,「籀」並不指人,而是指「閱讀、吟誦」。辭書學家劉葉秋認為「史」可能是先秦時候給能記下9千個字的學生的稱號。[1]:111

籀文[編輯]

《史籀篇》中出現的文字被稱為「籀文」,《說文解字》共記錄了223個字。[3]:72總體而言,籀文形體對稱而平衡,筆劃普遍比後世篆書更複雜。[3]:74後世直筆筆畫多以圓圈和螺旋代替。

參考[編輯]

  1. ^ 1.0 1.1 Creamer 1992.
  2. ^ Galambos 2006.
  3. ^ 3.0 3.1 3.2 3.3 3.4 Qiu 2000.
  4. ^ 4.0 4.1 Chén 2003.
  5. ^ 《漢語大字典》

來源[編輯]

  • 陳, 昭容, 秦系文字研究 ﹕从漢字史的角度考察,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3, ISBN 957-671-995-X. 
  • Creamer, Thomas B. I., Lexicography and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Zgusta, Ladislav (編), History, Languages, and Lexicographers, Niemeyer: 105–135, 1992, ISBN 978-3-484-30941-8. 
  • Galambos, Imre, Orthography of early Chinese writing: evidence from newly excavated manuscripts, Budapest monographs in East Asian Studies 1,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Eötvös Loránd University, 2006 [2021-12-12], ISBN 978-963-463-8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2). 
  • 裘, 錫圭, 文字學概要, 商務印書館, 1988, ISBN 978-7-10000-413-8. 
  • 漢語大字典, 1992. 湖北辭書出版社和四川辭書出版社; 繁體字版 from 建宏出版社. 台北. ISBN 957-813-478-9.

參照[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