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石並用時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紅銅時代器物
史前時代


鐵器時代 原史時代
  青銅時代晚期


  青銅時代中期
  青銅時代初期
銅石並用時代/紅銅時代
  新石器時代


史前史
中石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晚期



舊石器時代中期
舊石器時代初期

銅石並用時代又稱紅銅時代金石並用時代[1]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之間的過渡性時期,在該時期主要的工具和武器仍然是石器,但同時出現了少量紅銅器(天然銅器)。

紅銅即天然銅,質地軟,不適合製造工具,所以紅銅時代的人類仍以使用石器為主。很快地,人們開始發現當紅銅與或其他金屬混合之後,金屬會變得更好用,從而進展到青銅時代。這個過程很多時都很快,所以很難具體的界定紅銅時代與其他時代的分野。

美索不達米亞高加索地區伊朗印度河谷等地最先在公元前5千年後期到前4千年左右進入紅銅時代,歷時約1000年,與公元前3000年前後才進入青銅時代初期。在歐洲,沒有發生過類似的紅銅時代,而是直接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進入青銅時代,與中東地區基本一致。埃及和西班牙進入青銅時代的時間最早,在公元前3200年。另外,中美洲在公元7世紀亦獨立的發現了冶金術,但沒有經過紅銅時代。

根據Parpola[2],由於在印度河文明土庫曼斯坦南部及伊朗北部於紅銅時代的前4300年到前3200年間的陶瓷器具式樣十分相似,估計雙方在這段期間已經有貿易開展。

各地發展[編輯]

歐洲[編輯]

冰人奧茨是1991年於阿爾卑斯山的奧茨塔爾山冰川發現的天然木乃伊,從他身邊發現的銅斧可證明歐洲的銅礦開採至少在西元前3300年就存在了,比之前所知的還要早了五百年。

塞爾維亞普羅庫普列發現的銅斧,則顯示了在歐洲的人類使用金屬的歷史可以被推至西元前5500年左右,比之前所相信的早了很多。

埃及[編輯]

古埃及至遲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前王國時期就已經進入了紅銅時代,儘管前3000年左右的第二王朝時期就已有製造青銅的技術,但紅銅器件卻一直運用到中王國時期

兩河流域[編輯]

古代兩河流域地區從約前6000年至前3100年左右處在銅石並用時代,在此期間西亞地區社會發展迅速,出現了世界最早的農業、金屬以及古代文明,在世界考古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銅石並用時代文化以哈拉夫文化歐貝德文化為代表,主要分佈於伊拉克、敘利亞北部和土耳其的東南部山區,銅器有銅斧、銅針、銅板、銅軸、銅鏡等物,此時的經濟生活以種植業為主,兼營畜牧,還從事狩獵,這是蘇美爾文化的源頭。[3][4][5][6]

南亞[編輯]

在西元前7700年至西元前3300年間,居住在梅赫爾格爾(今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居民會使用當地的銅礦製作工具。

中國[編輯]

在以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為代表的二里頭文化(約前21世紀到前17世紀)的三、四期(前1750年~前1600年)中發現了種類豐富的青銅武器、工具和裝飾品及少量的青銅酒器,表明青銅器已在社會物質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該時期中國的青銅工藝顯然已非發展的初始階段,青銅工藝在此之前已有了一段較長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該過程即銅石並用時代。一些學者認為龍山文化齊家文化的晚期已進入早期青銅時代的開端,在這之前則為銅石並用時代。[7]

中國是否存在如西亞歐洲一般僅使用紅銅器的時代,及是否存在一個主要使用砷銅的時代,仍屬於考古研究的課題。河南龍山文化的一些冶銅遺址被一些學者認為是紅銅時代的文化遺存[8]。在以甘肅為中心的齊家文化的遺址中曾出土了頗多的紅銅器,都是小型工具和裝飾品,多數由冷鍛法錘擊製成,且含銅量多在99%以上,應為天然銅。由於紅銅流動性差,易吸收空氣,所以不適於鑄造容器,截至2010年,尚未有紅銅容器出土。

在一些早期遺址中,也有部分青銅器的發現,根據成分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1. 錫青銅,特點為不含鉛,錫的比例大。如甘肅東鄉林家與永登蔣家坪出土的銅刀、廣河齊家坪及青海貴南尕馬台出土的銅鏡等。
  2. 鉛青銅,特點為不含錫,鉛的比例大。如甘肅永靖秦魏家M99出土的銅環。
  3. 錫鉛青銅,含錫、鉛比例相近。如甘肅永靖秦魏家出土的銅錐。

中美洲[編輯]

早在歐洲征服者到來前數千年美洲的文明就已經開始使用銅及其合金。在今日美國密歇根州威斯康辛州所發現的遺址中找到了用銅所製作的工具及武器,這些製品被認為是西元前4000年至西元前1000年所製造的,使得這裏被認為是世界上幾個最早進入金石並用時代的地區之一。

參考資料[編輯]

  1. ^ 辞海 - 红铜时代. www.cihai.com.cn. [2024-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3). 
  2. ^ A.Parpola, 2005
  3. ^ I.E.S.Edwards and others, eds.,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3rd edition, vol.I, part I, The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70.
  4. ^ 穆朝娜.試論哈拉夫文化聚落髮展的階段性[J].華夏考古, 1999(1):20.DOI:CNKI:SUN:HXKG.0.1999-01-009.
  5. ^ 楊建華.蘇美爾文明探源——歐貝德文化研究[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1991(6):7.DOI:CNKI:SUN:JLDB.0.1991-06-012.
  6. ^ 彭博,楊建華.北部歐貝德文化的形成過程[J].考古, 2020(8):14.
  7. ^ 詹婷.中國青銅器起源及其與早期國家關係的新考察[D].陝西師範大學,2015.DOI:CNKI:CDMD:2.1015.720608.
  8. ^ 李京華.河南龍山文化冶銅技術[J].有色金屬, 1983(03):67-71.DOI:CNKI:SUN:YOUS.0.1983-03-011.

延伸閱讀[編輯]

  • Bogucki, Peter, Copper Age of Eastern Europe, The Atlas of World Archaeology, London: Sandcastle Books: pp. 66, 2007 .
  • C.Michael Hogan (2007) Los Silillos, The Megalithic Portal, ed. A. Burnham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C. Pleger (2000) The Old Copper Complex of the Western Great Lakes [2]
  • Possehl, Gregory L. (1996). Mehrgarh in Oxford Companion to Archaeology, edited by Brian Fag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參見[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