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熊狸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靈貓科 Viverridae
亞科: 棕櫚貍亞科 Paradoxurinae
屬: 熊貍屬 Arctictis
Temminck, 1824
種:
熊貍 A. binturong
二名法
Arctictis binturong
史丹福·萊佛士,1821年)
熊貍的分佈範圍

熊貍學名Arctictis binturong;英文名:Binturong,來自馬來語,另說來自他加祿語),又名熊貓(Bearcat)[2]貄貓,是一種靈貓科動物。熊貍屬於蹠行動物,行走的時候腳掌着地,像熊;熊貍的眼睛會遇強光變成一道豎縫,像貓;熊貓的名字就是從這兩點相似性來的。

分佈[編輯]

熊貍生活在雨林里,長年在樹上活動。熊貍分佈於東南亞越南婆羅洲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中國雲南也有分佈。因為砍伐森林行為嚴重破壞了它們的棲息地,加上偷獵使其數量驟減。在很多國家熊貍現在已經處於瀕危狀態。熊貍有三個亞種。半島亞種分佈在菲律賓,其餘亞種分佈在菲律賓以外的地方。半島亞種是體形最大的亞種。

特點[編輯]

熊貍是一種夜行動物,白天在樹上睡覺,晚上出來活動。

熊貍身長為60~95厘米,重9~14公斤。尾巴的長度幾乎等同於軀幹的長度。作為靈貓科成員,熊貍有很多特立獨行的地方。熊貍是靈貓科中體形第二大的種類,雌性體形比雄性大出20%。同時,熊貍也是靈貓科中唯一長素色皮毛的動物,其他靈貓科成員一般都帶斑紋。熊貍雌性性器官居然長得像雄性的性器(長有陰蒂骨之故,這點類似鬣狗類),事實上,這種雌雄性器相似是貓型亞目的一種原始特徵的遺留。

另外,熊貍也是靈貓類中唯一具有捲纏尾的物種。它的尾巴長有蓬鬆粗糙的毛,具有抓握功能,能起到第五隻手的功能。實際上,只有兩種食肉目動物的尾巴有此功能,熊貍是其中之一。而且在東半球,熊貍還是唯一尾巴有抓握功能的哺乳動物。熊貍長小圓耳,小眼睛。雖然屬於食肉目,但是犬齒不發達,切齒也不如其他食肉類那麼特化。主食果子,也取食鳥卵、嫩葉、齧齒動物和小鳥。仍然如同熊一樣,熊貍是一種歸入食肉目的雜食動物。

熊貍在受威脅的時候會變得異常兇猛,而在開心的時候會發出咯咯笑的聲音。人工飼養下熊貍能活20年,最高記錄26年。在同等體形的動物中已經算是高壽了。

熊貍會爬樹,能在樹枝間跳躍攀爬尋找食物,同時用尾巴纏繞樹枝協助維持平衡。它們的後肢能往後彎曲很大的角度,便於頭朝下從樹上爬下來。

熊貍用位於尾部的嗅腺在樹上蹭擦來標記領土,與同類進行嗅覺交流,在樹上爬的時候,會留下一道道的嗅痕。熊貍嗅腺分泌的物質氣味常常被形容為「類似熱爆米花」。

繁殖[編輯]

  • 發情期: 81 天
  • 孕期: 91 天
  • 每次產仔: 一般2仔(最高6仔)
  • 性成熟期:1年
馬來西亞的原住民飼養的小熊貍趴在長凳上睡覺

起源[編輯]

熊貍是靈貓科動物。靈貓科動物最早出現在漸新世,是從貓型亞目(包括貓科鬣狗科)的共同祖先分離開來的。

其他[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Willcox, D.H.A., Chutipong, W., Gray, T.N.E., Cheyne, S., Semiadi, G., Rahman, H., Coudrat, C.N.Z., Jennings, A., Ghimirey, Y., Ross, J., Fredriksson, G. & Tilker, A. Arctictis binturong.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6 February 2016].  數據庫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易危級別的原因
  2. ^ bearcat - 熊貓;貓熊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2020-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6).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