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接觸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超時空接觸
Contact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羅拔·澤米基斯
監製羅拔·澤米基斯
史蒂夫·斯塔基英語Steve Starkey
編劇占士·V·哈特(James V. Hart)
米高·戈登伯格(Michael Goldenberg)
故事卡爾·薩根
安·德魯彥
原著超時空接觸
卡爾·薩根作品
主演茱迪·科士打
馬修·麥康納希
占士·伍茲
湯姆·斯凱里特英語Tom Skerritt
威廉·菲德內爾
尊·赫
安祖娜·比莎
大衛·摩斯
配樂艾倫·席維史崔
攝影唐·伯格斯(Don Burgess)
剪接亞瑟·施密特英語Arthur Schmidt (film editor)
製片商華納兄弟
Warner Bros. Pictures[*]
片長150分鐘
產地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97年7月11日 (1997-07-11)
發行商華納兄弟公司
預算9000萬美元[1]
票房1億7112萬329美元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超時空接觸
接觸未來(DVD)
香港超時空接觸
臺灣接觸未來

超時空接觸》(英語:Contact)是1997年的美國科幻電影,由羅拔·澤米基斯執導,根據科學家科幻小說卡爾·薩根同名小說改編,卡爾本人及夫人安·德魯彥一起為本片撰寫劇本故事梗概。茱迪·科士打在片中出演女主角,首位發現並證實外星文明存在證據的搜尋地外文明計劃科學家艾蓮諾·「艾麗」·阿諾威博士,也是首位與外星文明接觸的人。片中其他主要演員包括馬修·麥康納希、占士·伍茲、湯姆·斯凱里特、威廉·菲德內爾尊·赫、安祖娜·比莎、大衛·摩斯羅伯·勞

卡爾·薩根和安·德魯彥早在1979年時就開始電影構思等前期工作,他們一起完成了超過100頁的電影劇情大綱,並聯繫了華納兄弟公司彼得·古柏英語Peter Guber琳達·奧伯斯特英語Lynda Obst來擔任電影的監製。但由於技術、資金等多方面的原因,影片正式開拍的計劃一直沒能提上日程。1985年,卡爾·薩根正式出版了科幻小說《接觸》,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在當年美國所有出版發行書籍中銷量名列第7位。小說的成功也讓改編電影的面世帶來了新的希望,羅蘭·約菲英語Roland Joffé喬治·米勒均有計劃執導本片。但好事多磨,羅蘭於1993年放棄了拍攝本片的計劃,而喬治則於1995年因故被華納兄弟公司開除。最終,羅拔·澤米基斯脫穎而出成為了本片的導演,影片於1996年9月開拍,1997年2月結束,片中的絕大多數視覺特技英語Visual Effect都是由索尼圖形圖像動作公司英語Sony Pictures Imageworks製作完成的。

《超時空接觸》最終於1997年7月11日正式發行上映,獲得了不少專業影評人的正面評價,全球票房收入約1.71億美元。影片獲得來自奧斯卡獎金球獎雨果獎土星獎等多個權威電影獎項肯定的同時,也受到了來自從當時的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領導的聯邦政府行政部門有線新聞網的爭議,並且引發了分別來自喬治·米勒和另一位電影導演、編劇、監製法蘭斯·福特·哥普拉的法律訴訟

劇情[編輯]

在父親的鼓勵和指導下,艾蓮諾·「艾麗」·阿諾威(茱迪·科士打飾)從小就對天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優異成績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並取得博士學位後,她成為一位搜尋地外文明計劃科學家並開始在阿雷西沃山谷中的阿雷西博天文台工作。每天,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用電台監聽各個波段的信息,希望可以找到來自地外生命發來的訊號。不過由於認為這樣的努力是在白白浪費有限的資源,政府主管部門的科學家大衛·杜姆林(湯姆·斯凱里特飾)停止了對這一項目的資助。不過艾麗卻意外地得到了一位名為S·R·海登(尊·赫飾)的神秘億萬富豪企業家的幫助,原來他一直都在關注艾麗的成長和其事業的發展。海登的巨額資助讓艾麗有機會來到位於新墨西哥州索科羅縣甚大天線陣繼續自己的研究工作。

4年後,正在杜姆林打算關閉搜尋地外文明計劃時,艾麗發現了一系列來自織女星的強烈信號,這些信號以音頻形式出現,並且不斷重複2-101之間從小到大的所有質數。這一發現引起了杜姆林和國家安全顧問米高·科茲(占士·伍茲飾)領導的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高度注意,並試圖取得對甚大天線陣的管控權。正當艾麗、杜姆林和科茲進行爭論時,盲人科學家肯特·克拉克(威廉·菲德內爾飾)從最初發現的音頻信號中聽出有其它內容,經過解碼處理後最終發現這是一段阿道夫·希特拉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致辭的影片信息。艾麗和杜姆林推測,這段信號出現是因為1936年柏林奧運會開幕時,當時的德國元首希特拉為了展示德國強大的科技實力而進行的第一次向全世界甚至外太空發送電視轉播信號。該信號經過26年時間後到達26光年外的織女星,又被當地的智慧生命傳回,再經26年後才到達地球,其意思相當是:「我們聽到了」。

