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閩語
地理分佈福建海南廣東東部及南部、浙江南部、香港澳門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緬甸柬埔寨老撾東南亞華人社區以及美國等其它海外華人社區
譜系學分類漢藏語系
原始語言原始閩語
分支
語言代碼
ISO 639-3分別為:
cdo – 閩東片
cpx – 莆仙片
czo – 閩中片
mnp – 閩北片
nan – 閩南片
ISO 639-6mclr
Glottologminn1248[1]

閩語支的分佈範圍(不含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以外的通行區)

閩語閩東語閩語平話字Mìng-ngṳ̄閩南語Bân-gú/gí莆仙語Máng-gṳ̂閩北語Mâing-ngṳ̌),俗稱福建話閩東語福建話平話字Hók-gióng-uâ閩南話:Hok-kiàn-ōe/ōa),[註 1]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支,為傳統的「漢語七大方言」架構中的方言(漢語變體)之一。閩語分為「狹義閩語」和「廣義閩語」,狹義閩語指的是以省城府音為代表的「福州話[2][3][4][5][6][7][8],而廣義閩語則指的是通行或源自現代福建省大部分地區不同口音的「福建話」。閩語實質上是一群相互關聯的聲調語言,主要分佈於福建除開閩西客家話地區之外絕大多數地區、海南廣東東南部和南部、浙江南部,和香港澳門臺灣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海外閩南裔群體。閩語是漢語的一支。若視漢語為「漢語族」,兼之閩語內部分歧難以互通而視閩語為獨立一語支的話,則其下再分為沿海閩語沿山閩語兩語組,兩語組下則有數支閩語的語言。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閩語是它的一級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片。

關於閩語的起源目前存在「本土起源說」和「齊語分化」說兩套理論。

本土起源說認為,閩語的歷史悠久,其源頭可追溯到5000年前福州曇石山文化以及後期的閩越文化。閩語在其他國家華人居住地區也有相當鉅大的影響力。截止至2002年,以各種閩語為母語的總人口數大約在7500萬以上,比粵語使用人口多,但在海外的分佈範圍不如粵語廣。[9] 閩語(包括其下的各支閩語言)也是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閩語的形成是多源流的。其中存在閩越語閩越人的語言)的底層詞彙,上古時期吳語楚語(湘語)的詞彙也有留存。後來在六朝五代時期,先後由中原移民帶來上古漢語中古漢語的中原漢語因素,逐漸形成定型的系統。[10]閩語也是漢語族中保留上古漢語特色較多的一個語言。

齊語分化說認為,現代漢語的各主要方言基本是因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分化形成的。由於福建移民的來源主要是中原的河南,而河南歷史上受齊國文化影響最深,語言上出現了獨特的演化方向,最有特色的是翹舌音變成了普通舌尖塞音。衣冠南渡的福建人保留了齊語口音,並在此基礎上分化為各種閩語。[11]

閩語被看作是漢語族中語言現象最複雜、內部分歧最大的一支;尤其是在福建中部的山區,方言分佈極為複雜,素有「十里不同音」之稱。1955年,中國大陸學術界將閩語作為一個語支,下分閩南、閩北兩語;1963年則合而為一,下分閩東、莆仙、閩南、閩北、閩中、五種語言。

閩語的中心地帶是福建,隨閩民系的移民而傳播。日本美國馬來西亞詩巫實兆遠)等地的華人以福州人移民居多,當地所稱的福建話福州話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的華人以閩南人移民數量最多,當地所稱的福建話泉漳話

歷史[編輯]

閩地三分時期(945年—978年)是中古閩語分化為閩東語閩南語閩北語的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

福建最早是百越族七閩地,春秋時期越國地界。戰國後期,越國被楚國所滅,越國王族退到現今的福建境內建立閩越國,與當地原住民融合為閩越族,形成閩越語。古代閩越語與現代壯侗語系存在一定血緣關係,閩越語的詞彙成份在各閩語中有所保留,這是語言學界的共識。透過語言比較可以發現,閩語底層詞彙中含有一些壯侗語系的詞彙。例如,在邵將語的白讀中,把「人」(男性)稱為「倽」(「sa˨˨[12]或「ʃa˨˨[13]),就與壯語同義單詞「sai」相近;武夷山有地名「拿口」、「拿坑」,「拿」在壯侗語系中是「田」的意思,壯語讀「naz」。閩語、客家語粵語中均存在大量「有音無字」的詞彙,這些是從壯侗語系語言中保留下來的詞彙底層。[10]

前110年,漢武帝滅閩越,將大量閩越族遷往一帶居住。福建之地空虛,只有漢朝的駐軍駐守在此。這些駐軍多為江東的吳人和江西的楚人,他們將自己的母語——古吳語古楚語(古湘語)帶入福建地區,融入了閩越語元素,最後形成原始閩語。正因為如此,今日的閩語各分支的常用詞中,都或多或少地保留有古吳語和古楚語的成分。[10]

