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魏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彼得·魏斯
Peter Weiss, 1982
Weiss speaking during the acceptance ceremony for the Bremen Literature Prize, 1982.
原文名Peter Ulrich Weiss
出生(1916-11-08)1916年11月8日
德國德意志帝國勃蘭登堡省諾瓦韋斯(今德國勃蘭登堡州波茨坦巴伯爾斯貝格
逝世1982年5月10日(1982歲—05—10)(65歲)
瑞典瑞典斯德哥爾摩
國籍 捷克斯洛伐克
公民權 瑞典
母校倫敦理工學院攝影系
布拉格美術學院
作品馬拉/薩德英語Marat/Sade
反抗的美學英語The Aesthetics of Resistance
配偶Helga Henschen (1943)
Carlota Dethorey (1949)
Gunilla Palmstierna (1964)
獎項Charles Veillon Award (1963)
Lessing Prize (1965)
Heinrich Mann Prize (1966)
Tony Award for Best Play (Marat/Sade, 1966)
Carl Albert Anderson Prize (1967)
Thomas Dehler Prize (1978)
Cologne Literature Prize (1981)
Bremen Literature Prize (1982)
De Nios Prize (1982)
Swedish Theatre Critics Prize (1982)
格奧爾格·畢希納獎 (1982)
影響於
  • Swedish Experimental Film Studio

Peter Weiss(1916年11月8日—1982年5月10日),德裔瑞典作家、小說家、畫家和電影藝術家,最為知名的作品為三部曲小說《反抗的美學》(Die Ästhetik des Widerstands)。

生平[編輯]

魏斯出生於勃蘭登堡省的Nowawes(現在屬於波茨坦巴伯爾斯貝格的一部分),父親為有捷克斯洛伐克國籍的匈牙利裔猶太人,母親為瑞士人。3歲時,他隨家人遷徙到德國布萊梅,隨後又移居柏林。他的青春期是在柏林度過的,並在那裏接受了後來使他走上視覺藝術家生涯的基本訓練。1934年,他的家搬到了英國倫敦東南部的小鎮Chislehurst,在那裏他進入攝影工藝學校(the Polytechnic School of Photography)學習攝影,之後的1937年至1938年就學於布拉格美術學院(the Prague Art Academy)。1938年在,德國佔領蘇台德地區之後,他的家人逃亡到瑞典,而魏斯本人則去了瑞士。1939年,他又移民到了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他的餘生都是在那裏度過的。1946年,他正式成為瑞典公民。

魏斯有過三段婚姻:1943年,和畫家Helga Henschen;1949年,Carlota Dethorey;1964年,和Gunilla Palmstierna。作為瑞典共產黨黨員,他參與政治活動,並於1967年在斯德哥爾摩參加了的「羅素法庭」(這是一個由羅素薩特發起的民間法庭,主要反對越南戰爭)。1970年,魏斯罹患心臟病後停止了寫作,1982年於斯德哥爾摩逝世。

美術和文學[編輯]

1936年,魏斯舉辦第一次畫展。1950年,他寫出第一齣戲劇《塔》(Der Turm)。1952年,他加入了瑞典實驗電影工作室,在那裏製作了幾年電影。這期間,他還在斯德哥爾摩的人民大學教授繪畫,並為瑞典文版的《一千零一夜》繪製了插圖。魏斯也寫小說,直至60年代初期。他的小說作品簡潔而凝鍊,在細節和感受上都是「卡夫卡式」的,往往具有自傳背景。魏斯最有名的電影之一是一部名為《幻影》(The Mirage,1959)的實驗片。他接下來的一部影片很少被人提及。這個片子是魏斯1960年時和Barbro Boman在巴黎一起導演的。影片有很多名字,英語片名為《花花女郎》(Play Girls)或《火熱的性愛》(Flamboyant Sex),在巴黎放映時叫《瑞典女郎》(Schwedische Mädchen),在德國放映時叫《誘惑》(Verlockungand)。 後來據說此片的廣告語就是「連巴黎都為之震動」。在魏斯的短片中,《浮士德博士的工作室》(The Studio of Doctor Faust,1956)顯示魏斯和德國文化背景強有力的聯繫。

魏斯最為人所知的作品是戲劇《馬拉/薩德》(1963)。該劇於1964年首演於西德,使他得到了國際性的廣泛關注。次年,傳奇導演彼得·布魯克紐約執導了一個著名的版本。此劇通過兩位個性極端且「風馬牛不相及」的歷史人物來研究社會發展的動力。這兩個人物一個是法國大革命中殘忍的英雄讓-保羅·馬拉,另一個是舉世皆知的虐待狂薩德侯爵。在《馬拉/薩德》中,魏斯使用了一種獨特的技巧,那就是「戲中戲套戲中戲」:「我們戲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那些偉大的主張和它們的對立面拆得爛碎,看看它們是怎麼工作的,再讓它們決一勝負」。 這齣戲被視為經典,儘管不會定期上演,卻也是常演不衰。

