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革命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不斷革命論早在馬克思的時代就有萌芽,後來托洛茨基對不斷革命論加以完善,因此談到「不斷革命論」時,通常指的是托洛茨基的「不斷革命論」。[1]

起源[編輯]

1844年,馬克思恩格斯在《神聖家族》中說拿破崙用「不斷的戰爭」代替了法國大革命的「不斷的革命」。

1850年3月,馬克思恩格斯在《中央委員會告共產主義者同盟書》中,第一次提出:德國工人階級的戰鬥口號應該是「不斷革命」。

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中指出:「革命的社會主義就是宣佈不斷革命,就是無產階級的階級專政,這種專政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差別,達到消滅這些差別所產生的一切生產關係,達到消滅和這些生產關係相適應的一切社會關係,達到改變由這些社會關係產生出來的一切觀念的必然過渡階段。」

托洛茨基的不斷革命論[編輯]

托洛茨基認為,不斷革命,就馬克思賦予這個概念的意義來說,就是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階級統治,不能停留在民主階段,而要轉而採取社會主義的措施,並進行反對外部反動勢力的戰爭;意味着這種革命的每一個階段都同前一個階段相銜接,而且它只有在階級社會完全消亡的時候才會結束。托洛茨基的這一理論有三個主要的思想。[2]

第一個思想[編輯]

第一個是關於從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的問題。傳統觀點認為,只有經過一段漫長的民主制時期才能走向無產階級專政;而不斷革命論則斷言,落後國家只有經過無產階級專政才能走向民主制。因此,民主制不是一種可以獨立存在幾十年的制度,而僅僅是社會主義革命的直接序幕。它們互相不可分割地聯繫在一起。可見,在社會的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改造之間存在着革命發展的不間斷性。[2]

第二個思想[編輯]

第二個方面是,社會主義革命同樣也是不斷的。在無法確定的長時期內和經常的內部鬥爭中,一切社會關係都要經受改造。社會在不斷地除舊換新。一個改造階段直接產生於另一個改造階段。這個過程必然具有政治性,它是通過正在改造的社會的各個集團之間的衝突得以展開的。國內戰爭和對外戰爭的爆發常常同「和平」改革時期互相更替。經濟、技術、科學、家庭、風俗習慣等方面的革命在複雜的相互作用中展開,不讓社會達到平衡。由此產生了這種社會主義革命的不斷性。[2]

第三個思想[編輯]

不斷革命論的第三個方面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國際性。它產生於人類目前的經濟狀況和社會結構狀況。國際主義不是抽象的原則,而只是經濟的世界性、生產力在全世界的發展,以及階級鬥爭的世界規模在理論上和政治上的反映。社會主義革命從一國基礎上開始,但它不能在這個基礎上完成。一國範圍內要維持無產階級革命,只能是一種暫時的狀況。在孤立的無產階級專政下,內外矛盾必然伴隨着成就一起增加。如果繼續孤立下去,那麼無產階級國家最終必然會被這些矛盾所葬送。無產階級國家要擺脫這種狀況,只有在一些先進國家的無產階級獲得勝利後才有可能。一國的革命不是一個獨立的整體,它只是國際鏈條中的一環。國際的革命是一個不斷的過程,儘管它會出現暫時的衰退和低潮。[2]托洛茨基的第三點思想與斯大林主義者的一國之內的社會主義產生衝突:斯大林認為在一個國家就可以建成社會主義社會;但托洛茨基堅決反對這種思想。

列寧[編輯]

在落後的俄國無產階級可以早於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這種制度形式,但即使在一國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也不意味着目標已經實現,足以建成社會主義社會。在全世界實現社會主義社會乃至共產主義社會為目標的世界革命的基礎已經發展起來。一國無產階級建立政權對於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來說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在不發達國家的情況下,生產力的落後不能長期維持無產階級專政這種制度,對其他國家的輸出革命,對於維持無產階級政權本身,和帶來實現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為了做到這一點,無產階級需要從一開始(即民主革命)就領導革命,在一個已經奪取政權的國家,需要進行不斷的改革,而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相互關係是不斷的。列寧最初堅持兩階段革命論,與堅持不斷革命論的托洛茨基發生衝突,但在沙俄政府垮台後,列寧轉向不斷革命論的立場,與托洛茨基的觀點達成一致,並發表了《四月提綱[3]。主張「一國社會主義」的斯大林在制定「馬克思列寧主義」時否定了不斷革命論的理論,並進行歪曲。[4]

托洛茨基[編輯]

托洛茨基認為「蘇聯在資本主義包圍中的時間越長,社會結構的蛻化也就越深。長期孤立的不可避免的結局,不是民族共產主義,而是資本主義復辟。」

「如果說,資產階級不可能和平地長入社會主義民主制度,那麼,同樣真實的是,社會主義國家也不可能和平地溶入世界資本主義體系。擺在歷史日程上的,不是「一個國家」的和平的社會主義發展,而是接連不斷的世界動亂:戰爭和革命。在蘇聯的國內生活中,動亂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官僚在爭取實現計劃經濟的鬥爭中被迫使富農非富農化,那末,工人階級在爭取實現社會主義的鬥爭中就會被迫使官僚非官僚化。後者的墓碑將刻上這樣的墓志銘: 「社會主義在一個國家內勝利的理論在此長眠。」[5]

並指責斯大林主義者背叛了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斥責他們為「不肖門徒」。[2]

參考來源[編輯]

  1. ^ 馬克思主義文庫
  2. ^ 2.0 2.1 2.2 2.3 2.4 托洛茨基《不斷革命論》序言。
  3. ^ 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列宁,1917年4月4日和5日〔17日和18日〕). www.marxists.org. [2022年1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1月19日) (中文). 
  4. ^ 俄共(布)党内争论问题的历史回顾,第四章 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问题的争论. www.marxists.org.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0) (中文). 
  5. ^ 托洛茨基. 《被背叛的革命》“一国社会主义”. [2021-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8) (中文). 

延伸閱讀[編輯]

  • Engels, Frederick (1848), The French Working Class and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s
  • Engels, Frederick (1847), Principles of Communism