西晉末年,發生永嘉之亂,大量中原的漢人遷入福建避禍,晉安郡的人口激增,史稱「八姓入閩」。這些移民帶來大量中原漢語的音素。唐朝時期,因科舉制度的影響,切韻的音系被引入福建。後來到唐末五代十國時期,又有兩批中原人來到福建。669年,陳政陳元光父子率軍自河南固始遷入福建,平息「蠻獠嘯亂」,設立漳州,在閩南發展。固始人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隨光壽軍攻入福建,後來又建立閩國,割據福建達四十餘年。閩國末期,王延政閩北建州(今建甌市),與福州的閩國朝廷分庭抗禮。閩國滅亡後,閩地三分,分屬南唐吳越清源軍。這些事件都對閩語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閩語支主要通行的福建地區多山,交通不便,因此素有「十里不同音」之稱。閩語的祖語原始閩語,而原始閩語是從上古漢語中古漢語中分化而來的,這與四川境內已經滅亡的巴蜀語的形成非常相似。至於原始閩語何時開始分化為各種互不相通的語言,今日的語言學界存在很大的爭議。不過,從對《集韻》中語音的分析可以發現,閩語分化的時間在宋朝初年以前,當時建州(閩北)、福州(閩東)、泉州(閩南)三地的方言已經出現了不少差異。學者李如龍認為各閩語的分化時間是在唐末五代時期。[10]

此後,由於戰爭導致的人口大規模遷徙,使原閩北語使用地區變化頗大。吳語使用者遷入閩北浦城縣,浦城北部被吳語化;贛語客家話使用者遷入邵武軍(今邵武將樂一帶),邵將地區被客、贛化,形成邵將語(其地位仍有爭議);閩南人客家人遷入沙溪一帶,其語言與閩北語接觸後形成閩中語興化府地區(今莆田市)由於與省城福州交往密切,吸收大量閩東語元素,形成莆仙語。閩東、閩南、閩北、閩中、莆仙五區自此逐漸形成。

時期,大量閩南人乘船移民到浙江南部、廣東南部以及海南台灣,將閩南語傳播到沿海各地,形成了現今的格局。也有不少福建人移民到海外的東南亞等地,因此東南亞國家也有相當數量的說各種閩語的族群。

分支[編輯]

閩語分支分佈圖(不含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以外的通行區)

閩語支內部差異巨大,各語言之間基本上無法相互通話。閩語大致可以分為閩東、閩南、閩北、閩中、莆仙五大支系,西方學者多將它們視為獨立的語言,而中國大陸學者則多將它們視為漢語閩方言的不同「區」。[14]關於語言學家對閩語分區的歷史,可參見詹伯慧1995年的《關於閩方言研究的一些思考》。[15]

侯精一編的《現代漢語方言概論》(2002年出版)中,將閩語劃分為如下八個片區:[16]

  1. 閩東語(閩東方言):1987年的《中國語言地圖集》中稱之為閩語大區的閩東區,[17][18]通行於閩東地區,分為南片(侯官片)和北片(福寧片),南片以福州話為代表,北片以福安話為代表。[16]南地區通行的蠻講受到吳語甌江片很深刻的影響,歸屬存在爭議,《現代漢語方言概論》、[19]《中國語言地圖集》都將其劃屬閩東語之下。[18]
  2. 閩南語(閩南方言):《中國語言地圖集》中稱之為閩語大區的閩南區,[18]通行於閩南南、粵東臺灣,可分為東、西、南、北四個小片,分別以廈門話龍巖話漳州話泉州話為代表。浙江南部通行的閩南語屬北片,近於泉州話;臺灣通行的臺灣話混合有泉州話和漳州話的特色,屬東片近於廈門話。潮汕地區的潮汕話屬南片,近於漳州話。[16]《中國語言地圖集》中的劃分方法與《現代漢語方言概論》差異較大,將閩南三地、浙南和臺灣的閩南語統稱泉漳片,潮汕地區的閩南語統稱潮汕片,又將通行於三明市大田縣大田閩語劃歸閩南語之下,稱為大田片。[18]
  3. 閩北語(閩北方言):《中國語言地圖集》中稱之為閩語大區的閩北區,[18]通行於閩北地區,分為東南片和西北片,東南片以建甌話為代表,西北片以建陽話為代表。[16]
  4. 閩中語(閩中方言):《中國語言地圖集》中稱之為閩語大區的閩中區,[18]通行於三明三元區沙縣區永安市,以永安話為代表。可分為南片(永安)、北片(沙縣)兩個方言片。[16]
  5. 莆仙語/興化語(莆仙方言):《中國語言地圖集》中稱之為閩語大區的莆仙區,[18]莆田話為代表,分佈在清末的興化府一帶,即莆田仙遊及其周邊地區。可分為北片(莆田)、南片(仙遊)兩種方言。[16]
  6. 閩客贛過渡區:也稱閩贛過渡區、邵將語、邵將閩語,《中國語言地圖集》中稱之為閩語大區的邵將區,[18]分佈在邵武將樂一帶,為閩語、客家語贛語的混合型土語。可分為北片(將樂)、南片(明溪)兩個片。[16]昔日有的學者認為它是閩北語的方言,也有學者認為是贛語撫廣片的方言。
  7. 閩粵過渡區:中山閩語各小片受到粵語的影響,或多或少都混入了不少粵語詞彙和語音特徵,因而與閩南語的泉漳片和潮汕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差異。《中國語言地圖集》將中山閩語歸為閩南語的中山片。
  8. 閩語過渡區,為大田閩語和尤溪閩語等戴雲山一帶所有具有特色的土語之統稱,分佈在三明市大田縣尤溪縣一帶。可分為東片(尤溪)、西片(大田)兩個片。[16]為各種閩語的混合型土語。《中國語言地圖集》將大田話歸為閩南語大田片,尤溪話歸在閩東語侯官片之下。[18]
  9. 瓊雷話(瓊雷方言):分佈在海南島和廣東雷州半島一帶。可分為北片(海康)、南片(文昌)兩個片。[16]《中國語言地圖集》則將海南話雷州話分別獨立設「區」,稱為閩語大區的瓊文區和雷州區(雷州片)。[18]曾長期被當作閩南語的方言,現被劃出閩南語片區之外。[20]