這一系列驚人的發現很快傳遍了全世界,經過進一步地分析和解碼,科學家們發現這些信息中包含了超過6萬頁各不相同看起來似乎是某種工業設計圖紙的信息,但卻一直苦於找不到破解密碼以便看懂這些信息的方法。這時海登又一次幫了大忙,他將艾麗請到自己的私人專機上,並且詳細解釋了解碼的方法。通過3D視圖進行解碼後,所有的信息都順利得到了分解,這些信息看起來似乎是用於製造某種機器的藍圖。機器的主體由三個巨大的環組成,機器動作的方式似乎就是將一個裝有人的圓形容器從三個不斷放置的環上放下去,但是沒有人能肯定接下來會怎麼樣。

世界各國開始集資在位於佛羅里達州南部布里瓦德郡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第39號發射複合體處建造這台機器。一個由各國科學家及領導人組成的委員會也開始挑選執行這次任務的候選人。雖然艾麗是最優先考慮的幾名人選之一,但一位之前曾與她在波多黎各短暫邂逅並有過私人交往的基督教哲學家帕爾默·喬斯(馬修·麥康納希飾)在聽證會上對她的宗教信仰提出了疑問。最後,由於艾麗並不信教,她失去了委員會中大多數成員的支持,最終,大衛·杜姆林成為了此次任務的執行人。但就是機器進行測試的這天,一位宗教極端主義者在全身綁滿炸藥並混入了機器內部,最終引爆了炸彈,導致包括杜姆林在內的多名工作人員遇難。

正在全世界都陷入悲痛中,艾麗也有些心灰意冷的時候,海登又一次聯絡了她。告訴她其實在日本北海道還建有另外一台一模一樣的機器,並且艾麗可以成為這台機器的試飛員,艾麗立即動身前往北海道。為了避免再出現類似的事故,北海道的安保工作極其嚴格,甚至拒絕了任何媒體的現場採訪、記錄要求。

臨行前,國家航空航天管理局的科學家交給了艾麗一顆在某些極端、特殊情況下可能派上用場的自殺藥丸。終於,她頭戴攝影記錄鏡頭走進了一個密封的容器之中,經過倒數,容器從三個不斷旋轉的巨大圓環間落下,艾麗似乎進入了一系列蟲洞之中進行高速的穿梭。最終,她來到了一個看起來似乎與自己童年時期畫過的一幅畫非常相似的海灘邊,一個模糊的影像逐漸逐漸接近自己,一直走到身前時才看得出來原來竟是她早已因心臟病發而去世的父親。原來這一切都只是因為外太空的智慧生命認為以這樣的方式來與地球人進行接觸,應該會更容易被接受。艾麗試圖詢問對方許多問題,但外星生命都沒有正面回答,而只是向她解釋了這次旅程只是人類與其他智慧物種間接觸所必須的第一步。

艾麗仔細地思考和消化着這樣的答案並很快失去了意識。醒來後,她發現自己身處密閉容器的底部,工作人員正在大聲叫她的名字試圖讓她恢復清醒。她之後得知,從除她以外的任何人看來,該容器從圓環上方落下後只是直接落入了之下的大海中的安全網上,似乎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但艾麗堅持認為,自己已經穿越時空,在外太空旅行了約18個小時,可是她的錄像設備卻只錄下了靜電干擾。米高·科茲辭去國家安全顧問一職,開始組織並領導一個國會委員會對整個事件進行調查和聽證,並且指出這一切很可能不過是前不久剛剛去世的S·R·海登臨死前的一個人類歷史上最昂貴的惡作劇。在最終舉行的聽證會上,艾麗無法提供充分的證據來證實自己那一段難以形容的奇妙旅程,但她仍然堅持了自己的意見和信念,最終獲得了大眾的信任。而另一邊,白宮辦公廳主任蕾切爾·康士坦丁 (安祖娜·比莎飾)發現科茲對聽證會隱瞞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證據:艾麗頭戴的錄像設備雖然只是錄下了靜電,但卻長達18小時。

影片的最後,艾麗獲得了聯邦政府的科研基金撥款,在甚大天線陣繼續其研究工作。

演員[編輯]

製作[編輯]

發展[編輯]

早在1979年時,卡爾·薩根就有了創作《超時空接觸》的計劃。他的好友琳達·奧伯斯特被電影監製彼得·古柏僱傭為其創立的卡薩布蘭布電影公司擔任執行製作人。她向彼得提及了《超時空接觸》的一些思路,而彼得則表示有意將之改編為一部電影。[1]截止1980年11月,卡爾與他的夫人安·德魯彥一起完成了超過100頁的電影劇情大綱。[3][4]安解釋道,「卡爾和我的設想是通過小說的形式描繪出(人類與外星生命之間的)接觸究竟應該會是什麼樣的,並最終將宇宙中那些真正偉大的東西傳達給觀眾」。他們將科學與宗教之間的關係通過人類與外星生命接觸真實過程中的哲學和智慧的隱喻來加以體現。[5]

