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輪效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暈輪效應(英語:halo effect),又稱「光環效應」、「光暈效應」、「月暈效應」,屬於心理學範疇。暈輪效應是指人們對他人的認知首先根據初步印象,然後再從這個印象推論出認知對象的其他特質。也就是,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即是常常以既定印象概全。

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或她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並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或她就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所籠罩,並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例如尖角效應)。

歷史[編輯]

暈輪效應最早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桑代克於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

相關實驗[編輯]

美國心理學家凱利以麻省理工學院的兩個班級的學生分別做了一個試驗。上課之前,實驗者向學生宣佈,臨時請一位研究生來代課。接着告知學生有關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況。其中,向一個班學生介紹這位研究生具有熱情、勤奮、務實、果斷等項品質、向另一班學生介紹的訊息除了將「熱情」換成了「冷漠」之外,其餘各項都相同。而學生們並不知道,兩種介紹間的差別。下課之後,前一班的學生與研究生一見如故,親密攀談;另一個班的學生對他卻敬而遠之,冷談迴避。可見,僅介紹中的一詞之別,竟會影響到整體的印象。學生們戴着這種有色鏡去觀察代課者,而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暈輪。

在上世紀70年代,著名社會心理學家Richard Nisbett也論證了「光環效應」這個案例。 Nisbett和Wilson希望調查聽課的學生是如何評判講師的(Nisbett和Wilson, 1977)。學生們被告知這是一項對於評價老師的研究。他們還特別被告知,實驗對於不同的評價是否依賴於學生和某一講師接觸的多少感興趣。這純粹是一個謊言。實際上學生們被分為兩組,他們會分別看兩段關於同一位講師的不同影片。而這位講師正好有很重的比利時口音(這和實驗是很有關的)。其中一組學生看了這位講師和藹而友好地回答了一系列的問題。第二組​​學生看了同一位講師用冷酷而疏遠的語氣回答了同樣的問題。實驗讓我們明確,到底哪一種人格更討人喜歡是十分明顯的。在其中一種人格中講師顯得熱愛教學和學生,而在另一種人格中他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完全不喜愛教學的權威人物。

在每組學生看完影片之後,他們被要求給這位教師的外表、特殊語言習慣,甚至還有他的口音(特殊語言習慣在兩段影片中是一樣的)打分。與光環效應相一致,看到講師「和藹」形象的學生認為他更有吸引力,他的語言習慣更令人喜愛,甚至他的口音也更加有魅力。 [1]

心理學成因[編輯]

如果以下四點假設成立,那麼更漂亮的人確實更有可能聰明:

  1. 更聰明的男性可以獲得更高的地位
  2. 更高地位的男性可以與更漂亮的女性生子
  3. 智力存在遺傳
  4. 漂亮存在遺傳

有證據證明,這四個假設為真[2]

在心理學角度[編輯]

暈輪效應的形成原因,與人類知覺特徵之一——整體性有關。人在知覺客觀事物時,並不是對知覺對象的個別屬性或部分孤立地進行感知的,而總是傾向於把具有不同屬性、不同部分的對象知覺為一個統一的整體,這是因為知覺對象的各種屬性和部分是有機地聯繫成一個複合刺激物的。譬如,閉着眼睛,只聞到蘋果的氣味,或只摸到蘋果的形狀,頭腦中就形成了有關蘋果的完整印象,因為經驗彌補了蘋果的其它特徵,如顏色(綠中透紅)、滋味(甜的)、觸摸感(光滑的),等等。由於知覺整體性作用,知覺客觀事物就能迅速而明了,而用不着逐一地知覺每個個別屬性。[來源請求]

內隱人格理論[編輯]

對人知覺時的暈輪效應,還在於內隱人格理論的作用。人的有些品質之間是有其內在聯繫的。比如,熱情的人往往對人比較親切友好,富於幽默感,肯幫助別人,容易相處;而「冷漠」的人較為孤獨、古板,不願求人,比較難相處。這樣,對某人只要有了「熱情」或「冷漠」的一個核心特徵,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去補足其他有關聯的特徵。另外,就人的性格結構而言,各種性格特徵在每個具體的人身上總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例如,具有勇敢正直,不畏強暴性格特徵的人,往往還表現在處世待人上襟懷坦白,敢作敢為,在外表上端莊大方,懇切自然。而一個具有自私自利,欺軟怕硬性格特徵的人,則會在其他方面表現出虛偽陰險,心口不一,或阿諛奉承,或驕橫跋扈。這些特徵也會在舉止表情上反映出來。於是,人們既可從外表知覺內心,又可從內在性格特徵泛化到對外表的評價上。這樣就產生了暈輪效應。[來源請求]

參見[編輯]

參考[編輯]

  1. ^ 光環效應在人際關係、營銷及績效中的應用:存档副本. [2012-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0). 
  2. ^ Kanazawa, S; Kovarb, J. Why beautiful people are more intelligent. Intelligence. May 2004, 32 (3): 227–243. doi:10.1016/j.intell.2004.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