其他分類法[編輯]

早年提出的閩南、閩北分區法[編輯]

1937年,語言學家李方桂在研究閩語時,首次將閩語分為「閩北方言」和「閩南方言」兩支。1955年,中國大陸語言學界延續了這種兩區的分區方法。袁家驊在1960年所著的《漢語方言概要》中,也是採用這種分區方法。

閩語的兩區分區法是按照「有無鼻化元音」、「次濁聲母m、n、ng在口元音前念b、l、g」的規則,把閩語簡單的分為「閩北方言」、「閩南方言」兩種方言:

其中,「閩南方言」中又有幾種情況:

  1. 鼻化元音消失,念口元音的:莆田話、雷州話、海南話(注意同(a)類無鼻化元音類型不同,(a)類從來就沒有過鼻化元音,只念鼻音韻尾,而這類是某些韻攝的陽聲韻變為鼻化元音後,鼻化元音再演變為口元音);
  2. 次濁聲母在同輔音韻尾(不包括喉塞)-m、-n、-ng、-p、-t、-k相拼也念塞音b、l、g的(按閩南話的l其實是以塞音d成阻,邊近音l除阻的):閩南話泉漳片、閩中語;
  3. 次濁聲母在同輔音韻尾(不包括喉塞)-m、-n、-ng、-p、-t、-k相拼大部分念鼻音m、n、ng,少部分也念塞音b、l、g的:閩南話潮汕片、雷州話、海南話;
  4. 次濁聲母在同輔音韻尾相拼部分念鼻音m、n、ng,少部分也念塞音p、t、k的:莆仙話;
  5. 只有一個鼻音韻尾的:莆仙語、閩中語、大田話。

「閩南、閩北分區法」是基於福州話和廈門話的異同而立論的。然而,根據這種劃分方式,這兩種「方言」內部仍然無法互通。而根據1957年中國大陸進行的漢語方言普查發現,閩語之間的差別主要是在東西(沿海與沿山)之別,而並非南北之別。[21]1963年,學者潘茂鼎李如龍梁玉璋張盛裕陳章太在論文《福建漢語方言分區略說》中,提出將閩語更細地拆分為五個區。「閩北方言」被拆分為閩東區(閩東語)和閩北區(閩北語);「閩南方言」被拆分為莆仙區(莆仙語)、閩中區(閩中語)和閩南區(閩南語)。[22]這種分區法不久後被中國大陸學術界採納。後來,又將邵武將樂一帶的方言從閩北語中拆分出來設置邵將區(邵將語)。這種分區法今日已被國際學界大部分學者接受。

臺灣,曾長期沿用閩語的「閩南、閩北分區法」,將福州話稱作「閩北語」。不過近年來已經漸漸被淘汰,改用國際學界通用的分區方法。

新近提出的沿海、沿山分區法[編輯]

今日有部分語言學者將閩語的各支語言歸為「沿海閩語」和「沿山閩語」兩類。閩東片、閩南片、莆仙片、瓊雷語等沿海地區的閩語支統稱為沿海閩語,閩北片、閩中片、邵將片統稱沿山閩語。其中,沿海閩語是較典型的閩語,保留的文白異讀也較多;沿海閩語在多音連讀的時候,廣泛存在着連讀變調、連讀變聲的現象,閩東語中還存在連讀變韻的現象。相對地,沿山閩語的文白異讀比較少,而多音連讀現象在沿山閩語中基本不存在。[23]