卡爾將他的好友,另一位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有關通過蟲洞進行時空旅行的研究融入到電影劇本中,[6]而女主角艾麗·阿諾威博士則是受到搜尋地外文明計劃協會吉爾·塔特博士,鳳凰計劃的主要負責人的啟發。為了扮演好這個角色,茱迪·科士打親自與她進行了交談。[7]吉爾博士同時也是影片劇本的顧問,所以最終影片也真實地描述了這位女科學家從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間在事業上的奮鬥過程。

多位編劇曾為片尾時女主角是否應該有個孩子而展開了辯論,[8]雖然彼得·古柏對卡爾夫婦的故事大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他還是請了別的編劇來改寫劇本。其中增加了新的角色,包括一位當地山林巡視員出身的太空人。[1]Peter還建議女主角應該有一個關係較為疏遠的十幾歲大的兒子,因為他認為這可以讓故事情節變得更有深度。「這個女人認為比起他的兒子,有些別的東東更值得她花費時間去仔細傾聽」,彼得說,「但是她卻始終無法真正接觸到自己孩子的內心世界。對我來說,這才是這部電影應該側重描繪的方面。」[1]不過卡爾夫婦沒有同意對劇本做這樣的修改。1982年,彼得帶着把《超時空接觸》拍為電影的計劃聯繫了華納兄弟公司,但之後由於預算、技術等多方面的原因,電影的開拍被長期擱置了起來,於是卡爾開始着手於將自己的構想寫成小說,並最終由Simon & Schuster出版社於1985年9月出版。電影改編的前期準備工作也因1989年彼得離開了華納兄弟公司而暫告中止。[1]

離開華納兄弟公司的彼得成為了索尼影視娛樂公司的新任總裁,並試圖從華納手中買斷《超時空接觸》的電影發行權,但受到了拒絕。巧合的是,1989年,琳達·奧伯斯特被華納請來擔任新的執行製作人並立即開始着手通過僱傭更多的作家來進行影片拍攝的準備工作。[1]

羅蘭·約菲英語Roland Joffé被選定作為影片的導演[9],所選用的劇本則是由占士·V·哈特英語James V. Hart改寫的版本。[10]不過,在影片即將進入前期製作階段時,羅蘭放棄了,[9]而琳達則僱請米高·戈登伯格英語Michael Goldenberg重新改寫劇本,米高最終在1993年後期完成了第二次的修改稿。[1]這一稿重新引起了華納兄弟公司將之拍攝為電影的興趣,[9]導演羅拔·澤米基斯則被邀請來執導,但他當時打算拍攝另一部根據著名匈牙利魔術師哈利·胡迪尼生平改編的電影,因此婉拒了這一提議。[1][11]「我所看到的劇本除了最後的一頁外都非常了不起,」羅拔回憶道,「(在這一頁半中描述的結局裏,)天空明亮無比,像天使一樣的外星人高調亮相。我說,這肯定行不通。」[1]

1993年12月,華納兄弟公司僱請了喬治·米勒來執導這部影片,[9]《超時空接觸》終於進入了前期製作階段。喬治選定了由茱迪·科士打扮演女主角,並考慮由拉爾夫·費恩斯扮演帕爾默·喬斯以及琳達·亨特出演美國總統,還增加了外星人在近地太空中環繞地球周圍設置激光顯示的情節,而米高所改寫的另一個版本劇本更是野心勃勃,其中甚至描繪出外星人利用一個巨大的蟲洞吞噬了整個地球,並將之傳送到了銀河系的中心位置。喬治還要求米高在《超時空接觸》的劇本中增加教皇這一角色,並將之定位為一個重要的配角人物。華納兄弟公司原本希望電影可以在1996年聖誕節檔期發行上映,但在喬治·米勒執導下,前期製作工作比預想的要長得多。[1]最終,工作室因預算問題、正式開拍日期的推遲,以及喬治堅持要求再增加5個星期的時間用於再進一步修改劇本等多方面原因解僱了這位導演。最終,原本謝絕了這一位置的羅拔·澤米基斯接受了執導本片的邀請,華納兄弟公司也同意給予他完全的文藝主控權和最終剪接權[1]。羅拔最終選定了由馬修·麥康納希扮演帕爾默·喬斯一角[12],而在1994年就已經被診斷出患有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的卡爾·薩根則繼續為影片的拍攝工作貢獻着自己的力量,他親自舉辦並邀請劇組的主要成員和大部分演員參加了一次詳細介紹天文學歷史的學術會議[1]

此外,在電影的發展過程中,全體製作人員還共同觀看了著名導演史丹利·寇比力克的經典科幻片《2001年漫遊太空》來獲取靈感[8]

拍攝[編輯]

在2011年斯德哥爾摩國際博覽會英語Stockholm International Fairs上展出了本片中的制服

《超時空接觸》的主要拍攝工作於1996年9月24日開始,1997年2月28日結束。最初開始的拍攝工作是在位於新墨西哥州甚大天線陣進行的。「在甚大天線陣拍攝無疑是整部影片中最困難但又最引人入勝的,」監製史蒂夫·斯塔基如是說,「這是個還在不斷運作的大型設施,所以為了完成必要的拍攝工作,我們必須先與國家科學基金會進行商討來獲取對設施的控制權,從而將陣列中的所有大型天線按我們需要的那樣進行轉動,來達到所需要的效果。[6]」經過在新墨西哥州和亞利桑納州進行的幾星期非常艱巨的定點拍攝工作後,《超時空接觸》的攝製組回到洛杉磯開始了長達5個月的音效製作及其它定點拍攝工作,華納兄弟公司位於伯班克的一共9個音場及卡爾弗工作室英語Culver Studios全部投入使用。藝術指導與室內裝飾部門則製作了多達25處佈景台[6]

