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爾伯特·貝坦尼爾英語Albert Bettannier繪於1887年的油畫《黑色的污點》,描繪了一名法國教師正在教授法國孩童不要忘記阿爾薩斯-洛林地區正被德國佔領

復仇主義(法語:Revanchisme)意指透過政治運動,向一個國家收復於戰爭後所失去的領土之行為,可在戰爭完結多年後發生。[1]一般而言,復仇主義的萌芽,是基於挽回民族尊嚴、重建報復者地緣政治之影響,或是藉助打敗敵人獲得經濟利益。極端復仇主義的思想,經常帶有鷹派色彩,多數認為收復失地只能夠以武力解決,此謂「以牙還牙」。[2]

詞源[編輯]

復仇主義源於法語名詞 revanche ,意指復仇。該詞從1870年代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後開始被廣泛使用,最初代指法國民族主義者要求收回阿爾薩斯-洛林的思潮[3]

法國[編輯]

一張1917年的法國宣傳海報,將普魯士描繪成一隻章魚,它伸出觸鬚爭奪控制權。

復仇主義的經典例子是法國,1871年普法戰爭法國被迫割讓阿爾薩斯-洛林德國,新成立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大部分共和派政治人物聲言要一雪前恥,收回失地。復仇主義氣氛在法國社會中流行,當時強調戰敗屈辱的畫作很受歡迎,例如阿爾方斯-瑪麗-阿道夫·德諾伊維爾(Alphonse-Marie-Adolphe de Neuville)的畫作。[4][5][6]受這種思想響使法國努力尋求盟友,促成1894年的法俄同盟,以及後來的三國協約。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最早原因。法國的復仇主義影響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的凡爾賽條約,該條約將阿爾薩斯-洛林歸還給法國,並向戰敗的德國索取賠款。凡爾賽條約又導致德國的復仇主義情緒升溫。[7]

波蘭[編輯]

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波蘭曾試圖收回被德國、俄羅斯和奧匈帝國佔領的「波蘭民族土地」。

丹麥[編輯]

普魯士與丹麥曾經因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統治權問題,引起了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1848年至1851年)及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1864年;也稱為德丹戰爭)。

德國[編輯]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領土變化地圖(截至 1923 年)

當時的威瑪共和國聲言要奪回但澤波森省阿爾薩斯-洛林蘇台德地區及其他被認為應屬於德國的領土。這種思想具有明顯的民族統一主義色彩,也是民意運動的一部分,與德國統一相關。[8]

匈牙利[編輯]

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王國失去了 72% 的土地和 330 萬匈牙利族人。

奧匈帝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被逼簽下《特里阿農條約》及割讓大量領土,許多匈牙利人因此成了其他國家的公民。這條約對至今的匈牙利依舊造成沉重傷痛,被稱為「特里亞農創傷」。[9]根據2020年一項研究,三分之二的匈牙利人同意鄰國的部分地區應該屬於他們,尤其是有關割讓特蘭西瓦尼亞羅馬尼亞之事。[10]

中國[編輯]

俄羅斯曾吞併了包括外東北在內的大量中國領土。部分中國人主張收回這部分領土。在中國大陸發行地圖中,會標註此部分地區的原名,如符拉迪沃斯托克會括注海參崴薩哈林島會括注庫頁島等。

參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Jay, Robert. Alphonse de Neuville's 'The Spy' and the Legacy of the Franco-Prussian War. Metropolitan Museum Journal. 1984, 19–20: 151–162. JSTOR 1512817. S2CID 193058659. doi:10.2307/1512817. 
  2. ^ Margaret Macmillan, The War That Ended Peace: The Road to 1914 (2013) ch 6
  3. ^ Jay, Robert. Alphonse de Neuville's 'The Spy' and the Legacy of the Franco-Prussian War. Metropolitan Museum Journal. 1984, 19–20: 151–162. JSTOR 1512817. doi:10.2307/1512817. 
  4. ^ Karine Varley, "The Taboos of Defeat: Unmentionable Memories of the Franco-Prussian War in France, 1870–1914." in Jenny Macleod, ed., Defeat and Memory: Cultural Histories of Military Defeat in the Modern Era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pp. 62–80.
  5. ^ Karine Varley, Under the Shadow of Defeat: The War of 1870–71 in French Memory (2008)
  6. ^ Jay, Robert. Alphonse de Neuville's 'The Spy' and the Legacy of the Franco-Prussian War. Metropolitan Museum Journal. 1984, 19–20: 151–162. JSTOR 1512817. S2CID 193058659. doi:10.2307/1512817. 
  7. ^ See W. Schivelbusch, The Culture of Defeat, p. 106 (Henry Holt and Co. 2001)
  8. ^ Antisemitism: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of Prejudice and Persecution, Volume 1. Richard S. Levy, 528–529, ABC-CLIO 2005
  9. ^ Kulish, Nicholas. Kosovo's Actions Hearten a Hungarian Enclave. The New York Times. 7 April 2008 [8 April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4). 
  10. ^ NATO Seen Favorably Across Member States. pewresearch.org. 10 February 2020 [24 April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