在常用詞彙方面,沿山閩語或保留古代的特殊說法(如呼「豬」為「豨」,來自古代南楚方言,沿海閩語無此詞彙),或因客贛方言的影響而放棄舊有的閩語說法(如「人」不說「儂」,與沿海閩語不同)。[23]

由於歷史緣故,在沿山閩語中,既有閩語的共同特徵,又有因客贛語支音素影響而產生的特徵。[23][24]

發音[編輯]

各閩語及贛語客家語粵語官話音素對照表
音素 閩語 贛語
(南昌話)
客家語
(梅州話)
粵語
(廣州話)
官話
(北京話)
閩東語 莆仙語
(莆田話)
閩南語 海南語[註 2]
(海口話)
閩北語
(建甌話)
閩中語
(永安話)
閩贛語
(邵武話)
侯官片
(福州話)
福寧片
(福安話)
泉漳片
(廈門話)
大田片
(大田話)
潮汕片
(汕頭話)
聲母 15 17 15 14 15 18 16 17 15 20 19 18 18 22
韻母 46 56 40 76 36 85 46 41 34 46 65 76 68 40
聲調 7 7 8 7 7 8 8 6 6 6 7 6 9 4

註:該表列出的僅為代表方言(括弧後附註)的音素。閩語中的許多語言,在其各方言中聲母、韻母乃至聲調數上都存在差異。

語音特色[編輯]

閩語雖然內部差異性頗大,主要表現在音韻方面,卻仍有不少彼此相通之處。

中國大陸學者李如龍將閩語的共同特徵歸納如下:[25]

  1. 在聲母方面:
    1. 中古全濁聲母今讀相對清音[註 3]。逢塞音塞擦音時,多讀不送氣音,少數字讀作送氣[註 4]
    2. 中古輕唇音,在今日不少閩語口語中多仍讀作重唇音[註 5],此為上古漢語語音特徵
    3. 中古舌上音,在今日不少閩語口語中多仍讀作舌頭音[註 6],此亦為上古漢語的語音特徵
    4. 中古匣母字,在今日不少閩語口語中讀作k或零聲母[註 7]。此為閩語特色,與日語漢音相通。
    5. 中古擦音心母邪母書母禪母字,今日閩語口語中有些讀作塞擦音。
    6. 某些常用字口語讀音特殊,但十分一致。如云母h[註 8]。此為閩語特色。
  2. 在韻母方面:
    1. 中古開口一等歌韻部份常用字,今日閩語讀作合口呼[註 9]
    2. 中古開口二等韻部分常用字,今日閩語讀為洪音
    3. 中古止攝脂韻部分常用字,今日閩語韻腹低元音
    4. 中古三等韻部分字,今日閩語讀同相應的一等韻字。
    5. 中古四等歌韻部分字,今日閩語讀為洪音。
    6. 中古豪韻字,今日閩語多數讀音相混。

而在聲調方面,各閩語多為7個聲調,少數語言有8個聲調或者6個聲調的。閩北語和閩中語多為6個聲調,而海南語、雷州語多為8個聲調。大部份閩語入聲調共有兩個。

詞彙[編輯]

語音差異以外,如下表所示,各地詞彙有一定差異,影響彼此交流。

詞彙對照表
類型 閩語 客家語
梅州話
粵語
廣州話
贛語
南昌話
北京官話
北京話
閩東語
福州話
平話字
興化語
莆田話
興化平話字
閩南語 瓊語[註 2]
海口話
海南話白話字
閩北語
建甌話
建寧羅馬字
閩中語
永安話[26]
國際音標
發圈法
泉漳片
廈門話
白話字
潮汕片
汕頭話
潮州白話字
全語共通


má; bé

mé; bá

má; bé


꜂bɔ
漢字
Háng-cê
漢字
Ha̍ng-cī
漢字
Hàn-jī
漢字
Hàng-zī
漢字
Hàng-cu
漢字
Hūing-cī
漢字 漢字 漢字 漢字
閩語共通
dè̤

dṳ̄


tṳ̄


dṳ̄

ty꜄
筷只、
箸只
筷子 筷子 筷子

dīng; diāng

dêng; diâ

tiánn

tiánn

díng; tiá

diǎng

꜂tio
鑊頭 鑊、
鼎罐
雞卵
giĕ-lông
雞卵
ge-lê̤
雞卵
koe-nn̄g
雞卵
ke-láng
雞卵
loi-nuí
雞卵
gái-suíng
雞卵
꜀ke ꜃sum
雞卵 雞蛋、雞春 雞蛋 雞蛋、雞子兒
沿山閩語
客家語共通
犬姆
kēng-muō
狗母
gâu-bó
狗母
káu-bú
狗母
káu-bó
狗母
gáu-mú
狗嫲
gĕ-mâ
狗嫲
꜂ø ꜁bɔ
狗嫲 狗乸 狗婆 母狗