為了讓影片中的故事情節顯得更真實,《超時空接觸》中還準備了大量將由有線新聞網播音員主持人說出的台詞。超過25位有線新聞網播音員、記者或主持人在片中出鏡,包括有線新聞網的王牌節目《拉瑞·金直播》和《交火英語Crossfire (TV series)》。卡爾·薩根的夫人,影片的主創人員之一安·德魯彥客串出鏡,在片中以她自己的身份與羅伯·勞扮演的一位保守派人士展開辯論。

1997年1月,一支拍攝隊伍被派往位於波多黎各阿雷西沃山谷中的阿雷西博天文台進行取景拍攝,另一支隊伍則被派譴至加拿大取景拍攝。此外,搜尋地外文明計劃協會加州理工學院甚大天線陣和在哥倫比亞特區在政府協議問題的討論過程中前白宮幕僚人員都對本片做出了非常積極的技術支持。

卡爾·薩根多次與劇組主創人員會面,並協助完成了影片劇本的最終定稿。1996年12月20日,卡爾不幸逝世,影片的拍攝工作曾短暫暫停,因此《超時空接觸》也被稱之為是卡爾·薩根最後的遺產,片尾給出了對其致敬的字幕提示。[1]

攝影師唐·伯格斯使用Panavision相機結合大型規格的65毫米VistaVision膠捲製作出失真鏡頭的效果,拍攝完成了影片中的特技鏡頭。來自天行者音效公司的音效師則使用Pro Tools軟件進行影片中的音效合成[13]

視覺效果[編輯]

為電影《超時空接觸》製作視覺特技效果的工作由8個不同的公司合作完成,其中包括索尼圖形圖像動作公司英語Sony Pictures Imageworks彼德·積遜維塔數碼佐治·魯卡斯光影魔幻工業公司以及特效聯合製作公司英語Effects Associates。其中維塔數碼主要負責製作片中蟲洞的相關特效鏡頭[14]。茱迪·科士打坦言她對拍攝這些鏡頭所採用的藍幕技術非常不習慣,這也是她首次在藍屏前進行演出。「整個房間裏全是藍色的,藍色的牆壁,藍色的天花板,不管什麼都是藍色藍色藍色的,」朱迪解釋道,「而我就像坐在一個餐桌轉盤上跟隨着一台計算機控制的機械手臂上的攝錄機鏡頭不斷地旋轉,這真是很辛苦。」[1]

影片中還利用數碼化手段將一段當時的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的新聞錄像進行更改,變成看上去似乎是在進行有關與外星人取得接觸的表述。原本電影的拍攝計劃中並沒有這一環節[1],導演曾邀請著名男演員薛尼·波達在片中扮演總統,但他當時打算在另一部電影中演出而謝絕了[15]。之後不久,導演看到了一段國家航空航天管理局於1996年8月發佈的通告「克林頓發表有關火星岩石的演講」,導演解釋道「我敢向上帝發誓看起來就像是為電影量身定做的一樣,當他說到『我們會繼續努力傾聽它們想要說什麼』時,我幾乎高興死了,就這樣呆呆地站在那兒,嘴巴張得老大!」[1]

影片中對特技的另一個主要應用就是使用數碼化色彩校正英語color correction技術。這一技術幫助解決了影片在位於新墨西哥州甚大天線陣拍攝時所遇到的鏡頭連貫性的問題。「當時的天氣真是要我們的老命,所以我們只有回來(再利用色彩校正技術)把鏡頭中包括天空在內的所有事物的顏色都更改為與電影中所應該有的情況相符。」視覺效果監製肯·拉爾斯通(Ken Ralston)如是說[16]。影片開場時的那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從地球開始漸行漸遠,從太陽系銀河系,直到將整個宇宙都呈現在觀眾眼前的鏡頭全長約3分鐘,是受到1977年的紀錄短片《十的冪英語Powers of Ten (film)》(完整影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的啟發而製作的。當時這創下了真人出演電影中最長一段完全由電腦成像製作的鏡頭新紀錄,並且截止2013年5月也只被2004年的災難片明天之後》超過[17]

通過解碼外星生命發來的信息得到的機器製作藍圖是由肯·拉爾斯通和索尼電影圖形圖像公司一起製作的,這也是他與導演澤米斯斯之間的第6次合作。索尼圖形圖像通過使用模型、微縮攝影、數碼化電腦合成等技術製作了超過350個視覺效果鏡頭。對於這台機器的設計,澤米基斯解釋道,「在薩根的小說中描述得比較模糊,對於小說來說,這沒什麼關係。但是在電影中就行不通了,如果你想要建一幢巨大的由外星人設計的物理建築,你必須要讓它看起來真實可信。」他還補充道,「它(這台機器)必須非常龐大,所以觀眾會感覺這已經大到超過了一般人會去進行設想的尺寸,並且必須要看上去非常真實。」[6]最終這台機器由理念藝術家史蒂夫·伯格(Steve Burg)設計,該設計原本是為占士·金馬倫1991年推出的科幻動作片未來戰士續集》準備的,該片中同樣關係到時空旅行,不過最終影片中並沒有使用到這些鏡頭[18]