近二十年中,魏斯榮膺多個獎項:1963年,查爾斯·維隆獎;1965年,萊辛獎;1966年,亨里希·曼獎;1967年,卡爾-阿爾伯特·安德森獎;1978年,托馬斯·戴勒獎;1981年,科隆文學獎;1982年,布來梅文學獎,德·尼奧斯獎、瑞典戲劇評論家獎和格奧爾格·畢希納獎

《馬拉/薩德》的中譯本由胡其鼎翻譯。

主要作品[編輯]

所有作品都用德文創作,除非特別說明。

戲劇[編輯]

  • 1949 《塔》(Der Turm)(The Tower)
  • 1952 《保險》(Die Versicherung)
  • 1963 Nacht mit Gästen 《待客之夜》(Night with Guests)
  • 1963/5 《由薩德侯爵導演夏亨頓精神病院病人演出的讓-保羅·馬拉被迫害和刺殺的故事》(Die Verfolgung und Ermordung Jean Paul Marats dargestellt durch die Schauspielgruppe des Hospizes zu Charenton unter Anleitung des Herrn de Sade) (The Persecution and Assassination of Jean-Paul Marat as Performed by the Inmates of the Asylum of Charenton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Marquis de Sade) - generally known as Marat/Sade
  • 1963/8 《良藥苦中求》Wie dem Herrn Mockinpott das Leiden ausgetrieben wird) (How Mr. Mockinpott was cured of his Sufferings) 中譯本由陳淑華翻譯(自英譯本)
  • 1965 《法庭調查》Die Ermittlung (The Investigation)
  • 1967 Gesang vom lusitanischen Popanz (Song of the Lusitanien Bogey)
  • 1968 Diskurs über die Vorgeschichte und den Verlauf des lang andauernden Befreiungskrieges in Viet Nam als Beispiel für die Notwendigkeit des bewaffneten Kampfes der Unterdrückten gegen ihre Unterdrücker sowie über die Versuche der Vereinigten Staaten von Amerika die Grundlagen der Revolution zu vernichten (Discourse on the Progress of the Prolonged War of Liberation in Viet Nam and the Events Leading up to it as Illustration of the Necessity for Armed Resistance against Oppression and on the Attempt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o Destroy the Foundations of Revolution) - generally known as Viet Nam Diskurs
  • 1969 《流亡的托洛斯基》Trotzki im Exil (Trotsky in Exile)
  • 1971 《荷爾德林》Hölderlin
  • 1974 《訴訟》Der Prozeß - 改編自卡夫卡的同名小說
  • 1982 《新的審判》Der neue Prozeß (The New Trial)

小說[編輯]

  • 1944 《從島到島》Från ö till ö (From Island to Island; written in Swedish; German: Von Insel zu Insel)
  • 1948 《征服》De besegrade (The Conquered; written in Swedish; German: Die Besiegten)
  • 1948 《放逐者》Der Vogelfreie (published as Dokument I in Swedish (1949) and in German as Der Fremde under the pseudonym Sinclair)
  • 1951 《決鬥》Duellen (The Duel; written in Swedish; German: Das Duell)
  • 1952 《馬車夫的身影》Der Schatten des Körpers des Kutschers (The Shadow of the Coachman's Body)
  • 1956 《情景》Situationen (The Situation; written in Swedish; German: Die Situation)
  • 1960 《辭別雙親》Abschied von den Eltern (Leavetaking)
  • 1961 《消失點》Fluchtpunkt (Vanishing Point)
  • 1962 《三個行者的談話》Das Gespräch der drei Gehenden (The Conversation of the Three Walkers)
  • 1975-1981 《對抗美學》Die Ästhetik des Widerstands (Published in 3 volumes, I: 1975; II: 1978; III: 1981) (The Aesthetics of Resistance)

其它文學作品[編輯]

  • 1956 Avantgarde Film (瑞典文)
  • 1968 Rapporte
  • 1970 Rekonvaleszenz
  • 1971 Rapporte 2
  • 1971-1980 《札記》Notizbücher

電影[編輯]

  • 1952 Studie I (Uppvaknandet) 瑞典, 16mm, 6分鐘)
  • 1952 Studie II (Hallucinationer) / Study II (Hallucinations) (瑞典, 16mm, 6分鐘)
  • 1953 Studie III / Study III (瑞典, 16mm, 6分鐘)
  • 1954 Studie IV (Frigörelse) / Study IV (Liberation), (瑞典, 16mm, 9分鐘)
  • 1955 Studie V (Växelspel)/Study V (Interplay),(瑞典, 16mm, 9分鐘)
  • 1956 Ateljeinteriör / Dr. Fausts Studierstube(Atelierinterieur) (瑞典, 10分鐘)
  • 1956 《影子裏的面孔》/Ansikten I Skugga / Faces in the shadow (瑞典, 13分鐘)
  • 1957 《按照法律》/Enligt Lag / According To Law (與 Hans Nordenström 聯合導演, 瑞典, 16mm, 18分鐘)
  • 1958 Vad ska vi göra nu da? / Was machen wir jetzt? (瑞典, 20分鐘)
  • 1959 《海市蜃樓》/ Hägringen / Fata Morgana (瑞典, 81分鐘) 主演: Staffan Lamm 和 Gunilla Palmstie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