diêu

粙仔
tiū-á[27]

tiú

tiú
早子
cǎu-cǔ

꜁ue
稻子
各語特有 汝各儂
nṳ̄-gáuk-nè̤ng
汝輩
lṳ́-buè
恁、您
lín
恁、您
lín
汝儂
lú-lâng
你夥人
nì-hǒ-ne̿ng
你儕
꜀ɡi ꜁tse
你等人 你哋、妳哋 你俚 你們
琵琶兜壁、仙鼠
鳥翕 飛鼠
pe-chhú
蜜婆 飛鼠、佛鼠
比婆 卑婆燕
꜀pi ꜁paɯ ieiŋ꜄

老鼠燕
꜂laɯ ꜂tʃʰy ieiŋ꜄
帛婆仔 飛鼠、蝠鼠
檐老鼠 蝙蝠
明旦
màng-dáng
逢早
háng-cô̤
明仔載
bîn-á-chài
明起、明日
mêng-khí, mêng-
旦白
dàng-be
明朝
mĕng-diáu
明朝
꜁bɑ̃ ꜀tiɯ
天光日、
晨朝日
聽日、
聽朝
明日 明天、明兒

通行地域[編輯]

閩語使用者主要通行於福建、臺灣、海南、廣東和浙江南部及江西、江蘇、安徽四省的個別地區,也在東南亞及歐美各地零星分佈。根據中國大陸學者李如龍的統計,閩語的使用者人數在中國大陸約為4200萬(福建1800萬、粵東1500萬、浙南100萬、海南500萬、各方言島200萬);在臺灣,約有1800萬;在海外,使用者人數在1500萬以上。[9]

福建[編輯]

福建使用閩語的區域約佔其面積的3/4:鼓樓台江倉山晉安馬尾閩侯長樂福清平潭連江羅源閩清永泰古田屏南蕉城霞浦周寧壽寧福安柘榮福鼎城廂涵江荔城秀嶼仙遊思明海滄湖裏集美同安翔安鯉城豐澤洛江泉港晉江南安惠安同安永春安溪德化薌城龍文龍海長泰華安南靖平和漳浦雲霄東山詔安新羅永定漳平大田尤溪永安三元沙縣建甌南平(城關除外)、建陽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而金門縣使用閩南語泉漳片,烏坵鄉使用莆仙語,連江縣馬祖)使用閩東語侯官片。

廣東[編輯]

廣東東部地區使用閩語的區域約佔其面積的1/4:汕頭潮州澄海饒平南澳揭陽揭西普寧惠來潮陽汕尾海豐陸豐,以及惠東豐順大埔的一部分,雷州半島有6個縣市使用閩語:赤坎區霞山區麻章區遂溪雷州徐聞。 此外,主要通行粵語的中山市沙溪大涌、火炬區張家邊南蓢三鄉鎮等及珠海市拱北淇澳島等通行中山閩語;廣州市白雲區的竹料鎮;惠東縣的吉隆、稔山等鎮;豐順縣的湯坑、留隍鄉鎮等;大埔縣光德鎮九社、高陂鎮古埜蒲田等村,大約1600萬人。

海南[編輯]

海南有13個縣市使用閩語:海口瓊山文昌瓊海萬寧陵水三亞瓊中屯昌定安澄邁昌江東方少數民族地區除外),大約500萬人。

臺灣[編輯]

臺北市高雄市臺中市臺南市新竹市苗栗縣海線地區、基隆市嘉義市嘉義縣新北市桃園市彰化縣雲林縣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南投縣澎湖縣臺灣原住民地區除外),大約1500萬人。臺灣島澎湖的閩南語方言族群主要使用閩南語泉漳片,迄今仍為臺灣第二大母語、及使用量第二的語言。根據2009年中華民國年鑑,台灣大概有73%的人會使用閩南語[28] 。 由於地域與中國大陸區隔且曾為日本殖民地,因此部分語言已融入日語現代標準漢語用法(如:臺灣稱煤氣瓦斯(Gas)從日文發音「ガス,Gasu」而來、摩托車(Autobike)稱為「歐都拜」日語オートバイ羅馬字Ōtobai等,而閩南語也音近日語),甚至彼此影響而形成臺灣國語。為了區隔此不同也有稱為臺灣閩南語臺灣話

香港[編輯]

