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工黨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西蘭工黨
New Zealand Labour Party
Rōpū Reipa o Aotearoa
領袖克里斯·希普金斯
主席奈傑爾·哈沃斯
總書記安德魯·柯頓
副領袖凱爾文.戴維斯
成立1916年7月7日 (1916-07-07)
總部威靈頓
青年組織青年工黨
意識形態社會民主主義
進步主義
社會自由主義
民主社會主義
政治立場中間偏左
國際組織進步聯盟[1]
官方色彩紅色
眾議院
34 / 120 (28%)
官方網站
www.labour.org.nz
新西蘭政治
政黨 · 選舉

新西蘭工黨(英語:New Zealand Labour Party毛利語Rōpū Reipa o Aotearoa),簡稱工黨,是現今新西蘭兩大主要政黨之一,是政治立場中間偏左的政黨。該黨的綱領自稱其建黨理論是民主社會主義[2]但在實際行動方面傾向社會民主主義社會自由主義。與其他民主社會主義及社會民主主義政黨類似,新西蘭工黨參加的政黨國際組織是進步聯盟[1]

新西蘭工黨於1916年由各種社會黨和工會組成。 它是該國仍然存在的最古老的政黨[3] 。 自1930年代以來,工黨與其主要競爭對手新西蘭國家黨一起統治著新西蘭政府。 截至2020年,工黨執政時期已由十位工黨的總理擔任六屆工黨政府。

新西蘭工黨首次掌權是在總理米高·約瑟夫·薩瓦奇彼得·弗雷澤英語Peter Fraser的領導下上台,是該黨在1935年至1949年建立新西蘭的福利國家時。 它的統治時期是1957年至1960年,然後是1972年至1975年(每次一個任期)。 1974年,總理諾曼·柯克(Norman Kirk)辭職,這導致政黨支持率下降。 直到1980年代,該黨一直主張政府在經濟和社會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從1984年到1990年執政期間,工黨改為私有化國有資產,並削弱了國家在經濟中的作用。 工黨總理戴維·朗伊(David Lange)也引入了新西蘭的無核政策英語New Zealand nuclear-free zone(New Zealand nuclear-free zone)。 從1999年到2008年,工黨在幾個次要政黨的聯合執政或以其為基礎的談判支持下再次成為最大政黨; 海倫·克拉克(Helen Clark)成為第一位領導政府任期第三屆的工黨總理。

在2008年大選之後,工黨組成了眾議院代表的第二大黨團。在2017年新西蘭大選當中,在傑辛達·阿德恩領導下,工黨贏得46議席、相較原本席位淨增長14個名額。在2020年大選中,工黨贏得120個議會議席中的64個,現任黨魁(第18任)是克里斯·希普金斯。

歷史[編輯]

新西蘭工黨於1916年7月7日在惠靈頓市成立[3],由各種召集主張比例代表制的社會主義團體組成,主張取消國家配額英語Country quota罷免(recall)國會議員; 以及生產貿易國有化。儘管其起源於惠靈頓,但西岸大區布萊克鮑爾鎮英語Blackball, New Zealand(Blackball)卻經常被視為該黨的發源地[4],因為它是成為新生工黨一部分的主要政治組織之一的所在地。 該黨是由工會創立的,並且一直受到工會的影響,實際上,工黨政治家們將自己視為更廣泛的勞工運動和傳統的一部分[5]

組成(1901–1916年)[編輯]

20世紀初,新西蘭的左翼政治勢力組織主要為激進的社會黨和溫和的獨立政治勞工聯盟。兩個組織經歷歷次合併和分裂後在1916年合併為現在的工黨。1919年,工黨在成立後第一場選舉中贏得8個議席(當時的執政黨有47個議席),之後議席不斷增加。

第一個工黨政府(1935–1949年)[編輯]

工黨第一位總理米高·約瑟夫·薩瓦奇(Michael Joseph Savage)

工黨的領袖米高·約瑟夫·薩瓦奇(Michael Joseph Savage)於1935年12月6日就任總理,標誌着工黨第一任期的開始。新政府迅速着手實施一系列重大改革,包括重組社會福利制度和製定國家住房計劃[6]。 每週四十小時的工作制也使工人受益,立法使工會更容易代表他們進行談判[7]。 薩瓦奇本人在工人階級中非常受歡迎,他的畫像可以在全國許多房屋的牆上被找到[8]

