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九邊防大隊
GSG 9徽章
成立時間1973年4月17日—
國家/地區 德國
性質特種警察部隊
駐地/總部波恩聖奧古斯汀
部門德國聯邦邊防衛隊(1973—2005年)
德國聯邦警察(2005年—)
功能反恐特種作戰
上級機構德國國境邊防
領導
現任主管Olaf Lindner
著名人物Ulrich Wegener

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 (德語:Grenzschutzgruppe 9 der Bundespolizei,簡稱GSG 9 der Bundespolizei或縮寫GSG 9),是德國聯邦警察反恐怖活動特種警察部隊(以前負責邊境防務),駐守於聖奧古斯丁的Hangelar城區。

概要[編輯]

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是世界著名的反恐特種部隊。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和警察特別行動突擊隊不同,兩者的任務相似,但後者是駐紮在各個邦,而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是聯邦的部隊,如果得到第二國的同意,它也可以被派遣到他國執行任務。但是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成員不具備士兵合法地位(於1994年聯邦邊境法被撤銷),他們不能去執行與戰爭有關的任務。

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是反恐部隊,那些對執勤巡邏的警察過於危險的任務就會調由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去執行。根據聯邦警察的資料,2000年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一共成功完成26次任務,其中有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職責範圍內的任務,也有支援其他安全部門的任務。從其成立時起,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共被調動1,500次。

從1972年至2003年,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一共完成了至少1500次任務,其中只失敗了5次。[1]

歷史[編輯]

GSG 9舊有臂章

慕尼黑慘案[編輯]

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是在1972年夏季奧運會的9月5日發生慕尼黑慘案後,於9月26日成立的。慘案中巴勒斯坦的恐怖分子劫持了9名以色列運動員作為人質。當時聯邦德國調用常規警察進行營救,但可惜營救失敗,9名人質全部喪生,過程中擊斃了5名恐怖分子。慘案發生後內務部長漢斯-迪特里希·根舍委託烏爾里希·魏格納(Ulrich Wegener)成立一支強而有力的反恐部隊。

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這一稱號體現了當時德國國境防務的結構,在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成立前,德國有4支國境突擊隊和一共8支國境守備隊(GSG 1-8)。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不屬於其中的任何一個單位,被獨立命名為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

漢莎航空181號班機劫機事件[編輯]

1977年10月18日,第九國境防衛隊隊員與LH181班機上的人質隨漢莎航空「斯圖加特號」抵達科隆/波恩機場

到目前為止,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最大的營救行動當屬漢莎航空181號班機劫機事件。事件發生於1977年10月18日。事件中被巴勒斯坦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恐怖分子劫持的86名人質在摩加迪沙獲得成功營救,3名恐怖分子被擊斃,剩下1名被逮捕。這一次成功的行動為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贏得了盛名。根據一位前成員的說法,劫機事件中被劫持的波音737正是漢莎航空為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提供的訓練用機。

米沙毅·尼夫謝拉之死[編輯]

1993年,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在巴特克萊寧(Bad Kleinen)嘗試逮捕懷疑為赤軍旅恐怖分子的禾夫更·古藍斯(Wolfgang Grams)和他的女友碧亞潔·豪嘉菲德(Birgit Hogefeld)時,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成員米沙毅·尼夫謝拉(Michael Newrzella)被射殺殉職。他也是第一位殉職的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成員,年僅26歲。另一位成員受重傷。古藍斯卻死於目前仍不確定的原因。官方的說法是自殺,但此說法受到多方抨擊,因為根據目擊者稱,是一位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成員的他殺行為。真實的過程到目前仍未能被調查清楚。這次事件引起外界的批評,認為德國這個法治國家並未履行好其職責,不願意調查清楚事件過程,忽視目擊者的對了解事件真相大有作用的口供,掩蓋一位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成員的不法行為。

申請條件和動機[編輯]

2005年的GSG 9演習

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的申請者可以是所有完成職業訓練的聯邦警察或者是州警察。他們會被帶領進入一輪嚴格的篩選過程。首先是為期3天的挑選訓練,訓練中申請者的能力集中力耐力體能和武器知識會受到測試。通常有15-20%的受訓成員合格通過。之後是為期四個月的基本培訓。接着是特殊課程,其內容會根據受訓對象的日後被投入的部門而確定。成功通過訓練的成員會被調到以下部門:

  1. 狙擊手
  2. 水下偵察兵
  3. 空降兵

射靶,潛水和跳傘只是作為「額外專案」,當部門需要其成員具備其能力時才會執行該訓練。

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成員要對其職業內容和服務日程保密。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成員每月的額外津貼根據德國警察工會的說法是大約225歐元(2002年)。進入這個特別部隊(他們可稱得上聯邦警察的精英)的動機不應該是財政上的,而應該是意識上的。除此之外,他們得到數額將近為額外津貼的100%的保險費。