機器上載人吊艙的早期設計是基於小說中的描寫,這個吊艙並不是一個標準的幾何形狀,類似於一個正十二面體或是不規則的十二面形狀。最終這個吊艙被修改為一個球形的膠囊狀,可以將乘客包裹在其中。導演和攝製團體還幾次到卡納維拉爾角的甘迺迪太空中心參觀,這裏的官員也允許他們接觸未對大部分遊客開放的地區。他們還在穿梭機發射前被帶到了甘迺迪航天中心39號發射複合體[6],攝製組在那裏專注於電梯的機械部分和裝載臂的台架設計,並結合拍下的照片一起應用到了電影中的機器設計和周邊配套設施中。等到這樣的設計得到導演的認可後,實體建造又開始製作載人吊艙、電梯內部和台架,這些一共花了近4個月的時間才製作完成。其它的特效製作則主要是計算機成像特技[6],片中希特拉講話的鏡頭同樣經數碼化處理[8]

音樂[編輯]

Contact: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艾倫·席維史崔原聲帶
發行日期1997年8月19日 (1997-08-19)
唱片公司華納兄弟唱片公司

電影的原創配樂由曾在《阿甘正傳》中與羅拔·澤米基斯合作過的艾倫·席維史崔譜寫,其中絕大部分於1997年8月19日由華納兄弟唱片公司發行。[19]全部的配樂曲目有約一小時長,發行的CD上則有44分鐘的內容,包括所有主要的橋段,不過CD上的部分曲目與電影中的略有不同。

影片所發佈的第2區特別版DVD中包含有一個5.1聲道的獨立配樂聲軌,[20]其中包含了電影中的全部配樂段落。[21][22]

超時空接觸:電影音樂
曲序曲目時長
1.Awful Waste of Space1:41
2.Ellie's Bogey3:23
3.The Primer6:19
4.Really Confused1:18
5.Test Run Bomber4:25
6.Heart Attack1:29
7.Media Event1:24
8.Button Me Up1:18
9.Good to Go5:11
10.No Words1:42
11.Small Moves5:35
12.I Believe Her2:31
13.Contact7:58
總時長:44:14

科學與宗教[編輯]

《超時空接觸》中反覆表明影片中人類與外星人的接觸將使得宗教與科學之間的文化衝突變得越來越明顯。比如說,片中通過多個角度討論了神是否存在這一關鍵問題。[8]片中的基督教哲學家帕爾默·喬斯將其對神的情感寄託和信仰,描述為是一種可以與親眼看到神相提並論的證據,而女主角、天文學家艾麗則表示這只是他個人需要有這種信仰,這種個人的體驗、感覺不足以證明任何神的存在。於是帕爾默將他對神的確存在的信念與艾麗對其早逝父親的愛進行比較,因為她同樣無法「證明」自己對父親的愛。[8]

電影中也描述了對與外星人接觸結果的激烈辯論,其中許多辯論都是在影片中的有線新聞網現場辯論節目《交火》和《拉瑞·金直播》中進行的,辯論的話題從來自外太空的訊息是否能夠證明神或者外星人是否存在,到這是否又是科學對宗教的一次「逼宮」,就像是一位信徒所說的那樣,「代替你同你的神進行交流」[23]。一個宗教團體的領袖甚至從宗教角度質疑建造那台用於與外星人接觸的機器的正當性,他表示:「我們甚至都不知道(這些外星人)是否相信神。」之後,在美國本土建成的第一台機器被宗教極端分子使用自殺式炸彈襲擊的方式摧毀,因為他相信這台機器的建成對於人類是極其不利的[8]

雖然在影片的最後的揭露出女主角艾麗頭戴的錄像裝置錄下了長達約18小時的信息,這一證據可以從事實上而非僅僅是信念上來支持她的確有經歷過這一段「旅程」和接觸,但是全片中的幾處巧合等跡象導致其真實性受到質疑。導演羅拔·澤米基斯表示:「電影所試圖表示的觀點是,(對於外星生命是否存在這個問題)永遠都會有一定程度的質疑。」[23]這樣的解釋也與電影高潮段中所表現的艾麗的「旅程」基本相符:艾麗在自己幼時所畫的海灘邊見到了早已去世的父親(對此艾麗相信是因為外星人「下載了她的記憶和想法」的結果);無論是艾麗最初收到外太空傳回的信息的時間,還是之後解碼的過程都非常巧合:這段信息正好是在艾麗及其團隊開始進入甚大天線陣進行研究工作後不久收到的,並且在甚大天線陣及世界各地的無數科學家經過數星期的努力仍無法順利破解後,又正好是被艾麗唯一的贊助人,身患癌症命不久長的S·R·海登順利解碼[23]

在影片的結尾,艾麗發現自己也置身於一個以往只會輕視和懷疑的處境:儘管自己心中非常確信,但面對普遍的懷疑又無法提供任何證明。她自己也在聽證會上承認作為科學家,如果異地而處,自己也會深表懷疑[23]