香港有200萬以上人口屬閩海民系,祖籍福建閩南泉漳者約85萬至100萬,祖籍閩東福州者約20萬,祖籍福建其他地方的約15萬,祖籍福建的總共大約120萬至160萬。而祖籍廣東潮州以及海陸豐總共約80萬至100萬,在歷代以至現今的人口普查中以福建話(學術名為閩南語,香港、東南亞稱閩南語為福建話)為母語的約潮州話的1.7倍(參香港粵語),閩東語福州話的人口則比上海話更少,列入其他方言的選項,香港的閩民系閩臺片閩南語潮州話閩東語為母語。根據歷代以至現今的語文數據,閩東人不在五甲之內,但香港亦有一定數量的閩東人,以及政府公佈以至全國政協常委省籍成份數據,香港、福建、台灣、南洋閩籍人約總人口的1/5,華中人口約1/8,華北人口約1/6,南方人(廣東、廣西、江西、兩湖、四川雲南等)總和接近半數的香港人口。

早期香港語言情況較為複雜,但隨逃港潮,大量廣東人口(包括粵、客、閩三大民系)進入香港,而廣州人認為廣州話是廣東最有代表性的方言,力勸香港政府以粵語廣州話作為香港通用語,而且冠以廣東話之名。香港在教育、廣播、政府部門只使用粵語廣州話,不少閩語人口及其後代在廣州話成為香港官方的通用語後放棄閩語,令50歲以下的閩語人口絕大多數都變成粵語廣州話人口,雖然不少仍懂得聽閩語,但很多都不懂得說閩語,很多連一句簡單的閩語句子亦說不出來,大多像各省籍的香港人一樣以中英夾雜的港式粵語與父母或祖父母的閩語溝通,很多在中學中文堂(香港的中文科即廣州話為本的中文)時亦學會粵語正音以應付考試(特別是中文會話科),只有較少比例對語文有興趣的年輕人口的懂流利閩語,很多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仕亦改以廣州話和子女溝通,但50歲以上的閩籍港人很多都懂得閩語,不過部份因長年沒說閩語而有些生疏,對閩文化較重視的人口以及年紀較大的人仕仍以閩語作為母語,他們保持閩南習俗如信奉天后等,在說起廣州話的時候或有閩語口音。

部份中老年原籍福建或潮州的閩語人口,與較不相熟的同鄉說話時以大多廣州話溝通,但與非常相熟的同鄉以及近親溝通時不少50歲以上人士仍以閩語溝通。五十年代,香港市區有來自中國南方北方各民系各語系的語言,但都以粵語和閩語為主,六十年代末期,香港化運動後,各民系(包括閩民系)都迅速轉以粵語廣州話作為交流語以至日常生活的第一以至第二語言。而以閩南人為大多數的地區(如新加坡以及台灣等地)亦推廣標準漢語,現代標準漢語亦是多數華人的通用語,很多閩民系的後代的標準漢語比閩語更好,而香港的廣州話以外各方言已經變得很式微,但在歷屆的人口普查中,福建話的人口在華語中只比廣州話低,因為祖籍閩南人口基數是在廣府人以外中最大群體,在六十年代以前,在香港市區亦經常會聽到閩南話。香港的福建籍人口在民國以及二戰後曾接近總人口的40%,但逃港潮人口中絕大部份來自廣東各地區,廣東省以外的人口比例一直下降,但各省籍的人士亦有把家屬申請到港,因為福建籍人口在民國合法移民大約佔總香港人口的40%,所以申請來港者亦大約有40%為福建籍(但在60年代香港人口即以廣東籍為大多數,因為逃港人口已達總人口的30%,但逃港者居港權未定,在1980年以前極少有逃港者成功把親屬申請到港,家屬移民以民國時來港的廣東福建籍人口為主),加上福建籍人口亦有從東南亞新加坡等地遷居,人口下降得沒其他省籍人口快,現今社會各界上流、富豪以及非常重要的人物才可參加的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籍的亦佔1/4以上[29],香港的福建籍人口由民國時代的接近40%一直下降至現今的25%。由香港移居外國(如歐美)的福建籍人口,特別是五十歲以下的人士,他們大多數以廣州話在外國溝通。其他省籍的總人口比例亦一直下降。香港人口普查語言分類以及全國政協委員比例大可代表了各族群在港的人數,在廣東籍以外的主要為福建籍,其次則為浙江籍、江蘇籍以及山東籍。

福建鄰近的其他地區[編輯]

明末清初有部分泉州人流入浙江溫州府南部的泰順蒼南洞頭玉環平陽西部等地。在太平天國戰爭之後,浙南閩語人口又流入浙東舟山群島普陀嵊泗部分地區,以及浙西湖州西北部山區。

江蘇安徽江西廣西也有閩語使用者。太平天國戰爭之後,浙南閩語人口除流向本省其他地區之外,一部份也播遷至蘇南宜興溧陽山區以及皖南宣州徽州山區。但這些人對外都使用當地方言,只有內部才使用閩語。此外,江西的玉山鉛山上饒廣豐等地,廣西的桂平北流等地亦有閩語人口分佈。

其他海外華人社群[編輯]