結構 (1980年)[編輯]

該反恐部隊在1989年根據公開的資料來源分為以下部門:

  • 指揮小組
  • 4個行動小組,每組32人
  • 訓練單位
  • 直升飛機單位
  • 三個技術小組
  • 後勤供應單位

共177人;不包括文職僱用人員 [2]

行動小組[編輯]

  • 指揮小組5人
  • 6特別行動小組,每組5人

訓練單位[編輯]

  • 指揮小組4人
  • 5訓練小組每組5人

支援小組[編輯]

  • 維護和修理
  • 通訊,情報和記錄
  • 技術小組(爆破等)
  • 衛生員
  • 武器貯藏室,武器技術

準備和行動(1980年)[編輯]

行動人員的準備[編輯]

  • 攻入目標物體訓練
  • 熟悉目標物體(模型,建築圖等)
  • 時間觀念訓練
  • 對可能成為阻擋的物體或是其相似物進行爆破的訓練
  • 根據地理情況不同而選擇不同進入方式的訓練

行動流程[編輯]

  • 準備階段
  • 靠近目標階段
  • 行動階段(過程中的休息可能有,也可能沒有)
  • 撤離階段
  • 總結階段

人員分類[編輯]

  • 偵察人員
  • 惑敵人員
  • 進攻人員
  • 防護人員
  • 後援人員

國外訓練[編輯]

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也會在國外進行訓練,因為國外有提供更合適的訓練條件的可能。

GSG 9集體[編輯]

德國聯邦警察第九邊防大隊註冊協會是前或現任成員組成的公益性社團,1982年10月31日於聖奧古斯丁成立。

已知裝備[編輯]

個人武器[編輯]

手槍[編輯]

武器名稱 原產地 備註
HK USP  德國 包括德軍制式版本P8和P12
格洛克17  奧地利 現時主力手槍之一
格洛克19  奧地利 現時主力手槍之一
HK P7  德國 已退役
HK P30  德國 -
HK VP9  德國 -
華瑟P99  德國 -
華瑟PPK  德國 已退役
SIG Sauer P228  德國 已退役
S&W保鏢型  美國 已退役
S&W M19  美國 已退役
儒格.357麥林左輪手槍  美國 已退役

衝鋒槍[編輯]

武器名稱 原產地 備註
HK MP5  德國 採用型號包括MP5A2、MP5A3、MP5A5、MP5SD及MP5K等
HK MP7A1  德國 -
HK UMP  德國 -

突擊步槍戰鬥步槍[編輯]

武器名稱 原產地 備註
HK G36  德國 採用的型號為G36C及G36K,目前的主力步槍之一,正被HK416A5取代中
HK416A5  德國 命名為「G38」,目前的主力步槍之一
HK417  德國 -
SIG SG 550  瑞士 -
SIG SG 551  瑞士 -
SIG SG 553  瑞士 -
Steyr AUG A3  奧地利 -
FN SCAR  比利時 採用型號為SCAR-L

狙擊步槍[編輯]

武器名稱 原產地 備註
HK PSG1  德國 已退役
HK SL9SD  德國 目前正處於測試階段
DSR-1  德國 -
PGM 338  法國 -
PGM Hecate II  法國 -
斯泰爾SSG 69  奧地利 已退役
布拉塞爾R93戰術型  德國 -

輕機槍通用機槍[編輯]

武器名稱 原產地 備註
HK G8  德國 -
MG3  德國 -

散彈槍[編輯]

武器名稱 原產地 備註
雷鳴燈870  美國 主要用作破門
HK502  德國 -
HK512  德國 -
伯奈利M3  意大利 -

榴彈發射器[編輯]

武器名稱 原產地 備註
HK69  德國 -

反裝甲武器[編輯]

武器名稱 原產地 備註
Armburst  德國 已退役

近戰武器[編輯]

武器名稱 原產地 備註
格洛克78型戰鬥刀  奧地利 -

個人裝備[編輯]

流行文化[編輯]

電子遊戲[編輯]

  • 絕對武力系列》:以反恐部隊的其中一種人物皮膚登場。造型以1980—90年代的GSG 9幹員為藍本,穿着海藍色制服,戰術背心及配戴迷彩塗裝盔布的PSH-77頭盔
  •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在遊戲中一共有四名身份為GSG9的幹員,包括有:Jäger,Bandit,IQ和Blitz。大部份幹員的造型均為虛構,IQ的造型則參考了現實中穿着便服執勤的特別行動突擊隊

相關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Federal Police - Duties and Organization - Special Forces GSG 9 (PDF). Federal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17. 4 August 20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3 September 2015). 
  2. ^ Militärwesen, Berlin (Ost) 1980, Heft 1, 17頁

連接[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