羅拔表示,他通過這部電影所希望表明的觀點是,科學和宗教並不一定總是對立,而完全可以共存[23]。片中作為科學家的艾麗與作為神學家的帕爾默走到了一起,以及帕爾默對這段「旅程」的確發生過的接受態度,都表明了宗教與科學並不是那麼不可調和。片中還有一處細節再次證明了這一點:在一次採訪中,主持人問及艾麗為什麼會那麼敢於接受並熱心推動機器的建議,這其中充滿了未知的危險。而艾麗的回答,就是一種信念,選擇相信設計這一機器的外星生命「知道他們在幹什麼」[8]

上映發行[編輯]

票房/家用錄影帶[編輯]

《超時空接觸》於1997年7月1日在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韋斯特伍德劇院舉行了首映禮[24]。影片於1997年7月11日開始正式在美國的1923家電影院上映,首周票房收入達2058萬4908美元,最終在美國本土的票房就突破1億美元大關,其他國家則收入7020萬美元,全球總票房1億7112萬美元[25]。1997年12月,《超時空接觸》發行了VHS錄影帶,錄影帶出租帶來了4900萬美元入賬[26]華納家庭錄像公司英語Warner Home Video也於當月晚些時候發行了該片的DVD,其中包含有分別來自導演羅拔·澤米基斯、監製史蒂夫·斯達克、視覺效果監製肯·拉爾斯通、史蒂芬·羅森堡(Stephen Rosenbaum)和女主角扮演者茱迪·科士打的3條評論聲軌英語Audio commentary。.[27]

電影的成功也讓卡爾1985年出版的小說迎來了新的銷售生機,該書於7月27日重新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直至9月21日[28][29]

2009年10月6日,本片的藍光影碟正式發佈[30]

評論分析[編輯]

《超時空接觸》上映後受到了來自評論界的好評[31][32],根據爛蕃茄收集的62份專業評論文章,其中39篇給出了「新鮮」的正面評價,「新鮮度」為63%,平均評分為6.8分(滿分10分)[31]。而Metacritic網站則根據22份評價計算出了62分的平均得分(滿分100分)[32]。《芝加哥太陽報》影評專欄作家羅渣·艾伯特給予了本片很高的評價,他認為《超時空接觸》完全可以與史提芬·史匹堡1977年的推出的《第三類接觸》並列為荷里活歷史上關於外星生命最具研究價值的電影作品。他在文章中寫道:「像《超時空接觸》這樣的優秀電影正好解釋了為什麼《天煞-地球反擊戰》留給我的只有空虛和不滿」[33]。2011年12月21日,羅渣將《超時空接觸》收入他的「傑出電影收藏榜」中[34]

洛杉磯時報》評論專欄作家肯尼斯·圖蘭英語Kenneth Turan在其專欄文章中寫道,《超時空接觸》中包含了比其它電影更豐富的哲理,不過他也相信《超時空接觸》「仍可滿足那些只是打算娛樂放鬆一把的觀眾」[35]。在線影評人占士·伯拉爾丁內里英語James Berardinelli則稱《超時空接觸》是「1997年最優秀的電影之一,它強有力地證明了荷里活仍然有能力創造奇蹟!」他還認為影片可以與史丹利·寇比力克1968年推出的《2001年漫遊太空》一樣被認為是歷史上最經典的科幻電影。[36]三藩市紀事報》的米克·拉塞爾英語Mick LaSalle則表示他非常喜歡電影的前一個半小時,但他感覺導演羅拔·澤米基斯有些過分看重視覺特效,而不是將故事主體中的戲劇張力逐漸凝聚並在最後的高潮中爆發出來[37]。《華盛頓郵報》的麗塔·肯伯利(Rita Kempley)則給予本片較為負面的評價:她不喜歡影片的敘事基調,並將之描述為「基於神與科學之間的一場說教味十足的辯論」[38]

獲獎[編輯]

第70屆學院獎角逐中,本片獲音效獎提名,但最終不敵占士·金馬倫執導的災難片鐵達尼號[39][40]茱迪·科士打則獲得了第55屆金球獎最佳電影女主角獎(正劇類)提名,但最終也敗給了主演《皇室別戀》的茱迪·丹芝[41]。不過,《超時空接觸》擊敗了《第五元素》、《黑超特警組》、《太空戰士》和《千鈞一髮》獲得了雨果獎最佳戲劇表現獎。[42]茱迪·科士打也獲得了第24屆土星獎最佳女演員獎,片中扮演童年艾麗的小演員簡娜·馬龍(Jena Malone)也獲得了最佳年輕演員獎。導演羅拔·澤米基斯、編劇占士·V·哈特和米高·戈登伯格,作曲家阿蘭·席爾維查以及視覺效果監製均得到了提名。《超時空接觸》獲最佳科幻電影獎提名,不過最終敗給了《黑超特警組》[43]

美國影藝協會百年電影史系列評選名單:

爭議[編輯]

比爾·克林頓[編輯]