  • 泰國泰國華人人口接近2600萬人,逾半(56%)為潮州人,海南人11%,閩南(泉漳)人7%。通行潮州音閩南語。唯普吉府及泰南部分地區通行漳州音閩南語。
  • 汶萊:華人人口4萬5800人,大部分為閩南(泉漳)系族群。首都斯里巴加灣通行泉州音閩南語。
  • 新加坡:華人人口300萬人,閩南(泉漳)系族群約200萬,潮州人有47萬,海南人有15萬,操閩南語系者,佔了華人總人口的78%。盛行泉州音及潮州音閩南語。
  • 緬甸:華人大約90萬人,閩南(泉漳)系移民占約30%,通行泉州音閩南語。
  • 印尼:華人人口600萬人,閩南(泉漳)民系逾半,海南人與潮州人略少。通行漳州音閩南語,語音接近馬來西亞北馬閩南話
  • 老撾:華人大約5000餘人,接近多數(90%)為潮州人,通行潮州音閩南語。
  • 菲律賓:華人人口約有100萬人,90%為閩南(泉漳)系,大部分祖籍泉州晉江縣。通行泉州音閩南語。
  • 越南:華人人口近100萬人,潮州人佔34%,閩南(泉漳)系6%,海南人2%,共計42%。通行潮州音閩南語。

差異[編輯]

福州話福州福州十邑)地區與海外的(日本北美澳大利亞等)福州人社區之間可以互相溝通,與鄰近的福安話也有一定的相近程度,但與閩南語莆仙語等其他閩語方言則無法互相溝通。因福州民系的人口基數於在歐美和日本且分佈廣泛。在歐美地區和日本,福建話即指福州話。

閩中、北地區,向來有十里不同音的說法,有的甚至僅相隔一山便無法對談。通常越往沿海地區移動,隨着交通的便利和受官話影響,口語的互通程度就越高。

閩南地區的泉州廈門漳州臺灣所使用的泉漳話,和東南亞閩台片閩南語可以彼此溝通,與潮汕地區潮州話(為閩南語分支)也能有一定程度的相互理解性。因閩南民系的人口基數於福建各民系中最為龐大,且分佈廣泛,使之成為具影響力的一支閩語分支。在東南亞地區,福建話即指閩南語。

研究史[編輯]

福建地區在唐宋時期曾是漢語音韻學興盛的地區之一。唐宋年間的兩部早期韻圖《韻鏡》和《七音略》都跟福建人有着很密切的關係。《韻鏡》的刊印者三山張麟之可能是福州人(福州別稱三山,不過也有其他地方別稱三山的),《七音略》的刊印者鄭樵是莆田人。但唐宋時期人們關心的只是如何解釋《切韻》,而對方言口語並不關心。

已知最早福州話韻書是嘉靖年間的《戚參將八音字義便覽》。清朝康熙年間,又出現了福州話韻書《太史林碧山先生珠玉同聲》、閩南語韻書《渡江書十五音》和《拍掌知音》。其中《渡江書十五音》是參照兩部福州話韻書編成的。乾隆年間,《戚參將八音字義便覽》與《太史林碧山先生珠玉同聲》這兩部福州話韻書合訂為《戚林八音》並出版刊行,該書系統地記載了18世紀福州話的音系,對其他閩語的韻書影響甚大。後來的《安腔八音》、《建州八音》等閩北、閩東地區韻書便是受到《戚林八音》很大的影響。民國初年,廣東饒邑隆都人(今汕頭市澄海區蓮華鎮人)張世珍參照《渡江書十五音》,編寫了潮州話韻書《潮聲十五音》。

福州廈門汕頭海南台灣等地開埠後,西方傳教士紛至沓來。為了便於傳教,他們創造了福州土腔羅馬字(福州話平話字)、興化平話字閩南語白話字建寧府土腔羅馬字等文字,以便記載閩語。他們也開始首次用西方語言學理論來描寫和解釋閩語。日本學者小川尚義在20世紀初調查了台灣閩南語(台灣話),並為台灣話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

1930年代,中國學者用現代語言學理論描寫、解釋閩語的著作日益增多。陶燠民的福州話著作《閩音研究》(1930年)、羅常培的廈門話著作《廈門音系》、周辨民的廈門話著作《廈門話的語音結構及聲調特徵》(1931年),都是早期的現代語言學著作。這些著作多注重語音研究方面,且並未涉及各閩語之間的相互比較。之後的《四個閩南方言》等著作,也多着重研究單點方言語音分析。

1950年代以後,臺灣學者首先開始詞彙語法調查研究,出版《福佬話詞彙》(李獻璋,1956年)、《福建語法序說》(李獻璋,1950年)、《臺灣語常用詞彙》(王育德,1958年)、《臺灣語典》(連橫,1957年)、《臺灣閩南語辭典》(許成章,1970年)等書籍。不久中國大陸學者也展開類似研究,發表《福建省漢語方言概況》、《福建漢語》等著作。這一時期是兩岸方言調查的一個高峰期,閩語的比較語言學有了很大發展。

