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嶋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藤嶋昭
藤嶋 昭(ふじしま あきら)
出生 (1942-03-10) 1942年3月10日82歲)
大日本帝國東京府世田谷區
居住地日本東京
國籍 日本
母校橫濱國立大學
東京大學
知名於發現二氧化鈦的光催化超親水性質「本多-藤嶋效應日語本多-藤嶋効果
獎項紫綬褒章(2003)
日本學士院獎(2004)
日本國際獎(2004)
文化功勞者(2010)
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2012)
文化勳章(2017)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光化學
TiO2光觸媒
功能光材料
鑽石電化學性質的研究
機構神奈川大學
東京大學
日本化學會
東京理科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博士導師本多健一
博士生江雷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藤嶋 昭
假名ふじしま あきら
平文式羅馬字Fujishima Akira

藤嶋昭(日語:藤嶋 昭ふじしま あきら Fujishima Akira ?,1942年3月10日),日本化學家,第9任東京理科大學校長,東京大學最初4名特別榮譽教授之一,神奈川科學技術學院日語神奈川科学技術アカデミー最高顧問。紫綬褒章文化勳章表彰。文化功勞者

藤嶋教授是當代光化學的奠基者,被譽為光催化之父。他與本多健一共同發現和研究了二氧化鈦的光催化性質和超親水特性,現稱「本多-藤嶋效應日語本多-藤嶋効果[1]

生平[編輯]

1942年3月10日,藤嶋昭誕生於大日本帝國東京府(現東京都)。1966年橫濱國立大學工學部畢業,1967年攻讀博士學位期間與導師本多健一共同發現二氧化鈦電極表面的水分子紫外光照射下發生分解的現象(即水的光解現象),這一現象後來被稱作「本多-藤嶋效應日語本多-藤嶋効果[1]

1971年,藤嶋昭獲東京大學授工學博士學位,擔任神奈川大學工學部講師。1975年轉至東大工學部應用化學系擔任講師。翌年前往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進行博士後研究。1978年晉升為東京大學副教授,1986年升為教授。2003年退休成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2006年-2007年擔任日本化學會會長。

2014年,美國物理聯合會刊物《今日物理學英語Physics_Today》預測,因本多健一已故,藤嶋昭有望獨得諾貝爾化學獎[2]

2021年8月底,藤嶋昭率領其研究團隊加盟上海理工大學[3]

榮譽[編輯]

日本勳章獎章[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Akira Fujishima and Ken'ichi Honda. Electrochemical Photolysis of Water at a Semiconductor Electrode. Nature: 37 – 38. [2012-10-09]. PMID 12635268. doi:10.1038/238037a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5). 
  2. ^ The Dayside: Nobel predictions for 2014. [2014-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3. ^ 日本顶尖科学家藤岛昭加入上海理工:多次获诺贝尔奖提名. [2021-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4). 
  4. ^ (日語)平成29年度文化勲章受章者名簿 (PDF). 內閣府. 2017-11-03 [2021-07-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7-09). 

參見[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