1997年7月14日,《超時空接觸》在美國上映3天後,華納兄弟收到一封來自白宮法律顧問英語White House Counsel查爾斯·魯夫英語Charles Ruff的抗議信。抗議電影《超時空接觸》中所出現的時任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的數字合成圖像。信中並沒有明確要求導演羅拔·澤米基斯和發行商華納兄弟公司重新剪接或道歉的條款,但稱其將克林頓合成在片中的作法「失當」。這之後,白宮也並沒有採取任何進一步的法律行動,白宮法律顧問只是通過這一方式提醒荷里活今後應該避免再次未經授權擅自使用總統肖像。信中還提醒導演羅拔,白宮對總統肖像使用的官方政策是「禁止通過任何方式將總統與任何商品及有償服務聯繫起來」[46]

一位華納兄弟公司的發言人之後解釋道:「我們感覺自己在這個問題上對白宮是完全坦誠和公開的,他們看到了劇本,電影完成時也通知了他們,我們也提前通過書面形式告知了他們影片將於7月11日上映,而7月2日他們就已經確認收到了我們的書面通知。」不過,華納兄弟公司也承認他們的確沒有以正式途徑告知白宮電影中會直接合成使用克林頓總統的肖像。之後白宮律師評價道,模仿和諷刺都受到聯邦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保護,而白宮新聞發言人米高·麥庫瑞英語Mike McCurry (press secretary)則表示相信「總統的形象應該只屬於他個人,而(像在這部電影中)這樣合成使用,會極易導演觀眾誤以為他說了那些其實並沒有說過的話[46]。」

有線新聞網[編輯]

在白宮的抗議信後不久,有線新聞網總裁兼行政總裁湯姆·約翰遜英語Tom Johnson (journalist)聲稱儘管有線新聞網和華納兄弟公司均為時代華納集團旗下公司,但在事後來看他相信讓包括拉瑞·金伯納德·肖英語Bernard Shaw (journalist)等13位有線新聞網節目主持人或播音員出現在這部電影中是一個錯誤。他還補充道,電影《超時空接觸》通過這些主持人的存在「製造出一種我們為時代華納所操縱的印象,而這模糊了(有線新聞網與時代華納之間的)界線」。有線新聞網接下來也改變了他們今後電影中的政策,即要求所有潛在可能的出場需要有所謂倫理道德小組的審議[46]

法律訴訟[編輯]

之前參與過本片最初發展工作的導演喬治·米勒試圖以違反合同為名起訴製片公司,但沒有成功。[1]

1996年12月28日,正值電影拍攝期間,著名電影製作人法蘭斯·福特·哥普拉向法院起訴卡爾·薩根和華納兄弟公司,而卡爾已在一星期前去世[47][48]。弗朗西斯聲稱卡爾的小說是以一個1975年名為《第一類接觸》的電視特別節目為基礎而寫出來的[47][49]。根據當時的協議[49],他與卡爾和兩家製作公司將共同分享該節目的收益,包括之後卡爾所寫的小說。這個電視節目從未實際製作過,不過在1985年,小說《超時空接觸》就發行了,並且華納兄弟公司打算將之改編為電影。弗朗西科要求獲得至少25萬美元的補償金,並且禁止電影的拍攝和發行[47]

1998年2月,洛杉磯高等法院法官里卡多·托瑞斯(Ricardo Torres)駁回了科波拉的訴訟請求。雖然他同意有關卡爾·薩根的確違反了契約中的某些條款,但他解釋道,卡波拉過了太長時間後才提起訴訟,該合同可能已經不像最初訂立時那樣還能夠強制執行。科波拉立即向加利福尼亞州上訴法院提出了上訴[49],2000年4月,加利福尼亞州上訴法院同樣因其起訴時間太遲而駁回了其上訴。法院指出,直到1994年原告才想到要發起訴訟[48]

美國太空總署[編輯]

片中美國太空總署的科學家在女主角艾麗出發前往未知領域進行接觸前給了她一顆氰化物膠囊用於自殺,這一情節無論是在電影拍攝期間還是正式上映後都引起了不少爭議。電影的美國太空總署顧問傑拉爾德·D·格里芬英語Gerald D. Griffin堅持表示,美國太空總署從來沒有給過任何太空人這種藥物「以防萬一」,並且如果真的有太空人打算在外太空自殺,他(或她)只需要切斷氧氣供應即可[23]。但是,卡爾·薩根堅持認為美國太空總署的確有將這類藥物給予每一位升空執行任務的太空人。導演羅拔則說,由於這兩人的觀點完全相反,所以真相如何並不確定。但是他還是在影片中保留了這個自殺藥物的情節,因為這樣看起來更具懸念,同時也更符合卡爾·薩根的意圖[23]

影響[編輯]