1970年代以後,語言學界對閩語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都有較大進展,蠻話海南話所通行的較為邊遠的地域,乃至海外各國華人所操的閩語方言,原先都處於研究空白狀態,此時也逐漸開始有了基礎調查材料。隨着方言調查點的密佈,語言學家們得以對其展開更深入地研究。此後,學者們對閩語產生了比較準確的認識,達成了不少共識。目前,閩語的研究規模和研究水平在漢語族各語言中居於比較領先的地位。

註釋[編輯]

  1. ^ 《大辭海·語言學卷(修訂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年1月,「閩方言」條:「閩方言,現代漢語方言之一,亦稱閩語,俗稱福建話」。「福建話」條:「福建話,見閩方言。」
  2. ^ 2.0 2.1 海南話與閩南語泉漳片差異較大,昔日被劃為閩南語的瓊文片,今日直接隸屬於閩語支。
  3. ^ 例:閩南語中「定」讀作tīng,「群」讀作kûn。
  4. ^ 例:「澄」在官話中讀作chéng,聲母要送氣;在閩南語中讀作tîng,聲母不送氣。
  5. ^ 例:閩南語中「飛」讀作pe(廈)/per(泉)/pue(漳),「微」讀作bî。
  6. ^ 例:閩南語中「知」讀作ti,「娘」讀作niâ。
  7. ^ 例:閩南語中「鹹」讀作kiâm,「紅」讀作âng。
  8. ^ 例:閩南語中「熊」讀作hîm。
  9. ^ 例:閩南語中「歌」讀作kua,「拖」讀作thua。

參考文獻[編輯]

  1.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編). 閩語.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2. ^ 陳茂壬,北原癸己男,松田福信. 日華對譯福州語 (jp). 福州語ハ閩語トモ稱スル。 
  3. ^ 台灣總督府,文教局學務課. 日閩會話 (jp). 閩語(福州語)ハ支那方言中ノ難ナルモノニテ。 
  4. ^ 陶燠民. 閩音研究 (cn). 
  5. ^ 陳立鴎, 羅傑瑞. 閩語入門 1965. 舊金山: 舊金山州立大學. (英語). Chen, L., & Norman, J. 1965. An introduction to the Foochow dialect. San Francisco: San Francisco State College. 
  6. ^ 陳立鴎, 羅傑瑞. 閩語入門中文本 1965. 舊金山: 舊金山州立大學. (中文). Chen, L., & Norman, J. 1965. An introduction to the Foochow dialect. San Francisco: San Francisco State College. 
  7. ^ 陳立鴎, 羅傑瑞. 閩英詞彙 1965. 舊金山: 舊金山州立大學. (英語). 
  8. ^ 陳澤民. 閩語新探索 (cn). 
  9. ^ 9.0 9.1 侯精一主編,《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207~208頁
  10. ^ 10.0 10.1 10.2 10.3 侯精一主編,《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208~209頁
  11. ^ 李輝. 人类起源与迁徙之谜. 
  12. ^ 《邵武市志·第三十八篇 方 言》第三章 常用語 十、人品職業[永久失效連結]
  13. ^ 《将乐县志 卷三十五 方 言》 第二章 词 汇 第二节 分类词表 八、人品职业. [2015-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4. ^ 福建概覽 方言[永久失效連結]
  15. ^ 詹伯慧. 關於閩方言研究的一些思考 (PDF). 《中國語文研究》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1995, (11) [2020-09-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9-27).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現代漢語方言概論》,241頁
  17. ^ 中國語言地圖集》,B8 東南地區的漢語方言
  18. ^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中國語言地圖集》,B12 閩語福建 臺灣 粵東 海南
  19. ^ 《現代漢語方言概論》,68頁
  20. ^ 侯精一主編,《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238頁
  21. ^ 中國語言地圖集》,B8 東南地區的漢語方言 叄 閩語的性質。香港朗文(遠東)出版公司出版,1987年。
  22. ^ 潘茂鼎、李如龍、梁玉璋、張盛裕、陳章太〈福建漢語方言分區略說〉,刊載於《中國語文》1963年第6期
  23. ^ 23.0 23.1 23.2 侯精一主編,《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216~217頁
  24. ^ 广信移民史. [2015-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8). 
  25. ^ 侯精一 (編). 《現代漢語方言概論》.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 209-212頁. 
  26. ^ 周長楫、林寶卿. 《永安方言》. 廈門大學出版社. 1992年. 
  27. ^ 中華民國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作「稻」
  28. ^ CHAPTER 2 People and Languag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8-03.,《The Republic of China Yearbook 2008》,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29. ^ 存档副本. [2013-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