1935年,第一屆工黨政府議員在惠靈頓國會圖書館的台階上

同時,反對派抨擊工黨的左翼政策,並指責其破壞了自由企業和辛勤工作。 在工黨贏得第一場勝利的第二年,改革黨和聯合黨將聯盟推向了下一步,並同意彼此合併。 合併後的組織被命名為新西蘭國家黨,並將在未來幾年成為工黨的主要競爭對手。

工黨也遭到其內部的反對。 工黨在成立之初就明確地是社會主義的,但它已經逐漸擺脫了其先前的激進主義。 黨的前領導人哈里·霍蘭(Harry Holland)的逝世標誌着黨歷史的重大轉折。但是,黨內有些人對黨內焦點的變化不滿意,最著名的是約翰·李英語John Lee。 李的觀點是社會主義和社會信用論英語Social credit的混合體,後來成為對黨的領導的直言不諱的批評者,指責其獨裁地行事並背叛了黨的等級和檔案。 經過長期的痛苦爭執,李被開除黨籍英語The Lee Affair,成立了自己的獨立民主工黨(新西蘭)英語Democratic Labour Party (New Zealand)[9]

薩瓦奇於1940年去世,由彼得·弗雷澤英語Peter Fraser(Peter Fraser)接任,彼得·弗雷澤成為工黨現任時間最長的總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部分時間裏,弗雷澤被稱為新西蘭的領導人。


歷任黨魁[編輯]

  1. 阿佛烈·欣德馬什(1916年-1918年)
  2. 哈里·霍蘭德(1919年-1933年)
  3. 米高·約瑟夫·薩瓦奇(1933年-1940年;1935年-1940年任總理
  4. 彼得·弗雷澤(1940年-1950年;1940年-1949年任總理)
  5. 華爾特·納許(1951年-1963年;1957年-1960年任總理)
  6. 阿諾德·諾德梅爾(1963年-1965年)
  7. 諾曼·柯克(1965年-1974年;1972年-1974年任總理)
  8. 比爾·羅林(1974年-1983年;1974年-1975年任總理)
  9. 戴維·朗伊(1983年-1989年;1984年-1989年任總理)
  10. 謝菲·帕爾默(1989年-1990年;1989年-1990年任總理)
  11. 米高·穆爾(1990年-1993年;1990年任總理)
  12. 海倫·克拉克(1993年-2008年;1999年-2008年任總理)
  13. 菲爾·戈夫(2008年-2011年)
  14. 大衛·舒利亞(2011年-2013年)
  15. 戴維·坎利夫(2013年-2014年)
  16. 安德魯·利特爾(2014年-2017年)
  17. 傑辛達·阿德恩(2017年2022年)
  18. 克里斯·希普金斯(2022年至今,曾任新西蘭總理)


參閱[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Parties & Organisations. Progressive Alliance. [2019-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5). 
  2. ^ New Zealand Labour Party Policy Platform (PDF). New Zealand Labour Party: 5. March 2016 [2017-06-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7-17). The Labour Party’s values are based on our founding principle of Democratic Socialism. 
  3. ^ 3.0 3.1 New Zealand Labour Party founded. Ministry for Culture and Heritage. 2016-12-23 [2017-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5). 
  4. ^ Returning to Labour's Roots. New Zealand Labour Party. 2016-04-18 [2017-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5) (英語). 
  5. ^ History of the Labour Party: The labour movement in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Labour Party. [2017-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4). 
  6. ^ Aimer, Peter. Labour Party – First Labour government, 1935 to 1949. Te Ara: The Encyclopedia of New Zealand. 2012-06-20 [2017-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7. ^ Epstein, Richard A. Employment and Labor Law Reform in New Zealand Lecture. Case Western Reserv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001, 33 [2017-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0). 
  8. ^ Michael Joseph Savage. Ministry for Culture and Heritage. [2017-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6) (英語). 
  9. ^ John A Lee. Ministry for Culture and Heritage. 2015-03-30 [2017-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9).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