《超時空接觸》在恩斯特·克萊恩英語Ernest Cline創作的2015年科幻小說《一級艦隊英語Armada (novel)》中被提及[50]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Benjamin Svetkey. Making Contact. Entertainment Weekly. 1997-07-18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4). 
  2. ^ Bryan P. Stone. Faith and Film: Theological Themes at the Cinema. Chalice Press. 2000: 20 [2013-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8). 
  3. ^ Carl Sagan. Contact: A Novel. New York City: Simon & Schuster. October 1985: 432. ISBN 0-671-43400-4. 
  4. ^ Ann Druyan. Warner Bros. [2009-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0-10-18). Carl and I wrote the more than 100-page treatment in November of 1980... 
  5. ^ About the production. Warner Bro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1-05-17). 
  6. ^ 6.0 6.1 6.2 6.3 6.4 6.5 Contact – High Technology Lends a Hand/Science of the Soundstage. Warner Bro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1-03-04). 
  7. ^ William J. Broad. Astronomers Revive Scan of the Heavens for Signs of Life. The New York Times. 1998-09-29.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Norman Kagan. Contact. The Cinema of Robert Zemeckis. Lanham, Maryland: Taylor Trade Publishing. 2003: 159–181. ISBN 0-87833-293-6. 
  9. ^ 9.0 9.1 9.2 9.3 John Evan Frook. WB makes 'Contact'. Variety. 1993-12-16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10. ^ Bernard Weinraub. Using a Big Budget To Ask Big Questions. The New York Times. 1997-07-06. 
  11. ^ Michael Fleming. Verhoeven eyes 'Houdini'. Variety. 1997-07-10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12. ^ Michael Fleming. McConaughey inks with WB. Variety. 1996-12-16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13. ^ Richard Buskin. Making Contact. FilmSound.org. [2009-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6). 
  14. ^ Ian Pryor. Peter Jackson: From Prince of Splatter to Lord of the Rings. New York City: Thomas Dunne Books. 2003: 206. ISBN 0-312-32294-1. 
  15. ^ Army Archerd. Two 'Titanics' on collision course. Variety. 1996-08-16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16. ^ Michael Mallory. Invisible tricks of the trade. Variety. 1997-05-08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5). 
  17. ^ Tim Dirks. Milestones in Film History: Greatest Visual and Special Effects and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CGI) - Part 16. Filmsite.org.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18. ^ Steve Burg homepage. Steve Burg.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15). 
  19. ^ Amazon.com: Contact: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Alan Silvestri: Music. [2013-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6). 
  20. ^ DVD Music - Soundtrack.Net. [2013-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21. ^ ([//web.archive.org/web/20211106004433/http://www.amazon.co.uk/dp/B00004CX8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ontact (Special Edition) [1997] [DVD]: Amazon.co.uk: Jodie Foster, Matthew McConaughey, Tom Skerritt, John Hurt, Jena Malone, David Morse, Geoffrey Blake, William Fic...]
  22. ^ Contact - Special Edition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7-26.
  23.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Robert Zemeckis, Steve Starkey, DVD audio commentary, 1997, Warner Home Video
  24. ^ Anita M. Busch. 'Contact's' starry night. Variety. 1997-07-03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2-13). 
  25. ^ Contact. Box Office Mojo. [2009-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6). 
  26. ^ Staff. Rental champs: Rate of return. Variety. 1997-12-16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27. ^ Contact (1997). Amazon.com.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28. ^ Paperback Best Seller: July 27, 1997. The New York Times. 1997-07-27 [2009-01-28]. 
  29. ^ Paperback Best Sellers: September 21, 1997. The New York Times. 1997-09-21 [2009-01-28]. 
  30. ^ Contact Blu-ray.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31. ^ 31.0 31.1 Contact. Rotten Tomatoes.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32. ^ 32.0 32.1 Contact (1997): Reviews. Metacritic.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33. ^ Roger Ebert. Contact. Chicago Sun-Times. 1997-07-11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34. ^ Contact (1997). Chicago Sun-Times.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31). 
  35. ^ Kenneth Turan. Foster Passes Hearing Test. Los Angeles Times. 1997-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20). 
  36. ^ James Berardinelli. Contact. ReelViews.net. [2013-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37. ^ Mick LaSalle. Anybody Ther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1997-07-11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38. ^ Rita Kempley. Contact. The Washington Post. 1997-07-11 [2013-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39. ^ The 70th Academy Awards (1998) Nominees and Winners. oscars.org.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1). 
  40. ^ Contact. AMPAS. [2013-05-26]. [永久失效連結]
  41. ^ Contact. HFPA.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1). 
  42. ^ 1998 Hugo Awards. The Hugo Awards.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43. ^ Past Saturn Awards. Academy of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 Horror Films. [2009-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2). 
  44. ^ AFI's 100 Years...100 Thrills Nominees (PDF). [2013-03-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06). 
  45. ^ AFI's 10 Top 10 Ballot (PDF). [2013-03-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3-26). 
  46. ^ 46.0 46.1 46.2 Staff. Cameo crisis on 'Contact'. Variety. 1997-07-15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47. ^ 47.0 47.1 47.2 Staff. Zoetrope sues over 'Contact'. Variety. 1996-12-30 [2014-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4). 
  48. ^ 48.0 48.1 Janet Shprintz. Coppola loses 'Contact'. Variety. 2000-02-13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49. ^ 49.0 49.1 49.2 Paul Karon. Coppola's 'Contact' claim is dismissed. Variety. 1998-02-17 [2013-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50. ^ 恩斯特·克萊恩; 黃鴻硯譯. 《一級艦隊》. 天下雜誌. 2018: 139. ISBN 978-986-3445-67-8 (中文(臺灣)). 

擴展閱讀[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